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鏗喝道:“福澤深厚,那是他老人家積攢的德行福分,你忝為晚輩後生,竟敢肆意消減?停棺日久,為何不另尋分館設置靈堂?他老人家是什麽身份,為何不至別館私邸單獨養傷?別告訴我你們薄家這一點宅院都騰不出來!”
薄暮津急道:“燒樓一事過後,在這裏的子弟大半帶傷。傷患諸多,仇家環伺,若不聚集反而分散,根本無暇護衛。子弟中人好容易逃過大難,如是再有一個閃失,該怎麽辦才好?”
王鏗目中無人,冷哼道:“普通的外姓子弟,和我們十二家的家佬,那命能是一樣的嗎?”
這話說得無禮至極,雖然堂上許多人聽著心中不是滋味,但卻也無可辯駁。這時候外頭又傳來一陣喧譁,原來王家帶來的人已經在中堂開始搬運棺木,要另外擇別館重新安置靈堂。莫說薄家的人要阻止,那棺木裏不少也是其他家的,死者為大,這時候哪裏容得人隨意搬動,於是都一發吵嚷起來,湧到中庭,攔截拉扯。王鏗喝道:“全抬出去!死便死了,那也是為我十二家效的命,該感到榮幸才是。”有人知道他王家勢大,不敢攔他,也有人哭道:“王二老爺,就算要搬,也等明日裏吧,撒些紙錢,一路送著,免得我兒魂魄迴來時找不著路。”
王鏗一腳踢翻那人,不耐煩道:“搬個棺材,哪裏那麽多廢話?我們行走江湖的人,腦袋都係在褲腰帶上,誰在乎身後事?”他手一揮,朝向兩邊看著的其他家的子弟,“愣著作甚,都來搬!”
薄暮津怒叱道:“沒有我的允許,誰敢隨意出這薄家大門?都放下了!”
人們剛要屈從於王家的威勢動手,又被薄暮津這樣一喝,不知道該聽誰的,一時僵在了原地。
王鏗緩緩從腰間解下他成名的那根鞭子,一雙吊額眼瞪著薄暮津道:“好啊,你說的不錯,外敵環伺,危在旦夕。這時候你們是聽姓薄的還是聽姓王的?是該有個決斷,以免事到臨頭,令行混亂!”說罷也不等薄暮津迴話,倏地一鞭當頭抽來。
按說王鏗是長輩,薄暮津是晚輩,起手時自持身份,也不該首先發難。但薄暮津神態倨傲,語氣裏也居然不把他放在眼裏,這就更讓王鏗不滿。他此趟前來,正是故意要打壓薄家,尤其是這個如日中天的小子的氣焰,他心裏暗暗好笑,道是誰不知道強敵在外,虎視眈眈,難道還要你一個毛頭小子來提醒?十二樓被燒,損傷慘重,人心浮動,家族正麵臨分崩離析的境地,怎麽能放任自流?正是需要強加管束、動用強權之時。他大喝一聲,鞭如蛟龍探海,直撲而來,氣勢居高臨下,便要教訓這小子來立威了。
但薄暮津“武癡”二字可當真不是說假的,身子一側,避開鞭頭,反而去抓鞭尾。這鞭是王鏗成名武器,用得早已是爐火純青,料到他要奪巧,鞭身一讓,鞭頭仿佛活了一般繞過他身子朝他捆來。薄暮津腳下輕旋,原來那一抓一奪也是虛招,瞬間變爪為掌,朝著王鏗胸口猱身躥近,一掌平平推出。王鏗知道來勢不妙,雖然薄家小子不持兵刃,但他內力之強,武功之純,同輩罕見,因此不敢硬接,單手一抖,那金鞭遊龍一般,簌簌迴防,突然下鑽去捉薄暮津的雙腿。薄暮津不待招式用老,雙腿連環,踢在那軟鞭之上,居然仍能夠借力翻身縱起,輕飄飄渾若無物,長臂一張,正是家傳的一招名式“驚鴻照影”。但凡十二家中上過族中武學的,便沒有人不識得這鴻蒙一招,但用得如此輕靈瀟灑卻是再無第二人,忍不住都漫天喝了聲彩;許多人出聲之後才覺得約莫得罪了王家,連忙噤聲。
