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說,天軌連城的建築是活的,因為每隔12小時,不同功能的建築會根據陣列設計交替“唿吸”——
一部分建築外牆上,納米水波會有規律地蕩漾、泛起漣漪,另一些建築外牆的鱗片狀結構,會在夜晚張開,仿佛吸收著月光。
實際上,搭載了納米外牆的建築,是在感知城市環境、季風情況,捕捉天氣信息,以在接下來的12小時調節城市溫度、熱島效應,梳理氣壓;
搭載鱗片狀城市調節模塊的建築,則通過“鱗片”下的微型氣象站噴出攜帶負離子的空氣清新劑,同時釋放特定頻率的次聲波,對行道樹的光合作用進行輔助刺激,並修剪植被形狀。
而隨著城市的不斷生長,市民之間,也慢慢出現了與之相對應的,有趣的文化元素。
當末世被終結,生計問題被徹底解決,個體與城市發展被高度統一,這座城市的科技與人文領域,出現了連陸明自己都無可想象的變化:
年幼的孩子會給城市中一條條軌道進行編號,通過機械單元的統計,爭論著哪一條軌道“最厲害”,甚至形成了某種奇怪的“最強軌道競爭大賽”;
黃昏時分,當夕陽將街道染成琥珀色,剛下課的男孩女孩,會把臉頰貼在站台的立柱上,那是學生之間流傳的新都市傳說——如果時間正確,你會聽到那些軌道一麵生長,一麵歌唱,或者碎碎念;
喜歡音樂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在午夜時分安靜地走過街道,采擷記錄納米材料與鋼鐵鱗片波動、翻轉的聲音,再從這些頻率中解碼出風穿過竹林、冰川碎裂、鯨魚歌唱般的迴響,壓製成《鋼鐵韻律》的唱片,悄悄流傳;
富有藝術細胞的人則默默收集建築下方,那些沿著牆角散落的納米機械,被使用機械單元重新編譯,讓它們生長成五顏六色、充滿數學韻律美的矽基珊瑚,然後在周末舉辦“納米生命之歌”的免費展覽……
在天軌連城,人不再是鋼鐵叢林中無意義的螞蟻,而是與智能生態共同進化的細胞。每一次自動軌道的延伸,每一台民用機械單元與人類適配,都在悄無聲息地推動著人類文明,向前所未有的方向發展。
但,隻有極少數觀察力十分敏銳,思考冗餘足夠的人,以及那些有足夠權限的技術員和軍人,才能在日複一日,日新月異的生活中,在這座宛如活物般不停生長、變革的城市的種種細節與規劃路徑之下,看到一些東西。
這座城市的主宰,或者說,人類這個物種的領路者,那個人的種種作為和命令,都有十分明確的指向性——
讓人類大踏步擁抱新技術,讓人類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甚至文明倫理,全都為生產力變革服務,抓住末世後難得的窗口期與空白期,讓整個種族的智力、知識、體魄甚至力量,快速提升,甚至直指星海。
仿佛安逸的時光即將結束,明日風高浪急。
沒人知道,那個宛若超人的少年究竟在擔憂什麽,他又因何有著如此沉穩又堅定的進步主義原則。
但人們選擇相信他。
……
海睿明走出自己的住所,坐在街道上。
時值春末,天光宜人。
這是一條整潔幹淨的街市,人形單元已經在淩晨完成了一次清理,每一塊地磚都整潔如新。
人工繁育的榕樹作為行道樹組成華麗的傘蓋,從路旁的建築邊緣不規則地生長出來,晨光從樹葉的縫隙灑落,鋪陳成細膩的金光。
海睿明習慣性觀察著往來市民臉上輕鬆愉快的表情,觀察著他們交談、問好,以及與機械單元的有趣互動,嘴角微微上揚。
他伸了個長長的懶腰,深唿吸一下。
他的衣服上是宜人的薰衣草味道,這時他的機械單元昨晚替他打理好的。
想到這裏,海睿明拍了怕身下的座椅:
“謝了,小綠。”
“不客氣,老地方?”
