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哥不在了!被一柄橫樑正砸中腦袋,整個裂開了!”他哭道,“父親火起時還在樓上,也生死未卜……多半……”
他身旁拉他的人與他年紀相仿,這會兒衣服都燒得爛了,也看不出什麽門派,但頭發這會兒被燒得散了,他左挽了一個髻兒,看上去便不太正常。那年輕人把他拉到一邊石上坐著,聽他哭泣,也不說話。許久之後,突然問道:“能借我劍用一用麽?”
文方寄心中一個打頓,停了哭聲,偷眼去望身旁那人。那人也不打話,一把從他腰間拔出配劍來。文方寄心道:“罷了,我還有什麽?被他一劍槊死,也省得日後傷心難過。”誰料那人卻橫劍在胸,散開頭發來,將發尾被燒焦處削落下來。見文方寄偷眼瞧他,便道:“怎麽?我的劍為了跳下來時有處借力,紮在樓柱上頭了。所以借你的用一用。你還哭嗎?不哭我們走了,下邊小溪處可以喝些水,洗把臉再歇腳不遲。”
文方寄猶猶豫豫起身,胡亂把臉抹了抹,跟著他走出兩步,道:“讓……讓兄台見笑了。”對方嗤地一笑。“什麽兄不兄台不台的,不過見笑倒是的確見笑。”說罷又大笑了幾聲,張狂之處,音調一轉,居然咿呀呀唱起歌來。那歌聽上去淒清悱惻,可仔細聽時,居然全是淫浪之詞。唬得小少年登時燒紅了臉脖,心道邪教中人,果然不可同道,堵起耳朵道:“我還當你是好人,這種時刻別人都傷心難過,你卻拿這苦痛尋開心麽?”
那人一愣,道:“難道這種時刻,便隻準按部就班,如你一般放聲大哭,才是正道?你們是什麽東西,連人要怎麽傷心也要管?”
文方寄一晌說不出話來,反而奇道:“你……你也傷心嗎?”
那人背著雙手,鬆快走在前麵,哪像逃命,倒像是春居閑遊一般,道:“你不過死了師兄弟,父親生死未卜,就哭得不像樣。我家裏人卻早死得光了。這一迴無功而返,尋不到解局之人,我也要死了。死都要死了,還不能給自己唱首歌嗎?”
文方寄心想你若要唱歌,也不該唱這種淫靡詞曲;可張口結舌,他教養又好,到底這酸刺的話也說不出來。兩人在小溪處洗了臉,與大夥都走散了,一時也不知該怎麽辦。文方寄到底好奇,自個也從未出過遠門,哪裏認路,扭扭捏捏問道:“那兄……大哥你接下來要去哪?”
那人道:“我還有幾樣貨沒有做完,好歹死前也得交付了人家,不能拿了人家的銀子,吃扣人家的死餉。家中諸事也得照料安排,唉,死也死不安寧,好多事要做。”
文方寄更加好奇了;十二家中,自然武學正道,人人自小習武弄文,心無旁騖。哪裏有這些旁門左道之人,免不得問道:“你是個工匠?”
“工匠,就算是吧。”他朗然一笑,“啊喲,我還得著緊給自己打一口棺材,旁人做的我可不願意躺。”他突然看了看文方寄,問道:“你是文家的?”文方寄老實把家承說了。那人道:“剛好。我這裏有你家分堂主文翰如訂的東西,正好是應交期了。我怕我死了便沒人給他送去,不如你跟我走一趟,給他捎去如何?”
