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汴京城的百姓怎麽辦?」蕭懷劍怒道:「我就問你,遷都的話你把汴京城裏幾十萬黎民百姓算上了嗎?蕭啟是什麽樣的人,你能保證他攻下汴京之後不屠城嗎?!」
「這……」那大臣心裏也犯怵,卻也隻能硬著頭皮道:「保存皇室血脈重要啊,到時候與肅州軍匯合,我們還能重整旗鼓再打迴來。」
「那幾十萬百姓就不重要了嗎?我們一撤蕭啟攻下汴京便如探囊取物,能把幾十萬人的性命寄希望於蕭啟一念仁慈嗎?」蕭懷劍看了看蕭染,隻見人若有所思一言不發,頓時急道:「父皇,不能遷,在汴京我們尚還有城牆可依,到了江陵我們自己尚且摸不清地勢,拿什麽來阻斷追兵?如今我們棄城而去,來日再迴來便是攻堅之戰,城內有的是蕭啟的二十萬大軍,我們如何再攻迴來?」
「九皇子此言差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夠了!」蕭染及時喝止。
殿內霎時鴉雀無聲。
蕭染撐著額角凝視著殿內眾人,像一頭沉寂的豹掃過每一張臉,恐懼的,悲痛的,憂慮的,堅定的,所有人都在等他一個決定。
蕭染振袖一揮:「不遷都,朕就在這等著他們,城外人在,城毀人亡!」
作者有話要說: 快要完結了,我也沒有存稿了,以後就寫一章發一章了
要打仗了,瑟瑟發抖ing,為蕭懷劍打個call
第57章 虹橋之戰
「召集文武百官凡是沒有作戰任務的全部到文德殿待命,一應府兵上繳兵部,由兵部統一編製安排,任命豫王蕭懷劍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籌汴京防禦事宜,肅清紫宸殿為戰時臨時軍情處,用於軍情討論和安排布防。文武百官及全城百姓誓與汴京共存亡。」
聖旨一下眾人也便定了心,一時間人人各遵己任,麵色嚴肅,步履匆匆,儼然已是戰時狀態。
紫宸殿內通宵達旦,燭火亮到雞鳴破曉,幾個將領麵色凝重地盯著汴京城防分布圖,已經良久未發一言。
「所以,會是蕭沛從水路先達,」蕭懷劍打破沉默,「順著汴河直抵汴京城牆。」
「我聽聞他那艨艟巨艦高約三丈,艦上配備了火炮,屆時甚至不用破城門,在船上直接架短梯便能登上城樓。」左軍將軍何溫道。
「不能讓他靠近城牆,得在他靠近城牆之前便把人攔下來。」蕭懷劍凝眉,巨艦靠上城牆,便等同於開了一扇城門,隨後到來的蕭啟秦俞榷等人皆可以從此處入城,他們的最後一道防線――汴京城牆便形同虛設了。
「道理大家都懂,問題是如何攔?」何溫道。
蕭懷劍眉間皺的更深了些。汴京城內雖水運發達,但皆用於商貨運輸,實則並沒有自己的水軍,先不說有沒有能打水戰的將領,拿漁船貨船去對戰鬥巨艦,無異於以卵擊石,沒等靠近便已被巨艦掀起的巨浪吞沒了。
不得不戰卻又無以為戰,第一個對手給他帶來的就是個死局。
房門輕響,打破了殿內沉寂,一人穿著銀光鎧甲上前,一身寒氣險些帶滅了微弱燭燈。
看清來人,衛業征急問:「怎麽樣?將軍怎麽說?」
來人正是陳源,受眾人委託夜探天牢,剛從寧琅那兒迴來,看著眾人殷切目光,隻道:「不能讓蕭沛到城下。」
眾人瞬間泄了氣,衛業征嘆一口氣:「這不跟沒說一樣嗎?」
「你急什麽?」陳源狡黠一笑,「將軍說水戰我們不行,陸戰倒是可以一試。」
