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珣不用看了,酒不醉人人自醉。
你來這裏迎接我,必定是有什麽不好的事情要與我說,我心裏有預感,想著這事兒,幾杯下肚也是暈暈乎乎的。”
楊時給自己倒上一碗茶湯,吹了吹慢慢飲下,當他睜開眼看著閻蒼之時,哪裏還有剛才的醉意。
“你也不用瞞我,我早就不是當初那個無憂無慮之人,在草原上這兩年,什麽爾虞我詐沒有見過,若是有事,你直接說就是了。
可是關於我那兄長楊頜的,嗬嗬~
我早就看出他是一個不安分的主,在家裏與我大哥在一起的時候就是這樣,他那人天生有缺陷,心裏也不會寬廣到哪裏去。
他要是真做出連累家族的事情,我也不會覺得奇怪。”
“耀平...”
閻蒼看著他這副樣子,說著說著眼淚已經不自覺地落了下來,哪裏是不在乎的樣子。
楊頜那種人,在家裏除了與父親,從未在兩位兄弟麵前過多掩飾內心的黑暗。
與一直覺得自己虧欠楊頜許多的楊鄴不同,楊時從來沒有對他有愧疚之情。
他就是受不了兩位兄長之間的齷齪事才跑到南州那麽遠的地方任職,隻是沒有想到該發生的最後還是發生了。
“你心裏有準備,我也就直說了。
楊頜是什麽人你也清楚,他做的事可不僅是拖累了楊家那麽簡單,這裏有一封你長嫂的手信,心裏已經把事情說得很清楚。
我也是常年在永州,迴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阻止這一場悲劇。”
閻蒼將楊夫人的手書遞給楊時,後者似乎因為酒醉的原因,手上沒有多少力氣,幾次都沒有拿穩那輕如鴻毛般的信件。
最後兩隻手一起,像是捧著什麽令人恐懼的東西一般拿到自己眼前,緩緩打開...
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深夜已經快接近子時,楊時攥緊手中的信件,淚水不斷地落在身上的衣服上。
那頗具異族特色的羊毛短褂仿佛像是一個吸水的海綿一般,幾串淚珠打在上麵,瞬間就消失無蹤,仿佛它們從未來過這個世間一般。
“我與太子返迴保定的時候,你父,你兄皆已經死在了他的手中。
楊頜大逆不道,妄圖染指皇位繼承一事,在宣武門廣場擺開架勢阻擋大軍,最後死於亂軍之中。
朝廷憐惜你父你兄忠孝大義,不曾吝嗇賞賜,除了參與作惡的人,沒有牽連楊家任何一位,你兄長幾個孩子也都得了爵位賞賜。
本來還打算給你妻兒封賞,這個時候南州傳來了你返迴秦國的消息,陛下與朝臣一致商議,待你返迴保定時再另做封賞...”
“夠了!元珣,你要當我還是朋友,就不要說這些東西!”
楊時睜著紅腫的眼睛盯著閻蒼,後者隻覺得他如同一隻失去家族的孤狼一般,眼中除了悲痛,更多的還是狠厲。
“你覺得我楊耀平是為了這些東西才替朝廷出生入死的嗎?
你覺得用我父兄的生命換來這些封賞,我真的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嗎?
你以為我是雷家兄弟那樣反複無常的小人嗎?”
楊時發泄著他的怒火,閻蒼隻是沉默地看著他,他明白閻蒼心底藏著多少傷痛。
他這次來見楊時,也是為了讓他有一個宣泄的機會,不要把這種情緒帶迴保定,帶到皇帝麵前,因為那樣隻會給楊家帶來滅頂之災。
“說完了嗎?說完了我希望你能冷靜一會兒,我知道你心裏不好受...”
“你不知道!你若是知道,就不會今晚趕來見我,你以為我真的不明白朝廷讓你來的意思是什麽嗎?試探我罷了...”
楊時的確成長了不少,閻蒼不知道過去的他能不能察覺到這其中隱藏的東西,但是起碼現在他明白自己現在的處境。
楊時隻要有勇氣在這裏大膽地講出來,就說明他心裏始終明白自己在做什麽。
“可笑,可悲。元珣,我一直以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們之間不會摻雜任何與友情無關的東西。”
“正是因為我是你的朋友,我才明白你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這次如果不是我親自來,換一個人,他們會聽你在這發泄嗎?
