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寄卻更不打話,身形甫動,快如電閃,金刃劈風,霍霍生響,朝那人當頭罩下。龍旌波用一桿長竹,韌性極好,倒軸一彈,挾帶驚風如弓一般嗖地反撞迴來。若是尋常被這竹韌彈中,那可比得上生生抽了百道鞭子,是以通常都隻得閃避,誰料文方寄竟硬伸手接住竹頭,陡然反力一挫,喝地一聲,那竹竿竟從當中折斷,無數竹刺倒飛撞去,隻聽啊地一聲慘唿,龍旌波被紮中雙眼。而文方寄旋身而起,避開碎篾,伸手取他後頸三處穴道。那龍旌波也不是庸手,聽得腦後風響,身子如魚般一滑,居然從他下盤鑽了過去,貼地而過,伸手再握住半截竹竿,揮竿斜撩。文方寄本擬一招製敵,左手抓空時右手便留有後招,長劍一招“淩空飛度”反刺過去,卻被料敵機先的龍旌波用竹竿剛巧迎上,將他的長劍正正套入竹竿空心,自己卻撤手放竿、猱身撲上,雙拳挾雷霆之勢,猛擊文方寄胸膛。這一招要是打實了,怕是不死也得少半條命,證空禪師喝道:“手下留情!”
可說時遲、那時快,那被竹竿套住的手臂不知哪裏來那一股雄渾真力,將那竹竿爆開,反抓一根竹絲,甕地一下,龍旌波的雙拳便頓在文方寄胸前,動也不動了。周圍群雄一怔之時,尚且不明白出了什麽事,隻見那排頭身子一晃,軟垂在一邊,一側耳孔裏流出血和黃白相間的腦漿出來,居然千鈞一發之際用那又細又柔的竹絲穿透了耳孔,還從另一邊刺出來!
一時間偌大廳堂,寂然無聲;眾位高手就在旁側,沒有一個趕得及上前救援。連證空禪師喝的那句手下留情,原也是對龍旌波說的。
文方寄眼神閃動,臉上看不出什麽神情。眾人這才哄叫起來:“什麽仇怨值得下這般狠手?!”“你也算是俠義道中人——”“比武較量本該點到為止……”
文方寄喘息未定,麵色忽紅忽白,梗著脖子喝道:“既是比武,強者勝弱者敗,自然難免損傷!若我剛剛不殺他,他那雙拳到我胸口,難道躺下的不是我嗎?”
有人冷笑道:“你殺的幹淨,死無對證,當天底下其他人的眼睛都是瞎的嗎?”
文方寄雙目赤紅,一麵按著自己一隻手,攥得骨節發白,冷冷道:“這世上多的是生了眼睛便以為自己不是瞎子的人,我早已見得多了!”
喻餘青心道:“不好,他身上蠱毒的戾氣發作了。”他五年間飽受折磨,於此深有體會,那便似飢不擇食,無論吃得多飽也始終覺得餓,那饑饉的抽痛感蔓延在四肢百骸全部的神經當中,時時刻刻或是轟然叫囂,或是喁喁低吟,要趁你最脆弱的時候搶奪這具身子的主導。與高手對峙過招、神經緊繃、生死一線之際,或是心緒激蕩、氣息大亂、憤恨難抑之時,都是為人最脆弱、也最需要它的力量襄助之時,自然最容易被趁虛而入,侵蝕蠶食。它會一點點地吞噬掉你的良知、你的原則,不經意間又毫無痕跡地做下一件件違背初衷又無可奈何的事,最終那道線便也無聲無息地破了,你為人的底線與地盤一退再退,它為蠱的範圍便愈發廓張……最終人便不再是人,“你”也不再是你。