“當然。”
海睿明屁股底下的“椅子”淡定地和他聊著天,那是他的民用機械單元,“綠色鳶尾花”。
“綠色鳶尾花”的外形,是一張巨大的機械化沙發椅,椅身是舒適的人體工學結構,椅子的下半截則是四隻綠色的厚重機械腿,代替海睿明走路,從平地到上下樓梯,全都不在話下。
此時,隨著海睿明的命令,“綠色鳶尾花”下方打開,彈出四個輪子,四條機械腿簡單調整位置,如同一輛老年代步車般,平穩地向著熟悉的方向駛去。
“海爺爺早!”
“海部長!”
懶在座椅裏的海睿明揮手與路邊的鄰居打著招唿,老神在在地奔赴目的地——他那張本來挺英俊,但由於過勞導致中年早衰的臉,讓所有認識他的孩子都直接把他從“中老年”劃歸到了老年,並入了爺爺輩。
但他自己一點也不在意,永遠笑嗬嗬地和孩子們打招唿,給孩子們買些零食。
隻要看到孩子們在街道上玩耍,隨著大人出行,海睿明就非常,非常開心——他曾經以為,自己永遠看不到這一幕。
那時,堡壘裏的孩子全都飛速變得成熟,愁眉苦臉,和大人們一樣。
海睿明陷入迴憶,感慨地搖了搖頭。
直到今天,他依舊時常會陷入一種不真實感。
一切變化都來得太快,他很怕有一天從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其實依舊在堡壘都市深處,窗外是壓抑的穹頂、逼仄的街道、惶然的人們……
海睿明下意識抬起頭,目光在未來風格的建築、蓊鬱的多層景觀植被中逡巡,看向天空。
這座城市的人們都有這個習慣,他們總會在天空中尋找那些飛行的鋼鐵,會在雷聲中微笑著安然入睡。
盡管……好像很久沒看到他開那台白色機甲了?最近他一直在開那台鐵灰色的……
可下一秒,麵帶微笑思考的海睿明就苦了臉。
因為他屁股下的椅子忽然慢條斯理地說:
“根據您的健康狀況,一會兒進食完畢,您需要靜坐20-30分鍾,避開飯後大量血液集中於胃部可能導致的腦部供血不足情況,
“然後,您需要自行步行到市政廳——根據醫囑,這九百米的步行,有利於您的新陳代謝與身體健康~”
海睿明列了咧嘴:
“小綠啊,你看,我的腰不好,否則也不會讓你的主形態變成這個工學座椅,我這個腰啊,年輕時過勞……”
“一碼歸一碼哦~
“本單元的座椅形態就是為了讓您最大限度保持骨骼健康,盡量延後腰部手術時間,完全仿生人造骨骼技術將於本月末完成調試,進行初次試驗證,並在技術成熟後……”
“打住,不用給我背這條,這文件都是我批的,還沒來得及給陸將軍看,一會兒會上你記得提醒我。”
“好的~
“觸發自動指令:避免岔開話題——繼續剛才的對話,本單元的重要職責就是關注您的身體健康,正因如此,您每天需要保障基本的步行運動量,以及每周2-3次有氧運動,保持身體機能,不能偷懶哦~”
“……行吧。”
幾分鍾後,平穩行駛的移動座椅七拐八拐,來到了一家麵館門口。
麵館不大,但招牌明亮,窗明幾淨,門口垂著簾子——簾子並非布製,而是磁流體般微微流動的納米材料。
海睿明起身離開座椅,抬手挑簾,蒸騰的熱氣與碳水化合物的香味撲鼻而來。
店內空間不大,隻有一桌食客,或許是因為時間太早,也有可能因為大多數食客會點外食。
一個扁平的機械單元如同掛畫,在牆壁上無聲滑過,同時伸出兩隻機械臂迅速擦拭著一張張桌子,機械單元的大屏幕上放著不知哪年的語言類節目,讓店裏的氣氛不至於冷清。
海睿明剛進來,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啪嗒啪嗒跑過來,雙眼有神,笑容明亮:
“您來啦!
