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縣】


    郭嘉死了,年僅三十七歲。


    曹操嚎啕大哭,一直哭到滿眼血絲,嗓子嘶啞。


    沒有人敢勸。


    曹營眾多謀臣之中,郭嘉雖然不如荀彧德高望重,也不如荀攸功勞卓著,卻無疑是曹操最喜歡的一個。因為郭嘉最懂曹操,而曹操也對他言聽計從。


    曹操無比悲痛的向荀攸等人說道:“諸位都是我同輩之人,隻有奉孝年紀最輕。原本,我還想等天下大局已定,將身後治國大事托附於他,而他卻中年早逝,真是天命不遂我願啊!”


    吳明心中空蕩蕩的。


    郭嘉對於吳明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吳明請他出山,又送他離世,冥冥之中,見證了這個天才短暫人生中最耀眼的光輝。這個人嗜睡、貪酒、好色,滿身缺點,卻又充滿魅力。郭嘉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甚至都不是一個好男人,但是在吳明心裏,這個人無可替代。


    如果郭嘉不死,哪怕再多活一年,恐怕三國的曆史都要重寫。


    或許,都沒有後來的三國。


    可惜,曆史沒有如果。


    【荊州】


    “你說諸葛孔明?”劉備看著徐庶說道,“嗯……這人我有印象。”


    徐庶笑道:“此人大才,之前我向玄德公提起過。若能得他相助,大業可期。”


    劉備點了點頭,“好,那你去叫他一起過來。”


    徐庶遲疑片刻,“此人難以屈就,玄德公最好放下身份,親自登門拜訪。”


    關羽和張飛相互看了一眼,麵露不屑。


    【隆中】


    襄陽向西二十多裏,有一個叫隆中的地方。


    諸葛亮就在此隱居。


    說是隱居,其實也不盡然。


    與諸葛亮來往的那些人,全是荊州文化圈的頂流。就好比後世繁華都市的郊區有一個別墅,隔三岔五的總有一些名人大佬過來舉辦沙龍,你要說這家主人是在隱居,估計是沒有人信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諸葛亮的地圖還沒畫好,或是簡曆還沒寫完,傳統的說法是,劉備來了三次,才終於見到了他。


    大冬天的,四十六歲的劉備往這裏跑了三迴,就為了見一個比自己小二十歲的年輕人,實在是誠意滿滿。


    於是就有了名傳千古的隆中對。


    諸葛亮對劉備說的話,簡單總結一下,大概就是這麽幾句:


    曹操實力強大,別跟他硬剛。


    孫權地盤穩固,宜和他結盟。


    荊州是塊寶地,要趕緊拿下。


    益州是塊肥肉,不要白不要。


    像劉將軍你這樣牛哄哄的人物,隻要占據荊州益州,據險而守,猥瑣發育,等天下一旦發生變故,讓一員上將從荊州打向宛城和洛陽,你再親自從益州出兵秦川,人民群眾豈不是要夾道歡迎?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備聽完這一番話,大喜過望。


    這一篇宏偉的戰略規劃,完全就是針對劉備定製的。


    諸葛亮在荊州住了這麽久,最近幾年還成了劉表的親戚,卻一直沒有出仕,顯然是看不上劉表。以他的能力,去曹操和孫權手下做個官,簡直是信手拈來,可他又遲遲不動,擺明了就是不樂意。


    曹操和孫權手下已經人才濟濟,荀彧荀攸賈詡,周瑜魯肅張昭,這些全都是當世人傑。一個年輕人,如果在一家大集團從頭做起,何年何月才能出人頭地?


    諸葛亮誌向遠大,常常自比管仲、樂毅……他要做的不是一個普通的官。


    隻有劉備這個落魄而有野心的漢室宗親,才能達成諸葛亮的心願。


    隻有給劉備定製的隆中對,才能達成諸葛亮的遠大理想。


    即便他是諸葛亮,有沒有可能在第一次認識劉備的時候靈光一閃,想通以上問題?


    即便他是諸葛亮,有沒有可能在第一次認識劉備的時候,就決定以身相許?


    他要不要花時間考察劉備的人品,性格,抱負和實力?


    所以,有理由懷疑,史書上的“凡三往乃見”,實際上是“三往三見”,甚至可能是“多往多見”。


    眾所周知,那個時代的史書原文是沒有標點符號的。


    而經後人標注過的語句是:“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如果將標點符號改動一下,就會變成:“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


    這個句號放在哪裏,會導致對這段話的理解不同。


    劉備身邊的徐庶,就是諸葛亮的至交好友,這幾年來,徐庶和諸葛亮有沒有通過書信,有沒有見過麵?兩人之間有沒有聊過劉備?


    是否可以認為,自從劉備到了荊州,諸葛亮的考察就已經開始了?


    成就劉備的是諸葛亮,反之,成就諸葛亮的,又何嚐不是劉備?


    總之,兩人一拍即合,如魚得水。


    【水鏡莊】


    兩個老人坐在亭子中,中間擺著一盤棋。


    “你那個寶貝女婿終於出山了?”司馬徽問道。


    “是啊。”黃承彥拿著一個棋子,想了一會,終於放在了棋盤上。


    “這一步下去,後麵恐怕不好走啊。”司馬徽笑道。


    黃承彥淡然一笑,“好不好走,都是命吧。”


    【鄴城】


    郭襄將一個竹筒遞給吳明,“老爺,這是揚州的信。”


    她又將另一個竹筒遞給呂娟,“夫人,這是荊州的信。”


    “揚州的信?”吳明拆開竹筒,拿出一卷紙,忽然發現另外兩個女人都在看著自己。


    他有點心虛,拿著紙向呂娟說道:“夫人要不要先看?”


    “不用。”呂娟一笑,“我不看也知道是罵你的。”


    “罵我?為什麽?”吳明不解。


    郭襄又把兩個竹筒放在吳明麵前,“因為老爺一直不在家,已經兩次沒有迴信了。”


    吳明哭笑不得。


    呂娟看了看手裏的竹簡,向吳明說道:“小妍又生了,這次生了個女兒。”


    吳明笑了笑,“這下兒女雙全,張飛一定開心。”


    “還有……”呂娟又說道,“甘夫人也生了,她生了個兒子。”


    “那劉備一定高興壞了,他一直想要個兒子。”吳明說道。


    “就是這個名字……”呂娟皺了皺眉,“劉禪……劉備為什麽給他兒子起這麽個名字?”


    吳明放下手裏的紙,轉過頭來,“劉禪這個名字不好嗎?”


    呂娟說道:“劉備之前的養子,是叫劉封對吧?”


    “是啊。”吳明點點頭。


    郭襄開口說道:“封禪,就是祭祀天地,那是皇上才能做的事情。這個劉備野心不小呢。”


    吳明一愣。


    他一直以為劉禪這個名字是理所當然的。


    呂娟用手敲了敲吳明的腦袋,“你以後有了孩子,若是起名叫吳登基,吳即位,你看曹操會不會扒了你的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名三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小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小鬼並收藏無名三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