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閻蒼培養出來的兩個徒弟,常喻自然是十分欣賞,甚至不客氣地說,這二人如今除了資曆以外,任何一個都有獨擋一麵的能力。
閻安雖然有能力,但是性子不穩,喜歡冒險,與常喻年輕之時倒是十分相像,這樣的人還需要培養一段時間,否則冒然委以重任恐怕會出事。
常喻其實對於趙岩是最喜歡的,拿下秦州之後,就是需要這樣的將領鎮守關鍵的地方。
隻是看趙岩這個性格,恐怕不會輕易倒向他,還是在閻安身上下功夫更好一點。
“末將參見大都督!”*2
“大都督,幸不辱命!”
閻安將敵將的首級放在地上,常喻好生打量了幾眼才笑著對他說道:“這敵將我似乎見過,若是本都督所料不差,這應該是那元州都督繆滔的心腹曹戶。
這曹戶乃是其小舅子,興衍斬殺此人,猶如斷其一臂,真是立了大功勞!歌書佐!”
“下官在!”
“將本都督的佩劍拿來,正所謂寶劍贈英雄,本都督就將這把‘照膽’賜給你,希望你能在接下來的北伐戰爭中再立大功!”
常喻接過‘照膽’,這把劍確實是他曾經用過的寶劍,還是先帝白羽在時賞賜給他的。
閻安看著這把寶劍,眼中雖然十分歡喜,但是心中卻是有些猶豫。
常喻為什麽將佩劍賞賜給他,他心裏很清楚。幾年前師父閻蒼曾經給他們送來了一把劍,而這劍所代表的意義就是‘如師親臨’,這把劍正好就在趙岩手中。
常喻想要拉攏他,才進行這賜劍之舉。
“青虹劍:鋒利+5,攻擊範圍+3!”
作為閻蒼從係統抽到的為數不多的武器之一,原本是打算留給自己的兒子閻易的,隻是這小子對習武根本沒有多少興趣,閻蒼再三思考之後決定將此劍送到前線給趙岩。
一是為了讓其代表自己在永州指揮幾個徒弟,第二也是為了震懾一下這些弟子,告訴他們隻要夠忠心,自己不會小氣的。
係統出品的寶劍可是比這世上由人力鑄成的寶劍都要更好,青虹劍的威力閻安可是親眼見識過,說實在他是真看不上常喻那把‘照膽’。
“拿著吧,你師父閻蒼當年所騎的戰馬,還是本都督賞賜給他的,這是對你這一場戰爭立功的獎勵。”
“多謝都督!末將定不會辜負都督厚恩,必定會在沙場之上再立功勳!”
常喻見其猶豫,知道閻安心裏對自己的示好還有所抗拒,想要收服他,恐怕不能操之過急。
於是主動提起當年的舊事,果然此話一出,閻安倒是少了許多顧慮。
“思潛,既然已經擊破了元州來的援軍,我們也不能繼續留在這裏了。
本將給你留下五千步兵,那三千蛟鱷軍也在其中,你將騎兵部隊交給興衍帶走。
接下來安興城就交給你了,務必守住此城!”
“是!”
這次北伐,除了兩千蛟鱷軍被留在皮氏關,閻蒼的家底幾乎被趙岩和閻安全都帶了出來。
當然這是閻蒼寫信主動要求他們帶上的。
在信裏,閻蒼告訴他們,這一場戰爭,若是沒有意外,將會以秦軍大勝收複失地作為結果。
畢竟常喻的戰爭計劃做得那麽全麵,在閻蒼看來不會出現什麽問題。
但是這場戰爭秦軍會贏,並不代表一定會是大勝,不說要攻破天下堅城雞鹿塞,就是元州和涼州兩地的支援就足夠他們喝一壺的。
因此閻蒼讓他們將所有家底都帶上,務必全力一擊,保證這場戰爭中的優勢。
同時告誡他們若是事不可為,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隻要人活著,軍隊可以再用錢砸出來。
對於閻蒼的建議,趙岩和閻安那是各聽進去了一半,或者說趙岩完全聽進去了,但是他不懂得變通。
這次北伐出兵的軍費,除了朝廷所提供的錢財,趙岩隻帶上來了閻蒼留下的那一部分,還分作了幾份給幾位師弟。
要知道,有‘鐵壁’這個技能在,可是要消耗大量的錢財來滿足麾下的士卒的,這也是趙岩所率領的軍隊在幾次戰爭中都不如閻安麾下軍隊表現的原因。
不僅僅是個人能力的原因,得不到金錢滿足自然技能發動的效果不能最大化,趙岩即使麾下的部隊要更優於閻安也不能勝過他。
而閻安呢?
