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字靜宥(28歲,已達成長極限)武力:78外交:45內政:62智力:68人事:70軍事:72’
要不然當初傳授他一個“蠻族親和”,定能讓他在操持狼夷族相關事務時順遂不少。
然而世事難料,諸多事宜往往計劃不如變化快。
閻蒼本未曾料到,在他隱晦地提出趕赴南州過渡的規劃之中,唯有顧青這位弟子甘願前往。
而像是擁有蠻族親和技能的尤班、榮彥以及金淮這三人,無一不是滿心憧憬著於沙場上立下赫赫戰功,揚名立萬。
閻蒼自是無法強行逼迫這些弟子遠赴南州,歸根結底,還得看他們自身是否心甘情願。
思來想去,閻蒼決定將自己的部分構想書寫於密信之上,並差遣專人轉交予顧青,隻盼望著他能夠妥善處置好此樁事宜。
待信件送出之後,閻蒼頓覺渾身好似被抽走了所有氣力一般,軟綿綿地癱倒在了椅子上,再也提不起半分精神去料理其餘政事。
這對於閻蒼而言,實乃其罕有的忙中偷閑之刻。
就這樣癱坐在椅中的他,沒過多久便沉沉睡去,且迅速墜入了夢鄉。
在那夢境深處,他仿若重新置身於往昔的臥虎縣,再度見到了那些曾一同並肩奮鬥、盡情嬉鬧玩耍的至交好友。
隻是那種時光卻再也迴不去了,夢終究是有要醒來的那一刻。
當虎祝關大軍戰敗的消息如狂風般迅速傳遍晉國的每一個角落時,遠在涼州的韋雲終於收到了一封來自晉帝韋興的密信。
這封信猶如一道驚雷,打破了韋雲長久以來的沉默與忍耐。
他緊緊握著手中的密信,再也無法抑製內心洶湧澎湃的鬥誌,帶領麾下的精銳騎兵,悄無聲息地離開龍始關,向著涼州的中心——興慶府疾馳而去。
涼州地域遼闊,下轄三個重要的郡州:北地、安樂以及烏巴。
而興慶府恰好坐落在安樂郡境內,與之相鄰的還有戰略要地龍始關。
韋雲率領著這支精銳部隊一路狂奔,僅僅不到三日的時間,他們便如同閃電一般殺到了安慶府城下。
此時,時任涼州都督的董雋還沉浸在自己的權勢美夢之中,絲毫未曾察覺到危險的臨近。
等到他驚覺大事不妙,想要緊急調集軍隊前來抵禦時,卻發現一切都已為時過晚。
韋雲率領的鐵騎以風卷殘雲之勢衝入城中,勢不可擋。
麵對突如其來的韋雲,董雋驚慌失措,但仍妄圖負隅頑抗。最終,韋雲身先士卒,手起刀落間,董雋命喪黃泉。
隨著董雋的倒下,韋雲順利奪取了他手中掌控的涼州大權。
說起董雋,他的來頭不小。作為董家之人,乃是晉國朝廷中勢力最為鼎盛的四大家族之一董家在涼州的代言人。
長期以來,他牢牢把持著涼州的全部軍務,令晉帝韋興對董家始終心存忌憚與警惕。
如今,晉帝韋興竟然下旨讓韋雲奪權,這無疑透露出一個重要信號——對於前方戰線戰事連連失利的狀況,韋興對四大家族的信任度已大不如前。
於是,他決定來個快刀斬亂麻,趁著這難得的契機,隨隨便便尋了個看似合理的借口,毫不猶豫地對董雋痛下殺手。
至於此舉可能導致的一係列連鎖反應和後果,韋雲壓根兒沒放在心上。
要知道,從韋興把手中的大權移交到他手裏的那一刹那起,就該料到他會有如此決絕的手段和行事風格,難道不是嗎?
此刻,在安慶府內,韋雲麵無表情地佇立在董雋冰冷的屍首跟前,手中緊握著那柄寒光閃閃的長戟,宛如一尊冷酷無情的殺神。
隻見他猛地一揮手臂,冷冷地發出了自己接管涼州軍務後的第一道命令:“給我全力攻打安興城!”