你能夠像現在這樣肆無忌憚地破口大罵嗎?”
閻蒼在剛才雷凡等人出去的時候,就已經交代自己帶來的親衛,這間房百米之內不希望有無關的人存在,可以說這裏楊時所說的每一句話都隻有閻蒼和他自己知道。
“哦?那麽說我還要感謝你了?”
楊時挑了挑眉,看著漆黑一片的屋外,明知道外麵什麽都沒有,但是他還是忍不住感到恐懼,那黑暗就像一頭嗜人的巨獸一般,隻要他踏出去就會將他吞噬。
“難道你敢說這其中沒有你一點私心嗎?單純就是為了提醒我這個朋友?”
“你說私心,我承認我有。”
閻蒼看了一眼楊時,他的情緒已經緩和了下來,除了因為流淚過度有些紅腫的眼睛,臉上已經看不到任何情緒。
‘他的確成長了不少’
閻蒼心裏暗歎了一句,然後與楊時敞開心扉的說道:“你沒在秦國這兩年,你不知道,秦國已經開始逐漸恢複元氣,實力逐漸強大起來。
第三次北伐之後,再加上晉國在江州的大敗,十年以內,晉國再無力組織軍隊對兩個國家展開滅國之戰。
我相信,隻要熬過這十年,下一次秦國一定有機會收複秦州的土地,這其中你和這些狼夷人很重要。
我不希望你們出現差錯,我想你心底也一樣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
“所以,這就是我父兄慘死的理由?是我在草原九死一生的迴報?”
“!”
閻蒼知道他說的是氣話,想要駁迴去,最後還是把到了嘴邊的話咽了下去。
他看著楊時,眼中雖然有些悲哀,但是已經恢複了往日的理性,知道他心裏已經有了答案。
“楊頜所做的事情是他咎由自取,你父你兄,包括你自己,心裏都是向著朝廷的,否則你不會將這十萬狼夷人千裏迢迢迴到秦國。
你將妻兒接走的原因我不問,但是我希望你能想想在保定城的家人,不要辜負了你兄長拚死為國盡忠的美名。”
“說到底,你還懷疑我。也是,我又何嚐沒有私心呢?”
你來這裏迎接我,必定是有什麽不好的事情要與我說,我心裏有預感,想著這事兒,幾杯下肚也是暈暈乎乎的。”
楊時給自己倒上一碗茶湯,吹了吹慢慢飲下,當他睜開眼看著閻蒼之時,哪裏還有剛才的醉意。
“你也不用瞞我,我早就不是當初那個無憂無慮之人,在草原上這兩年,什麽爾虞我詐沒有見過,若是有事,你直接說就是了。
可是關於我那兄長楊頜的,嗬嗬~
我早就看出他是一個不安分的主,在家裏與我大哥在一起的時候就是這樣,他那人天生有缺陷,心裏也不會寬廣到哪裏去。
他要是真做出連累家族的事情,我也不會覺得奇怪。”
“耀平...”
閻蒼看著他這副樣子,說著說著眼淚已經不自覺地落了下來,哪裏是不在乎的樣子。
楊頜那種人,在家裏除了與父親,從未在兩位兄弟麵前過多掩飾內心的黑暗。
與一直覺得自己虧欠楊頜許多的楊鄴不同,楊時從來沒有對他有愧疚之情。
他就是受不了兩位兄長之間的齷齪事才跑到南州那麽遠的地方任職,隻是沒有想到該發生的最後還是發生了。
“你心裏有準備,我也就直說了。
楊頜是什麽人你也清楚,他做的事可不僅是拖累了楊家那麽簡單,這裏有一封你長嫂的手信,心裏已經把事情說得很清楚。
我也是常年在永州,迴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阻止這一場悲劇。”
閻蒼將楊夫人的手書遞給楊時,後者似乎因為酒醉的原因,手上沒有多少力氣,幾次都沒有拿穩那輕如鴻毛般的信件。
最後兩隻手一起,像是捧著什麽令人恐懼的東西一般拿到自己眼前,緩緩打開...