「陸戰?」蕭懷劍重複了一遍,皺眉道:「大軍吃喝拉撒全在船上,誰會跟你陸戰?」
「要是他們不得不下船呢?」
「嗯?」蕭懷劍愣了愣。
陳源也不再賣關子,指著圖紙上一點道:「這兒。」
指尖所示,名曰虹橋。
「這是他們來的路上唯一一道阻障,虹橋距河麵不過兩丈,艨艟巨艦不可能足足吃水一丈深,他們若想過來,必得拆橋。」陳源一笑,「拆橋的話,就得停船靠岸。虹橋附近亂石林立,本就適合埋伏。」
蕭懷劍眸光一閃:「屆時便化水戰為陸戰,敵在明我們在暗,正好可以打一波伏擊。」
「將軍還道毀船為主,不要戀戰,還是要以城牆為據,防守為主,蕭沛此人急功近利,一抵城門必定會有一波猛攻,讓我們以逸待勞,做好準備。」
眾人皆點頭,一時又像有了主心骨一般,莫名覺得踏實。
「九皇子,你跟皇上說一聲,這軍情處開在天牢算了,省的陳兄還得來迴跑。」右軍將軍戴至德都有了心情調侃。
「你是不是傻,那還不如幹脆把將軍放出來呢。」衛業征笑道。
一句話說完眾人都沉默了。
這些人無一不是跟著寧琅出生入死過的,對寧琅的為人自然也是一清二楚。若說寧琅有罪,那便是隻有一條,為大楚打過太多勝仗,以至於功高蓋主。
寧琅含冤入獄,眾人卻都無能為力,若是寧琅自此對他們不管不顧他們說不定心裏還能好受些,但人現在在天牢裏,卻仍不遺餘力幫著出謀劃策,反倒叫他們更加慚愧。
「都打起精神來,」蕭懷劍強顏歡笑,「打場勝仗給寧將軍看看。」
二月二,龍抬頭。
寧王蕭沛的船隊浩浩蕩蕩由泗水入汴河,艨艟巨艦船寬兩丈有餘,軍隊尚可在甲板上操練。武器兵甲銀光熠熠,映射河麵波光粼粼,蕭沛站在船頭滿麵春風,正肖想著他那皇帝哥哥該如何跪地求饒。
</br>
「這……」那大臣心裏也犯怵,卻也隻能硬著頭皮道:「保存皇室血脈重要啊,到時候與肅州軍匯合,我們還能重整旗鼓再打迴來。」
「那幾十萬百姓就不重要了嗎?我們一撤蕭啟攻下汴京便如探囊取物,能把幾十萬人的性命寄希望於蕭啟一念仁慈嗎?」蕭懷劍看了看蕭染,隻見人若有所思一言不發,頓時急道:「父皇,不能遷,在汴京我們尚還有城牆可依,到了江陵我們自己尚且摸不清地勢,拿什麽來阻斷追兵?如今我們棄城而去,來日再迴來便是攻堅之戰,城內有的是蕭啟的二十萬大軍,我們如何再攻迴來?」
「九皇子此言差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夠了!」蕭染及時喝止。
殿內霎時鴉雀無聲。
蕭染撐著額角凝視著殿內眾人,像一頭沉寂的豹掃過每一張臉,恐懼的,悲痛的,憂慮的,堅定的,所有人都在等他一個決定。
蕭染振袖一揮:「不遷都,朕就在這等著他們,城外人在,城毀人亡!」
作者有話要說: 快要完結了,我也沒有存稿了,以後就寫一章發一章了
要打仗了,瑟瑟發抖ing,為蕭懷劍打個call
第57章 虹橋之戰
「召集文武百官凡是沒有作戰任務的全部到文德殿待命,一應府兵上繳兵部,由兵部統一編製安排,任命豫王蕭懷劍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籌汴京防禦事宜,肅清紫宸殿為戰時臨時軍情處,用於軍情討論和安排布防。文武百官及全城百姓誓與汴京共存亡。」
