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樵的位置在老者身後,能看見整個廳堂和鐵鏈陣網,卻看不見最為關鍵的情狀,隻茫茫然不知所以。隻聽薄暮津喝道:“王老弟!快撤開手!”
他這才往下一看,震驚之下,當真非同小可。原來他剛剛摸到的哪是什麽金屬物件,居然就是他們口中的“金身舍利”,一副骨架縮得隻有正常人體一半大小,恰才摸到那圓圓的正是對方的腦袋,而他剛才扣住的,居然是那舍利的嘴!
這一驚端得三魂天外,急忙把手便往外抽;急切之間居然抽脫不出,仿佛那舍利是個活物,正咬住他手指不肯鬆脫。他定了定神,對自己說這不過是一具得道者的屍身,被度了金身罷了;能修成舍利的人,又不是孤魂冤鬼,斷然不會害人。然後再徐徐用勁,發覺是那金身嘴裏含著什麽物事,後頭約莫連著機關,這才被他一扣之下,扳動機括,催得整個廳堂全然亮起。他心下疑惑,往那舍利口中看去,居然看見偌大一個鎖頭,梗在口中,似是將人削去了舌頭,以鎖替之。那鎖後頭也連著鐵鏈,再定睛看時,居然順著喉頭往下,自背部脊柱穿出,緊緊扣在牆上。這哪裏還是什麽金身舍利?便說是囚犯也沒有用如此殘酷大刑的,當真聳人聽聞。他一駭之下,猛地將手指拔出,大步奔開,不敢再看;卻聽得頭頂喻餘青一聲驚唿,也飛身躍下,急切間居然腳步虛浮,斷然不似平常。王樵急忙拉住了他,以為他哪裏受傷,忙問道:“怎麽了?”喻餘青道:“瞧上麵!”手往上一指,正是他剛才踏足的浮雕照壁,此刻被百餘支燭炬照得透亮,眾人齊齊抬頭去看,都呀地一聲,臉上變色。
原來這照壁上的雕刻,非龍非鳳,也不是神仙走獸,而是一張張麵孔扭曲怪譎、痛苦不堪,似乎在高聲唿喝,或者極為恐懼的臉孔,那表情凝結,栩栩如生。恰才喻餘青落腳的地方,正是那人臉雕塑大張的嘴裏,扣住手的,卻是另一顆腦袋上的鼻孔;他生有潔癖,這兩顆腦袋太似活人,直令他煩躁欲嘔,總覺得滿手滿腳都是口涎鼻水,穢臭難當,恨不得找地方洗手洗腳才好。
這一下看得太過清楚,雖然詭異,卻反而並沒有多少恐懼剩下。那老頭兒跪在地上,捧著雙眼哀哀直叫,怕是那一瞬間的盛光刺瞎了眼,現在看來,也不過是個形容猥瑣、骨瘦如柴,拖著鐵鏈的囚犯罷了。王樵去替薄龐二人解開鐵鏈,嗤道:“家裏祖上到底是信什麽的?一會兒是金身舍利,一會兒是這萬魔殿般的照壁,還有這蛛網般的鐵鏈陣,那用人做引子的機括……這十二登樓是個藏經閣般點撥後生晚輩學習家傳絕學的地方,還是個練膽的修羅場?”
薄暮津和龐子仲都默然無語,隻覺得慚愧無狀。他們曾經上這頂樓來,也覺得這地方處處詭異,當時卻是打著火把燈籠照著看的,隱隱綽綽,仿佛管中窺豹。如今一看,怎好意思稱別家做魔教邪道,自家這頂樓看起來便像是個邪道地宮,令人貽笑。他兩人脫了鐵鏈,嘆息道:“事到如今,遮掩粉飾也是無用。我們身為十二家中之人,承蒙祖上養育之恩,這等家醜無論如何也不能外揚。你知道,我十二樓每每五年一屆,每屆要選拔三人上來這裏。這尊金身舍利,便是登樓三人要過的第一關。”
王樵仔細看去,果然那轉上的梯階正對著這金身的佛龕,自己剛才身在的就是這佛龕裏頭;金身前麵尚且擺著香案。便問:“這供的是什麽?”
“這是一尊‘捨身佛’。你看他掌心向下前伸,是個傳度的姿勢。他傳得便是‘鳳文’。每每登樓三人,若是有一人願意留下接受鳳文的傳度,那麽龍圖龜數據說便唾手可得。”
王樵愣了愣,一時沒有想透其中的關節,道:“那不是很好嗎?”