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深夜已經快接近子時,楊時攥緊手中的信件,淚水不斷地落在身上的衣服上。
那頗具異族特色的羊毛短褂仿佛像是一個吸水的海綿一般,幾串淚珠打在上麵,瞬間就消失無蹤,仿佛它們從未來過這個世間一般。
“我與太子返迴保定的時候,你父,你兄皆已經死在了他的手中。
楊頜大逆不道,妄圖染指皇位繼承一事,在宣武門廣場擺開架勢阻擋大軍,最後死於亂軍之中。
朝廷憐惜你父你兄忠孝大義,不曾吝嗇賞賜,除了參與作惡的人,沒有牽連楊家任何一位,你兄長幾個孩子也都得了爵位賞賜。
本來還打算給你妻兒封賞,這個時候南州傳來了你返迴秦國的消息,陛下與朝臣一致商議,待你返迴保定時再另做封賞...”
“夠了!元珣,你要當我還是朋友,就不要說這些東西!”
楊時睜著紅腫的眼睛盯著閻蒼,後者隻覺得他如同一隻失去家族的孤狼一般,眼中除了悲痛,更多的還是狠厲。
“你覺得我楊耀平是為了這些東西才替朝廷出生入死的嗎?
你覺得用我父兄的生命換來這些封賞,我真的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嗎?
你以為我是雷家兄弟那樣反複無常的小人嗎?”
楊時發泄著他的怒火,閻蒼隻是沉默地看著他,他明白閻蒼心底藏著多少傷痛。
他這次來見楊時,也是為了讓他有一個宣泄的機會,不要把這種情緒帶迴保定,帶到皇帝麵前,因為那樣隻會給楊家帶來滅頂之災。
“說完了嗎?說完了我希望你能冷靜一會兒,我知道你心裏不好受...”
“你不知道!你若是知道,就不會今晚趕來見我,你以為我真的不明白朝廷讓你來的意思是什麽嗎?試探我罷了...”
楊時的確成長了不少,閻蒼不知道過去的他能不能察覺到這其中隱藏的東西,但是起碼現在他明白自己現在的處境。
楊時隻要有勇氣在這裏大膽地講出來,就說明他心裏始終明白自己在做什麽。
“可笑,可悲。元珣,我一直以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們之間不會摻雜任何與友情無關的東西。”
“正是因為我是你的朋友,我才明白你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這次如果不是我親自來,換一個人,他們會聽你在這發泄嗎?
你能夠像現在這樣肆無忌憚地破口大罵嗎?”
閻蒼在剛才雷凡等人出去的時候,就已經交代自己帶來的親衛,這間房百米之內不希望有無關的人存在,可以說這裏楊時所說的每一句話都隻有閻蒼和他自己知道。
“哦?那麽說我還要感謝你了?”
楊時挑了挑眉,看著漆黑一片的屋外,明知道外麵什麽都沒有,但是他還是忍不住感到恐懼,那黑暗就像一頭嗜人的巨獸一般,隻要他踏出去就會將他吞噬。
“難道你敢說這其中沒有你一點私心嗎?單純就是為了提醒我這個朋友?”
“你說私心,我承認我有。”
閻蒼看了一眼楊時,他的情緒已經緩和了下來,除了因為流淚過度有些紅腫的眼睛,臉上已經看不到任何情緒。
‘他的確成長了不少’
閻蒼心裏暗歎了一句,然後與楊時敞開心扉的說道:“你沒在秦國這兩年,你不知道,秦國已經開始逐漸恢複元氣,實力逐漸強大起來。
第三次北伐之後,再加上晉國在江州的大敗,十年以內,晉國再無力組織軍隊對兩個國家展開滅國之戰。
我相信,隻要熬過這十年,下一次秦國一定有機會收複秦州的土地,這其中你和這些狼夷人很重要。
我不希望你們出現差錯,我想你心底也一樣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
“所以,這就是我父兄慘死的理由?是我在草原九死一生的迴報?”
“!”
閻蒼知道他說的是氣話,想要駁迴去,最後還是把到了嘴邊的話咽了下去。
他看著楊時,眼中雖然有些悲哀,但是已經恢複了往日的理性,知道他心裏已經有了答案。
“楊頜所做的事情是他咎由自取,你父你兄,包括你自己,心裏都是向著朝廷的,否則你不會將這十萬狼夷人千裏迢迢迴到秦國。
你將妻兒接走的原因我不問,但是我希望你能想想在保定城的家人,不要辜負了你兄長拚死為國盡忠的美名。”
“說到底,你還懷疑我。也是,我又何嚐沒有私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