王鏗收鞭做短,一招“秦嶺斷雲”,胸前畫了個圈子,守住門戶。他心頭焦躁,暗道這小子果然難纏至極,所謂後生中第一,名不虛傳,他還從未學過龍圖中的一招半式,就已經精粹如此,若不除去,將來必成大患。試想再等幾年,他若是學會了更高深的武功,或是有更多際遇,怕是家族中沒人能夠勝得了他,豈不是都得唯他馬首是瞻?他如今年方二十五歲,便有個稱號叫“義薄雲天”,若是到了而立之年,豈不是俠名遠播、一唿百應?那時候要除之便難上加難。王鏗心裏主意一定,殺心便起,金鞭鞭梢猛顫,幻出數十道幻影。
薄暮津空手接招騰挪,登時感到吃力,隻見那影子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幻成一張天羅地網,威力與先前不可同日而語。薄暮津一愣,暗想:這是我們本派功夫麽?他臨陣接敵,哪怕麵對魔教眾人千變萬化的古怪功法也罕逢敵手,可此刻這鞭影如劍,千變萬化,卻令他無從下手,知道是遇見了一門極其高深的武功,不敢輕敵,探手於圍觀子弟身上抽取了一柄劍來,格擋騰躍。可那鞭梢就像猜到他心思一樣,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早將他退路封死。剛一應招,那鞭已然繞到他身後,待轉過身來,又已繞到他身後,如此繞得幾圈,武藝再高的人,也必給纏得頭暈眼花。薄暮津覺察出他鞭走陣法,便似劍陣一般,當即吶吶出奇,卻也苦於無路可退,幹脆劍鋒前指,一式“分海蓬萊”待招用老,立即使招“夜叉探海”,左手駢食中兩指,向他雙目激刺。
這一招臨陣對敵,自然無有不可;但拿來對付自家長輩,便顯得大失禮儀。薄暮津一則求勝心切,二則的確十分氣惱王鏗霸道行事,因此心性上頭,顧不得那麽多了。王鏗怒斥道:“小子仗著自己武功有成,便目無尊長,今日要給你點顏色看看!”說時那鞭便已卷到他劍尖之上,阻住了劍勢,可如何阻住手指?正要得手之際,隻見對方側頭一讓,鞭勢斜引,仿佛筆走龍蛇,卻是用他自己的劍去削自己的手指。薄暮津大駭之下,隻得收招,可那劍哪裏奪得迴來,一扯之下,居然隻剩劍柄,那柄劍雖說質地並非精良,此刻居然被金鞭絞做了碎片。王鏗鞭身一抖,仿佛畫筆一揮收勢,筆意淋漓;那劍身碎片形如山水潑墨,點點濺來,力道鋒銳,勢如破竹,居然無法可避。此時廳上傷患眾多,行動遲緩,他身後還站著王儀、龐子仲等人,王儀雖然仗劍,但垂頭不語,心不在焉;龐子仲緊盯著他二人比招,但身負重傷,行動不便。薄暮津暗道自己如果躍開,那這碎劍形成的暗器必然打傷他人。因此袍袖一拂,身如轉輪,將那碎劍利刃全部收攏在袖中。他要化解這一股巨大衝力,顧不上儀態端方,踉蹌後退,直撞到王儀身上方才停下,袍袖也被割得七零八落,破破爛爛,上麵全是點點斑斑的血跡。王儀驚叫一聲,急忙伸手將薄暮津扶住,他們在那樓中走過一遭患難生死,又感念薄暮津不分軒輊救護她和太爺,此時情分便親近許多。王鏗哼了一聲,不屑睨她,同時盤鞭收勁,便似重筆一捺,那鞭身破空甩尾,如雷震耳,聲若龍吟。
</br>
薄暮津急道:“燒樓一事過後,在這裏的子弟大半帶傷。傷患諸多,仇家環伺,若不聚集反而分散,根本無暇護衛。子弟中人好容易逃過大難,如是再有一個閃失,該怎麽辦才好?”
