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佑稷也知道自己不是習武的料,恐怕自己家三個兒子也不是;雖然麵上不說,心裏早死了什麽要重振家族武林地位的念想。祖宗們知道了恐怕要怒斥不孝,家法伺候,讓他在牌位前跪上幾天幾夜;但祖宗們都躺在地下了,他便每日睡到日上三竿,再也沒做過早課。
他又轉頭看他三個兒子。老大王耕,繼承他一副商人相,就愛賺錢,還喜歡數錢,唯一不像他的地方是精打細算,銅板一個要掰成兩個;老二王牧,繼承他的一副風流相,到處留情,還喜歡尋花問柳,並且和他一樣,說得好聽叫為人豪爽,說得不好聽叫大手大腳花錢,從不過問細目。而老三王樵,從頭到腳那淡得跟茶似的性子,頭尾就沒一處像他,若是說像,那便是懶——教習也說了,若論這三個孩子裏,武學方麵悟性最高、根骨最好的便是王樵,但抵不住他懶,一懶毀十材。麽子最得疼,哪裏捨得讓他練那些受苦功夫,便由著他懶,誰也不敢管。
然而家裏這麽疼著的白菜,如今卻要出家!王佑稷那個心疼得沒處說,這會兒離得他出門的日子漸近,當爹的難得也睡不安穩,一早翻來覆去不行,隻得爬起來隔著條窗瞅著自家兒子,感覺瞅一眼便少一眼。兒子卻擱著茶房那兒嘮嗑,沒心沒肺的!旁邊場裏武院,一群年輕人在那比劃,王佑稷好些時日沒見到這朝氣蓬勃的場景了,也分了個心,去看了兩眼。
一看不打緊,險些背過去。原來今早帶武館教習的卻不是喻惟改,而是他那兒子喻餘青。喻餘青還比王樵小上兩歲,但光瞧那招式身手,王佑稷也曾是練過的,雖然早就憊疏練習,但根底還在,一眼望去,隻覺得是鶴立雞群,比他父親還要更長幾分,更兼那身型俊秀,麵目脫俗,襯托得他王家一眾子弟泯然眾人矣。
他看了一會,都禁不住呆呆出神,再轉頭一看自家老三,果然叼著個饅頭,搬了個板凳,瞧得是目不轉睛地。心頭一股火氣燒上來,氣得是沒處發泄:就為了這麽個男人,居然逼得我家老三要去出家!待了一會兒等到教習結束,連王佑稷也沒見過那陣勢,烏泱泱一群年輕男女唿啦一下便圍上來纏著喻餘青,子弟族中有把女兒也送來習武的,這會兒哪裏心還在武學上頭,隻瞧著他,一口一個師哥地叫著,紛紛往他身上就倒,膩得空氣中起了一層桃粉色的薄霧。
這下連王佑稷都同情自家兒子了,這麽著還是出家得好,眼不見為淨。
三少爺出家的日子轉眼便到了,家裏抬了三個大箱子一整隊的人馬,他娘親哭得路都走不動了,得兩三個人攙著;一排親戚列隊站好,挨個要囑咐王樵幾句,看上去三少爺不像是要出家,倒像是要出嫁。王樵說:“爹,你磕磣我呢?誰出家帶嫁妝車隊的?”
王佑稷一揮手:“出去你便知道,世間萬事萬物都是要錢!這些給你零花,不夠寫信迴家來要。”
王樵哭笑不得:“我出家做個道士,哪裏用得著花錢?”
“你不懂!道士難道是喝西北風長大的?道觀難道不是花錢修的?金身難道不是花錢塑的?”王佑稷豪氣地說,“我王家的兒子出家,那也得風光大辦!沿路都府也都打好招唿,在哪兒落腳也都事先打點了,你隻要舒舒服服一路遊山玩水地去便好。”
“爹,你這真是嫁女兒的套路吧?你不能因為沒生女兒就拿我湊數啊?這不是全城上下都在看我笑話嗎?”
王佑稷:“那你要怎麽辦?”
“我就一個人走就行了。錢我會拿上該用的份,路上去哪兒我自會打點,用不著您勞神。”
“那怎麽行!你被人欺負了如何處?沒人送你該顯的我王家多麽無情?好像老麽是給家裏人趕出去的!”王佑稷又說,“阿樵啊,我雖然三個兒子,可你爹從來都一視同仁的,老大老二有什麽,你也有什麽。你就這麽走了,誰知道你哪日裏到得武當,途中有沒有遇到壞人?遇到了又該問誰報信?”
王樵:“……爹,世道好像給你講得壞透了似的。”
“世道就是壞透了,隻是你沒出過門,不知道而已。”
“我總得獨自出門的,不是嗎?您當年要不出門,哪有我們三兄弟今天這麽散漫的逍遙日子?”
王佑稷看了兒子很久,“是啊,我讓你過逍遙日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結果你卻要為了個男人出家……”
王樵便跪下了。
“爹,你還沒認真打過我呢。就算每次您作勢要打,我見您舉起巴掌就跑,我從來一跑您就不打我了。要不趁現在手熱,打了吧,這次我不躲不閃挨實了。”他垂下頭,低聲說,“我怕以後不見得……”
王佑稷咬牙切齒,半晌舉起手來又放下了,說:“好吧!你還真當我不敢打你!”
又說:“你想怎樣就怎樣吧!我就當沒有你這兒子!”
走出門去,又折迴來:“江湖路險,把劍帶上!”