================
從前線撤迴安興城養傷的隊伍,由於遭遇了惡劣的暴風雪天氣,行程受到嚴重阻礙,被迫滯留了將近一個月之久。
直到二月初,他們才終於重新踏上通往安興的漫漫征途。
在這支隊伍中,金淮滿臉倦容地坐在一輛破舊的馬車裏。
由於他的右臂在戰鬥中負傷,根本無法像往常那樣自如地駕馭馬匹,無奈之下隻得窩在這狹小逼仄的車廂之中,靠睡覺和進食來消磨時光。
而對於他這個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將而言,麵對這種日複一日枯燥乏味且行動不便的生活,也感到有些難以適應。
這一天風和日麗,陽光開始灑在大地上,給人們帶來一絲溫暖和寧靜。
然而,對於正在趕路的金淮等人來說,這份平靜即將被打破。
就在金淮剛剛準備閉上眼睛稍作休憩的時候,突然間,一陣嘹亮而刺耳的號角聲響徹雲霄。
“嗚嗚~嗚……”那聲音仿佛來自地獄深淵,帶著無盡的殺意和威脅。
刹那間,所有人都被驚醒過來,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有敵軍來襲!”有士卒驚恐地大喊道。
金淮猛地睜開眼睛,身體如彈簧一般從馬車上竄了出來。他的臉色凝重至極,迅速轉頭看向後方。
隻見遠處塵土飛揚,一支規模龐大的騎兵部隊正以驚人的速度向他們疾馳而來。
馬蹄踏過地麵,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仿佛要將整個大地都撕裂開來。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支騎兵部隊至少有五千人之多。
他們身著青色甲胄,手持鋒利長槍,氣勢洶洶。而在隊伍前方迎風飄揚的旗幟上,則赫然寫著“定王韋”三個大字。
“定王韋雲!”金淮的雙眼緊緊盯著那麵旗幟,口中喃喃自語道。
緊接著他的臉上瞬間閃過一抹決絕之色,毫不猶豫地伸手用力將吊著右手的繃帶扯掉。
由於受傷未愈,這一動作讓他疼得倒吸一口涼氣,但他強忍著劇痛,咬緊牙關繼續行動。
金淮艱難地彎下腰去,用左手十分費力地將放置在馬車上的一把巨大長錘取了出來。
這把長錘沉重無比,普通人連拿起來都困難,更別說揮舞作戰了。
但此時的金淮卻顧不上許多,他雙手緊握著長錘,眼神堅定地注視著逐漸逼近的敵軍。
要不然當初傳授他一個“蠻族親和”,定能讓他在操持狼夷族相關事務時順遂不少。
然而世事難料,諸多事宜往往計劃不如變化快。
閻蒼本未曾料到,在他隱晦地提出趕赴南州過渡的規劃之中,唯有顧青這位弟子甘願前往。
而像是擁有蠻族親和技能的尤班、榮彥以及金淮這三人,無一不是滿心憧憬著於沙場上立下赫赫戰功,揚名立萬。
閻蒼自是無法強行逼迫這些弟子遠赴南州,歸根結底,還得看他們自身是否心甘情願。
思來想去,閻蒼決定將自己的部分構想書寫於密信之上,並差遣專人轉交予顧青,隻盼望著他能夠妥善處置好此樁事宜。
待信件送出之後,閻蒼頓覺渾身好似被抽走了所有氣力一般,軟綿綿地癱倒在了椅子上,再也提不起半分精神去料理其餘政事。
這對於閻蒼而言,實乃其罕有的忙中偷閑之刻。
就這樣癱坐在椅中的他,沒過多久便沉沉睡去,且迅速墜入了夢鄉。
在那夢境深處,他仿若重新置身於往昔的臥虎縣,再度見到了那些曾一同並肩奮鬥、盡情嬉鬧玩耍的至交好友。
隻是那種時光卻再也迴不去了,夢終究是有要醒來的那一刻。
當虎祝關大軍戰敗的消息如狂風般迅速傳遍晉國的每一個角落時,遠在涼州的韋雲終於收到了一封來自晉帝韋興的密信。
這封信猶如一道驚雷,打破了韋雲長久以來的沉默與忍耐。
他緊緊握著手中的密信,再也無法抑製內心洶湧澎湃的鬥誌,帶領麾下的精銳騎兵,悄無聲息地離開龍始關,向著涼州的中心——興慶府疾馳而去。
涼州地域遼闊,下轄三個重要的郡州:北地、安樂以及烏巴。
而興慶府恰好坐落在安樂郡境內,與之相鄰的還有戰略要地龍始關。
