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順著他指示的方向看過去,不遠處有一座兩層的小樓,房頂露在水麵外,依稀還能看到上麵放著東西。
原來,為了不食言,李方鵬夜裏依然堅持在鋪子裏打鐵,起初下大雨,但是還沒被淹,他沒在意,隻一心想著趕緊把模具做好。
雨越下越大,但是模具已經打了一半,不能放棄,將東西都搬到地勢高的地方繼續打,醉心打鐵的他根本沒多注意外麵的情況。
等模具都打好了的時候,才意識到這場暴雨是多麽的瘋狂和可怕,所有東西都被衝走,水位還在繼續上升。
他奮力將東西搬到了一處兩層樓的房頂,然後自己爬到了不遠處的樹杈上。
答應別人的事情,無論如何他都要做到。
聽著他的解釋,陸庭遠打量了一下他,這小夥子人品的確不錯,誠實守信,遇事也冷靜。
梁平從懷裏掏出兩個玉米餅遞給他,“吃點兒東西吧!”
李方鵬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過了東西,他實在是太餓了。
陸庭遠和梁平一起將房頂上的模具搬了下來,一張小船很快就堆滿了。
“這裏就隻有你一個人了嗎?其他人呢?”
“其他人都被衝走了,我師父迴家去了,也不知道他怎麽樣了,恐怕也……”,說著說著,李方鵬悲上心頭,聲音都帶著些嗚咽。
梁平不再多問,這麽大的洪水,能幸存下來,就已經是極大的幸運了。
“這平安鎮到處都被洪水淹了,你要是願意,就跟我們走吧。”
梁平說完,還看向陸庭遠,用眼神尋求他的意見,陸庭遠點頭表示同意。
李方鵬自然也是願意的,現在哪裏還有藏身之處?這兩個人有吃食,看來還有容身之所,跟著他們也是個好辦法。
隻是他很擔心師傅,他是個孤兒,被師父撿來,教他手藝,就算自己要跟別人走,也想迴去看看師傅。
他有些難為情,“兩位大哥,我師父迴家了,現在還不知道什麽狀況,我想迴去看看。”
畢竟是別人的船,人家又救了自己,再提別的要求好像有些過分。
結果,陸庭遠和梁平想都沒想就答應了,看師父應該的,若是這小子看到有人救他,連師父都拋擲腦後不管不問,那他們才覺得是救錯了人。
李方鵬和師父住在鎮子外圍的一處小院兒裏,師傅年紀大了,除了白天兩人一起在鋪子裏打鐵外,晚上他都會讓師傅迴去,就算是連夜趕工,也是他一個人在鋪子裏忙。
結果,一場暴雨將兩人分開了,這會兒有了機會迴去看看,他有些迫不及待。
大概一刻鍾後,小船就到了他所說的位置。
這裏所有的房屋已經被完全淹沒,包括李方鵬和師傅所住的小院兒,雖然早就知道會是這樣的局麵。
但是當他親眼看到的時候,還是心底止不住的悲涼。
他和師父就像父子一樣,這麽多年來,師父盡心盡力的養育他,將一身的手藝毫無保留的全部傳給了他。
而現在……
陸庭遠知道他此刻的心情,但是現在的局麵不允許他們多浪費時間,劃著小船在附近繞了一圈兒,看到不少人的屍體,都是被大樹攔著了才沒有被衝走,並沒有發現李方鵬師父的遺體。
李方鵬難過歸難過,但是也知道此地不宜多待,師父已經去了,他還要帶著師傅的囑托好好活下去。
這種氛圍,讓三人都沉默了很久,人在悲傷的時候,別人說再多,安慰再多都是沒有用的。
不再多停留,兩人劃著小船離開了。
小船一路劃迴了原來下山的位置,吃了兩個玉米麵餅子的李方鵬,力氣也恢複了許多,梁平用繩子將模具綁在一起,李方鵬主動將模具給扛著。
找了個要解手的理由,讓李方鵬順著腳印先走,梁平在他看不到的時候將小船給收了起來,又弄了兩袋子糧食出來,和陸庭遠一人抗一袋。
雖說有空間偷渡,但總不能隻出不進,時間久了站不住腳。
上山雖然更費力氣,但是有了下山的時候踩出來的一條路,不怕冒然陷進淤泥裏,實際上比下山的時候花的時間還要短。
天隱隱有放晴的趨勢,太陽憋在雲彩裏,想露臉又不露的樣子,這一場暴雨下來,氣溫低了很多。
看著二人平安迴來,梁滿滿的心才徹底放下來。
李方鵬收了收悲傷的情緒,將注意力轉意到眼前,看著這麽多人生活在山裏,他相當的驚訝,整個鎮子都發了洪水,人都被衝走了,這些人卻都躲過了洪水?
