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上頭嚴令他撤退至元州以作後續戰略之用,或許此刻他早已如同秦州都督孟徽一般,壯烈地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而今,正逢報效國家的絕佳契機,為了能讓前線的最終勝利,他必將親自以身犯險。
元州的戰場的局勢變化如洶湧波濤一般,自然而然地波及到了遠在千裏之外的晉國朝廷。
當第一次激烈大戰落下帷幕之後,戰報迅速傳遞至京城。
晉帝韋興端坐在這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麵色凝重地審視著手中這份剛剛送達的戰報。
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向來脾氣火爆的皇帝此次竟然罕見地沒有大發雷霆。
畢竟在他眼中,盡管這場戰鬥造成了八千名士兵的傷亡,但相較於將近六萬人的龐大軍隊總數而言,這樣的損失實在微不足道。
然而,韋興的寬容也是有限度的。
他可以容忍朱宣在初次交鋒中的失利,但絕無法接受同樣的失敗再次上演。
他暗中授意給宗正韋素,命令他草擬一份奏折呈交上來。
這份奏折的核心要義便是責令朱宣必須要在下一場戰爭中大獲全勝,一舉擊潰秦軍,並以最快速度終結在元州的戰事,然後火速奔赴中州戰場增援。
韋素領命之後,很快便依照韋興的旨意將相關內容書寫完畢。
隨後,他毫不猶豫地將這份奏折遞交到了尚書台。
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至於後續如何處理,那就不關他的事兒了。
可這卻苦了那些在尚書台主持政務的諸位官員們,特別是身為尚書令的朱覃。
他明白身處前線的父親急需他在後方給予全力支持和協助。
而此刻擺在眼前的這份奏折,無疑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錢要從何處而來?永甫啊,你心裏也清楚之前那筆中州的銀子究竟是如何艱難地拚湊出來。這個時候又要錢,怕是會徹底將國庫給掏空啊!”
說話之人滿臉愁容,眉頭緊蹙成一團,語氣之中盡是憂慮與無奈。
“倘若不是事情到了火燒眉毛般危急,我又怎會厚著臉皮將此事貿然提出呢?
前些日子收上來的那些稅銀,粗略估計應當還剩餘十萬兩左右吧。
咱們大家夥齊心協力,各自再想方設法籌集一些資金,應該能夠暫時緩解前線的燃眉之急!”
當初分銀子實在是太早了些!大家手伸得飛快。
如今到了真正需要用到大筆銀兩之時,朱覃才深深領悟到這種行為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不久前,朝廷總共收上來整整五十萬兩稅銀,他們取出其中的二十萬兩填補進入空空如也的國庫當中。
而剩下的三十萬兩,則被平均分配給了四家權貴。
其中的十萬兩很快被一直等待丹藥的晉帝韋如以煉丹為由強行拿走。
現如今這國庫裏別說是十萬兩白銀了,恐怕連八萬兩都難以保證。
想到這裏,朱覃心急如焚。因為他深知自己的父親在前線急需銀錢發放將士的賞錢。
可是麵對空空蕩蕩的國庫,他別無選擇,唯有放下身段,忍氣吞聲地懇請在座的諸位,暫且慷慨解囊,先行自掏腰包,將這筆至關重要的銀子補齊。
“這……這麽多的銀子,咱們又怎麽可能拿得出來啊?
永甫,你心裏也清楚,咱們幾家加起來可是有成百上千號人口呢,那一張張嘴巴每天都等著糧食下肚填飽肚子呀!
平日裏各種開銷、人情往來的花費也不少,咱們自己手頭本就緊巴巴的,常常入不敷出!
永甫,你在這種時候居然還打起自家兄弟的主意,想要從我們兜裏往外掏錢,這未免也太不講義氣了吧!”
常言道:“拿錢容易掏錢難!”
即便是親如手足的親兄弟,到了涉及錢財的時候,那也得把賬算得清清楚楚的,更別提這些人隻是幾個聯盟的家族而已。
如今這些錢款已然進入了各家的腰包之中,若要再讓他們心甘情願地將其掏出來,怕是比登天還要困難!
