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州方麵帶兵前來的乃是元州副都督喬繼。此人係韋興登基後派遣至元州的心腹。


    雖說頂著元州副都督這一官銜,但就軍事才能而言,實在是平庸無奇。喬繼本是文人出身,對政治事務倒是頗為敏銳。


    此次本該由秦州都督孟徽按照約定率軍前來會合,共同攻打安興城。然而,孟徽卻並未如約而至。


    喬繼暗自揣測,依著皇位上那位陛下的性情,想必是暗中做了一些手腳,進行了所謂的“微操”。


    原本這次三州聯合出兵進攻安興城一事便讓喬繼心生疑慮,如今孟徽所率的秦州軍隊未能按時抵達,更是讓他篤定其中必有隱情,恐怕是另有一番謀劃。


    “朝堂之上那些家夥到底在打什麽算盤?秦州的軍隊先前已經遭受過秦國的沉重打擊,難道他們仍舊不相信秦軍的強大實力嗎?


    之前數次攻伐安興城都徒勞無功,現今卻派遣我們前來此地白白送死!這幫人簡直就是一群占著茅坑不拉屎的酒囊飯袋!”


    “將軍還請謹言慎行啊!”


    一旁的胡泊聽到喬繼的話,心中一驚。


    他也並非愚笨之人,自然明白喬繼這番話意味著上頭有人改變了原先製定好的軍事計劃。


    然而,如果所消耗的是其他將領手下的部隊,或許他還不至於如此惱怒。


    要知道,這些精銳之士可是胡家能夠在涼州穩穩立足的根基所在啊!倘若此番盡數折損於此,那胡家怕是真的會走向沒落之路。


    “接下來的數日裏,我們暫且放緩攻城的計劃吧。僅憑咱們這點人手,想要攻下這座安興城簡直就是癡人說夢。還是靜心等待朝廷方麵的進一步指示和部署吧。”


    胡嶷已然不願再去做那些徒勞無功的嚐試與努力。既然朝廷有想法親自下場操控戰局,想必應當有著後續的謀劃。


    所以,他此刻應當選擇保全自身麾下的戰力,絕不能讓所有的精銳都在此處被消磨殆盡。


    “好吧。”喬繼聞聽此言後,也是微微頷首表示同意。


    他手底下率領的盡皆為騎兵,在這場攻城之戰當中確實難以發揮出太大的作用。


    對於胡嶷決意保存實力的做法,他即便心中有所不滿,也是無可奈何。


    畢竟,朝廷並未下達必須攻下此城的軍令,隻是責令他們協同孟徽的行動來攻打安興城而已。


    安興城外這兩路晉軍當下的具體狀況,盡管孟徽並不全然知曉,但大致情形他倒也能估摸個八九不離十。


    原本,他精心策劃著與血色堂相互配合的戰略方案:待到常喻死去,武中郡陷入一片混亂之際,迅速攻占安興城,並與來自元州的軍隊協同合作,一路向南突破街泉防線,成功收複武中郡。


    然而,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最初擬定的由他率領三路軍隊閃電襲擊安興城的計劃竟然遭到了韋興的否決。


    在韋興眼中,那座小小的安興城不過是晉軍的囊中之物罷了。隻要擁有充足的攻城器械,將其攻克僅僅是個時間早晚的問題。


    與其花費大量兵力去強攻安興城,倒不如佯裝進攻安興城,實則直接揮師南下攻打街泉,說不定還能收獲意想不到的戰果。


    就這樣,韋興毫不猶豫地修改了孟徽原定的作戰計劃,下令讓他從大城關出兵,對街泉展開一次出其不意的偷襲行動。


    自孟和那件事發生以後,孟家在朝堂之上便一直謹小慎微、如履薄冰。


    麵對韋興下達的命令,他們根本不敢有絲毫忤逆之意。無奈之下,孟徽隻得乖乖聽從韋興的指揮,悄然潛入大城關,隨後派遣麾下的軍隊以奇兵之姿突襲街泉……


    然而,這街泉之地卻有著辛汲所率之軍在此嚴密鎮守。曆經數年的軍旅生涯磨礪,辛汲已然成長得極為迅速,其軍事才能日益精進。


    不僅如此,擁有著“鐵壁”以及“鷹眼”兩個技能的默契配合。


    當晉軍開始揮師南下之際,他們的行動在第一時間便被辛汲察覺出了異樣。辛汲當即果斷地組織起街泉的守軍,迅速進入防禦狀態。


    晉軍此番出師不利,初至街泉時未曾占到絲毫便宜。雙方隨即陷入了一場激烈的拉鋸戰之中,戰況膠著,難分勝負。


    孟徽得知此次奇襲未能取得預期成效,他並未因此而急躁慌亂。


    相反,他冷靜地下令前線部隊繼續在街泉與敵軍周旋糾纏,而自己則穩坐於大城關內,謀劃著後續的戰略部署。


    自從常喻之死帶來的影響被閻安迅速穩定之後,他就清楚這場戰爭已經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與此同時,遠在另一方的閻安,在發現孟徽的軍隊正如他之前所推測的那樣對街泉發起了奇襲之後,心中不禁暗自篤定自己先前的判斷準確無誤。


    雖然他尚不能確定這支負責奇襲的騎兵部隊是否由孟徽親自統率指揮,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將關注的焦點轉移到大城關之上。


    他提筆快速寫下一封書信,然後鄭重其事地遞給身旁的一名親信士兵,並囑咐道:“速速將此信交予辛將軍,務必叮囑他無論如何也要堅守住街泉。


    隻要能成功抵禦敵軍,待本將軍一舉攻破大城關之後,定會為他向朝廷請功論賞!”


    那名士兵雙手接過信件,正欲轉身離去,忽然身後傳來了治中段毅的問話。


    “閻將軍難道不打算派遣援兵前往街泉支援嗎?”


    段毅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閻安,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按照他原本的設想,如果此時閻安率領軍隊去偷襲在街泉的晉軍,那必然會取得一場輝煌的勝利。


    畢竟他們對敵軍的情況已經有所了解,而且己方準備許久,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


    可是,當他在一旁看完這封書信後,卻發現其中所描述的內容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閻安自信地對他迴道:“街泉從來不是我的目標,隻有打下大城關才能徹底瓦解晉軍的攻勢!”


    段毅聞言不禁皺起眉頭,在他眼中,他們手下的士兵雖然戰鬥力不容小視,但想要攻克大城關這樣堅固的城池,似乎有些不切實際。


    要知道,大城關作為戰略要地,其守軍數量恐怕不少於萬人。僅憑借他們現有的這點兵力,真的能成功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伐就在今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非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非良並收藏北伐就在今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