“您坐!”
孩子拿著抹布跑到海睿明慣常坐著的位置,把那已經被機械單元擦得光可鑒人的桌子又快速擦了擦,向海睿明一樂。
海睿明笑嗬嗬地坐下,看著孩子衣領上方,喉嚨上一小塊被納米塗層覆蓋的位置,以及嘴巴——
孩子的唇齒之間,一條金屬色的舌頭靈活翻飛。
“來了,這麽早你怎麽來店裏了?
“以往早上店裏都隻有機械單元。”
“跟爺爺來噠!
“一會兒爺爺送我上學去,然後他去‘花園’遛彎~”
櫃台後,一個老漢從後廚轉出來,看到海睿明,也是一笑:
“來了?
“還是老樣子?”
老漢雙腿俱全,一隻手上,有兩隻手指是透明的聚乙烯材質。
海睿明一抬手:
“老樣子!
“你讓‘小紅’忙不就完了?”
老漢身後,一個紅色的人形機器人探出頭,麵向海睿明。
它的腦袋上頂著個巨大的廚師帽,頭部的屏幕上蹦出一個“ (`▽′) ”。
“那不行!”
老漢一瞪眼:
“我都來了,還能讓他煮?
“我去給你煮。它煮麵都木得靈魂……”
老漢和他的機械單元從海睿明的視線裏消失,幾秒後,後廚傳來老漢嫌棄的聲音:
“你看看你搞的,麵得放這邊,家夥事兒都亂擺……
“老海愛吃鮮切!得下高筋……
“去去去,這麽多水你放這麽點油?!……”
緊接著是“紅色r3”頑固的爭辯聲:
“……根據澱粉糊化原理,充分糊化需持續沸騰,此外粗麵直徑每增加0.5mm,煮製時間需延長20秒,我認為……”
“你認為個p!我開了一輩子麵館,我的眼睛就是尺!我的手就是秤!我不在,你隨便折騰,別把人家食客毒死就行,我來了,你聽我的!
“請您不要質疑我的廚藝,我已經從網上下載了黃金煮麵公式:水量是五倍麵條體積,鹽量是水量的百分之一,油量是……”
“去去去,出去!給人家上小菜去,你這麽大聰明怎麽沒點眼力見呢?別擱後廚這給我搗亂……”
“略略略~我去了。”
海睿明強壓嘴角,與另一桌的食客對視了一下,撲哧一聲,兩邊都樂了出來。
紅色的人形機械單元走了出來,端著兩碟小菜,先給那一桌的食客放到桌上,又舉著另一碟向海睿明走來:
r3:“這是送噠~~~o(^▽^)o”
海睿明笑著抬起手,阻止了它:
“就放那吧,我和他們拚一桌。”
r3:「(°ヘ°)?