有數人與龍旌波交好,這時都不顧什麽規矩,躍下場去,兩人搶過他屍首,看那竹絲極其柔韌,通常貫力根本無法刺穿皮膚,不由得大駭,心道這王潛山的弟子繼承的是什麽詭異絕學?他如此年輕,修為上如何做到?更有兩三人圍住殺人者,橫眉厲目喝道:“你若說這隻是失手,可要把我們平白幾十年的功夫都餵狗吃了!究竟有什麽仇怨,劃下道來罷!”他們都不信隻是無奈失手,有這等功夫的人,怎麽會在第一戰第一關便取人性命,那不是平白給自己樹敵?因此斷定是先前結仇,此時趁機報複,因此定要問個明白。
廖燕客單手打了個響指,北派觀戰的諸位也齊刷刷起身,各執兵刃,躍下場來,攔住尋釁者。石中侯撓頭搔耳,笑道:“我年紀小不懂事,我們派也就三個人,各位叔叔伯伯可不要欺負我們。剛剛明明卑明大師才說了不準尋仇,怎麽這會兒又不做數了?我師弟這些年來苦心鑽研武學,自然沒時間結什麽仇怨,可臨敵經驗畢竟少啊,見人先下了殺手,那一時間隻求自保,兇險之時一擊中敵,自然失了些輕重。可各位這麽義正言辭,怪我們辣手殺人,不知道過會兒輪到你們的時候,今天就當真不會‘失手’嗎?”他這般胡攪蠻纏油腔滑調,竟然也說得群雄一時語塞,畢竟誰也不能擔保輪到自己時不會傷了人命;有時候就算你為旁人留一線,旁人也不見得感這一份情。再者原有些想要分辨的,見北派唿啦啦起了一大票人明顯是為他撐腰來了,誰也不敢得罪,隻得忍氣吞聲,有的佯裝不見,有的怒目而視。
尉遲啟玨仔細觀看那少年男女和文方寄的身形功法,對身旁的靈樞上人道:“我們興許當初從一開始便被騙了,當初王潛山擇定傳人雖是北派與十二家放出的消息,好借我們的手圍殺金陵王,但恐怕王潛山也趁機做局,保全了他這兩個嫡傳弟子。”
靈樞上人道:“金陵王是他自己的子孫,哪有人會對自己的子孫如此狠毒?再說,王潛山有這麽大的本事,怎麽反而把自己也繞了進去?”
尉遲啟玨淡淡道:“若是沒有人會對自己的子孫如此狠毒,我又怎麽會站在這裏?”他頓了頓,瞳仁裏一片薄薄螢光,“你說他對子孫狠毒,我倒覺得,說不定他對自己更加狠毒些;也可能他壓根就不知道什麽是狠毒。我接掌旦暮衙後,曾去查閱關於他的卷宗,發現他雖然是整個生死局的主使,可他自己身上,居然是種不了蠱的。”
</br>
可說時遲、那時快,那被竹竿套住的手臂不知哪裏來那一股雄渾真力,將那竹竿爆開,反抓一根竹絲,甕地一下,龍旌波的雙拳便頓在文方寄胸前,動也不動了。周圍群雄一怔之時,尚且不明白出了什麽事,隻見那排頭身子一晃,軟垂在一邊,一側耳孔裏流出血和黃白相間的腦漿出來,居然千鈞一發之際用那又細又柔的竹絲穿透了耳孔,還從另一邊刺出來!
一時間偌大廳堂,寂然無聲;眾位高手就在旁側,沒有一個趕得及上前救援。連證空禪師喝的那句手下留情,原也是對龍旌波說的。
文方寄眼神閃動,臉上看不出什麽神情。眾人這才哄叫起來:“什麽仇怨值得下這般狠手?!”“你也算是俠義道中人——”“比武較量本該點到為止……”
文方寄喘息未定,麵色忽紅忽白,梗著脖子喝道:“既是比武,強者勝弱者敗,自然難免損傷!若我剛剛不殺他,他那雙拳到我胸口,難道躺下的不是我嗎?”
有人冷笑道:“你殺的幹淨,死無對證,當天底下其他人的眼睛都是瞎的嗎?”