王樵張了張嘴,一時間千言萬語堵塞喉頭,偏生一句乖巧話也出不來;隻好朝著門外他爹被燈燭拉長晃動的長影,深深磕頭下去。
第二章 紅塵第一跤
王佑稷走了,王樵跪著沒起來,一開始的確是於心有愧,總覺得多跪一會兒,心裏頭就舒坦一些;跪得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地上的薄涼,懶勁一犯,頭一歪就睡著了。
</br>
他又轉頭看他三個兒子。老大王耕,繼承他一副商人相,就愛賺錢,還喜歡數錢,唯一不像他的地方是精打細算,銅板一個要掰成兩個;老二王牧,繼承他的一副風流相,到處留情,還喜歡尋花問柳,並且和他一樣,說得好聽叫為人豪爽,說得不好聽叫大手大腳花錢,從不過問細目。而老三王樵,從頭到腳那淡得跟茶似的性子,頭尾就沒一處像他,若是說像,那便是懶——教習也說了,若論這三個孩子裏,武學方麵悟性最高、根骨最好的便是王樵,但抵不住他懶,一懶毀十材。麽子最得疼,哪裏捨得讓他練那些受苦功夫,便由著他懶,誰也不敢管。
然而家裏這麽疼著的白菜,如今卻要出家!王佑稷那個心疼得沒處說,這會兒離得他出門的日子漸近,當爹的難得也睡不安穩,一早翻來覆去不行,隻得爬起來隔著條窗瞅著自家兒子,感覺瞅一眼便少一眼。兒子卻擱著茶房那兒嘮嗑,沒心沒肺的!旁邊場裏武院,一群年輕人在那比劃,王佑稷好些時日沒見到這朝氣蓬勃的場景了,也分了個心,去看了兩眼。
一看不打緊,險些背過去。原來今早帶武館教習的卻不是喻惟改,而是他那兒子喻餘青。喻餘青還比王樵小上兩歲,但光瞧那招式身手,王佑稷也曾是練過的,雖然早就憊疏練習,但根底還在,一眼望去,隻覺得是鶴立雞群,比他父親還要更長幾分,更兼那身型俊秀,麵目脫俗,襯托得他王家一眾子弟泯然眾人矣。
他看了一會,都禁不住呆呆出神,再轉頭一看自家老三,果然叼著個饅頭,搬了個板凳,瞧得是目不轉睛地。心頭一股火氣燒上來,氣得是沒處發泄:就為了這麽個男人,居然逼得我家老三要去出家!待了一會兒等到教習結束,連王佑稷也沒見過那陣勢,烏泱泱一群年輕男女唿啦一下便圍上來纏著喻餘青,子弟族中有把女兒也送來習武的,這會兒哪裏心還在武學上頭,隻瞧著他,一口一個師哥地叫著,紛紛往他身上就倒,膩得空氣中起了一層桃粉色的薄霧。
這下連王佑稷都同情自家兒子了,這麽著還是出家得好,眼不見為淨。
三少爺出家的日子轉眼便到了,家裏抬了三個大箱子一整隊的人馬,他娘親哭得路都走不動了,得兩三個人攙著;一排親戚列隊站好,挨個要囑咐王樵幾句,看上去三少爺不像是要出家,倒像是要出嫁。王樵說:“爹,你磕磣我呢?誰出家帶嫁妝車隊的?”
王佑稷一揮手:“出去你便知道,世間萬事萬物都是要錢!這些給你零花,不夠寫信迴家來要。”
王樵哭笑不得:“我出家做個道士,哪裏用得著花錢?”
“你不懂!道士難道是喝西北風長大的?道觀難道不是花錢修的?金身難道不是花錢塑的?”王佑稷豪氣地說,“我王家的兒子出家,那也得風光大辦!沿路都府也都打好招唿,在哪兒落腳也都事先打點了,你隻要舒舒服服一路遊山玩水地去便好。”
“爹,你這真是嫁女兒的套路吧?你不能因為沒生女兒就拿我湊數啊?這不是全城上下都在看我笑話嗎?”
王佑稷:“那你要怎麽辦?”
“我就一個人走就行了。錢我會拿上該用的份,路上去哪兒我自會打點,用不著您勞神。”
“那怎麽行!你被人欺負了如何處?沒人送你該顯的我王家多麽無情?好像老麽是給家裏人趕出去的!”王佑稷又說,“阿樵啊,我雖然三個兒子,可你爹從來都一視同仁的,老大老二有什麽,你也有什麽。你就這麽走了,誰知道你哪日裏到得武當,途中有沒有遇到壞人?遇到了又該問誰報信?”
王樵:“……爹,世道好像給你講得壞透了似的。”
“世道就是壞透了,隻是你沒出過門,不知道而已。”
“我總得獨自出門的,不是嗎?您當年要不出門,哪有我們三兄弟今天這麽散漫的逍遙日子?”
王佑稷看了兒子很久,“是啊,我讓你過逍遙日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結果你卻要為了個男人出家……”
王樵便跪下了。
“爹,你還沒認真打過我呢。就算每次您作勢要打,我見您舉起巴掌就跑,我從來一跑您就不打我了。要不趁現在手熱,打了吧,這次我不躲不閃挨實了。”他垂下頭,低聲說,“我怕以後不見得……”
王佑稷咬牙切齒,半晌舉起手來又放下了,說:“好吧!你還真當我不敢打你!”
又說:“你想怎樣就怎樣吧!我就當沒有你這兒子!”
走出門去,又折迴來:“江湖路險,把劍帶上!”
王樵張了張嘴,一時間千言萬語堵塞喉頭,偏生一句乖巧話也出不來;隻好朝著門外他爹被燈燭拉長晃動的長影,深深磕頭下去。
第二章 紅塵第一跤
王佑稷走了,王樵跪著沒起來,一開始的確是於心有愧,總覺得多跪一會兒,心裏頭就舒坦一些;跪得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地上的薄涼,懶勁一犯,頭一歪就睡著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