但它依舊按照海睿明的要求,將小菜放在了那桌食客的桌上,桌旁的一男一女也點了點頭。
海睿明走到那桌旁邊,拉開椅子坐下——
方寒茉正放下筷子,很淑女地抽出一張紙巾,輕輕擦了擦嘴:
“我吃飽了,剩下的吃不下了。”
她的麵碗裏還剩一半。
女軍官對麵,人高馬大的少年正對著一大碗麵風卷殘雲,聞言抬手一指:
“那歸我。”
陸明咽下嘴裏的麵,又一指海睿明:
“我猜你肯定是坐著過來的。
“時間還早,一會兒,吃完飯,你跟我在花園溜達五圈,再上去開會。
“你看看你,雙下巴都出來了。”
海部長的臉再次苦了下去。
……
人們說,天軌連城的建築是活的,因為每隔12小時,不同功能的建築會根據陣列設計交替“唿吸”——
一部分建築外牆上,納米水波會有規律地蕩漾、泛起漣漪,另一些建築外牆的鱗片狀結構,會在夜晚張開,仿佛吸收著月光。
實際上,搭載了納米外牆的建築,是在感知城市環境、季風情況,捕捉天氣信息,以在接下來的12小時調節城市溫度、熱島效應,梳理氣壓;
搭載鱗片狀城市調節模塊的建築,則通過“鱗片”下的微型氣象站噴出攜帶負離子的空氣清新劑,同時釋放特定頻率的次聲波,對行道樹的光合作用進行輔助刺激,並修剪植被形狀。
而隨著城市的不斷生長,市民之間,也慢慢出現了與之相對應的,有趣的文化元素。
當末世被終結,生計問題被徹底解決,個體與城市發展被高度統一,這座城市的科技與人文領域,出現了連陸明自己都無可想象的變化:
年幼的孩子會給城市中一條條軌道進行編號,通過機械單元的統計,爭論著哪一條軌道“最厲害”,甚至形成了某種奇怪的“最強軌道競爭大賽”;
黃昏時分,當夕陽將街道染成琥珀色,剛下課的男孩女孩,會把臉頰貼在站台的立柱上,那是學生之間流傳的新都市傳說——如果時間正確,你會聽到那些軌道一麵生長,一麵歌唱,或者碎碎念;
喜歡音樂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在午夜時分安靜地走過街道,采擷記錄納米材料與鋼鐵鱗片波動、翻轉的聲音,再從這些頻率中解碼出風穿過竹林、冰川碎裂、鯨魚歌唱般的迴響,壓製成《鋼鐵韻律》的唱片,悄悄流傳;
富有藝術細胞的人則默默收集建築下方,那些沿著牆角散落的納米機械,被使用機械單元重新編譯,讓它們生長成五顏六色、充滿數學韻律美的矽基珊瑚,然後在周末舉辦“納米生命之歌”的免費展覽……
在天軌連城,人不再是鋼鐵叢林中無意義的螞蟻,而是與智能生態共同進化的細胞。每一次自動軌道的延伸,每一台民用機械單元與人類適配,都在悄無聲息地推動著人類文明,向前所未有的方向發展。
但,隻有極少數觀察力十分敏銳,思考冗餘足夠的人,以及那些有足夠權限的技術員和軍人,才能在日複一日,日新月異的生活中,在這座宛如活物般不停生長、變革的城市的種種細節與規劃路徑之下,看到一些東西。
這座城市的主宰,或者說,人類這個物種的領路者,那個人的種種作為和命令,都有十分明確的指向性——
讓人類大踏步擁抱新技術,讓人類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甚至文明倫理,全都為生產力變革服務,抓住末世後難得的窗口期與空白期,讓整個種族的智力、知識、體魄甚至力量,快速提升,甚至直指星海。
仿佛安逸的時光即將結束,明日風高浪急。
沒人知道,那個宛若超人的少年究竟在擔憂什麽,他又因何有著如此沉穩又堅定的進步主義原則。
但人們選擇相信他。
……
海睿明走出自己的住所,坐在街道上。
時值春末,天光宜人。
這是一條整潔幹淨的街市,人形單元已經在淩晨完成了一次清理,每一塊地磚都整潔如新。
人工繁育的榕樹作為行道樹組成華麗的傘蓋,從路旁的建築邊緣不規則地生長出來,晨光從樹葉的縫隙灑落,鋪陳成細膩的金光。
海睿明習慣性觀察著往來市民臉上輕鬆愉快的表情,觀察著他們交談、問好,以及與機械單元的有趣互動,嘴角微微上揚。
他伸了個長長的懶腰,深唿吸一下。
他的衣服上是宜人的薰衣草味道,這時他的機械單元昨晚替他打理好的。
想到這裏,海睿明拍了怕身下的座椅:
“謝了,小綠。”
“不客氣,老地方?”
