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鄴城,荀攸府】


    荀攸和朱建平相對而坐。


    一個是儀容整潔的鄴城高官,另一個像是鄉下來的窮親戚,形成鮮明的對比。


    旁邊一名美貌女子輪流給二人斟酒。


    朱建平看了那名女子一眼,向荀攸笑道:“阿騖越來越好看了,隻是,公達這臉色,倒是憔悴了很多。”


    叫做阿騖的這名女子,是荀攸的妾。


    荀攸淡然一笑,“年紀大了,歲月不饒人啊。”


    “公達思慮過多,難免傷身。”朱建平說道,“元常比你還大六歲,平時以書法修身養性,心平氣定,氣色比你好很多。”


    元常是鍾繇的字。鍾繇是荀攸的好友,是個很厲害的人。第一,他是當世有名的書法家;第二,他後來有一個很出名的兒子,叫鍾會;第三,也是最厲害的一點,兒子鍾會出生那一年,鍾繇這個老頭子已經七十四歲了……實在是讓人不得不服。


    荀攸無奈的說道:“我要操心軍國大事,又掌管刑律,事務繁多,哪裏有閑情修身養性?”


    “你就是個操勞命。”朱建平戲謔的說道,“我早就說過,你會走在元常前麵,後事還得讓他來打理。阿騖年輕貌美,等你百年之後,也不好讓她清守孤獨,你猜元常會不會把阿騖再嫁出去?”


    阿騖聽到,立即低下頭去,“朱先生莫要拿這種事情說笑。”


    荀攸苦笑一下,向朱建平說道:“難得一聚,你就不能說點好聽的?”


    “罪過罪過,罰我多喝幾杯。”朱建平哈哈一笑,拿起酒杯一飲而盡。


    一杯酒下肚,朱建平咦了一聲,看著酒杯說道:“這酒的味道……我進城之後,喝過這種酒,那家酒坊好像叫……留香居。”


    “不錯,這就是留香居的酒。”荀攸輕輕一笑,“那酒坊的東家姓吳,叫吳明……說起來,此人還是我堂叔荀文若的學生。”


    “荀令君的學生?”朱建平不禁有些好奇,“這個吳明,有什麽過人之處嗎?”


    【留香居】


    “朱建平?”吳明仰著頭迴憶了一下,“荀攸的朋友嗎?沒印象……”


    “用兩個字做名,倒是很少見。”孫香說道,“‘建平’會不會是他的表字?”


    “不是。”郭襄搖搖頭,“那位朱先生說他沒有字。”


    呂娟想了想,“兩個字的名,又沒有表字……不像是出自官宦人家,大概就是個普通百姓。”


    吳明說道:“既然是荀攸的朋友,應該不是一般人。”


    小雲插嘴道:“朱先生應該是個相士,會看麵相,還會看手相。他還說,二夫人以後前程無量,貴不可言。”


    郭襄笑道:“朱先生是說客氣話罷了,這種相士之言,哪裏能信?”


    “貴不可言?”呂娟看了吳明一眼,“夫君以後會做很大的官嗎?”


    孫香盯著吳明看了一會,搖了搖頭,“我看不會。”


    “我也覺得不會。”吳明自嘲的說道,“我這種懶人,連自家酒坊的賬目都不看,哪裏能做官?”


    【荀攸府】


    “我這位堂叔對吳明的評價甚高,說此子有天道眷顧,世間少有。”荀攸拿著酒杯說道,“吳明曾經好幾次在軍中效力,不論多麽難打的仗,他總能逢兇化吉。有一件事,我印象十分深刻。丞相初次征討宛城的時候,吳明料定張繡會降而複叛,並勸說夏侯元讓出兵救援。後來張繡果然叛了,若不是援兵及時到達,後果不堪設想。”


    朱建平眼中一亮,“難道吳明能預知禍福?這本事,莫非是荀令君教的?”


    荀攸說道:“那倒未必。我堂叔雖然學識淵博,卻並不精通讖緯之術。”


    朱建平想了想,“也是,荀令君為人剛直,以大道立身,應該不會琢磨這些趨吉避禍的門道。”


    荀攸沉默片刻,忽然輕輕歎了口氣,“說迴我這堂叔,近期發生的事情,我倒是有些放心不下。”


    朱建平抬起頭來看著荀攸,“荀令君怎麽了?”