眼看著朱覃的臉色變得愈發難看陰沉,喬翰與另外兩人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之後,最終還是由喬翰無可奈何地深深歎息一聲說道:“哎!罷了罷了,永甫。
咱們幾家就算勒緊褲腰帶,咬咬牙拚拚湊湊一番,應當還是能夠拿出個三五萬兩銀子來的。
你也別嫌棄數目太少,這筆錢對於目前的狀況來說,也足夠讓前將軍先暫且應對一陣子了。”
“哼!我是不是還得感謝你們!”
饒是朱覃一直在努力壓抑克製著內心的憤怒,但他終究不過才是一個年僅三十多歲的年輕後生罷了。
此刻,當他親耳聽到眼前這幾個人如此這般地百般推脫阻撓時,心中的熊熊怒火瞬間便如同火山一般噴湧而出,再也難以抑製住。
“整個大晉王朝天下七州之地所有關乎財政的事務皆由我一人全力主持操辦。這些年來,我何曾有過半句怨言?
然而,諸位躺著地分錢的時,又可曾有人站出來說一句自己未曾出力應當少拿一些?
如今,前方戰事吃緊,局勢危急萬分。我與家父拚盡全力,所做的這一切究竟是為了誰?
若不是家父挺身而出,率領大軍奮勇抵禦秦國,擋在諸位的前麵,在座的各位還能如此穩穩當當地坐在這把椅子上嗎?
這事我已經決定了,每家必須拿出五萬兩銀子,和國庫的一起湊足三十萬兩及時送往前線。
待到年末之時,稅收款項陸續收繳入庫,屆時我定會加倍給予諸位相應的補償。”
聽完朱覃這番話後,在場的其他三家人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
難道偌大的大晉七州二十一郡,就隻有你朱永甫一人在做事嗎?
他這番言語無疑是將喬家、董家和彭家徹底得罪了個遍。
不過,盡管心中惱怒異常,但他們並未當場翻臉發作,而是選擇暫且按捺住心頭怒火,勉強同意了此事。
最終,這場會議在一片尷尬沉悶的氛圍中草草收場,眾人不歡而散,諾大的尚書台中便隻剩下朱覃孤零零的身影獨自佇立其中。
而今,正逢報效國家的絕佳契機,為了能讓前線的最終勝利,他必將親自以身犯險。
元州的戰場的局勢變化如洶湧波濤一般,自然而然地波及到了遠在千裏之外的晉國朝廷。
當第一次激烈大戰落下帷幕之後,戰報迅速傳遞至京城。
晉帝韋興端坐在這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麵色凝重地審視著手中這份剛剛送達的戰報。
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向來脾氣火爆的皇帝此次竟然罕見地沒有大發雷霆。
畢竟在他眼中,盡管這場戰鬥造成了八千名士兵的傷亡,但相較於將近六萬人的龐大軍隊總數而言,這樣的損失實在微不足道。
然而,韋興的寬容也是有限度的。
他可以容忍朱宣在初次交鋒中的失利,但絕無法接受同樣的失敗再次上演。
他暗中授意給宗正韋素,命令他草擬一份奏折呈交上來。
這份奏折的核心要義便是責令朱宣必須要在下一場戰爭中大獲全勝,一舉擊潰秦軍,並以最快速度終結在元州的戰事,然後火速奔赴中州戰場增援。
韋素領命之後,很快便依照韋興的旨意將相關內容書寫完畢。
隨後,他毫不猶豫地將這份奏折遞交到了尚書台。
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至於後續如何處理,那就不關他的事兒了。
可這卻苦了那些在尚書台主持政務的諸位官員們,特別是身為尚書令的朱覃。
他明白身處前線的父親急需他在後方給予全力支持和協助。
而此刻擺在眼前的這份奏折,無疑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錢要從何處而來?永甫啊,你心裏也清楚之前那筆中州的銀子究竟是如何艱難地拚湊出來。這個時候又要錢,怕是會徹底將國庫給掏空啊!”
說話之人滿臉愁容,眉頭緊蹙成一團,語氣之中盡是憂慮與無奈。
“倘若不是事情到了火燒眉毛般危急,我又怎會厚著臉皮將此事貿然提出呢?