聖旨一下眾人也便定了心,一時間人人各遵己任,麵色嚴肅,步履匆匆,儼然已是戰時狀態。
紫宸殿內通宵達旦,燭火亮到雞鳴破曉,幾個將領麵色凝重地盯著汴京城防分布圖,已經良久未發一言。
「所以,會是蕭沛從水路先達,」蕭懷劍打破沉默,「順著汴河直抵汴京城牆。」
「我聽聞他那艨艟巨艦高約三丈,艦上配備了火炮,屆時甚至不用破城門,在船上直接架短梯便能登上城樓。」左軍將軍何溫道。
「不能讓他靠近城牆,得在他靠近城牆之前便把人攔下來。」蕭懷劍凝眉,巨艦靠上城牆,便等同於開了一扇城門,隨後到來的蕭啟秦俞榷等人皆可以從此處入城,他們的最後一道防線――汴京城牆便形同虛設了。
「道理大家都懂,問題是如何攔?」何溫道。
蕭懷劍眉間皺的更深了些。汴京城內雖水運發達,但皆用於商貨運輸,實則並沒有自己的水軍,先不說有沒有能打水戰的將領,拿漁船貨船去對戰鬥巨艦,無異於以卵擊石,沒等靠近便已被巨艦掀起的巨浪吞沒了。
不得不戰卻又無以為戰,第一個對手給他帶來的就是個死局。
房門輕響,打破了殿內沉寂,一人穿著銀光鎧甲上前,一身寒氣險些帶滅了微弱燭燈。
看清來人,衛業征急問:「怎麽樣?將軍怎麽說?」
來人正是陳源,受眾人委託夜探天牢,剛從寧琅那兒迴來,看著眾人殷切目光,隻道:「不能讓蕭沛到城下。」
眾人瞬間泄了氣,衛業征嘆一口氣:「這不跟沒說一樣嗎?」
「你急什麽?」陳源狡黠一笑,「將軍說水戰我們不行,陸戰倒是可以一試。」
「陸戰?」蕭懷劍重複了一遍,皺眉道:「大軍吃喝拉撒全在船上,誰會跟你陸戰?」
「要是他們不得不下船呢?」
「嗯?」蕭懷劍愣了愣。
陳源也不再賣關子,指著圖紙上一點道:「這兒。」
指尖所示,名曰虹橋。
「這是他們來的路上唯一一道阻障,虹橋距河麵不過兩丈,艨艟巨艦不可能足足吃水一丈深,他們若想過來,必得拆橋。」陳源一笑,「拆橋的話,就得停船靠岸。虹橋附近亂石林立,本就適合埋伏。」
蕭懷劍眸光一閃:「屆時便化水戰為陸戰,敵在明我們在暗,正好可以打一波伏擊。」
「將軍還道毀船為主,不要戀戰,還是要以城牆為據,防守為主,蕭沛此人急功近利,一抵城門必定會有一波猛攻,讓我們以逸待勞,做好準備。」
眾人皆點頭,一時又像有了主心骨一般,莫名覺得踏實。
「九皇子,你跟皇上說一聲,這軍情處開在天牢算了,省的陳兄還得來迴跑。」右軍將軍戴至德都有了心情調侃。
「你是不是傻,那還不如幹脆把將軍放出來呢。」衛業征笑道。
一句話說完眾人都沉默了。
這些人無一不是跟著寧琅出生入死過的,對寧琅的為人自然也是一清二楚。若說寧琅有罪,那便是隻有一條,為大楚打過太多勝仗,以至於功高蓋主。
寧琅含冤入獄,眾人卻都無能為力,若是寧琅自此對他們不管不顧他們說不定心裏還能好受些,但人現在在天牢裏,卻仍不遺餘力幫著出謀劃策,反倒叫他們更加慚愧。
「都打起精神來,」蕭懷劍強顏歡笑,「打場勝仗給寧將軍看看。」
二月二,龍抬頭。
寧王蕭沛的船隊浩浩蕩蕩由泗水入汴河,艨艟巨艦船寬兩丈有餘,軍隊尚可在甲板上操練。武器兵甲銀光熠熠,映射河麵波光粼粼,蕭沛站在船頭滿麵春風,正肖想著他那皇帝哥哥該如何跪地求饒。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