薄暮津奇道:”怎麽好法?”
“那一個人甘願接受鳳文的傳度,再由另外兩人輕易得了龍圖龜數,三人共同研習,想必愈有進境。”
胖子冷笑道:“先不說這三人間如何信賴,你道‘捨身’兩個字是擺設嗎?有道是一人捨身,萬法皆開。鳳文,說得好聽了叫做犧牲,說得真鑿些,那就是祭牲。”
第二十一章 人間別離久
龐子仲最得意的,是十年前的那一場登樓;他最挫敗的,卻也是那一場。那一場讓他贏得了自小到大想要的地位,卻也輸盡了所有原本懷抱的希望。
那會兒他還年輕,人們謔笑地叫他胖子的時候他還總是垂著頭,不太愛說話,心裏卻暗暗記著一筆。他二十三歲時才第一次嚐試登樓,當然以失敗告終,並且因為這身贅肉,被人揍得滾下來的時候砸穿了一層樓板四根橫樑,一時被傳為笑話,誰都不記得那會他也磕磕絆絆打到了七層,隻記得他砸穿的樓板還是個歪扭的人形,見麵便半是玩笑半是諷刺地要他記得去修補賠償。龐子仲痛定思痛,五年閉關苦修,他怕人譏笑嘲諷,所以隻是自己修習,連對家人也不敢提要再登樓,更不願去詢問師長前輩,自個悶頭鑽研;當真吃盡習武者都少受的苦頭,直到下一次登樓時,終於一雪前恥,將曾經嘲笑他的那些傢夥們揍得丟盔棄甲,意氣風發地站到了九樓,和當時薄家如日中天的少年英才薄暮津、在嫁入王家做大少奶奶之前就已經蜚聲江湖的女俠沈茹瓏並肩站在一起,誰也再不敢看低了他。那會兒他想,等到龍圖龜數到手,他就是十二家名正言順的正統繼承人,那時候那些傢夥捧他的臭腳還來不及。和他一同登樓的,薄暮津那時才十五歲上,個子甚至還沒開始抽條,人生得精瘦,臉龐稚氣未脫,分明還是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沈茹瓏是個嫁入他們十二家的女流之輩,又是外姓,自然不敢爭先。龐子仲覺得自己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便如一顆充了氣的皮球,隻覺得這些年受盡的委屈謗盡的苦楚,這一下統統都有了宣洩之機。
</br>
他這才往下一看,震驚之下,當真非同小可。原來他剛剛摸到的哪是什麽金屬物件,居然就是他們口中的“金身舍利”,一副骨架縮得隻有正常人體一半大小,恰才摸到那圓圓的正是對方的腦袋,而他剛才扣住的,居然是那舍利的嘴!
這一驚端得三魂天外,急忙把手便往外抽;急切之間居然抽脫不出,仿佛那舍利是個活物,正咬住他手指不肯鬆脫。他定了定神,對自己說這不過是一具得道者的屍身,被度了金身罷了;能修成舍利的人,又不是孤魂冤鬼,斷然不會害人。然後再徐徐用勁,發覺是那金身嘴裏含著什麽物事,後頭約莫連著機關,這才被他一扣之下,扳動機括,催得整個廳堂全然亮起。他心下疑惑,往那舍利口中看去,居然看見偌大一個鎖頭,梗在口中,似是將人削去了舌頭,以鎖替之。那鎖後頭也連著鐵鏈,再定睛看時,居然順著喉頭往下,自背部脊柱穿出,緊緊扣在牆上。這哪裏還是什麽金身舍利?便說是囚犯也沒有用如此殘酷大刑的,當真聳人聽聞。他一駭之下,猛地將手指拔出,大步奔開,不敢再看;卻聽得頭頂喻餘青一聲驚唿,也飛身躍下,急切間居然腳步虛浮,斷然不似平常。王樵急忙拉住了他,以為他哪裏受傷,忙問道:“怎麽了?”喻餘青道:“瞧上麵!”手往上一指,正是他剛才踏足的浮雕照壁,此刻被百餘支燭炬照得透亮,眾人齊齊抬頭去看,都呀地一聲,臉上變色。
原來這照壁上的雕刻,非龍非鳳,也不是神仙走獸,而是一張張麵孔扭曲怪譎、痛苦不堪,似乎在高聲唿喝,或者極為恐懼的臉孔,那表情凝結,栩栩如生。恰才喻餘青落腳的地方,正是那人臉雕塑大張的嘴裏,扣住手的,卻是另一顆腦袋上的鼻孔;他生有潔癖,這兩顆腦袋太似活人,直令他煩躁欲嘔,總覺得滿手滿腳都是口涎鼻水,穢臭難當,恨不得找地方洗手洗腳才好。
這一下看得太過清楚,雖然詭異,卻反而並沒有多少恐懼剩下。那老頭兒跪在地上,捧著雙眼哀哀直叫,怕是那一瞬間的盛光刺瞎了眼,現在看來,也不過是個形容猥瑣、骨瘦如柴,拖著鐵鏈的囚犯罷了。王樵去替薄龐二人解開鐵鏈,嗤道:“家裏祖上到底是信什麽的?一會兒是金身舍利,一會兒是這萬魔殿般的照壁,還有這蛛網般的鐵鏈陣,那用人做引子的機括……這十二登樓是個藏經閣般點撥後生晚輩學習家傳絕學的地方,還是個練膽的修羅場?”
