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在南下支援之前,必須得想辦法應對他的挑戰才行。”
湯角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孟徽的看法:“都督所言極是。如今朱玉提兵進入晉興郡,我們必須小心應對,不能掉以輕心。或許可以從他的弱點入手,尋找突破口。”
孟徽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說:“好,看來必須動用手中的精銳與其真刀真槍的幹一場,才能解決問題。”
說完,他轉頭看向湯角,吩咐道:“湯長史,接下來上丹城的政務就全交給你,我會帶軍隊前往大城關親自解決朱玉這個麻煩。
另外,盡量搜集更多前線的信息。”
“有五千先鋒部隊在武中郡駐紮,秦軍應該輕易不敢北上。”
“是!”
為了完成秦州政令的統一,孟徽最終還是選擇帶領手中最後的精銳,近一萬騎兵南下前往晉興郡與武中郡的交界處,大城關。
朱玉率兵進駐大城關之後,就不再北上,而是發動其在上丹城的勢力給孟徽造成了不小的阻礙。
本來計劃南下討伐秦軍的,因為被朱玉‘攔截’,孟徽也不敢再派遣軍隊出去,否則恐怕都要給朱玉做了羽翼。
這次他親自率兵前往解決朱玉這件事,在他看來已經是勝券在握。
就在孟徽率領軍隊離開不到三天,一封情報以極快的速度從上丹城發出,當這封情報落到朱玉手中之時,孟徽的軍隊行程還未過半。
“孟徽小兒這次是真急了,不想著南下平叛,反倒率軍先來平我了?哈哈哈~”
朱玉心情愉悅地看著情報,爽朗的笑聲在屋中迴蕩。
“孟徽此舉正中都督之計也,隻要我等堅守大城關不出,孟徽不攻自敗也。”
大城關守將穀近對於孟徽此舉十分不看好,在他看來,現在二人爭權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當下應該先收攏晉興郡人心為妙,而不是派軍隊來攻打朱玉。
畢竟朱玉名義上還是秦州副都督,並沒有舉旗叛變,孟徽這一行為無疑讓他們這些秦州將領越發不喜歡他的強勢。
在穀近的計劃裏,朱玉隻要待在大城關不出去,那麽孟徽這一萬騎兵是沒有絲毫可能打下大城關的。
到時候戰事不利,孟徽的威望會受到極大的打擊。
就算朝廷不將其從秦州都督的位置上趕下去,整個秦州的官員也不會再容忍他繼續待在這個位置。
“堅守不出?誰說我要堅守不出了?”
朱玉的話讓穀近的好心情一下子全沒了,他一臉不敢置信地看著朱玉說道:“難道都督要出城與其野戰?
這可是一萬騎兵,我們手中連三千騎都沒有,如何能勝?還望都督三思啊!
“隻要堅守一段時間,孟徽自然就會從這位置上灰溜溜的下來。
此刻該著急的是他,而非都督!”
“我知道此刻優勢在我,但是前線戰事緊急,那五千騎兵到底隻是虛張聲勢,若是等秦軍反應過來,恐怕不僅這五千人,整個武中郡都有危險。
我想孟徽之所以主動出兵,應該也是這個考慮。”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朱玉和孟徽兩人很像,他們都想到了前線的戰事,也都知道單純拿下秦州都督的指揮權並不是最穩妥的事情。
畢竟現在整個上翎郡已經落入敵手,以目前秦州晉軍的實力,麵對秦軍自保還有些可能,但是想要主動出擊肯定是不夠的。
二人都不是坐以待斃之人,爭權奪利歸爭權奪利,但是這外敵在權利爭奪結束之後必須盡快應對。
兩人其實內心都十分焦急,尤其是朱玉,剛剛經曆過雞鹿塞之敗的他,必須以一場勝戰來奠定自己的威望。
否則自己今日對孟徽所做之事,來日也定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隴城關,接下來我將在此地埋伏,徹底擊敗他!”
朱玉帶人大張旗鼓地離開大城關,讓穀近留守,他則率領五千精兵埋伏在隴城關附近的一處山丘之上。
孟徽一路急行軍至隴城關,朱玉見孟徽大軍已到,中軍之中有孟徽大旗豎立,料定孟徽定在軍中。
於是命令士兵使用弓箭騎射,一時間箭雨紛飛,孟徽中軍中箭者不計其數。
“不好!孟都督中箭了!”