要比趙岩更懂得變通,他沒有聽進去閻蒼交代的保護好自己這件事,卻是聽懂了‘軍隊是用錢砸出來’的道理,在離開長平縣之前,他就向縣內各大世家借錢以充軍費。
雖然表達了戰後一定會歸還的想法,但是現在正是閻蒼不在的時候,長平縣各大世家怎麽可能不抓住機會‘腐蝕’他的弟子。
不僅不談借錢的利息,更是安排了不少自己家族的子弟進入軍中。
閻安籌集軍費做法幾乎和常喻一模一樣,這也是常喻產生挖他到自己麾下想法的原因之一。
任命趙岩留守之後,常喻再次率軍前往包圍雞鹿塞,至此時,常喻北伐已經過去近半個月,而不僅是秦州都督孟徽沒有反應,就連晉國的朝廷也一直沒有反應。
或者說是內憂外患之事,他們根本就騰不出手來調兵支援秦州。
二二八年八月初,趙國大都督蘇傑起兵十萬北上襲擊東州,兵至月和城下,當所有人都認為趙國將再一次在此城下折戟之時。
負責鎮守月合城的方王韋端棄城而逃,帶走了城內的兩萬兵馬,留下不到三千人守了月合城三日終是開城投降。
整個東州官場大驚,就連在東州都督府坐鎮的明王韋旭都被自己長兄的這一出搞得焦頭爛額。
“韋端到底在做什麽?他想造反為何不與孤商量,難道就這麽不相信孤這個親弟弟嗎?”
對於韋端的行為,韋旭可以說是氣到了極點。
韋端逃到東州之時,二人曾經有過交談,韋旭讓自己的兄長暫時忍耐,等將來找機會北上討伐韋興,將其殺死,到時候這天下由他們兄弟三人平分。
閻安雖然有能力,但是性子不穩,喜歡冒險,與常喻年輕之時倒是十分相像,這樣的人還需要培養一段時間,否則冒然委以重任恐怕會出事。
常喻其實對於趙岩是最喜歡的,拿下秦州之後,就是需要這樣的將領鎮守關鍵的地方。
隻是看趙岩這個性格,恐怕不會輕易倒向他,還是在閻安身上下功夫更好一點。
“末將參見大都督!”*2
“大都督,幸不辱命!”
閻安將敵將的首級放在地上,常喻好生打量了幾眼才笑著對他說道:“這敵將我似乎見過,若是本都督所料不差,這應該是那元州都督繆滔的心腹曹戶。
這曹戶乃是其小舅子,興衍斬殺此人,猶如斷其一臂,真是立了大功勞!歌書佐!”
“下官在!”
“將本都督的佩劍拿來,正所謂寶劍贈英雄,本都督就將這把‘照膽’賜給你,希望你能在接下來的北伐戰爭中再立大功!”
常喻接過‘照膽’,這把劍確實是他曾經用過的寶劍,還是先帝白羽在時賞賜給他的。
閻安看著這把寶劍,眼中雖然十分歡喜,但是心中卻是有些猶豫。
常喻為什麽將佩劍賞賜給他,他心裏很清楚。幾年前師父閻蒼曾經給他們送來了一把劍,而這劍所代表的意義就是‘如師親臨’,這把劍正好就在趙岩手中。
常喻想要拉攏他,才進行這賜劍之舉。
“青虹劍:鋒利+5,攻擊範圍+3!”
作為閻蒼從係統抽到的為數不多的武器之一,原本是打算留給自己的兒子閻易的,隻是這小子對習武根本沒有多少興趣,閻蒼再三思考之後決定將此劍送到前線給趙岩。
一是為了讓其代表自己在永州指揮幾個徒弟,第二也是為了震懾一下這些弟子,告訴他們隻要夠忠心,自己不會小氣的。
係統出品的寶劍可是比這世上由人力鑄成的寶劍都要更好,青虹劍的威力閻安可是親眼見識過,說實在他是真看不上常喻那把‘照膽’。
“拿著吧,你師父閻蒼當年所騎的戰馬,還是本都督賞賜給他的,這是對你這一場戰爭立功的獎勵。”
“多謝都督!末將定不會辜負都督厚恩,必定會在沙場之上再立功勳!”