當聽到這些人對陸庭遠和梁平喊主子的時候,心裏的疑惑更大了,這兩個人到底什麽身份?
但此時梁平顧不上跟他解釋這麽多,而陸庭遠看著就有些兇巴巴,他不敢多問。
梁平把所有的沒受傷的漢子都叫上,去煤山那邊運煤,蜂窩煤模具已經做出來了,要盡快將蜂窩煤也坐出來,這樣取暖的和做飯的都有了原料,不用擔心燒柴的問題了。
兩百多個漢子,動作很快,力氣也足夠大,有人挖,有人搬運裝框,有人往迴背,很快,一大堆烏漆嘛黑的“石頭”就堆了一地。
這些隻是原煤,要製成蜂窩煤,還要先洗,在梁平的指揮下,抽出五十個漢子,將煤塊按照他的要求洗一遍,這暴雨過後水多的是,隨便一個水坑都可以。
洗幹淨的煤塊,再安排五十個力氣大的漢子,用力將其敲成粉末狀,很快,一堆黑石塊就變成了一堆黑色的粉末。
製作蜂窩煤,不僅需要煤粉,還要黃土,將煤粉和黃土混合均勻,跟蓋房子攪拌水泥似的,從上麵挖一個大坑,不斷地往坑裏加水,然後將新的煤粉填進坑裏。
等水和黃土、煤粉充分融合,再人工不斷地攪拌,讓其融合地更均勻。
水和煤粉的比例要合適,否則要麽做出來不成形,要麽太硬無法充分燃燒。
雖然理論上都懂,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難免失誤,梁平反複調整了好幾次水和煤粉的比例,等手抓的時候能捏成一團的時候,才算是成功了。
接下來就是最後一步,將蜂窩煤模具往煤粉堆上一按,用力按壓緊實,一個漂亮的蜂窩煤就做出來了。
倒這一步,大家就都明白了完整的過程,十個模具,做的很快,沒多久,場地裏到處都是擺著做成型的蜂窩煤了。
成型的蜂窩煤,還要經過烘幹才能使用。
他們的木柴不多,但是將這一批蜂窩煤烘幹投入使用後,那就可以作為燃料繼續烘幹下一批的蜂窩煤了。
烘幹的活交給了婦人們,婦人們心細,隔一會兒就要翻動一下煤塊,保證烘的均勻,這樣也能更快的投入使用。.
原來,為了不食言,李方鵬夜裏依然堅持在鋪子裏打鐵,起初下大雨,但是還沒被淹,他沒在意,隻一心想著趕緊把模具做好。
雨越下越大,但是模具已經打了一半,不能放棄,將東西都搬到地勢高的地方繼續打,醉心打鐵的他根本沒多注意外麵的情況。
等模具都打好了的時候,才意識到這場暴雨是多麽的瘋狂和可怕,所有東西都被衝走,水位還在繼續上升。
他奮力將東西搬到了一處兩層樓的房頂,然後自己爬到了不遠處的樹杈上。
答應別人的事情,無論如何他都要做到。
聽著他的解釋,陸庭遠打量了一下他,這小夥子人品的確不錯,誠實守信,遇事也冷靜。
梁平從懷裏掏出兩個玉米餅遞給他,“吃點兒東西吧!”
李方鵬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過了東西,他實在是太餓了。
陸庭遠和梁平一起將房頂上的模具搬了下來,一張小船很快就堆滿了。
“這裏就隻有你一個人了嗎?其他人呢?”
