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睿明麵色慘白。
他調整著自己的唿吸,努力保持思考,跟上陸明的思路——
宇宙對生命一視同仁。
那些被永遠困於世間,被稱為神或魔的超級實體,
那些本質上隻是長生而強大生物的孤獨存在。
它們也有自己的意識與認識。
它們就能依靠自己那缺乏參照係的力量,永遠堅定嗎?
一旦動搖……它們的歸處在哪?
陸明看著海睿明的神色,明白他已經意識到了虛無的真相。
他輕聲補充道:
“看來你懂了。
“當然,它們也會積極自救,尋找解決方案。
“其中的一部分,會永久改變自己的心智結構,以規避這種永恆的虛無,
“這種改變堪比心智層麵的整容手術,有時候甚至是完全轟爛自己的意識——意識,其實隻是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一種工具性存在,它是可以被拆掉的,這一點我們以後可以細聊;
“另一部分,則隻能在煎熬中度日,直至最終瘋狂,被我們收容。
“還有一部分,也是它們中那些智性最出眾的一批,選擇了第三條路。
“它們會主動切除記憶,重構自己的認知——你可以理解為主動降低智商,收縮認知邊界,強行轉變為世界觀接近凡人的存在。
“以它們持有的力量而言,相當於主動把自己打成傻子。
“這些足夠聰明的神,往往恰恰是力量能夠隨著歲月不斷增長的個體。
“以神或魔的標準看,都是有著‘大帝之姿’的強者。
“但正因為強大而智慧,它們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結局:
“一旦完全理解了生命的虛無,理解了自己隻是無垠萬界的一部分,甚至看穿敘事層,發現自己隻是至高神性們永恆戰爭中的一塊彈片,一縷槍火,
“它們就會逐漸被這至高的認知所占有,最終成為某個與它們本質最為接近的,至高神性的一部分肢體,
“最終完全失去自我,陷入上層敘事的深淵。
“那甚至不是什麽‘汙染’——萬界之上的至高神性們,還不至於閑得專門去汙染一個小小宇宙內星球級或星係級的神明。
“隻是這些小神,在長久的虛無,在數以千萬年無目的生存後,主動投入那些無情的高等存在,尋求解脫。
“等同於人類在抑鬱與絕望中自盡。”
“天……”
海睿明大口大口唿吸著空氣,抹了一把額頭的冷汗:
“我從沒想到……這些、這些怪物、神明……這些足夠強大的生物,它們的世界也如此殘酷。”
“是,”
陸明在窗邊踱步,忽然露出一個笑容:
“有趣的是,這其實也解釋了不少異常項目所表現出來的,匪夷所思的親人類行為,
“解釋了它們進入人類世界的緣由。
“我們的文明中,普通人從生到死,都被圈養在民族、國別、種族、星球等概念的圍牆裏,
“這讓大多數人,都下意識忽略了一個事實——
“一切概念,都要依靠族群和族類界定。
“就像我剛才說的,那些心理邊界不但限製了我們,也保護了我們。
“我們是群體動物,被他人所定義,
“這是枷鎖,卻也是護牆。
“他人確是地獄——但他人也是遮雨的屋簷,是溫暖的爐火。
“然而,那些生而強大的異類,那些神明,它們生來就是孤獨的——它們甚至找不到任何同類,仿佛它們的誕生,本身就是一種錯誤,是宇宙的一次抽搐,一次排異反應。
“譬如,那個被我們編號為343,自稱“神”的老人,和另一個四足三臂獨眼的生物,從神格上講,它們都是“耶和華”。
“但它們連物種都不一樣。
“甚至,它們都是各自種族裏的唯一一個。
“它們生來就是宇宙裏的孤兒。
“當他們尋找自己在宇宙這個巨大林地中的生態位時,全都驚恐地發現,無可參照。
“它們無法像電影裏的人造恐龍那樣,通過殺戮確認自己的位置,那不現實。
“大多數凡人對他們而言與沙土無異,而去與那些和他們一樣強大的存在確認……結果不是災難,便是死鬥。
“我曾目睹現實扭曲者之間的戰鬥,最好的結果,也隻是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把彼此砌進樹幹和水泥,然後被我用穩定錨捉住,再爆頭。
“而神明之間的所謂‘確認行為’,那些戰鬥的後果,會比死亡更可怕。
“那麽,你知道,它們中那些既沒有強大到能不斷在敘事層爬升,也沒有決心切掉自己的意識的存在,最終做出了怎樣的選擇嗎?”