“當然。”
海睿明屁股底下的“椅子”淡定地和他聊著天,那是他的民用機械單元,“綠色鳶尾花”。
“綠色鳶尾花”的外形,是一張巨大的機械化沙發椅,椅身是舒適的人體工學結構,椅子的下半截則是四隻綠色的厚重機械腿,代替海睿明走路,從平地到上下樓梯,全都不在話下。
此時,隨著海睿明的命令,“綠色鳶尾花”下方打開,彈出四個輪子,四條機械腿簡單調整位置,如同一輛老年代步車般,平穩地向著熟悉的方向駛去。
“海爺爺早!”
“海部長!”
懶在座椅裏的海睿明揮手與路邊的鄰居打著招唿,老神在在地奔赴目的地——他那張本來挺英俊,但由於過勞導致中年早衰的臉,讓所有認識他的孩子都直接把他從“中老年”劃歸到了老年,並入了爺爺輩。
但他自己一點也不在意,永遠笑嗬嗬地和孩子們打招唿,給孩子們買些零食。
隻要看到孩子們在街道上玩耍,隨著大人出行,海睿明就非常,非常開心——他曾經以為,自己永遠看不到這一幕。
那時,堡壘裏的孩子全都飛速變得成熟,愁眉苦臉,和大人們一樣。
海睿明陷入迴憶,感慨地搖了搖頭。
直到今天,他依舊時常會陷入一種不真實感。
一切變化都來得太快,他很怕有一天從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其實依舊在堡壘都市深處,窗外是壓抑的穹頂、逼仄的街道、惶然的人們……
海睿明下意識抬起頭,目光在未來風格的建築、蓊鬱的多層景觀植被中逡巡,看向天空。
這座城市的人們都有這個習慣,他們總會在天空中尋找那些飛行的鋼鐵,會在雷聲中微笑著安然入睡。
盡管……好像很久沒看到他開那台白色機甲了?最近他一直在開那台鐵灰色的……
可下一秒,麵帶微笑思考的海睿明就苦了臉。
因為他屁股下的椅子忽然慢條斯理地說:
“根據您的健康狀況,一會兒進食完畢,您需要靜坐20-30分鍾,避開飯後大量血液集中於胃部可能導致的腦部供血不足情況,
“然後,您需要自行步行到市政廳——根據醫囑,這九百米的步行,有利於您的新陳代謝與身體健康~”
海睿明列了咧嘴:
“小綠啊,你看,我的腰不好,否則也不會讓你的主形態變成這個工學座椅,我這個腰啊,年輕時過勞……”
“一碼歸一碼哦~
“本單元的座椅形態就是為了讓您最大限度保持骨骼健康,盡量延後腰部手術時間,完全仿生人造骨骼技術將於本月末完成調試,進行初次試驗證,並在技術成熟後……”
“打住,不用給我背這條,這文件都是我批的,還沒來得及給陸將軍看,一會兒會上你記得提醒我。”
“好的~
“觸發自動指令:避免岔開話題——繼續剛才的對話,本單元的重要職責就是關注您的身體健康,正因如此,您每天需要保障基本的步行運動量,以及每周2-3次有氧運動,保持身體機能,不能偷懶哦~”
“……行吧。”
幾分鍾後,平穩行駛的移動座椅七拐八拐,來到了一家麵館門口。
麵館不大,但招牌明亮,窗明幾淨,門口垂著簾子——簾子並非布製,而是磁流體般微微流動的納米材料。
海睿明起身離開座椅,抬手挑簾,蒸騰的熱氣與碳水化合物的香味撲鼻而來。
店內空間不大,隻有一桌食客,或許是因為時間太早,也有可能因為大多數食客會點外食。
一個扁平的機械單元如同掛畫,在牆壁上無聲滑過,同時伸出兩隻機械臂迅速擦拭著一張張桌子,機械單元的大屏幕上放著不知哪年的語言類節目,讓店裏的氣氛不至於冷清。
海睿明剛進來,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啪嗒啪嗒跑過來,雙眼有神,笑容明亮:
“您來啦!
