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餘青忍痛道:“老祖宗,你放了儀姑娘。我這般醜陋,怕也活不過多久,是配不上她的。”
汝鳳生一生陷於“武學障”,心氣極高又心胸狹隘,致於自作自受、害人害己,餘生雖得長壽,卻與愛人相隔千裏,不得善果,苦於癡纏,不得相見;因此生平最恨的便是能夠癡情相守、許諾終身之人。凡是憎情恨愛、滿心報複之人上山求教,他總是不吝傳授本領,令其能開宗立派;但若是兩情相悅、恨不能終身廝守之人上山求他,則多半被他關在後山山穀裏,硬生生拆散兩端,梅九的妻子秦香宛當初憎惡男子負心薄幸,走投無路時上山來求南派教宗指點迷途,他便傳了她足以開山的本領,讓她能夠成為窈月葬花宮的宮主;但後來與梅九兩情相悅,因為對丈夫一往情深、不忍加害,隻得自身受噬,再上山來求懇救命時,他卻把自己昔日的徒孫做成了養精的蠱盆,成了半死不活的“活死人”。
他此時見二人相互願為對方捨身,仿佛情意纏綿,心中愈發惱惡。但喻餘青生平多情,被女子喜愛向來是天經地義,為她們而死也覺得是牡丹花下風流無兩。他若不是這副性子,以他的本領也不會心口上被紮上一刀,惹出這之後無數事端出來。他喜愛女子也無甚定性,和這個在一起便喜愛這個,和另一個在一起時便覺得另一個好,你要問他誰更好些,他能每一個都列舉出種種好處來,從小性子裏愛說的口禪,到小鞋兒上愛繡的花樣,記得是條條框框、清清楚楚,哄得人服服帖帖、眉花眼笑,也算是天賦異稟。他此時見王儀滿臉淚痕,嬌若春花初放,單為了他捨命進殿相救,心中柔情大盛。蟾聖冷冷道:“若救她要拿你的命來換,你肯不肯?”他想也不想,昂然便答:“儀姑娘如此對我,粉身難報,拿命來換很值得了。”
蟾聖將眼一張,兩人現在距離差不多七步遠近。他心道這小子多情不專,我倒是喜歡;本領根基也打得不差,輕易死了卻也可惜。“這樣吧!我看看你到底有什麽真才實學。古有七步成詩,今有七步救美。這七步之內,我傳你七句口訣。你若是能有所悟性,我就放了她也不打緊。若是不能,你就自己拿命來換吧。”王儀瞧著他點頭答應,拚命搖頭,心想七步之內,七句口訣,就是天才,也怎能悟出個子醜寅卯出來?但蟾聖的手掌鋼鑄鐵打也似,她掙動不出,隻能眼睜睜看他紮住傷處,笑了笑搖搖晃晃站起身來,一躬身道:“請祖師爺考教。”抬腳便跨出一步。
汝鳳生陷於武學障中,是為武癡。之前受挫在這年輕人手裏,卻反而看出他確是良才美質,自己百年間收了無數個徒弟,能在這個年紀有這般造化的卻是鳳毛麟角。他心中的確存了考教的意思,見他毫不畏難,反倒欣賞。道:“聽好了!山有玉草,林以之不雕;人懷道形,體以之永固,資熏日永,變質同神。力有淺深,深則兼被於形,淺則惟及於心。存亡在己,出入無間,身為滓質,猶至虛妙……”他隨口而言,文不加點,喻餘青隨口而複,句不加疊,七步之間也未有絲毫停頓,天資聰穎至此。
喻餘青細聽這要訣,隻覺得心中燥火寧定,一陣清明頓悟,仿佛撥雲見日,許多自己被這怪蠱困擾導致的經脈難行之謎盡皆解開,此時便似能抓住那怪蠱根莖,不讓它肆意妄為,反而受製於己一般,不由得暗自佩服:“這老頭殘忍瘋癲,但武學上的本事怕是當世獨步。他在教我控製這蠱的法門和一套極為精妙的功夫,並不是要害我。”當下一句句細細領會。他天資極高,隻是苦於在金陵王家時沒有明師指點,後來在十二樓中躬逢奇遇,更是如身懷璞玉而無雕琢之器,這一下簡直如遇甘露。
