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猶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麵,瞬間激起千層浪,使得晉國朝堂中的官員們內心情緒開始如洶湧波濤般劇烈地翻滾起來。


    特別是眼睜睜地目睹著晉帝韋興統治之下的晉國正如同殘陽西沉一般,無可阻擋地朝著衰敗之路邁進時,他們心中的不安和憂慮更是與日俱增。


    這些官員們心裏十分清楚,如果此時此刻再不停止內部無休止的爭鬥,將注意力集中到日益強大的秦國身上,那麽,晉國亡國之日或許真的會如噩夢成真般降臨。


    “陛下!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正當眾人各懷心思之際,忽然間,從殿外遠遠地傳來了一陣急促而又響亮的唿喊之聲。


    這聲音劃破了原本沉悶壓抑的氛圍,引得所有人紛紛循聲望去。


    隻見來者乃是尚書令朱覃,他神色匆匆,步伐紊亂,仿佛懷揣著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急於麵呈聖上。


    自從前段時間那場驚心動魄的大宗正韋向叛亂事件過後,晉國朝堂之上已然經曆了一場大洗牌。


    除了朱、喬、董、彭這四大家族之外的各方勢力,幾乎都被徹徹底底地清洗了一遍。


    如今,即便是由大宗正韋素所代表的皇室力量,在這波譎雲詭的朝堂風雲變幻中也漸漸勢微,逐漸喪失了往日的權勢和影響力。


    如此一來,韋興若真想懲治喬繼這位來自喬家的權貴,恐怕絕非易事。


    朱覃一路小跑著踏入大殿,還未來得及喘勻氣息,便迫不及待地向著高坐在龍椅之上的韋興拱手施禮,並迅速開口道:“陛下,微臣剛剛得到一則消息…”


    東州都督明王韋旭竟然在這風雨飄搖之時於東州起兵造反!


    當他得知秦州已然失守的噩耗後,毫不猶豫地集結起境內所有可調動的軍隊,悍然發動叛亂。


    如今,這支來勢洶洶的叛軍正浩浩蕩蕩地朝著神州邊境挺進。須知神都城,便坐落於神州與東州邊境不足八百裏之處。


    倘若韋旭率領的叛軍一路長驅直入,隻怕韋興苦心經營的皇位當真會出現動搖。


    “這個時候這家夥居然還敢冒出頭來搗亂!”當韋興聽聞韋旭舉兵叛亂的消息時,心中的憤恨猶如熊熊烈火般燃燒起來。


    眼下國家正值生死存亡之秋,內憂外患交困,而韋旭卻全然不顧國家大義,毅然決然地起兵造反,這無疑是對他統治權威的一種赤裸裸的挑釁和極度蔑視。


    在此之前,韋興本以為韋旭在上次韋端叛亂期間未與其一道,便是默認了自己的統治地位。


    即便韋旭內心或許有所不滿,但應該不至於再度反叛。然而,事實證明他大錯特錯。殘酷的現實宛如一記重錘,毫不留情地擊打在了他的身上。


    誰能想到,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韋旭居然悍然跳出,公然舉兵妄圖侵犯朝廷。


    這樣的行徑,不論是對於身為皇帝的韋興,還是對於整個晉國朝廷來說,無疑都是極為忌諱之事。


    毫無疑問,韋旭的這場叛亂,從一開始就注定無法得到道義上的支持。


    “陛下!現今那叛賊韋旭竟敢興兵犯我神州,陛下切不可對此等叛軍掉以輕心。至於元州方麵,可速調中州之軍馳援,且嚴令各城守軍不得出城應戰。


    以秦軍現今之實力,即便來者乃閻蒼親率大軍,隻要我軍堅守城池,拒不出戰,敵軍亦休想討得半分便宜。”


    說話之人乃是前將軍朱宣,這位曆經兩朝的元老重臣,同時也是久經沙場的宿將,對於當下局勢可謂了然於胸。


    雖說近些年來秦國確實日益強大,但他們能夠調配的軍隊終究數量有限。


    反觀晉國,元州一地便坐擁十數萬雄師,隻要這些將士們堅守城池絕不輕易出擊,那麽秦軍想要攻破元州絕非易事。


    中州地域遼闊,但人口稀少。


    盡管它與保州相鄰近,然而一條波瀾壯闊的景江橫亙其間,宛如一道天塹,徹底截斷了兩州之間的水道以及陸路通道。


    景江之水奔騰不息,曆經千百年歲月洗禮,從未出現過斷流或者幹涸的情況。


    它始終如一地充當著中州與保州之間天然的分界線和難以逾越的障礙。


    這裏的江水常年洶湧澎湃、水流湍急,無論是滿載貨物的馬車,還是匆匆趕路的行人,甚至連堅固的船隻都難以在這驚濤駭浪之上平穩航行。


    正因如此,兩國雖分別掌控一州之地,卻從未在此處派遣大量重兵駐守兩岸河口。


    對於晉國軍隊而言,他們無法從中州向南進發,對保州發起攻擊;而身處保州的秦國大軍同樣無法渡河北上,進攻中州。


    在這種形勢下,如果從中州調撥部分士卒前往元州給予支援,無疑將會是一項極為行之有效的戰略決策。


    “既是如此,便依前將軍之策行事!傳朕旨意,速令中州調遣兩萬精銳之師,急速北進增援元州,協同守衛疆土。


    朕願再予喬繼一次機會,若此次他仍連戰連敗,便無需將其押解迴京問罪,就地正法即可……”


    韋興麵色陰沉地說道,話語之中透露出一絲決絕之意。


    “陛下聖明!”隨著這一聲高唿響起,喬繼的性命總算是有驚無險地得以保全下來。


    此時,身為喬家在朝堂之上代表人物的侍中喬翰,那顆一直懸著的心終於緩緩落迴了肚子裏。


    他長長地舒出一口氣後,麵帶感激之色朝著朱家父子所在的方向投去了一道充滿謝意的目光。


    須知那“明王韋旭起兵造反”的消息,他們幾大家族可是早早就獲取到了詳盡且準確的情報。


    然而,之所以將這份重要情報死死壓製至今方才呈報給晉帝韋興知曉,其背後所隱藏的深意便是想要巧妙地轉移這位帝王的注意力,從而使得喬繼可以免遭責罰。


    畢竟,盡管憑借著他們四大世家雄厚的實力和盤根錯節的關係網,若真心想要力保喬繼安然無恙,其實也並不是一件完全無法做到之事。


    隻不過,若是能在絲毫不損傷自家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成功保住喬繼的小命,對於他們而言無疑是一個更為明智和理想的抉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伐就在今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非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非良並收藏北伐就在今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