海睿明的眼睛越睜越大,他已經想到了答案,但沒有說出來。
他無法確定,所以決定等待陸明說出答案。
“它們選擇了——愛。
“它們要麽創造了自己的種族,細心嗬護;
“要麽在浩瀚星海中主動找一個種族,去愛。
“神愛世人,不是因為它們的愛多到無數揮灑,隻能找一窩蟲子去奉獻。
“而是因為,它們在通過‘愛’自救。
“它們真的需要凡人。
“它們惶恐、迫切、如饑似渴地與這些懵懂的短壽生物進行心智層麵的互動,以此為它們劃定那近乎永恆生命的邊界。
“它們爭先恐後地改變形態,去扮演一個神明,躲在這些朝生暮死的小動物建立起來的‘概念圍牆’後,躲避著宇宙虛無的真相。
“凡人是它們在宇宙中的壓艙物,更是它們的‘錨’。
“這些神、魔、巨龍和英雄,它們情願降格到凡人的世界觀,蜷縮進凡人的神話觀,以求新生。
“即使這些凡人種族——不限於人類,各個種族都是如此——隨著文明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已經不再信奉它們,
“它們也依然要想盡辦法,通過展現神力、下達暗示、入夢甚至恐嚇的方式,死皮賴臉地賴在這個文明中,躲在通俗作品和文學著作裏,占著位置,苟延殘喘——
“我之前提到的那兩個截然不同的‘耶和華’,甚至為了搶奪同一個名字,打了幾千年。
“這才是那些‘神明變得瘋狂’、‘神愛世人’,‘神需要信仰’等等文化模因背後的真相。
“就像某個神親口告訴我的:
“他寧願按照經卷裏的記載去斧鑿外貌、規範言行、委曲求全、扮演善惡,也不願意再‘獨行於宇宙黑暗的淵麵之上’。
“它承受不了那樣的生命。”
……
海睿明麵色慘白。
他調整著自己的唿吸,努力保持思考,跟上陸明的思路——
宇宙對生命一視同仁。
那些被永遠困於世間,被稱為神或魔的超級實體,
那些本質上隻是長生而強大生物的孤獨存在。
它們也有自己的意識與認識。
它們就能依靠自己那缺乏參照係的力量,永遠堅定嗎?
一旦動搖……它們的歸處在哪?
陸明看著海睿明的神色,明白他已經意識到了虛無的真相。
他輕聲補充道:
“看來你懂了。
“當然,它們也會積極自救,尋找解決方案。
“其中的一部分,會永久改變自己的心智結構,以規避這種永恆的虛無,
“這種改變堪比心智層麵的整容手術,有時候甚至是完全轟爛自己的意識——意識,其實隻是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一種工具性存在,它是可以被拆掉的,這一點我們以後可以細聊;
“另一部分,則隻能在煎熬中度日,直至最終瘋狂,被我們收容。
“還有一部分,也是它們中那些智性最出眾的一批,選擇了第三條路。
“它們會主動切除記憶,重構自己的認知——你可以理解為主動降低智商,收縮認知邊界,強行轉變為世界觀接近凡人的存在。
“以它們持有的力量而言,相當於主動把自己打成傻子。
“這些足夠聰明的神,往往恰恰是力量能夠隨著歲月不斷增長的個體。
“以神或魔的標準看,都是有著‘大帝之姿’的強者。
“但正因為強大而智慧,它們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結局:
“一旦完全理解了生命的虛無,理解了自己隻是無垠萬界的一部分,甚至看穿敘事層,發現自己隻是至高神性們永恆戰爭中的一塊彈片,一縷槍火,
“它們就會逐漸被這至高的認知所占有,最終成為某個與它們本質最為接近的,至高神性的一部分肢體,
“最終完全失去自我,陷入上層敘事的深淵。
“那甚至不是什麽‘汙染’——萬界之上的至高神性們,還不至於閑得專門去汙染一個小小宇宙內星球級或星係級的神明。
“隻是這些小神,在長久的虛無,在數以千萬年無目的生存後,主動投入那些無情的高等存在,尋求解脫。