七步已盡,人也已在麵前,蟾聖喝道:“好了,有什麽領悟沒有?”喻餘青道:“請祖師爺指點。”此時他心中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一聲祖師爺叫得十分懇切。單手一抹,揲腕撞向他腰脇。他此時身上不敢用內力,這下隻是取巧。蟾聖也是如此,但他硬功有著百年根底,這副身子早已練得銅錘鐵打一般,否則若是尋常人百餘歲期,身子已經如風中殘燭,但他雖然麵容枯槁,經脈衰竭,鬚發皆白,肉身之強韌卻難以朝夕消減。此時喻餘青撞至他腰間,隻覺他小腹一吸,憑藉肌肉收縮之力將他撞出;卻也並未躲閃,任由這一股力傳至身上,縮身借力,雙手一旋,指若撥弦,猛地以虛打實,去解他箍著王儀的那隻鐵爪。這鐵爪是十足剛猛的硬功,他這一撥卻仿佛無物,清風吹拂,渾不似力,把那“力有淺深”一句理得十成,他自己難以用力,這一股力全借自蟾聖自身,在這一拂之中仿佛尖針刺入穴道,亦如北風刺骨,雖然於外不能撼動分毫,但於內卻由細穴入骨中,隻覺一陣徹骨酸麻,指力不由得一鬆。就這千鈞一發之際,喻餘青抱過王儀的腰,將她向外一拖,登時掙出了鉗製。但他這一下已經用盡渾身之力,更兼失血暈眩,兩人一起跌出數步遠。王儀伏在地上大咳起來,一時誰也爬不起身。
汝鳳生震驚不已,萬沒有想到這年紀輕輕的小子能在如此快的七步之間領悟如此,當真是習武的不世奇才。心下起了愛才之念,暗想我死以後,這一身的本領雖然不少都傳給門人,五鬼更是得其精要,但能領悟到極高境界的奇才卻一個也沒有;自己近二十年來新悟得的內功心法都太過高深,根本無人能夠領會。自己雖然仗著肉身硬功的強韌支持時日,但畢竟已是強弩之末,隻要稍有摧折,什麽時候便一口氣用盡了;一身鑽研境界,原本至少還指望世上有沈忘荃能夠與他切磋琢磨,相互理解,如今卻隻曲高和寡,默然無名,不禁心灰意冷。卻不想遇到這百年難遇的奇才少年,自然不忍心傷他性命;但說要放走那少女,見她一抬眼時,一雙杏眼裏盈盈波光,肝腸俱碎,猶似昔人,心下又是悵然,又是惱恨,想起當年沈家人對他倆的情事百般阻擾,圍追堵截、軟硬兼施不成後,將沈忘荃趕出家門,連族譜上都不準有他的名字;‘忘荃’二字,還是自己給他重起的名字,原本的名字早已不再用了。
</br>
汝鳳生一生陷於“武學障”,心氣極高又心胸狹隘,致於自作自受、害人害己,餘生雖得長壽,卻與愛人相隔千裏,不得善果,苦於癡纏,不得相見;因此生平最恨的便是能夠癡情相守、許諾終身之人。凡是憎情恨愛、滿心報複之人上山求教,他總是不吝傳授本領,令其能開宗立派;但若是兩情相悅、恨不能終身廝守之人上山求他,則多半被他關在後山山穀裏,硬生生拆散兩端,梅九的妻子秦香宛當初憎惡男子負心薄幸,走投無路時上山來求南派教宗指點迷途,他便傳了她足以開山的本領,讓她能夠成為窈月葬花宮的宮主;但後來與梅九兩情相悅,因為對丈夫一往情深、不忍加害,隻得自身受噬,再上山來求懇救命時,他卻把自己昔日的徒孫做成了養精的蠱盆,成了半死不活的“活死人”。
他此時見二人相互願為對方捨身,仿佛情意纏綿,心中愈發惱惡。但喻餘青生平多情,被女子喜愛向來是天經地義,為她們而死也覺得是牡丹花下風流無兩。他若不是這副性子,以他的本領也不會心口上被紮上一刀,惹出這之後無數事端出來。他喜愛女子也無甚定性,和這個在一起便喜愛這個,和另一個在一起時便覺得另一個好,你要問他誰更好些,他能每一個都列舉出種種好處來,從小性子裏愛說的口禪,到小鞋兒上愛繡的花樣,記得是條條框框、清清楚楚,哄得人服服帖帖、眉花眼笑,也算是天賦異稟。他此時見王儀滿臉淚痕,嬌若春花初放,單為了他捨命進殿相救,心中柔情大盛。蟾聖冷冷道:“若救她要拿你的命來換,你肯不肯?”他想也不想,昂然便答:“儀姑娘如此對我,粉身難報,拿命來換很值得了。”