文方寄道:“翰如堂叔怎麽會在你……你那裏訂東西?”他想說你們邪魔外道,做出來東西不幹不淨,誰人敢用,但是旁人一直幫他到現在,也沒覺得多邪勁,因此便說不出口。那年輕人奇道:“為什麽不在我這訂?莫說你文家,我家客人,海外也有慕名來的。我看你是怕了,放心好了,此去千島湖不遠,就你迴家也不繞路。”
文方寄看著這不比自己長二三歲的少年誇誇其談,心氣上頭,梗著脖子道:“誰怕了?那敢問兄長姓名字號,我拿了東西,也好迴去對家長複命。”
那人忽閃一雙晶亮眼睛,大得出奇,顯得年齡比看上去更要年輕。亂糟糟的頭發落卷,被削去發尾後散亂搭在肩上。道:“哦是了,我叫貝衍舟,應該是大你幾歲的,你叫一聲舟哥也不虧。跟你叔叔說,‘弇洲先生’的貨送來了,他自然會知道如何處置。”
仿佛地動山搖,雙耳齊鳴,眼前什麽也看不見了,煙火的氣味堵滿了鼻腔口腔,一張嘴出不了聲,先嚐到自己淚水鼻涎的滋味;薛三倒是毫不介意,他隻是不敢相信:自己怎麽能還活著?
那爆炸突如其來,毫無徵兆,避無可避。還沒想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人已經騰雲駕霧被氣浪掀在半空了,腦袋好像不知撞上了什麽,仿佛開瓢放出一窩馬蜂,盡是嗡嗡地叫。又過了一忽,感覺暈的沒有那麽厲害,覺得自己想明白了,一定是白少爺危難之時出手相救。正要開口感謝一番,卻先聽到尉遲啟玨的聲音響起來:“哪一位朋友於此危難之中出手相救,在下感激不盡。”
沒有應聲,卻覺得腰間一緊,薛三這才想起低頭去摸,發現是一根鬥粗的鐵鏈,這時候纏腰而過,他腦子一清,終於想起來了——對,王謁海擦燃火石的同時,不知從哪兒好像飛來一根鐵鏈,突然纏住他的腰,把他往後一扯;跟著便被氣浪掀了起來,摔在一塊鐵板後麵,擋住了那飛舞火舌——奇哉怪也,這木質的樓閣裏頭,怎麽會有偌大一塊鐵板?
</br>
他身旁拉他的人與他年紀相仿,這會兒衣服都燒得爛了,也看不出什麽門派,但頭發這會兒被燒得散了,他左挽了一個髻兒,看上去便不太正常。那年輕人把他拉到一邊石上坐著,聽他哭泣,也不說話。許久之後,突然問道:“能借我劍用一用麽?”
文方寄心中一個打頓,停了哭聲,偷眼去望身旁那人。那人也不打話,一把從他腰間拔出配劍來。文方寄心道:“罷了,我還有什麽?被他一劍槊死,也省得日後傷心難過。”誰料那人卻橫劍在胸,散開頭發來,將發尾被燒焦處削落下來。見文方寄偷眼瞧他,便道:“怎麽?我的劍為了跳下來時有處借力,紮在樓柱上頭了。所以借你的用一用。你還哭嗎?不哭我們走了,下邊小溪處可以喝些水,洗把臉再歇腳不遲。”
文方寄猶猶豫豫起身,胡亂把臉抹了抹,跟著他走出兩步,道:“讓……讓兄台見笑了。”對方嗤地一笑。“什麽兄不兄台不台的,不過見笑倒是的確見笑。”說罷又大笑了幾聲,張狂之處,音調一轉,居然咿呀呀唱起歌來。那歌聽上去淒清悱惻,可仔細聽時,居然全是淫浪之詞。唬得小少年登時燒紅了臉脖,心道邪教中人,果然不可同道,堵起耳朵道:“我還當你是好人,這種時刻別人都傷心難過,你卻拿這苦痛尋開心麽?”
那人一愣,道:“難道這種時刻,便隻準按部就班,如你一般放聲大哭,才是正道?你們是什麽東西,連人要怎麽傷心也要管?”
文方寄一晌說不出話來,反而奇道:“你……你也傷心嗎?”
