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


    劉備果然攛掇劉表,想要趁曹操遠征、後方空虛,趕緊去捅一刀。


    不出郭嘉所料,劉表不同意。


    博望坡那一戰,劉備嚐到了甜頭,在荊州威望大增,撈到了不少政治資本。


    但是劉表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博望坡之後第二年,曹操迴過頭來的時候,劉表嚇得半死,陰影留存至今。


    上一次偷襲許都,還可以說是為了響應北方袁家的兩個兒子,牽製曹軍,而現在,袁家勢力已經被趕到邊疆,今非昔比,繼續維持所謂的聯盟,似乎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


    何況,劉表本來就隻是想讓劉備做一條看門狗,根本不希望他做大。


    【幽州,易縣】


    曹操大軍行經易縣。


    天色已晚,就地紮營。


    韓浩抱著酒壇子給郭嘉和吳明倒酒,“行軍辛苦,來,都喝一杯。”


    郭嘉笑道:“這一段路都還好走,等過了無終縣,那才開始辛苦。”


    “不會要爬山吧?”韓浩問道。


    郭嘉拿著酒杯說道:“我們應該是走傍海道。”


    韓浩正在倒酒,吳明遞過杯子。


    酒杯與酒壇口錯過,酒灑在案上。


    “你看看,多浪費。”韓浩埋怨道。


    吳明趕緊說道:“是我不小心。”


    郭嘉看著案上的酒漬,忽然陷入了沉思。


    韓浩注意到郭嘉的表情,“怎麽了?”


    郭嘉騰的一下站起身來,猛的向帳外跑去。


    吳明和韓浩麵麵相覷。


    【幽州,無終縣】


    曹軍加快行軍,趕到無終時,已經是夏季。


    這時的進軍方向,按後世的地圖來看,就是從天津市北部的薊州區,去遼寧省朝陽市南部的朝陽縣。這兩地直線距離大約300公裏,中間全部是崇山峻嶺,隻有南邊靠近海邊的地方易於通過,這一段沿海的路段,地勢低平,古稱傍海道,後世叫做遼西走廊。


    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走的就是扼守遼西走廊的山海關。如果北麵的山路那麽容易走,天下第一關就不會在曆史上聲名顯赫。


    郭嘉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此時連綿大雨,臨海低窪地區被水淹沒,形同沼澤,曹軍進軍受阻。


    這麽一耽擱,烏桓已經得到消息,派兵把守險要路段,將曹軍堵在了傍海道。


    【荊州】


    孫權再次攻打江夏郡,擄走了不少百姓。


    黃祖又一次吃了敗仗,荊州水軍傷亡慘重。


    劉表深感壓力,將劉備從新野調到了樊城。


    此舉用意頗深,把劉備弄到後方來,免得他總是惦記許都,把繩子收短一點,劉表心裏也踏實。


    劉表還交給劉備一個任務,訓練水軍。


    樊城與襄陽一江之隔,也是臨江,易於訓練水軍。


    劉備接到這個任務,有點犯難。


    他手下那幫人,會遊水的都不多,操練水軍更是門外漢。


    這時關羽站了出來,主動承擔了這個任務。


    “不會可以學。”關羽說道。


    張飛看著躊躇滿誌的關羽,不由得心中佩服。


    這個長胡子,老家是河東郡解縣,即是後世的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之所以叫鹽湖區,是因為這裏有個古老的大鹽池,也被稱為中國的死海。這個鹽池有個天然的好處,人在裏麵很難沉下去,也不知道關羽不怕水,跟這個鹽池有沒有某些必然聯係。


    關羽從友軍借調了幾名熟悉水軍的軍官,迅速開展工作,很快就遇到了第一個問題。


    他暈船。


    天性驕傲的關羽,自然不能被這一點小小的困難嚇倒,他一咬牙,住到了船上。


    趙雲看著關羽每天吐的臉色煞白,不由得心中佩服。


    果然是個狠人。


    【鄴城,留香居】


    有人送來了信。


    揚州寄來的,寄給吳明的信。


    呂娟看著桌上封起來的竹筒,“拆了吧。”


    郭襄有些顧慮,“老爺不在家,這樣拆開,合適嗎?”


    呂娟想了想,“夫君沒那麽快迴來,先看看信裏寫的什麽。”


    郭襄打開竹筒,從裏麵抽出一卷紙,遞到呂娟手裏。


    “用紙寫信,看來是家裏有錢。”呂娟拿著信笑了笑,“果然是她……”


    呂娟看完信,又遞給郭襄,“這丫頭的字實在不怎麽樣。”


    郭襄看著信,忍不住想笑,偷偷看了看呂娟的表情。


    呂娟想了想,“她明明是富貴人家的小姐,和夫君接觸時間也不長,居然就對夫君念念不忘……感覺不合情理。”


    郭襄笑道:“老爺一直都很有女人緣。”


    呂娟皺了皺眉,“總覺得哪裏不對。”


    “看這信上,這女子應該是個率真之人,未必存了什麽壞心思……”郭襄試探著說道,“夫人不喜歡她嗎?”


