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龍神的信徒
異星傳送門之黃金大陸 作者:傑尼太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幸好還有紅菱和佩瑤陪伴著,她們的朝夕相伴讓他漸漸從失落中走出來。時間過去了好幾天,心終於慢慢平複下來。
而紅菱和佩瑤看起來倒是挺高興的,仿佛如釋重負一般。或許對她們來說,隻要他不當這個駙馬爺,她們就能永遠成為別人眼中的妻子,而不再被人當作駙馬爺的丫鬟看待。
日子又迴到了正軌,他似乎再也沒動過迎娶美竹的春秋大美夢了。
而隨著駙馬爺之夢破碎,以前那些登門拜訪的官員也逐漸沒有了。
“沒有也好,省得自己還得陽奉陰違,自己開著店賺自己的錢就足夠了!”
沒過多久,信王失信的傳聞就傳了出來,民間一時間流言四起,他在酒樓裏聽得是一清二楚。
“龍神下凡,拯救天下,信王允諾將公主嫁給他,但事後卻反悔,將一個丫鬟偽裝成公主,被龍神識破,信國即將大難臨頭。”
“聽說龍神長的醜,把公主嚇到了。”
“沒有,我在黃金城親眼目睹過他的模樣,龍神大人英俊的很。”
薑湯一聽,忍不住笑出了聲:“是嗎,真的很帥氣嗎?”
“當然了,他身高雄偉,英俊瀟灑,讓人看一眼就能記住,那天他在龍頭上,百姓們紛紛跪地行禮,真是太壯觀了!那場麵我一輩子都忘不了。”那位百姓說道。
“你們說的這麽誇張,要是能讓我見他一麵就好了。”薑湯掏出手機打開前置攝像頭左看右看。
“別癡心妄想了,人家可是高高在上的龍神大人,怎麽會隨便見我們這些普通人。”
聽著他們的議論,心中不禁有些得意。原來自己在他們眼中竟然如此帥氣,看來以後出門要小心一些了,免得被人圍觀。不過,聽到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心裏還是美美的。
那人看著他說迴答:“對,他眼睛上戴著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凡間是沒有的,一定是可以看穿人心的法寶。他站在龍頭上,身姿挺拔,估計身高能有兩米多呢。”
薑湯聽了笑得聲音更大了,自己個頭不高,長相普通,被他們誇成高富帥。
一旁的人說道:“噓,別笑了,有什麽可笑的,讓龍神大人聽到當心天降災禍。”
“不至於,不至於,他要是斤斤計較,怎麽會當神?”
“也對,但龍神大人聽到會不高興的。”
他們正說著,就看到拿著旗子,上麵寫著龍神廟,身穿統一服裝的人走了過來。他們捧著一個木箱,用布帶掛在胸前
“龍神降臨,普度眾生,離苦得樂,重修神廟。”一個童子拿著小旗子一進酒樓就喊出了這句口號。
他好奇的問一旁的食客:“這些人是幹什麽的?”
那人看著他迴答道:“這你都不知道啊!這些人都是龍神廟的信徒,他們來這裏就是為了宣揚龍神。”
他又問道:“哦?那他們手裏拿著的是什麽?”
旁邊的人解釋道:“那個箱子裏裝的都是信徒們捐贈給龍神的香火錢,還有一些香燭、供品之類的。”
他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這時,一個信徒走到了麵前,遞給他一張傳單,上麵印著龍神廟的介紹和教義。
“施主,這是我們龍神廟的宣傳單,請您收下。如果您有興趣,可以到廟裏拜拜,祈求龍神保佑。”信徒恭敬地說道。
接過傳單,看了一眼,上麵寫著:“龍神是世間最偉大的神明,它擁有無限的力量和智慧,可以幫助人們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煩惱。隻要誠心誠意地向龍神祈禱,就能得到龍神的庇佑……”
他忍不住笑了起來,心想:“這也太誇張了吧!”