就在這時突然從孟徽大軍中傳出孟徽中箭的消息,就連埋伏在山丘上的朱玉也聽到了,在看到軍隊開始騷亂之後,他立刻帶著麾下精銳下山想要接管這支軍隊。
哪知朱玉剛率領這五千精銳來到平地,本來騷亂的軍隊立刻平複下來,朱玉察覺到不對勁,立刻想要逃跑。
隻見對麵中軍立刻奔出一支近千人的騎兵部隊,人人手中舉著讓朱玉眼熟的短矛,隨即一陣唿嘯聲,朱玉與身邊的士兵來不及反應,就被這一陣‘短矛雨’給帶走了。
見到自家主將倒下,這些晉軍隻能無奈投降,畢竟對麵是近萬騎兵,他們想要逃跑根本不現實。
“朱副都督,本都督等候你多時了。”
當朱玉被抬到孟徽眼前的時候,已經是出氣多進氣少。
他沒有想到自己最後不是死在秦國人手裏,而是窩囊的死在孟徽的手中,早知如此,還不如堅守在武中郡,或許能有更多生機。
“抬走吧。”
孟徽見朱玉已經說不出話來,原本準備好的嘲諷在這一刻瞬間變得索然無味。
他命人將朱玉抬走,保管好其屍體,收攏這些晉軍之後,帶著大軍往大城關出發。
他這次南下可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朱玉那麽簡單,駐紮在武中郡邊境的秦軍也是他的目的之一,隻是他剛抵達大城關,就接到了前線的消息。
“五千騎兵戰敗,常喻率領秦軍進入武中郡,武中郡重鎮平襄城已經失守,其餘近半縣城全部開城投降,整個武中郡全部陷落!”
=============
在常喻橫掃武中郡的時候,鎮守安興城的趙岩剛剛擊退晉軍的第五波進攻。
元州方麵的晉軍,在第一波先鋒被剿滅之後,再次派來了第二波部隊,這次的數量達到近萬人。
隻是麵對著由趙岩率軍防守的安興城,依舊是寸步難進。
“鐵壁”這個技能或許對趙岩來說有著不小的副作用,尤其是他手中並沒有多少財富來滿足士兵們的需求,導致秦軍的士氣一直處於下滑狀態。
然而,趙岩在守城方麵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天賦,仿佛他就是為守城而生。
每一次敵軍的進攻都被他巧妙地化解,無論是箭雨還是投石車的攻擊,都無法突破他所率領的秦軍防線。
湯角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孟徽的看法:“都督所言極是。如今朱玉提兵進入晉興郡,我們必須小心應對,不能掉以輕心。或許可以從他的弱點入手,尋找突破口。”
孟徽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說:“好,看來必須動用手中的精銳與其真刀真槍的幹一場,才能解決問題。”
說完,他轉頭看向湯角,吩咐道:“湯長史,接下來上丹城的政務就全交給你,我會帶軍隊前往大城關親自解決朱玉這個麻煩。
另外,盡量搜集更多前線的信息。”
“有五千先鋒部隊在武中郡駐紮,秦軍應該輕易不敢北上。”
“是!”
為了完成秦州政令的統一,孟徽最終還是選擇帶領手中最後的精銳,近一萬騎兵南下前往晉興郡與武中郡的交界處,大城關。
朱玉率兵進駐大城關之後,就不再北上,而是發動其在上丹城的勢力給孟徽造成了不小的阻礙。
本來計劃南下討伐秦軍的,因為被朱玉‘攔截’,孟徽也不敢再派遣軍隊出去,否則恐怕都要給朱玉做了羽翼。
這次他親自率兵前往解決朱玉這件事,在他看來已經是勝券在握。
就在孟徽率領軍隊離開不到三天,一封情報以極快的速度從上丹城發出,當這封情報落到朱玉手中之時,孟徽的軍隊行程還未過半。
“孟徽小兒這次是真急了,不想著南下平叛,反倒率軍先來平我了?哈哈哈~”
朱玉心情愉悅地看著情報,爽朗的笑聲在屋中迴蕩。
“孟徽此舉正中都督之計也,隻要我等堅守大城關不出,孟徽不攻自敗也。”
大城關守將穀近對於孟徽此舉十分不看好,在他看來,現在二人爭權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當下應該先收攏晉興郡人心為妙,而不是派軍隊來攻打朱玉。
畢竟朱玉名義上還是秦州副都督,並沒有舉旗叛變,孟徽這一行為無疑讓他們這些秦州將領越發不喜歡他的強勢。
在穀近的計劃裏,朱玉隻要待在大城關不出去,那麽孟徽這一萬騎兵是沒有絲毫可能打下大城關的。
到時候戰事不利,孟徽的威望會受到極大的打擊。
就算朝廷不將其從秦州都督的位置上趕下去,整個秦州的官員也不會再容忍他繼續待在這個位置。
“堅守不出?誰說我要堅守不出了?”