常喻見其猶豫,知道閻安心裏對自己的示好還有所抗拒,想要收服他,恐怕不能操之過急。
於是主動提起當年的舊事,果然此話一出,閻安倒是少了許多顧慮。
“思潛,既然已經擊破了元州來的援軍,我們也不能繼續留在這裏了。
本將給你留下五千步兵,那三千蛟鱷軍也在其中,你將騎兵部隊交給興衍帶走。
接下來安興城就交給你了,務必守住此城!”
“是!”
這次北伐,除了兩千蛟鱷軍被留在皮氏關,閻蒼的家底幾乎被趙岩和閻安全都帶了出來。
當然這是閻蒼寫信主動要求他們帶上的。
在信裏,閻蒼告訴他們,這一場戰爭,若是沒有意外,將會以秦軍大勝收複失地作為結果。
畢竟常喻的戰爭計劃做得那麽全麵,在閻蒼看來不會出現什麽問題。
但是這場戰爭秦軍會贏,並不代表一定會是大勝,不說要攻破天下堅城雞鹿塞,就是元州和涼州兩地的支援就足夠他們喝一壺的。
因此閻蒼讓他們將所有家底都帶上,務必全力一擊,保證這場戰爭中的優勢。
同時告誡他們若是事不可為,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隻要人活著,軍隊可以再用錢砸出來。
對於閻蒼的建議,趙岩和閻安那是各聽進去了一半,或者說趙岩完全聽進去了,但是他不懂得變通。
這次北伐出兵的軍費,除了朝廷所提供的錢財,趙岩隻帶上來了閻蒼留下的那一部分,還分作了幾份給幾位師弟。
要知道,有‘鐵壁’這個技能在,可是要消耗大量的錢財來滿足麾下的士卒的,這也是趙岩所率領的軍隊在幾次戰爭中都不如閻安麾下軍隊表現的原因。
不僅僅是個人能力的原因,得不到金錢滿足自然技能發動的效果不能最大化,趙岩即使麾下的部隊要更優於閻安也不能勝過他。
而閻安呢?
要比趙岩更懂得變通,他沒有聽進去閻蒼交代的保護好自己這件事,卻是聽懂了‘軍隊是用錢砸出來’的道理,在離開長平縣之前,他就向縣內各大世家借錢以充軍費。
雖然表達了戰後一定會歸還的想法,但是現在正是閻蒼不在的時候,長平縣各大世家怎麽可能不抓住機會‘腐蝕’他的弟子。
不僅不談借錢的利息,更是安排了不少自己家族的子弟進入軍中。
閻安籌集軍費做法幾乎和常喻一模一樣,這也是常喻產生挖他到自己麾下想法的原因之一。
任命趙岩留守之後,常喻再次率軍前往包圍雞鹿塞,至此時,常喻北伐已經過去近半個月,而不僅是秦州都督孟徽沒有反應,就連晉國的朝廷也一直沒有反應。
或者說是內憂外患之事,他們根本就騰不出手來調兵支援秦州。
二二八年八月初,趙國大都督蘇傑起兵十萬北上襲擊東州,兵至月和城下,當所有人都認為趙國將再一次在此城下折戟之時。
負責鎮守月合城的方王韋端棄城而逃,帶走了城內的兩萬兵馬,留下不到三千人守了月合城三日終是開城投降。
整個東州官場大驚,就連在東州都督府坐鎮的明王韋旭都被自己長兄的這一出搞得焦頭爛額。
“韋端到底在做什麽?他想造反為何不與孤商量,難道就這麽不相信孤這個親弟弟嗎?”
對於韋端的行為,韋旭可以說是氣到了極點。
韋端逃到東州之時,二人曾經有過交談,韋旭讓自己的兄長暫時忍耐,等將來找機會北上討伐韋興,將其殺死,到時候這天下由他們兄弟三人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