韋雲率領著這支精銳部隊一路狂奔,僅僅不到三日的時間,他們便如同閃電一般殺到了安慶府城下。
此時,時任涼州都督的董雋還沉浸在自己的權勢美夢之中,絲毫未曾察覺到危險的臨近。
等到他驚覺大事不妙,想要緊急調集軍隊前來抵禦時,卻發現一切都已為時過晚。
韋雲率領的鐵騎以風卷殘雲之勢衝入城中,勢不可擋。
麵對突如其來的韋雲,董雋驚慌失措,但仍妄圖負隅頑抗。最終,韋雲身先士卒,手起刀落間,董雋命喪黃泉。
隨著董雋的倒下,韋雲順利奪取了他手中掌控的涼州大權。
說起董雋,他的來頭不小。作為董家之人,乃是晉國朝廷中勢力最為鼎盛的四大家族之一董家在涼州的代言人。
長期以來,他牢牢把持著涼州的全部軍務,令晉帝韋興對董家始終心存忌憚與警惕。
如今,晉帝韋興竟然下旨讓韋雲奪權,這無疑透露出一個重要信號——對於前方戰線戰事連連失利的狀況,韋興對四大家族的信任度已大不如前。
於是,他決定來個快刀斬亂麻,趁著這難得的契機,隨隨便便尋了個看似合理的借口,毫不猶豫地對董雋痛下殺手。
至於此舉可能導致的一係列連鎖反應和後果,韋雲壓根兒沒放在心上。
要知道,從韋興把手中的大權移交到他手裏的那一刹那起,就該料到他會有如此決絕的手段和行事風格,難道不是嗎?
此刻,在安慶府內,韋雲麵無表情地佇立在董雋冰冷的屍首跟前,手中緊握著那柄寒光閃閃的長戟,宛如一尊冷酷無情的殺神。
隻見他猛地一揮手臂,冷冷地發出了自己接管涼州軍務後的第一道命令:“給我全力攻打安興城!”
================
從前線撤迴安興城養傷的隊伍,由於遭遇了惡劣的暴風雪天氣,行程受到嚴重阻礙,被迫滯留了將近一個月之久。
直到二月初,他們才終於重新踏上通往安興的漫漫征途。
在這支隊伍中,金淮滿臉倦容地坐在一輛破舊的馬車裏。
由於他的右臂在戰鬥中負傷,根本無法像往常那樣自如地駕馭馬匹,無奈之下隻得窩在這狹小逼仄的車廂之中,靠睡覺和進食來消磨時光。
而對於他這個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將而言,麵對這種日複一日枯燥乏味且行動不便的生活,也感到有些難以適應。
這一天風和日麗,陽光開始灑在大地上,給人們帶來一絲溫暖和寧靜。
然而,對於正在趕路的金淮等人來說,這份平靜即將被打破。
就在金淮剛剛準備閉上眼睛稍作休憩的時候,突然間,一陣嘹亮而刺耳的號角聲響徹雲霄。
“嗚嗚~嗚……”那聲音仿佛來自地獄深淵,帶著無盡的殺意和威脅。
刹那間,所有人都被驚醒過來,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有敵軍來襲!”有士卒驚恐地大喊道。
金淮猛地睜開眼睛,身體如彈簧一般從馬車上竄了出來。他的臉色凝重至極,迅速轉頭看向後方。
隻見遠處塵土飛揚,一支規模龐大的騎兵部隊正以驚人的速度向他們疾馳而來。
馬蹄踏過地麵,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仿佛要將整個大地都撕裂開來。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支騎兵部隊至少有五千人之多。
他們身著青色甲胄,手持鋒利長槍,氣勢洶洶。而在隊伍前方迎風飄揚的旗幟上,則赫然寫著“定王韋”三個大字。
“定王韋雲!”金淮的雙眼緊緊盯著那麵旗幟,口中喃喃自語道。
緊接著他的臉上瞬間閃過一抹決絕之色,毫不猶豫地伸手用力將吊著右手的繃帶扯掉。
由於受傷未愈,這一動作讓他疼得倒吸一口涼氣,但他強忍著劇痛,咬緊牙關繼續行動。
金淮艱難地彎下腰去,用左手十分費力地將放置在馬車上的一把巨大長錘取了出來。
這把長錘沉重無比,普通人連拿起來都困難,更別說揮舞作戰了。
但此時的金淮卻顧不上許多,他雙手緊握著長錘,眼神堅定地注視著逐漸逼近的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