    荀攸說道:“自從皇上遷都之後,堂叔一直留守許都,從未隨軍遠征。此次丞相南征孫權,執意將他帶去,總覺得有些反常。”


    朱建平問道:“丞相這麽做,應該是有原因吧?”


    “你有所不知,丞相本來有意進爵國公,加九錫,而我堂叔並不支持……我覺得,丞相這次將他調離許都,或許是想當麵敲打。”荀攸的語氣變得沉重起來,“隻是,以我堂叔那個性子,多半不會妥協。”


    朱建平輕輕搖了搖頭,“大漢朝廷已經是空殼一個,荀令君如此執著,也許是過不了他心裏那道坎。”


    “我荀家世食漢祿,堂叔的心思,我十分清楚。”荀攸說道,“可如今之勢,與丞相對立,終究不是明智之舉。”


    朱建平沉思片刻,忽然沒來由的問了一句:“荀令君今年多大年紀了?”


    荀攸說道:“堂叔小我六歲,今年已經五十了。”


    按輩分,荀攸是荀彧的侄子,不過,他比荀彧大六歲。


    “建平為何問起這個?”荀攸問道。


    朱建平淡然一笑,“有些事情,命中注定,無法強求。”


    【揚州,九江】


    壽春,是當年袁術稱帝的地方。


    這座城市在淮水南邊,肥水之濱,位置十分重要。


    如果說合肥是抵禦孫權北上的前沿陣地,那麽壽春就是合肥的後盾。


    曹操的水軍在壽春略做停留,繼續向前進發。


    荀彧在壽春下了船,並沒有隨軍南下。


    從譙縣出發之後,荀彧與曹操聊過什麽,談得如何,不得而知。


    隻知道荀彧病了,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不得不留在壽春。


    【冀州,鄴城,留香居】


    朱建平牽著一頭驢子,走到院子門口。


    小雲看見這老頭,從院子裏迎了出來,“朱先生又來討酒喝嗎?”


    “是啊。”朱建平笑了笑,“吳公子在家嗎?我想跟他喝幾杯。”


    【後院】


    吳明拿著典韋的靈牌,輕輕擦拭。


    轉眼之間,典韋去世已經十五年。


    往日的點點滴滴湧上心頭,吳明的神情有些恍惚。


    這時,小雲匆匆走了進來,“老爺,朱建平來了,他想見你。”


    吳明迴過神來,將手裏的靈牌放迴到神龕裏,“朱建平?那個算命先生?”


    【正堂】


    郭襄和小雲端上酒菜。


    朱建平饒有興致的打量著吳明,那眼神十分複雜,有好奇,有欣賞,還有幾分驚訝。


    被對方這樣看著,吳明難免有點不太自在。


    朱建平說道:“前幾天聽荀公達說起,就覺得公子異於常人。今天一見,公子果然是麵相不凡。”


    吳明低頭給自己倒了一杯酒,“先生言重了,我就是個賣酒的,哪有什麽不凡?”


    朱建平笑了笑,“我已準備離開鄴城,不過有件事一直放不下,所以冒昧登門拜訪。”


    吳明問道:“先生找我,是為了什麽事?”


    朱建平站起身來,笑眯眯的走到吳明麵前,“我想給你看個相。”


    吳明似乎有點忐忑,“看相要湊這麽近嗎?”


    “相術不止是看麵相一種,還有手相,體相,骨相……”朱建平笑道,“公子若是不介意,我想在你身上摸一摸。”


    “呃?”吳明一愣。


    【正堂外】


    郭襄和小雲退出正堂,關上屋門。


    呂娟和孫香正站在門外。


    “兩位夫人在這裏做什麽?”小雲納悶。


    “我想看看朱先生。”呂娟說得有點含蓄。


    “我想讓朱先生看看。”孫香說得比較直接。


    這兩個女人的臉上寫滿了好奇和八卦,有點期待,還有點興奮。


    郭襄笑道:“朱先生正在給老爺看相……不是看,是摸。”