王鏗目中無人,冷哼道:“普通的外姓子弟,和我們十二家的家佬,那命能是一樣的嗎?”
這話說得無禮至極,雖然堂上許多人聽著心中不是滋味,但卻也無可辯駁。這時候外頭又傳來一陣喧譁,原來王家帶來的人已經在中堂開始搬運棺木,要另外擇別館重新安置靈堂。莫說薄家的人要阻止,那棺木裏不少也是其他家的,死者為大,這時候哪裏容得人隨意搬動,於是都一發吵嚷起來,湧到中庭,攔截拉扯。王鏗喝道:“全抬出去!死便死了,那也是為我十二家效的命,該感到榮幸才是。”有人知道他王家勢大,不敢攔他,也有人哭道:“王二老爺,就算要搬,也等明日裏吧,撒些紙錢,一路送著,免得我兒魂魄迴來時找不著路。”
王鏗一腳踢翻那人,不耐煩道:“搬個棺材,哪裏那麽多廢話?我們行走江湖的人,腦袋都係在褲腰帶上,誰在乎身後事?”他手一揮,朝向兩邊看著的其他家的子弟,“愣著作甚,都來搬!”
薄暮津怒叱道:“沒有我的允許,誰敢隨意出這薄家大門?都放下了!”
人們剛要屈從於王家的威勢動手,又被薄暮津這樣一喝,不知道該聽誰的,一時僵在了原地。
王鏗緩緩從腰間解下他成名的那根鞭子,一雙吊額眼瞪著薄暮津道:“好啊,你說的不錯,外敵環伺,危在旦夕。這時候你們是聽姓薄的還是聽姓王的?是該有個決斷,以免事到臨頭,令行混亂!”說罷也不等薄暮津迴話,倏地一鞭當頭抽來。
按說王鏗是長輩,薄暮津是晚輩,起手時自持身份,也不該首先發難。但薄暮津神態倨傲,語氣裏也居然不把他放在眼裏,這就更讓王鏗不滿。他此趟前來,正是故意要打壓薄家,尤其是這個如日中天的小子的氣焰,他心裏暗暗好笑,道是誰不知道強敵在外,虎視眈眈,難道還要你一個毛頭小子來提醒?十二樓被燒,損傷慘重,人心浮動,家族正麵臨分崩離析的境地,怎麽能放任自流?正是需要強加管束、動用強權之時。他大喝一聲,鞭如蛟龍探海,直撲而來,氣勢居高臨下,便要教訓這小子來立威了。
但薄暮津“武癡”二字可當真不是說假的,身子一側,避開鞭頭,反而去抓鞭尾。這鞭是王鏗成名武器,用得早已是爐火純青,料到他要奪巧,鞭身一讓,鞭頭仿佛活了一般繞過他身子朝他捆來。薄暮津腳下輕旋,原來那一抓一奪也是虛招,瞬間變爪為掌,朝著王鏗胸口猱身躥近,一掌平平推出。王鏗知道來勢不妙,雖然薄家小子不持兵刃,但他內力之強,武功之純,同輩罕見,因此不敢硬接,單手一抖,那金鞭遊龍一般,簌簌迴防,突然下鑽去捉薄暮津的雙腿。薄暮津不待招式用老,雙腿連環,踢在那軟鞭之上,居然仍能夠借力翻身縱起,輕飄飄渾若無物,長臂一張,正是家傳的一招名式“驚鴻照影”。但凡十二家中上過族中武學的,便沒有人不識得這鴻蒙一招,但用得如此輕靈瀟灑卻是再無第二人,忍不住都漫天喝了聲彩;許多人出聲之後才覺得約莫得罪了王家,連忙噤聲。