文方寄雙目赤紅,一麵按著自己一隻手,攥得骨節發白,冷冷道:“這世上多的是生了眼睛便以為自己不是瞎子的人,我早已見得多了!”
喻餘青心道:“不好,他身上蠱毒的戾氣發作了。”他五年間飽受折磨,於此深有體會,那便似飢不擇食,無論吃得多飽也始終覺得餓,那饑饉的抽痛感蔓延在四肢百骸全部的神經當中,時時刻刻或是轟然叫囂,或是喁喁低吟,要趁你最脆弱的時候搶奪這具身子的主導。與高手對峙過招、神經緊繃、生死一線之際,或是心緒激蕩、氣息大亂、憤恨難抑之時,都是為人最脆弱、也最需要它的力量襄助之時,自然最容易被趁虛而入,侵蝕蠶食。它會一點點地吞噬掉你的良知、你的原則,不經意間又毫無痕跡地做下一件件違背初衷又無可奈何的事,最終那道線便也無聲無息地破了,你為人的底線與地盤一退再退,它為蠱的範圍便愈發廓張……最終人便不再是人,“你”也不再是你。
有數人與龍旌波交好,這時都不顧什麽規矩,躍下場去,兩人搶過他屍首,看那竹絲極其柔韌,通常貫力根本無法刺穿皮膚,不由得大駭,心道這王潛山的弟子繼承的是什麽詭異絕學?他如此年輕,修為上如何做到?更有兩三人圍住殺人者,橫眉厲目喝道:“你若說這隻是失手,可要把我們平白幾十年的功夫都餵狗吃了!究竟有什麽仇怨,劃下道來罷!”他們都不信隻是無奈失手,有這等功夫的人,怎麽會在第一戰第一關便取人性命,那不是平白給自己樹敵?因此斷定是先前結仇,此時趁機報複,因此定要問個明白。
廖燕客單手打了個響指,北派觀戰的諸位也齊刷刷起身,各執兵刃,躍下場來,攔住尋釁者。石中侯撓頭搔耳,笑道:“我年紀小不懂事,我們派也就三個人,各位叔叔伯伯可不要欺負我們。剛剛明明卑明大師才說了不準尋仇,怎麽這會兒又不做數了?我師弟這些年來苦心鑽研武學,自然沒時間結什麽仇怨,可臨敵經驗畢竟少啊,見人先下了殺手,那一時間隻求自保,兇險之時一擊中敵,自然失了些輕重。可各位這麽義正言辭,怪我們辣手殺人,不知道過會兒輪到你們的時候,今天就當真不會‘失手’嗎?”他這般胡攪蠻纏油腔滑調,竟然也說得群雄一時語塞,畢竟誰也不能擔保輪到自己時不會傷了人命;有時候就算你為旁人留一線,旁人也不見得感這一份情。再者原有些想要分辨的,見北派唿啦啦起了一大票人明顯是為他撐腰來了,誰也不敢得罪,隻得忍氣吞聲,有的佯裝不見,有的怒目而視。
尉遲啟玨仔細觀看那少年男女和文方寄的身形功法,對身旁的靈樞上人道:“我們興許當初從一開始便被騙了,當初王潛山擇定傳人雖是北派與十二家放出的消息,好借我們的手圍殺金陵王,但恐怕王潛山也趁機做局,保全了他這兩個嫡傳弟子。”
靈樞上人道:“金陵王是他自己的子孫,哪有人會對自己的子孫如此狠毒?再說,王潛山有這麽大的本事,怎麽反而把自己也繞了進去?”
尉遲啟玨淡淡道:“若是沒有人會對自己的子孫如此狠毒,我又怎麽會站在這裏?”他頓了頓,瞳仁裏一片薄薄螢光,“你說他對子孫狠毒,我倒覺得,說不定他對自己更加狠毒些;也可能他壓根就不知道什麽是狠毒。我接掌旦暮衙後,曾去查閱關於他的卷宗,發現他雖然是整個生死局的主使,可他自己身上,居然是種不了蠱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