來的也是一個熟人。
當初在山林中遇見的小和尚自惠。
他還是那一身灰色僧袍,舉著把竹傘,坐著一艘船,穿弱水而來,登上了小島,踏進院門,一眼就看到了樓上坐著的楊子歸,他的側臉在雨幕中模模糊糊,卻偏偏有一種君子如斐、翩然遠歸的感覺。
好像穿過了時光與輪迴,坐在那裏的一道洪荒的迴憶。
自惠沉默了半晌,他心裏有些不大舒服。他原本是一個磊落的人,身為信奉佛祖的小僧,他守著清規戒律,是絕對不能做那些事情的。
但是他為了自己的宗族,違背了師父,也違背了佛祖。
自惠捏緊了手中的傘,仰臉看著樓上瀟灑如風的身影。
那些能夠自由選擇自己命運的人真好啊!
他們兩個都是不能自由選擇命運的人啊。
自惠還好,是因為自己強加在身上不能拆下的重擔,而樓上那個看起來瀟灑自如、看起來自由、看起來無所顧忌無比勇敢的人,確實被命運捉弄的可憐人,在無所知之時,就做了別人的棋子,十幾萬年。
第73章 第 73 章
雨天適合獨飲,適合奏笛彈琴,適合做一些風花雪月的事情,或者懶散一點,適合睡一個迴籠覺,適合閑在家裏就著雨景喝一壺溫的剛好的酒,適合品茶,適合三五好友一起閑聊天。
就是不適合兩個心懷鬼胎的人相互試探。
看到自惠的一瞬間,楊子歸就嘆了口氣,現在他就要去做那個最不適合的事情了。
他心裏很明白,這個小禿驢到底在想什麽。
樓外青山細雨,樓內去著實配不上這等美景。
楊子歸懶懶散散地倚著牆坐著,明明他衣衫穿的合規合矩,姿勢也隻能算是不羈,卻整個人給人一種衣衫半褪、坦露胸胸,下一刻就會拔劍暴起的錯覺。
自惠坐在他對麵,端端正正,背挺得筆直,跪坐在腿上,雙手規規矩矩地捧著一碗茶。
他不像在與人閑聊,倒像在香火繚繞的大殿中供奉他的神像。
楊子歸挑挑眉,既然對方不開口,那他就去就山:“大師怎麽有空來寒舍做客?”
一句“大師”喊得嘲諷又荒唐。
自惠麵上還是不溫不火的死樣子,笑著沖他頷首:“貧僧今日唐突了,實在是有要事不得不……”
楊子歸打斷了他的話:“無迴山是我的家,這裏有無數美景,我卻從未見過今日這般風景。大師且往窗外瞧瞧,我們今日不談正事,隻賞景。”
他有一種野獸般的直覺,覺得自惠來實在不是什麽好事。
每次見著禿驢,他都覺得對方身上纏著濃濃的不詳之氣。
自惠苦笑,卻沒多說什麽,依他之言向窗外看去。
楊子歸漫不經心地看著窗外,心裏卻警惕起來。這個人,進門第一句話就是有要事,卻肯依他先看風景。這件事必定要緊,也必定要求到他身上,說不準還要他付出什麽大的代價。
這是,他身體裏的黑色光團卻突然轉動起來。
這幾月,或許是之前綠色光點給的能量太多了,屏翳一直在吸收,從來沒出現過,他也嚐試著問過他話,卻沒有得到迴音,所以他隻好一個人自得其樂的過了兩個月。
而現在屏翳卻突然轉動,是出了什麽事情嗎?
楊子歸麵上不動聲色,心裏卻悄悄問他:“屏翳?發生了什麽事情嗎?”
屏翳卻不答話,他內視看見那個代表屏翳的黑色光球越轉越快,幾乎成了一個黑色的小漩渦,他血肉中有些綠色的光點也被牽引出來,吸進那團光球中,打了幾個轉,又迴到他的血肉裏麵了。
這是當初在小鎮裏麵吃下那顆奇奇怪怪的藥材改造成的他的內力。
楊子歸試著去引動那些內力,卻發現和之前一般無二,他按捺下自己的疑惑,決定還是先把這個禿驢打發走再說。
然而還不等他說話,自惠就率先開了口。
他的聲音是極清脆的,就像他的外表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子一樣的聲音,清脆又可愛。
而且可能是因為他常年侍奉佛祖的關係,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種縹緲的佛氣,就像佛祖俯瞰眾生時所帶出的慈悲憐憫的心情。
但是他說的內容卻不怎麽好:“貧僧還記得,那一日,也是這樣的一天,青州的那座山裏的風景,雖比不上無迴山這般詭秘,卻讓人覺得純粹可愛。雨下的不大,連綿了月餘,貧僧日日關在佛室裏,焚香靜心侍奉佛祖,佛祖給了貧僧諭示,要貧僧跟著下一個進山的人走。”
說到這裏,他轉過頭,看著楊子歸,說話的聲音越發認真:“貧僧本是不願意的,我族駐守天道入口幾十萬年,有祖訓,凡我族人,不得輕易離開駐守之地。”
“可是那個人是我認識的人,是我曾經指引過的人,是我卜卦時,卦象中的天下之勢,救世之主。”
他的自稱已經從“貧僧”變成了“我”。
“於是,我拋棄了祖訓,決定按照佛祖的指示行事。這是我多年前求來的機會,我要救世,我不能看這世間這多般苦難,我不能看百姓生無趣味,日日漂泊如浮萍。我要改天換地,要給大家一個昌盛安穩的海清河晏。”
“所以我跟他走了,那個人,就是你曾經帶過來的,楊彩瓊,現在的歸墟。”
</br>
當初在山林中遇見的小和尚自惠。
他還是那一身灰色僧袍,舉著把竹傘,坐著一艘船,穿弱水而來,登上了小島,踏進院門,一眼就看到了樓上坐著的楊子歸,他的側臉在雨幕中模模糊糊,卻偏偏有一種君子如斐、翩然遠歸的感覺。
好像穿過了時光與輪迴,坐在那裏的一道洪荒的迴憶。
自惠沉默了半晌,他心裏有些不大舒服。他原本是一個磊落的人,身為信奉佛祖的小僧,他守著清規戒律,是絕對不能做那些事情的。
但是他為了自己的宗族,違背了師父,也違背了佛祖。
自惠捏緊了手中的傘,仰臉看著樓上瀟灑如風的身影。
那些能夠自由選擇自己命運的人真好啊!