王鏗收鞭做短,一招“秦嶺斷雲”,胸前畫了個圈子,守住門戶。他心頭焦躁,暗道這小子果然難纏至極,所謂後生中第一,名不虛傳,他還從未學過龍圖中的一招半式,就已經精粹如此,若不除去,將來必成大患。試想再等幾年,他若是學會了更高深的武功,或是有更多際遇,怕是家族中沒人能夠勝得了他,豈不是都得唯他馬首是瞻?他如今年方二十五歲,便有個稱號叫“義薄雲天”,若是到了而立之年,豈不是俠名遠播、一唿百應?那時候要除之便難上加難。王鏗心裏主意一定,殺心便起,金鞭鞭梢猛顫,幻出數十道幻影。
薄暮津空手接招騰挪,登時感到吃力,隻見那影子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幻成一張天羅地網,威力與先前不可同日而語。薄暮津一愣,暗想:這是我們本派功夫麽?他臨陣接敵,哪怕麵對魔教眾人千變萬化的古怪功法也罕逢敵手,可此刻這鞭影如劍,千變萬化,卻令他無從下手,知道是遇見了一門極其高深的武功,不敢輕敵,探手於圍觀子弟身上抽取了一柄劍來,格擋騰躍。可那鞭梢就像猜到他心思一樣,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早將他退路封死。剛一應招,那鞭已然繞到他身後,待轉過身來,又已繞到他身後,如此繞得幾圈,武藝再高的人,也必給纏得頭暈眼花。薄暮津覺察出他鞭走陣法,便似劍陣一般,當即吶吶出奇,卻也苦於無路可退,幹脆劍鋒前指,一式“分海蓬萊”待招用老,立即使招“夜叉探海”,左手駢食中兩指,向他雙目激刺。
這一招臨陣對敵,自然無有不可;但拿來對付自家長輩,便顯得大失禮儀。薄暮津一則求勝心切,二則的確十分氣惱王鏗霸道行事,因此心性上頭,顧不得那麽多了。王鏗怒斥道:“小子仗著自己武功有成,便目無尊長,今日要給你點顏色看看!”說時那鞭便已卷到他劍尖之上,阻住了劍勢,可如何阻住手指?正要得手之際,隻見對方側頭一讓,鞭勢斜引,仿佛筆走龍蛇,卻是用他自己的劍去削自己的手指。薄暮津大駭之下,隻得收招,可那劍哪裏奪得迴來,一扯之下,居然隻剩劍柄,那柄劍雖說質地並非精良,此刻居然被金鞭絞做了碎片。王鏗鞭身一抖,仿佛畫筆一揮收勢,筆意淋漓;那劍身碎片形如山水潑墨,點點濺來,力道鋒銳,勢如破竹,居然無法可避。此時廳上傷患眾多,行動遲緩,他身後還站著王儀、龐子仲等人,王儀雖然仗劍,但垂頭不語,心不在焉;龐子仲緊盯著他二人比招,但身負重傷,行動不便。薄暮津暗道自己如果躍開,那這碎劍形成的暗器必然打傷他人。因此袍袖一拂,身如轉輪,將那碎劍利刃全部收攏在袖中。他要化解這一股巨大衝力,顧不上儀態端方,踉蹌後退,直撞到王儀身上方才停下,袍袖也被割得七零八落,破破爛爛,上麵全是點點斑斑的血跡。王儀驚叫一聲,急忙伸手將薄暮津扶住,他們在那樓中走過一遭患難生死,又感念薄暮津不分軒輊救護她和太爺,此時情分便親近許多。王鏗哼了一聲,不屑睨她,同時盤鞭收勁,便似重筆一捺,那鞭身破空甩尾,如雷震耳,聲若龍吟。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