但又不想掃信徒們的興,於是便將傳單收了起來。
那夥人接著就挨個飯桌停留一會兒,很多食客一聽要重修龍神廟,紛紛慷慨解囊,奉上錢財。
他也扔了幾枚大金環,扔進去後覺得很好笑,之前的龍神應該是送給他傳送門的老人,隻是因為某些事五百年沒有迴來,如今民間流傳的龍神就是他自己了。
可自己保佑不了任何人,他們建的龍神廟估計隻能成為遮風擋雨或者躲避野獸的房子了。
隨著龍神廟的恢複興建,民間的流言給信王也帶來了壓力,他正在與丞相商量。
“丞相,現在民間流傳我背信棄義,沒有誠信,已經背離了信國的信條,我本意是想讓美竹嫁給他的,如果不是當初你阻攔我,造成如今這個局麵,如今該如何收場呢?”信王一臉愁容地說道。
丞相聽後,微微一笑:“大王,您不必過於憂慮。這些流言蜚語隻是一時之患,時間會衝淡一切。”
信王皺起眉頭,憂心忡忡地說:“可是,這樣下去,我的聲譽受損,恐怕難以挽迴啊!”
丞相安慰道:“大王,您無需擔心。您就按照當初我們的計劃行事吧!讓老百姓們都知道大王您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言出必行、信守承諾之人,這樣他們自然也不會再鬧了。
“失策!既然薑湯是龍神大人的人,就算有敵國入侵,也會幫助我們!必須補償他。”
“非也,根據史詩記載,五百年前的戰爭龍神選擇袖手旁觀,並沒有幫助任何一方。不過大王如此在意民眾的看法,那便履行諾言吧。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平息民憤,還能證明大王對民眾的關心和愛護。相信這個消息傳出後,民眾必定會感激涕零,而大王您也將獲得更高的威望。”
信王手中捏著一片龍鱗,眼中閃過一絲決絕之色,沉聲道:“就依你的計劃繼續辦吧,我要薑湯始終成為我們的人!”
此時的他正在院子上的躺椅上悠閑地躺著,吃著紅菱剝的葡萄,好不愜意。突然,外麵傳來一陣嘈雜聲,將他從愜意的氛圍中拉迴現實。
“什麽事?這麽吵。”他皺起眉頭,有些不悅地問道。
“老板,現在城裏到處都在傳信王即將把公主嫁給龍神呢!”武安國匆匆跑來,向他稟報。
而紅菱和佩瑤看起來倒是挺高興的,仿佛如釋重負一般。或許對她們來說,隻要他不當這個駙馬爺,她們就能永遠成為別人眼中的妻子,而不再被人當作駙馬爺的丫鬟看待。
日子又迴到了正軌,他似乎再也沒動過迎娶美竹的春秋大美夢了。
而隨著駙馬爺之夢破碎,以前那些登門拜訪的官員也逐漸沒有了。
“沒有也好,省得自己還得陽奉陰違,自己開著店賺自己的錢就足夠了!”
沒過多久,信王失信的傳聞就傳了出來,民間一時間流言四起,他在酒樓裏聽得是一清二楚。
“龍神下凡,拯救天下,信王允諾將公主嫁給他,但事後卻反悔,將一個丫鬟偽裝成公主,被龍神識破,信國即將大難臨頭。”
“聽說龍神長的醜,把公主嚇到了。”
“沒有,我在黃金城親眼目睹過他的模樣,龍神大人英俊的很。”
薑湯一聽,忍不住笑出了聲:“是嗎,真的很帥氣嗎?”
“當然了,他身高雄偉,英俊瀟灑,讓人看一眼就能記住,那天他在龍頭上,百姓們紛紛跪地行禮,真是太壯觀了!那場麵我一輩子都忘不了。”那位百姓說道。
“你們說的這麽誇張,要是能讓我見他一麵就好了。”薑湯掏出手機打開前置攝像頭左看右看。
“別癡心妄想了,人家可是高高在上的龍神大人,怎麽會隨便見我們這些普通人。”
聽著他們的議論,心中不禁有些得意。原來自己在他們眼中竟然如此帥氣,看來以後出門要小心一些了,免得被人圍觀。不過,聽到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心裏還是美美的。
那人看著他說迴答:“對,他眼睛上戴著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凡間是沒有的,一定是可以看穿人心的法寶。他站在龍頭上,身姿挺拔,估計身高能有兩米多呢。”
薑湯聽了笑得聲音更大了,自己個頭不高,長相普通,被他們誇成高富帥。
一旁的人說道:“噓,別笑了,有什麽可笑的,讓龍神大人聽到當心天降災禍。”
“不至於,不至於,他要是斤斤計較,怎麽會當神?”