他們兩個都是不能自由選擇命運的人啊。
自惠還好,是因為自己強加在身上不能拆下的重擔,而樓上那個看起來瀟灑自如、看起來自由、看起來無所顧忌無比勇敢的人,確實被命運捉弄的可憐人,在無所知之時,就做了別人的棋子,十幾萬年。
第73章 第 73 章
雨天適合獨飲,適合奏笛彈琴,適合做一些風花雪月的事情,或者懶散一點,適合睡一個迴籠覺,適合閑在家裏就著雨景喝一壺溫的剛好的酒,適合品茶,適合三五好友一起閑聊天。
就是不適合兩個心懷鬼胎的人相互試探。
看到自惠的一瞬間,楊子歸就嘆了口氣,現在他就要去做那個最不適合的事情了。
他心裏很明白,這個小禿驢到底在想什麽。
樓外青山細雨,樓內去著實配不上這等美景。
楊子歸懶懶散散地倚著牆坐著,明明他衣衫穿的合規合矩,姿勢也隻能算是不羈,卻整個人給人一種衣衫半褪、坦露胸胸,下一刻就會拔劍暴起的錯覺。
自惠坐在他對麵,端端正正,背挺得筆直,跪坐在腿上,雙手規規矩矩地捧著一碗茶。
他不像在與人閑聊,倒像在香火繚繞的大殿中供奉他的神像。
楊子歸挑挑眉,既然對方不開口,那他就去就山:“大師怎麽有空來寒舍做客?”
一句“大師”喊得嘲諷又荒唐。
自惠麵上還是不溫不火的死樣子,笑著沖他頷首:“貧僧今日唐突了,實在是有要事不得不……”
楊子歸打斷了他的話:“無迴山是我的家,這裏有無數美景,我卻從未見過今日這般風景。大師且往窗外瞧瞧,我們今日不談正事,隻賞景。”
他有一種野獸般的直覺,覺得自惠來實在不是什麽好事。
每次見著禿驢,他都覺得對方身上纏著濃濃的不詳之氣。
自惠苦笑,卻沒多說什麽,依他之言向窗外看去。
楊子歸漫不經心地看著窗外,心裏卻警惕起來。這個人,進門第一句話就是有要事,卻肯依他先看風景。這件事必定要緊,也必定要求到他身上,說不準還要他付出什麽大的代價。
這是,他身體裏的黑色光團卻突然轉動起來。
這幾月,或許是之前綠色光點給的能量太多了,屏翳一直在吸收,從來沒出現過,他也嚐試著問過他話,卻沒有得到迴音,所以他隻好一個人自得其樂的過了兩個月。
而現在屏翳卻突然轉動,是出了什麽事情嗎?
楊子歸麵上不動聲色,心裏卻悄悄問他:“屏翳?發生了什麽事情嗎?”
屏翳卻不答話,他內視看見那個代表屏翳的黑色光球越轉越快,幾乎成了一個黑色的小漩渦,他血肉中有些綠色的光點也被牽引出來,吸進那團光球中,打了幾個轉,又迴到他的血肉裏麵了。
這是當初在小鎮裏麵吃下那顆奇奇怪怪的藥材改造成的他的內力。
楊子歸試著去引動那些內力,卻發現和之前一般無二,他按捺下自己的疑惑,決定還是先把這個禿驢打發走再說。
然而還不等他說話,自惠就率先開了口。
他的聲音是極清脆的,就像他的外表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子一樣的聲音,清脆又可愛。
而且可能是因為他常年侍奉佛祖的關係,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種縹緲的佛氣,就像佛祖俯瞰眾生時所帶出的慈悲憐憫的心情。
但是他說的內容卻不怎麽好:“貧僧還記得,那一日,也是這樣的一天,青州的那座山裏的風景,雖比不上無迴山這般詭秘,卻讓人覺得純粹可愛。雨下的不大,連綿了月餘,貧僧日日關在佛室裏,焚香靜心侍奉佛祖,佛祖給了貧僧諭示,要貧僧跟著下一個進山的人走。”
說到這裏,他轉過頭,看著楊子歸,說話的聲音越發認真:“貧僧本是不願意的,我族駐守天道入口幾十萬年,有祖訓,凡我族人,不得輕易離開駐守之地。”
“可是那個人是我認識的人,是我曾經指引過的人,是我卜卦時,卦象中的天下之勢,救世之主。”
他的自稱已經從“貧僧”變成了“我”。
“於是,我拋棄了祖訓,決定按照佛祖的指示行事。這是我多年前求來的機會,我要救世,我不能看這世間這多般苦難,我不能看百姓生無趣味,日日漂泊如浮萍。我要改天換地,要給大家一個昌盛安穩的海清河晏。”
“所以我跟他走了,那個人,就是你曾經帶過來的,楊彩瓊,現在的歸墟。”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