“等同於人類在抑鬱與絕望中自盡。”
“天……”
海睿明大口大口唿吸著空氣,抹了一把額頭的冷汗:
“我從沒想到……這些、這些怪物、神明……這些足夠強大的生物,它們的世界也如此殘酷。”
“是,”
陸明在窗邊踱步,忽然露出一個笑容:
“有趣的是,這其實也解釋了不少異常項目所表現出來的,匪夷所思的親人類行為,
“解釋了它們進入人類世界的緣由。
“我們的文明中,普通人從生到死,都被圈養在民族、國別、種族、星球等概念的圍牆裏,
“這讓大多數人,都下意識忽略了一個事實——
“一切概念,都要依靠族群和族類界定。
“就像我剛才說的,那些心理邊界不但限製了我們,也保護了我們。
“我們是群體動物,被他人所定義,
“這是枷鎖,卻也是護牆。
“他人確是地獄——但他人也是遮雨的屋簷,是溫暖的爐火。
“然而,那些生而強大的異類,那些神明,它們生來就是孤獨的——它們甚至找不到任何同類,仿佛它們的誕生,本身就是一種錯誤,是宇宙的一次抽搐,一次排異反應。
“譬如,那個被我們編號為343,自稱“神”的老人,和另一個四足三臂獨眼的生物,從神格上講,它們都是“耶和華”。
“但它們連物種都不一樣。
“甚至,它們都是各自種族裏的唯一一個。
“它們生來就是宇宙裏的孤兒。
“當他們尋找自己在宇宙這個巨大林地中的生態位時,全都驚恐地發現,無可參照。
“它們無法像電影裏的人造恐龍那樣,通過殺戮確認自己的位置,那不現實。
“大多數凡人對他們而言與沙土無異,而去與那些和他們一樣強大的存在確認……結果不是災難,便是死鬥。
“我曾目睹現實扭曲者之間的戰鬥,最好的結果,也隻是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把彼此砌進樹幹和水泥,然後被我用穩定錨捉住,再爆頭。
“而神明之間的所謂‘確認行為’,那些戰鬥的後果,會比死亡更可怕。
“那麽,你知道,它們中那些既沒有強大到能不斷在敘事層爬升,也沒有決心切掉自己的意識的存在,最終做出了怎樣的選擇嗎?”
海睿明的眼睛越睜越大,他已經想到了答案,但沒有說出來。
他無法確定,所以決定等待陸明說出答案。
“它們選擇了——愛。
“它們要麽創造了自己的種族,細心嗬護;
“要麽在浩瀚星海中主動找一個種族,去愛。
“神愛世人,不是因為它們的愛多到無數揮灑,隻能找一窩蟲子去奉獻。
“而是因為,它們在通過‘愛’自救。
“它們真的需要凡人。
“它們惶恐、迫切、如饑似渴地與這些懵懂的短壽生物進行心智層麵的互動,以此為它們劃定那近乎永恆生命的邊界。
“它們爭先恐後地改變形態,去扮演一個神明,躲在這些朝生暮死的小動物建立起來的‘概念圍牆’後,躲避著宇宙虛無的真相。
“凡人是它們在宇宙中的壓艙物,更是它們的‘錨’。
“這些神、魔、巨龍和英雄,它們情願降格到凡人的世界觀,蜷縮進凡人的神話觀,以求新生。
“即使這些凡人種族——不限於人類,各個種族都是如此——隨著文明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已經不再信奉它們,
“它們也依然要想盡辦法,通過展現神力、下達暗示、入夢甚至恐嚇的方式,死皮賴臉地賴在這個文明中,躲在通俗作品和文學著作裏,占著位置,苟延殘喘——
“我之前提到的那兩個截然不同的‘耶和華’,甚至為了搶奪同一個名字,打了幾千年。
“這才是那些‘神明變得瘋狂’、‘神愛世人’,‘神需要信仰’等等文化模因背後的真相。
“就像某個神親口告訴我的:
“他寧願按照經卷裏的記載去斧鑿外貌、規範言行、委曲求全、扮演善惡,也不願意再‘獨行於宇宙黑暗的淵麵之上’。
“它承受不了那樣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