薄暮津和龐子仲都默然無語,隻覺得慚愧無狀。他們曾經上這頂樓來,也覺得這地方處處詭異,當時卻是打著火把燈籠照著看的,隱隱綽綽,仿佛管中窺豹。如今一看,怎好意思稱別家做魔教邪道,自家這頂樓看起來便像是個邪道地宮,令人貽笑。他兩人脫了鐵鏈,嘆息道:“事到如今,遮掩粉飾也是無用。我們身為十二家中之人,承蒙祖上養育之恩,這等家醜無論如何也不能外揚。你知道,我十二樓每每五年一屆,每屆要選拔三人上來這裏。這尊金身舍利,便是登樓三人要過的第一關。”
王樵仔細看去,果然那轉上的梯階正對著這金身的佛龕,自己剛才身在的就是這佛龕裏頭;金身前麵尚且擺著香案。便問:“這供的是什麽?”
“這是一尊‘捨身佛’。你看他掌心向下前伸,是個傳度的姿勢。他傳得便是‘鳳文’。每每登樓三人,若是有一人願意留下接受鳳文的傳度,那麽龍圖龜數據說便唾手可得。”
王樵愣了愣,一時沒有想透其中的關節,道:“那不是很好嗎?”
薄暮津奇道:”怎麽好法?”
“那一個人甘願接受鳳文的傳度,再由另外兩人輕易得了龍圖龜數,三人共同研習,想必愈有進境。”
胖子冷笑道:“先不說這三人間如何信賴,你道‘捨身’兩個字是擺設嗎?有道是一人捨身,萬法皆開。鳳文,說得好聽了叫做犧牲,說得真鑿些,那就是祭牲。”
第二十一章 人間別離久
龐子仲最得意的,是十年前的那一場登樓;他最挫敗的,卻也是那一場。那一場讓他贏得了自小到大想要的地位,卻也輸盡了所有原本懷抱的希望。
那會兒他還年輕,人們謔笑地叫他胖子的時候他還總是垂著頭,不太愛說話,心裏卻暗暗記著一筆。他二十三歲時才第一次嚐試登樓,當然以失敗告終,並且因為這身贅肉,被人揍得滾下來的時候砸穿了一層樓板四根橫樑,一時被傳為笑話,誰都不記得那會他也磕磕絆絆打到了七層,隻記得他砸穿的樓板還是個歪扭的人形,見麵便半是玩笑半是諷刺地要他記得去修補賠償。龐子仲痛定思痛,五年閉關苦修,他怕人譏笑嘲諷,所以隻是自己修習,連對家人也不敢提要再登樓,更不願去詢問師長前輩,自個悶頭鑽研;當真吃盡習武者都少受的苦頭,直到下一次登樓時,終於一雪前恥,將曾經嘲笑他的那些傢夥們揍得丟盔棄甲,意氣風發地站到了九樓,和當時薄家如日中天的少年英才薄暮津、在嫁入王家做大少奶奶之前就已經蜚聲江湖的女俠沈茹瓏並肩站在一起,誰也再不敢看低了他。那會兒他想,等到龍圖龜數到手,他就是十二家名正言順的正統繼承人,那時候那些傢夥捧他的臭腳還來不及。和他一同登樓的,薄暮津那時才十五歲上,個子甚至還沒開始抽條,人生得精瘦,臉龐稚氣未脫,分明還是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沈茹瓏是個嫁入他們十二家的女流之輩,又是外姓,自然不敢爭先。龐子仲覺得自己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便如一顆充了氣的皮球,隻覺得這些年受盡的委屈謗盡的苦楚,這一下統統都有了宣洩之機。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