“也對,但龍神大人聽到會不高興的。”
他們正說著,就看到拿著旗子,上麵寫著龍神廟,身穿統一服裝的人走了過來。他們捧著一個木箱,用布帶掛在胸前
“龍神降臨,普度眾生,離苦得樂,重修神廟。”一個童子拿著小旗子一進酒樓就喊出了這句口號。
他好奇的問一旁的食客:“這些人是幹什麽的?”
那人看著他迴答道:“這你都不知道啊!這些人都是龍神廟的信徒,他們來這裏就是為了宣揚龍神。”
他又問道:“哦?那他們手裏拿著的是什麽?”
旁邊的人解釋道:“那個箱子裏裝的都是信徒們捐贈給龍神的香火錢,還有一些香燭、供品之類的。”
他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這時,一個信徒走到了麵前,遞給他一張傳單,上麵印著龍神廟的介紹和教義。
“施主,這是我們龍神廟的宣傳單,請您收下。如果您有興趣,可以到廟裏拜拜,祈求龍神保佑。”信徒恭敬地說道。
接過傳單,看了一眼,上麵寫著:“龍神是世間最偉大的神明,它擁有無限的力量和智慧,可以幫助人們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煩惱。隻要誠心誠意地向龍神祈禱,就能得到龍神的庇佑……”
他忍不住笑了起來,心想:“這也太誇張了吧!”
但又不想掃信徒們的興,於是便將傳單收了起來。
那夥人接著就挨個飯桌停留一會兒,很多食客一聽要重修龍神廟,紛紛慷慨解囊,奉上錢財。
他也扔了幾枚大金環,扔進去後覺得很好笑,之前的龍神應該是送給他傳送門的老人,隻是因為某些事五百年沒有迴來,如今民間流傳的龍神就是他自己了。
可自己保佑不了任何人,他們建的龍神廟估計隻能成為遮風擋雨或者躲避野獸的房子了。
隨著龍神廟的恢複興建,民間的流言給信王也帶來了壓力,他正在與丞相商量。
“丞相,現在民間流傳我背信棄義,沒有誠信,已經背離了信國的信條,我本意是想讓美竹嫁給他的,如果不是當初你阻攔我,造成如今這個局麵,如今該如何收場呢?”信王一臉愁容地說道。
丞相聽後,微微一笑:“大王,您不必過於憂慮。這些流言蜚語隻是一時之患,時間會衝淡一切。”
信王皺起眉頭,憂心忡忡地說:“可是,這樣下去,我的聲譽受損,恐怕難以挽迴啊!”
丞相安慰道:“大王,您無需擔心。您就按照當初我們的計劃行事吧!讓老百姓們都知道大王您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言出必行、信守承諾之人,這樣他們自然也不會再鬧了。
“失策!既然薑湯是龍神大人的人,就算有敵國入侵,也會幫助我們!必須補償他。”
“非也,根據史詩記載,五百年前的戰爭龍神選擇袖手旁觀,並沒有幫助任何一方。不過大王如此在意民眾的看法,那便履行諾言吧。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平息民憤,還能證明大王對民眾的關心和愛護。相信這個消息傳出後,民眾必定會感激涕零,而大王您也將獲得更高的威望。”
信王手中捏著一片龍鱗,眼中閃過一絲決絕之色,沉聲道:“就依你的計劃繼續辦吧,我要薑湯始終成為我們的人!”
此時的他正在院子上的躺椅上悠閑地躺著,吃著紅菱剝的葡萄,好不愜意。突然,外麵傳來一陣嘈雜聲,將他從愜意的氛圍中拉迴現實。
“什麽事?這麽吵。”他皺起眉頭,有些不悅地問道。
“老板,現在城裏到處都在傳信王即將把公主嫁給龍神呢!”武安國匆匆跑來,向他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