    呂娟板著個臉,“不喜歡。”


    【幽州】


    曹操正在發愁。


    一個叫田疇的人出了個主意,說北邊山裏有一條路,廢棄兩百年了,勉強還能找到些小路痕跡,不如從那裏繞道偷襲。


    曹操覺得可行,於是率軍後撤,臨走還在靠近水邊的道路旁邊立了一個大木頭,上麵寫著:“現在正是暑夏,道路不通,且等秋冬再進軍。”這麽個東西,看起來是通令全軍的標識牌,其實是為了麻痹敵人。烏桓的騎兵斥候見到,以為曹操真的退兵了,歡天喜地的迴去報告。


    曹軍繞道,由盧龍塞北出。


    這個盧龍塞,就在山間的盧水之濱,是一個險要之地。後世將這裏叫做喜峰口,抗戰期間,中國軍人在這個地方奮勇抵禦日寇,喜峰口戰役由此得名。


    田疇給曹操指的這條路,其實並不算一條明路,甚至可以說是一條絕路。


    因為過了盧龍塞之後,幾乎就沒有路。


    曹軍挖山填穀,開辟道路,在大山裏輾轉五百餘裏。


    郭嘉覺得行軍的速度太慢,向曹操進言:“兵貴神速。我們千裏奔襲,輜重太多,行軍緩慢,若被對方察覺,必然有所防備。不如留輜重在後,輕兵速進,攻其不備。”


    曹軍分作前後兩隊,前隊火速進軍,經過白檀、平岡,穿越鮮卑族的居住地,向東直奔柳城。


    【烏桓】


    曹軍終於進入烏桓的地盤。


    此時已經到了秋天。塞外的秋天,更加寒冷。


    中途二百裏沒有水源,曹軍鑿地三十餘丈作井。


    沒有後勤供應,糧食短缺,曹軍殺馬數千匹作糧。


    郭嘉騎術不精,常常落在隊伍後麵。


    吳明總是跟著他,防止這家夥掉隊。


    沿途已經有不少士兵掉隊,這些失蹤的士兵,再也沒有迴來。


    這是曹軍有史以來最艱難的一次行軍,甚至還有高級將領死在了路上。


    破羌將軍張繡就沒有撐下來。


    這個張繡,之前在宛城殺的曹操人仰馬翻,也是一員猛將。這一路曆經艱險,還沒有到達柳城,張繡就去陪典韋了。


    有一本書上寫,五官將曹丕幾次因邀請跟張繡會麵,怒罵對方:“你害死我兄長,有何臉麵見人!”張繡心中不安,於是自殺了。


    這種說法有幾個疑點:


    第一, 動機存疑。曹昂死了,曹丕就成了曹家的嫡長子,是最大的受益人。這一年曹丕二十歲,已經不是賭氣的小孩子了,烏桓還未平定,他有沒有必要這個時候去招惹軍中大將。


    第二, 時間存疑。曹丕此時隻是個白身,五官中郎將是他四年之後的官職。


    第三, 地點存疑。張繡死在進軍柳城的路上,這段時間曹軍一路行軍打仗,這兩人竟然有閑工夫在半路上頻繁相邀會麵翻舊賬。


    不得不說,曹操這次遠征決心之堅定。吳明在行軍隊伍中不僅看到了曹丕,甚至還有十五歲的曹植。


    此戰如果不勝,曹家的精英就有被一鍋端的危險。


    【曹軍營寨】


    “還挺合身,就這個吧。”曹純拍了拍吳明身上的甲衣。


    吳明脫下甲衣,感慨的說道:“還是你們虎豹騎待遇好。”


    “迴頭跟烏桓人打起來,你自己要小心,我可顧不上你。”曹純笑道。


    旁邊的郭嘉說道:“這小子命大,用不著你操心。”


    曹純看了看郭嘉,“你這個身板居然能堅持到現在,真是不容易。”


    “不要小看我。”郭嘉笑道。


    這個身材偏瘦的男人,雖然更瘦了,精神卻依然很好。


    三個人在火堆旁坐了下來。


    吳明將肉幹撕開,將大的那一塊遞給郭嘉,“你多吃一點。”


    郭嘉嚼了兩下,好像有點噎,咳嗽了一聲,“若是再來一碗酒就好了。”


    曹純說道:“你倒是想的美。”


    “再喝不到酒,我會憋出病來的。”郭嘉埋怨道。


    吳明又遞過來一個碗,“多喝熱水。”


    【荊州,樊城】


    酒,都是好酒。


    酒宴結束,滿堂賓客逐漸散去。


    隻有一個年輕人還沒有走。


    這人看上去二十多歲,一副書生模樣。


    劉備見他眼生,也沒有理他,坐在案邊,拿著毦牛尾巴在那裏隨意編了起來。早年劉備賣草鞋織蘆席為生,這手藝算是他的老本行。


    書生走了過來,看著劉備笑道:“將軍應是誌向遠大,如何在此行編織之事?”


    劉備抬頭,仔細一看,見這書生身材高大,氣宇軒昂,立即將手裏的牛尾扔掉,“我隻是心中憂悶,隨手擺弄一下罷了。”


    兩人就這麽聊了起來。


    這書生談吐不凡,見識非淺。


    直到這人走了,劉備才隱隱約約想起什麽來。


    “這人的名字,好像在哪聽說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名三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小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小鬼並收藏無名三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