    “嗯,用手摸。”小雲在自己身上比劃了一下。


    呂娟和孫香相互看了一眼。


    “那就算了,不看了。”呂娟轉身離去。


    “我也不看了。”孫香也走了。


    【正堂】


    朱建平的雙手在吳明的肩膀上捏了一會,然後又沿著後頸向上,摸到吳明的後腦,然後是額頭和臉頰。


    不知道為什麽,吳明心中漸漸不安,感覺這老頭的一雙手正在探查他的所有秘密。


    朱建平沉思片刻,笑眯眯的坐了迴去,拿起酒杯喝了一口,“不錯,果然不錯……”


    “什麽不錯?”吳明心虛的問道。


    “請問公子,是否知道江東的吳範?”朱建平看著吳明笑道。


    “吳範?”吳明一臉茫然。


    “吳範、吳文則,在孫權手下做官。”朱建平說道。


    文則是吳範的字,很巧的是,於禁的表字也叫文則。


    吳明想了想,“不認識……不過,這個名字好像什麽時候聽說過。”


    朱建平笑了笑,“我喜歡遊曆四方,前幾年在江東和吳範打過交道。這個人有窺探天機之術,能未卜先知,預知禍福……說起來,與傳說中的水鏡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


    吳明一驚,猛然想起,司馬徽曾經提到這個人……吳範,這個世界裏的觀察者之一。


    朱建平看了吳明一眼,繼續說道:“五年前,孫權想攻打江夏的黃祖,當時吳範說,此次進軍討不到什麽好處,不如明年出兵,而且,荊州之主劉表也會在次年身死。而孫權不聽勸告,執意進攻,果然無功而返……到了第二年,孫權再次出兵,行至尋陽,吳範登船祝賀,催促軍隊急行,這一迴,果真一戰而勝,將黃祖斬殺。並且,如吳範所料,劉表就在這一年死了。”


    “嗯……吳範果然是個奇人。”吳明點了點頭,卻沒有太多的驚訝。他自然知道,作為觀察者,準確的預測曆史事件,並不是難事。


    朱建平意味深長的說道:“說來也巧,公子也姓吳,你和吳範之間會不會有些關係?”


    吳明背後一寒,似乎是害怕被人看破什麽,躲避著朱建平的目光,“沒有沒有……我是個孤兒,不認識吳範,從來沒有見過他。”


    朱建平輕輕一笑,壓低聲音說道:“這屋裏隻有你我二人,我就不繞彎子了。若我沒有看錯,公子與吳範一樣,也有窺探天機的能力。”


    吳明張了張嘴,看著朱建平,一時說不出話來。


    朱建平繼續說道:“公子雖然能預知禍福,卻不輕易在人前表現,相比吳範,低調許多……公子有如此神通,卻隻甘願做個酒商,實在令人不解。”


    吳明拿起酒杯喝了一口,強裝鎮定,“朱先生,這個事情……你應該是誤會了,其實我並沒有你說的那種神通。”


    朱建平笑了笑,“公子不必擔心,今天的事,我不會對第三個人說。隻是,荀令君現在的狀況,我覺得應該讓你知道。”


    “文若先生……他怎麽了?”吳明忽然有點不安。


    “你的恩師荀令君,被丞相調離許都留在了軍中,目前正在南征孫權的路上。”朱建平說道。


    吳明一呆,“老師隨軍出征了?”


    朱建平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請問公子,以你看來,荀令君此行是福是禍?”


    吳明眉頭緊鎖,沉默不語。


    印象裏,荀彧一直坐鎮後方,並沒有在前線出謀劃策。


    而且,在曆史之中,荀彧也沒有參與過攻打孫權。


    吳明努力迴憶,忽然意識到,這一次曹操南征之後,史書中再也沒有荀彧的任何記載。


    荀彧是什麽時候死的?他是怎麽死的?


    關於荀彧的結局,吳明隻能依稀想起一些片段。


    他心裏一沉,拿著酒杯的手輕輕顫抖。


    朱建平目不轉睛的看著吳明,幽幽說道:“公子果然知道答案。”


    吳明抬起頭,顫聲說道:“文若先生……有難?”


    朱建平輕輕點了點頭,“以荀令君的命數,活不過五十歲,就是今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名三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小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小鬼並收藏無名三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