蟾聖將眼一張,兩人現在距離差不多七步遠近。他心道這小子多情不專,我倒是喜歡;本領根基也打得不差,輕易死了卻也可惜。“這樣吧!我看看你到底有什麽真才實學。古有七步成詩,今有七步救美。這七步之內,我傳你七句口訣。你若是能有所悟性,我就放了她也不打緊。若是不能,你就自己拿命來換吧。”王儀瞧著他點頭答應,拚命搖頭,心想七步之內,七句口訣,就是天才,也怎能悟出個子醜寅卯出來?但蟾聖的手掌鋼鑄鐵打也似,她掙動不出,隻能眼睜睜看他紮住傷處,笑了笑搖搖晃晃站起身來,一躬身道:“請祖師爺考教。”抬腳便跨出一步。
汝鳳生陷於武學障中,是為武癡。之前受挫在這年輕人手裏,卻反而看出他確是良才美質,自己百年間收了無數個徒弟,能在這個年紀有這般造化的卻是鳳毛麟角。他心中的確存了考教的意思,見他毫不畏難,反倒欣賞。道:“聽好了!山有玉草,林以之不雕;人懷道形,體以之永固,資熏日永,變質同神。力有淺深,深則兼被於形,淺則惟及於心。存亡在己,出入無間,身為滓質,猶至虛妙……”他隨口而言,文不加點,喻餘青隨口而複,句不加疊,七步之間也未有絲毫停頓,天資聰穎至此。
喻餘青細聽這要訣,隻覺得心中燥火寧定,一陣清明頓悟,仿佛撥雲見日,許多自己被這怪蠱困擾導致的經脈難行之謎盡皆解開,此時便似能抓住那怪蠱根莖,不讓它肆意妄為,反而受製於己一般,不由得暗自佩服:“這老頭殘忍瘋癲,但武學上的本事怕是當世獨步。他在教我控製這蠱的法門和一套極為精妙的功夫,並不是要害我。”當下一句句細細領會。他天資極高,隻是苦於在金陵王家時沒有明師指點,後來在十二樓中躬逢奇遇,更是如身懷璞玉而無雕琢之器,這一下簡直如遇甘露。
七步已盡,人也已在麵前,蟾聖喝道:“好了,有什麽領悟沒有?”喻餘青道:“請祖師爺指點。”此時他心中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一聲祖師爺叫得十分懇切。單手一抹,揲腕撞向他腰脇。他此時身上不敢用內力,這下隻是取巧。蟾聖也是如此,但他硬功有著百年根底,這副身子早已練得銅錘鐵打一般,否則若是尋常人百餘歲期,身子已經如風中殘燭,但他雖然麵容枯槁,經脈衰竭,鬚發皆白,肉身之強韌卻難以朝夕消減。此時喻餘青撞至他腰間,隻覺他小腹一吸,憑藉肌肉收縮之力將他撞出;卻也並未躲閃,任由這一股力傳至身上,縮身借力,雙手一旋,指若撥弦,猛地以虛打實,去解他箍著王儀的那隻鐵爪。這鐵爪是十足剛猛的硬功,他這一撥卻仿佛無物,清風吹拂,渾不似力,把那“力有淺深”一句理得十成,他自己難以用力,這一股力全借自蟾聖自身,在這一拂之中仿佛尖針刺入穴道,亦如北風刺骨,雖然於外不能撼動分毫,但於內卻由細穴入骨中,隻覺一陣徹骨酸麻,指力不由得一鬆。就這千鈞一發之際,喻餘青抱過王儀的腰,將她向外一拖,登時掙出了鉗製。但他這一下已經用盡渾身之力,更兼失血暈眩,兩人一起跌出數步遠。王儀伏在地上大咳起來,一時誰也爬不起身。
汝鳳生震驚不已,萬沒有想到這年紀輕輕的小子能在如此快的七步之間領悟如此,當真是習武的不世奇才。心下起了愛才之念,暗想我死以後,這一身的本領雖然不少都傳給門人,五鬼更是得其精要,但能領悟到極高境界的奇才卻一個也沒有;自己近二十年來新悟得的內功心法都太過高深,根本無人能夠領會。自己雖然仗著肉身硬功的強韌支持時日,但畢竟已是強弩之末,隻要稍有摧折,什麽時候便一口氣用盡了;一身鑽研境界,原本至少還指望世上有沈忘荃能夠與他切磋琢磨,相互理解,如今卻隻曲高和寡,默然無名,不禁心灰意冷。卻不想遇到這百年難遇的奇才少年,自然不忍心傷他性命;但說要放走那少女,見她一抬眼時,一雙杏眼裏盈盈波光,肝腸俱碎,猶似昔人,心下又是悵然,又是惱恨,想起當年沈家人對他倆的情事百般阻擾,圍追堵截、軟硬兼施不成後,將沈忘荃趕出家門,連族譜上都不準有他的名字;‘忘荃’二字,還是自己給他重起的名字,原本的名字早已不再用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