“其他人都被衝走了,我師父迴家去了,也不知道他怎麽樣了,恐怕也……”,說著說著,李方鵬悲上心頭,聲音都帶著些嗚咽。
梁平不再多問,這麽大的洪水,能幸存下來,就已經是極大的幸運了。
“這平安鎮到處都被洪水淹了,你要是願意,就跟我們走吧。”
梁平說完,還看向陸庭遠,用眼神尋求他的意見,陸庭遠點頭表示同意。
李方鵬自然也是願意的,現在哪裏還有藏身之處?這兩個人有吃食,看來還有容身之所,跟著他們也是個好辦法。
隻是他很擔心師傅,他是個孤兒,被師父撿來,教他手藝,就算自己要跟別人走,也想迴去看看師傅。
他有些難為情,“兩位大哥,我師父迴家了,現在還不知道什麽狀況,我想迴去看看。”
畢竟是別人的船,人家又救了自己,再提別的要求好像有些過分。
結果,陸庭遠和梁平想都沒想就答應了,看師父應該的,若是這小子看到有人救他,連師父都拋擲腦後不管不問,那他們才覺得是救錯了人。
李方鵬和師父住在鎮子外圍的一處小院兒裏,師傅年紀大了,除了白天兩人一起在鋪子裏打鐵外,晚上他都會讓師傅迴去,就算是連夜趕工,也是他一個人在鋪子裏忙。
結果,一場暴雨將兩人分開了,這會兒有了機會迴去看看,他有些迫不及待。
大概一刻鍾後,小船就到了他所說的位置。
這裏所有的房屋已經被完全淹沒,包括李方鵬和師傅所住的小院兒,雖然早就知道會是這樣的局麵。
但是當他親眼看到的時候,還是心底止不住的悲涼。
他和師父就像父子一樣,這麽多年來,師父盡心盡力的養育他,將一身的手藝毫無保留的全部傳給了他。
而現在……
陸庭遠知道他此刻的心情,但是現在的局麵不允許他們多浪費時間,劃著小船在附近繞了一圈兒,看到不少人的屍體,都是被大樹攔著了才沒有被衝走,並沒有發現李方鵬師父的遺體。
李方鵬難過歸難過,但是也知道此地不宜多待,師父已經去了,他還要帶著師傅的囑托好好活下去。
這種氛圍,讓三人都沉默了很久,人在悲傷的時候,別人說再多,安慰再多都是沒有用的。
不再多停留,兩人劃著小船離開了。
小船一路劃迴了原來下山的位置,吃了兩個玉米麵餅子的李方鵬,力氣也恢複了許多,梁平用繩子將模具綁在一起,李方鵬主動將模具給扛著。
找了個要解手的理由,讓李方鵬順著腳印先走,梁平在他看不到的時候將小船給收了起來,又弄了兩袋子糧食出來,和陸庭遠一人抗一袋。
雖說有空間偷渡,但總不能隻出不進,時間久了站不住腳。
上山雖然更費力氣,但是有了下山的時候踩出來的一條路,不怕冒然陷進淤泥裏,實際上比下山的時候花的時間還要短。
天隱隱有放晴的趨勢,太陽憋在雲彩裏,想露臉又不露的樣子,這一場暴雨下來,氣溫低了很多。
看著二人平安迴來,梁滿滿的心才徹底放下來。
李方鵬收了收悲傷的情緒,將注意力轉意到眼前,看著這麽多人生活在山裏,他相當的驚訝,整個鎮子都發了洪水,人都被衝走了,這些人卻都躲過了洪水?
當聽到這些人對陸庭遠和梁平喊主子的時候,心裏的疑惑更大了,這兩個人到底什麽身份?
但此時梁平顧不上跟他解釋這麽多,而陸庭遠看著就有些兇巴巴,他不敢多問。
梁平把所有的沒受傷的漢子都叫上,去煤山那邊運煤,蜂窩煤模具已經做出來了,要盡快將蜂窩煤也坐出來,這樣取暖的和做飯的都有了原料,不用擔心燒柴的問題了。
兩百多個漢子,動作很快,力氣也足夠大,有人挖,有人搬運裝框,有人往迴背,很快,一大堆烏漆嘛黑的“石頭”就堆了一地。
這些隻是原煤,要製成蜂窩煤,還要先洗,在梁平的指揮下,抽出五十個漢子,將煤塊按照他的要求洗一遍,這暴雨過後水多的是,隨便一個水坑都可以。
洗幹淨的煤塊,再安排五十個力氣大的漢子,用力將其敲成粉末狀,很快,一堆黑石塊就變成了一堆黑色的粉末。
製作蜂窩煤,不僅需要煤粉,還要黃土,將煤粉和黃土混合均勻,跟蓋房子攪拌水泥似的,從上麵挖一個大坑,不斷地往坑裏加水,然後將新的煤粉填進坑裏。
等水和黃土、煤粉充分融合,再人工不斷地攪拌,讓其融合地更均勻。
水和煤粉的比例要合適,否則要麽做出來不成形,要麽太硬無法充分燃燒。
雖然理論上都懂,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難免失誤,梁平反複調整了好幾次水和煤粉的比例,等手抓的時候能捏成一團的時候,才算是成功了。
接下來就是最後一步,將蜂窩煤模具往煤粉堆上一按,用力按壓緊實,一個漂亮的蜂窩煤就做出來了。
倒這一步,大家就都明白了完整的過程,十個模具,做的很快,沒多久,場地裏到處都是擺著做成型的蜂窩煤了。
成型的蜂窩煤,還要經過烘幹才能使用。
他們的木柴不多,但是將這一批蜂窩煤烘幹投入使用後,那就可以作為燃料繼續烘幹下一批的蜂窩煤了。
烘幹的活交給了婦人們,婦人們心細,隔一會兒就要翻動一下煤塊,保證烘的均勻,這樣也能更快的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