朱玉的話讓穀近的好心情一下子全沒了,他一臉不敢置信地看著朱玉說道:“難道都督要出城與其野戰?
這可是一萬騎兵,我們手中連三千騎都沒有,如何能勝?還望都督三思啊!
“隻要堅守一段時間,孟徽自然就會從這位置上灰溜溜的下來。
此刻該著急的是他,而非都督!”
“我知道此刻優勢在我,但是前線戰事緊急,那五千騎兵到底隻是虛張聲勢,若是等秦軍反應過來,恐怕不僅這五千人,整個武中郡都有危險。
我想孟徽之所以主動出兵,應該也是這個考慮。”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朱玉和孟徽兩人很像,他們都想到了前線的戰事,也都知道單純拿下秦州都督的指揮權並不是最穩妥的事情。
畢竟現在整個上翎郡已經落入敵手,以目前秦州晉軍的實力,麵對秦軍自保還有些可能,但是想要主動出擊肯定是不夠的。
二人都不是坐以待斃之人,爭權奪利歸爭權奪利,但是這外敵在權利爭奪結束之後必須盡快應對。
兩人其實內心都十分焦急,尤其是朱玉,剛剛經曆過雞鹿塞之敗的他,必須以一場勝戰來奠定自己的威望。
否則自己今日對孟徽所做之事,來日也定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隴城關,接下來我將在此地埋伏,徹底擊敗他!”
朱玉帶人大張旗鼓地離開大城關,讓穀近留守,他則率領五千精兵埋伏在隴城關附近的一處山丘之上。
孟徽一路急行軍至隴城關,朱玉見孟徽大軍已到,中軍之中有孟徽大旗豎立,料定孟徽定在軍中。
於是命令士兵使用弓箭騎射,一時間箭雨紛飛,孟徽中軍中箭者不計其數。
“不好!孟都督中箭了!”
就在這時突然從孟徽大軍中傳出孟徽中箭的消息,就連埋伏在山丘上的朱玉也聽到了,在看到軍隊開始騷亂之後,他立刻帶著麾下精銳下山想要接管這支軍隊。
哪知朱玉剛率領這五千精銳來到平地,本來騷亂的軍隊立刻平複下來,朱玉察覺到不對勁,立刻想要逃跑。
隻見對麵中軍立刻奔出一支近千人的騎兵部隊,人人手中舉著讓朱玉眼熟的短矛,隨即一陣唿嘯聲,朱玉與身邊的士兵來不及反應,就被這一陣‘短矛雨’給帶走了。
見到自家主將倒下,這些晉軍隻能無奈投降,畢竟對麵是近萬騎兵,他們想要逃跑根本不現實。
“朱副都督,本都督等候你多時了。”
當朱玉被抬到孟徽眼前的時候,已經是出氣多進氣少。
他沒有想到自己最後不是死在秦國人手裏,而是窩囊的死在孟徽的手中,早知如此,還不如堅守在武中郡,或許能有更多生機。
“抬走吧。”
孟徽見朱玉已經說不出話來,原本準備好的嘲諷在這一刻瞬間變得索然無味。
他命人將朱玉抬走,保管好其屍體,收攏這些晉軍之後,帶著大軍往大城關出發。
他這次南下可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朱玉那麽簡單,駐紮在武中郡邊境的秦軍也是他的目的之一,隻是他剛抵達大城關,就接到了前線的消息。
“五千騎兵戰敗,常喻率領秦軍進入武中郡,武中郡重鎮平襄城已經失守,其餘近半縣城全部開城投降,整個武中郡全部陷落!”
=============
在常喻橫掃武中郡的時候,鎮守安興城的趙岩剛剛擊退晉軍的第五波進攻。
元州方麵的晉軍,在第一波先鋒被剿滅之後,再次派來了第二波部隊,這次的數量達到近萬人。
隻是麵對著由趙岩率軍防守的安興城,依舊是寸步難進。
“鐵壁”這個技能或許對趙岩來說有著不小的副作用,尤其是他手中並沒有多少財富來滿足士兵們的需求,導致秦軍的士氣一直處於下滑狀態。
然而,趙岩在守城方麵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天賦,仿佛他就是為守城而生。
每一次敵軍的進攻都被他巧妙地化解,無論是箭雨還是投石車的攻擊,都無法突破他所率領的秦軍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