“您坐!”
孩子拿著抹布跑到海睿明慣常坐著的位置,把那已經被機械單元擦得光可鑒人的桌子又快速擦了擦,向海睿明一樂。
海睿明笑嗬嗬地坐下,看著孩子衣領上方,喉嚨上一小塊被納米塗層覆蓋的位置,以及嘴巴——
孩子的唇齒之間,一條金屬色的舌頭靈活翻飛。
“來了,這麽早你怎麽來店裏了?
“以往早上店裏都隻有機械單元。”
“跟爺爺來噠!
“一會兒爺爺送我上學去,然後他去‘花園’遛彎~”
櫃台後,一個老漢從後廚轉出來,看到海睿明,也是一笑:
“來了?
“還是老樣子?”
老漢雙腿俱全,一隻手上,有兩隻手指是透明的聚乙烯材質。
海睿明一抬手:
“老樣子!
“你讓‘小紅’忙不就完了?”
老漢身後,一個紅色的人形機器人探出頭,麵向海睿明。
它的腦袋上頂著個巨大的廚師帽,頭部的屏幕上蹦出一個“ (`▽′) ”。
“那不行!”
老漢一瞪眼:
“我都來了,還能讓他煮?
“我去給你煮。它煮麵都木得靈魂……”
老漢和他的機械單元從海睿明的視線裏消失,幾秒後,後廚傳來老漢嫌棄的聲音:
“你看看你搞的,麵得放這邊,家夥事兒都亂擺……
“老海愛吃鮮切!得下高筋……
“去去去,這麽多水你放這麽點油?!……”
緊接著是“紅色r3”頑固的爭辯聲:
“……根據澱粉糊化原理,充分糊化需持續沸騰,此外粗麵直徑每增加0.5mm,煮製時間需延長20秒,我認為……”
“你認為個p!我開了一輩子麵館,我的眼睛就是尺!我的手就是秤!我不在,你隨便折騰,別把人家食客毒死就行,我來了,你聽我的!
“請您不要質疑我的廚藝,我已經從網上下載了黃金煮麵公式:水量是五倍麵條體積,鹽量是水量的百分之一,油量是……”
“去去去,出去!給人家上小菜去,你這麽大聰明怎麽沒點眼力見呢?別擱後廚這給我搗亂……”
“略略略~我去了。”
海睿明強壓嘴角,與另一桌的食客對視了一下,撲哧一聲,兩邊都樂了出來。
紅色的人形機械單元走了出來,端著兩碟小菜,先給那一桌的食客放到桌上,又舉著另一碟向海睿明走來:
r3:“這是送噠~~~o(^▽^)o”
海睿明笑著抬起手,阻止了它:
“就放那吧,我和他們拚一桌。”
r3:「(°ヘ°)?
但它依舊按照海睿明的要求,將小菜放在了那桌食客的桌上,桌旁的一男一女也點了點頭。
海睿明走到那桌旁邊,拉開椅子坐下——
方寒茉正放下筷子,很淑女地抽出一張紙巾,輕輕擦了擦嘴:
“我吃飽了,剩下的吃不下了。”
她的麵碗裏還剩一半。
女軍官對麵,人高馬大的少年正對著一大碗麵風卷殘雲,聞言抬手一指:
“那歸我。”
陸明咽下嘴裏的麵,又一指海睿明:
“我猜你肯定是坐著過來的。
“時間還早,一會兒,吃完飯,你跟我在花園溜達五圈,再上去開會。
“你看看你,雙下巴都出來了。”
海部長的臉再次苦了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