前些日子收上來的那些稅銀,粗略估計應當還剩餘十萬兩左右吧。
咱們大家夥齊心協力,各自再想方設法籌集一些資金,應該能夠暫時緩解前線的燃眉之急!”
當初分銀子實在是太早了些!大家手伸得飛快。
如今到了真正需要用到大筆銀兩之時,朱覃才深深領悟到這種行為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不久前,朝廷總共收上來整整五十萬兩稅銀,他們取出其中的二十萬兩填補進入空空如也的國庫當中。
而剩下的三十萬兩,則被平均分配給了四家權貴。
其中的十萬兩很快被一直等待丹藥的晉帝韋如以煉丹為由強行拿走。
現如今這國庫裏別說是十萬兩白銀了,恐怕連八萬兩都難以保證。
想到這裏,朱覃心急如焚。因為他深知自己的父親在前線急需銀錢發放將士的賞錢。
可是麵對空空蕩蕩的國庫,他別無選擇,唯有放下身段,忍氣吞聲地懇請在座的諸位,暫且慷慨解囊,先行自掏腰包,將這筆至關重要的銀子補齊。
“這……這麽多的銀子,咱們又怎麽可能拿得出來啊?
永甫,你心裏也清楚,咱們幾家加起來可是有成百上千號人口呢,那一張張嘴巴每天都等著糧食下肚填飽肚子呀!
平日裏各種開銷、人情往來的花費也不少,咱們自己手頭本就緊巴巴的,常常入不敷出!
永甫,你在這種時候居然還打起自家兄弟的主意,想要從我們兜裏往外掏錢,這未免也太不講義氣了吧!”
常言道:“拿錢容易掏錢難!”
即便是親如手足的親兄弟,到了涉及錢財的時候,那也得把賬算得清清楚楚的,更別提這些人隻是幾個聯盟的家族而已。
如今這些錢款已然進入了各家的腰包之中,若要再讓他們心甘情願地將其掏出來,怕是比登天還要困難!
眼看著朱覃的臉色變得愈發難看陰沉,喬翰與另外兩人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之後,最終還是由喬翰無可奈何地深深歎息一聲說道:“哎!罷了罷了,永甫。
咱們幾家就算勒緊褲腰帶,咬咬牙拚拚湊湊一番,應當還是能夠拿出個三五萬兩銀子來的。
你也別嫌棄數目太少,這筆錢對於目前的狀況來說,也足夠讓前將軍先暫且應對一陣子了。”
“哼!我是不是還得感謝你們!”
饒是朱覃一直在努力壓抑克製著內心的憤怒,但他終究不過才是一個年僅三十多歲的年輕後生罷了。
此刻,當他親耳聽到眼前這幾個人如此這般地百般推脫阻撓時,心中的熊熊怒火瞬間便如同火山一般噴湧而出,再也難以抑製住。
“整個大晉王朝天下七州之地所有關乎財政的事務皆由我一人全力主持操辦。這些年來,我何曾有過半句怨言?
然而,諸位躺著地分錢的時,又可曾有人站出來說一句自己未曾出力應當少拿一些?
如今,前方戰事吃緊,局勢危急萬分。我與家父拚盡全力,所做的這一切究竟是為了誰?
若不是家父挺身而出,率領大軍奮勇抵禦秦國,擋在諸位的前麵,在座的各位還能如此穩穩當當地坐在這把椅子上嗎?
這事我已經決定了,每家必須拿出五萬兩銀子,和國庫的一起湊足三十萬兩及時送往前線。
待到年末之時,稅收款項陸續收繳入庫,屆時我定會加倍給予諸位相應的補償。”
聽完朱覃這番話後,在場的其他三家人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
難道偌大的大晉七州二十一郡,就隻有你朱永甫一人在做事嗎?
他這番言語無疑是將喬家、董家和彭家徹底得罪了個遍。
不過,盡管心中惱怒異常,但他們並未當場翻臉發作,而是選擇暫且按捺住心頭怒火,勉強同意了此事。
最終,這場會議在一片尷尬沉悶的氛圍中草草收場,眾人不歡而散,諾大的尚書台中便隻剩下朱覃孤零零的身影獨自佇立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