那人背著雙手,鬆快走在前麵,哪像逃命,倒像是春居閑遊一般,道:“你不過死了師兄弟,父親生死未卜,就哭得不像樣。我家裏人卻早死得光了。這一迴無功而返,尋不到解局之人,我也要死了。死都要死了,還不能給自己唱首歌嗎?”
文方寄心想你若要唱歌,也不該唱這種淫靡詞曲;可張口結舌,他教養又好,到底這酸刺的話也說不出來。兩人在小溪處洗了臉,與大夥都走散了,一時也不知該怎麽辦。文方寄到底好奇,自個也從未出過遠門,哪裏認路,扭扭捏捏問道:“那兄……大哥你接下來要去哪?”
那人道:“我還有幾樣貨沒有做完,好歹死前也得交付了人家,不能拿了人家的銀子,吃扣人家的死餉。家中諸事也得照料安排,唉,死也死不安寧,好多事要做。”
文方寄更加好奇了;十二家中,自然武學正道,人人自小習武弄文,心無旁騖。哪裏有這些旁門左道之人,免不得問道:“你是個工匠?”
“工匠,就算是吧。”他朗然一笑,“啊喲,我還得著緊給自己打一口棺材,旁人做的我可不願意躺。”他突然看了看文方寄,問道:“你是文家的?”文方寄老實把家承說了。那人道:“剛好。我這裏有你家分堂主文翰如訂的東西,正好是應交期了。我怕我死了便沒人給他送去,不如你跟我走一趟,給他捎去如何?”
文方寄道:“翰如堂叔怎麽會在你……你那裏訂東西?”他想說你們邪魔外道,做出來東西不幹不淨,誰人敢用,但是旁人一直幫他到現在,也沒覺得多邪勁,因此便說不出口。那年輕人奇道:“為什麽不在我這訂?莫說你文家,我家客人,海外也有慕名來的。我看你是怕了,放心好了,此去千島湖不遠,就你迴家也不繞路。”
文方寄看著這不比自己長二三歲的少年誇誇其談,心氣上頭,梗著脖子道:“誰怕了?那敢問兄長姓名字號,我拿了東西,也好迴去對家長複命。”
那人忽閃一雙晶亮眼睛,大得出奇,顯得年齡比看上去更要年輕。亂糟糟的頭發落卷,被削去發尾後散亂搭在肩上。道:“哦是了,我叫貝衍舟,應該是大你幾歲的,你叫一聲舟哥也不虧。跟你叔叔說,‘弇洲先生’的貨送來了,他自然會知道如何處置。”
仿佛地動山搖,雙耳齊鳴,眼前什麽也看不見了,煙火的氣味堵滿了鼻腔口腔,一張嘴出不了聲,先嚐到自己淚水鼻涎的滋味;薛三倒是毫不介意,他隻是不敢相信:自己怎麽能還活著?
那爆炸突如其來,毫無徵兆,避無可避。還沒想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人已經騰雲駕霧被氣浪掀在半空了,腦袋好像不知撞上了什麽,仿佛開瓢放出一窩馬蜂,盡是嗡嗡地叫。又過了一忽,感覺暈的沒有那麽厲害,覺得自己想明白了,一定是白少爺危難之時出手相救。正要開口感謝一番,卻先聽到尉遲啟玨的聲音響起來:“哪一位朋友於此危難之中出手相救,在下感激不盡。”
沒有應聲,卻覺得腰間一緊,薛三這才想起低頭去摸,發現是一根鬥粗的鐵鏈,這時候纏腰而過,他腦子一清,終於想起來了——對,王謁海擦燃火石的同時,不知從哪兒好像飛來一根鐵鏈,突然纏住他的腰,把他往後一扯;跟著便被氣浪掀了起來,摔在一塊鐵板後麵,擋住了那飛舞火舌——奇哉怪也,這木質的樓閣裏頭,怎麽會有偌大一塊鐵板?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