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朱元璋:地上涼,寒氣重,起來說話吧!
大明:開局斷絕朱允炆帝王路 作者:金蟾入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寅時,奉天殿外……
“好你個曹二愣子,大家夥商量好的,作價七成售賣!”
“你可倒好,數千畝土地,竟他娘的作價五成賤賣!”
聽到這話,曹震大聲反駁道,“你也賣,我也賣,上上下下都在賣!”
“我他娘的倒是想七成賣出去,也得賣的出去,有人接手才行啊!!”
隸屬刑部的一文官聽到這話走了過來,苦笑道,“曹侯這話確是實情,所謂買賣買賣,有買才有賣!”
“吳學士欽差山西,推行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的稅製改革,眼下已是人盡皆知,
這場稅製改革,眼下雖未推行至整個大明,卻也是早晚的事兒!
舉國上下大肆拋售,這價錢自然也就隨之暴跌,曹侯作價五成看似賤賣,實乃明智之舉也!”
這該死的大實話,讓眼下小群體中的眾人,無不倍感揪心!
靖海侯吳禎反問道,“某觀周侍郎氣定神閑,莫非周侍郎你老家的土地,也盡數賣光了?”
刑部侍郎捋了捋花白的胡須,雲淡風輕道,“蒙祖上福蔭,五代積攢的一千多畝田地,已全都出手!
又因仕紳一體納糧的緣故,上至文武百官,下至舉人秀才盡數取消一切優待,家中佃農手中的土地,也已盡數歸還!”
另一位摻和進來的文臣聽到這話,一臉酸味道,“你出手倒是果斷,倒是舍得!”
“此言差矣!”,周侍郎搖了搖頭,笑嗬嗬的拱了拱手,“承蒙陛下加恩,今朝野上下官吏,無不以數倍俸祿發放!”
“且此前眾籌征倭,周某也湊了個數,借刑部的名義投了個一千兩!”
這不提及眾籌滅倭倒還好,一提及此事,文臣一脈除極少數的一些大臣,眼中無不閃現出,濃濃悔意!
“啪………”
人群中也不知是誰,情不自禁的扇了自個兒一耳光!
麵對眾同僚齊齊投來的目光,督察院的一位禦史訕訕一笑!
“這盛夏的蚊子,可真夠多的!”
時至今日,群臣雲集的奉天殿外,在不知不覺中已出現了極為明顯的變化!
不知何時,原本涇渭分明的文武大臣,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且武將一脈,明顯在氣勢上碾壓了文臣一脈!
並且,今時今日的所展現出的氣氛充滿了無盡朝氣,再不似以往那般安於現狀,暮氣沉沉!
“李公,要說還得是您,高瞻遠矚啊!”
距離曹震等人不遠處,禮部尚書王鈍滿臉感歎,“不似我等這般庸人,一步慢,步步慢!”
大勢所趨之下,王鈍算是徹底看清楚了!
眼下的趨勢,已然驟變!
與其坐擁土地繳納重稅,倒不如盡早變現!
靜待下一場好似倭國這般的,饕餮盛宴!
屆時,他王鈍倘若再有一絲一毫的遲疑,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子孫後代!
“吳學士曾說過一句話,令老夫至今記憶猶新,機會,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李善長捋了捋胡須,一語雙關道,“滅倭,不過是開胃小菜,今日的這場朝會,才是一場真正的盛宴!
聽到這話,眼中一亮的王鈍正待追問,卻被三道響徹雲霄的鞭聲阻斷!
“早朝時辰到,眾臣入殿……”
太監唱罷,群臣依次排列有序進殿,朝拜聖駕!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身為帝王,喜怒不形於色原本是基本功,但今日的老朱卻是喜上眉梢,心情甚好!
“眾愛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
禮畢,做事雷厲風行朱元璋直接進入主題,“今日朝會,重點商定四件事!”
“一,遷徙百姓,永鎮漠北之事!”
“二,六部之外,咱想再創一部,名為商部!”
“三,今暴元伏誅,倭寇消亡,內外穩固,天下承平,咱,欲重開四海,與萬國通商!”
“四,放眼曆朝曆代,這天底下的農戶數千年如一日,幹著最累的活,卻過著最苦的日子!”
“世人皆知咱朱元璋的出身,曆代君王想必也沒有人能夠比咱,更知窮苦百姓之艱難!”
“因此,攤丁入畝,仕紳一體納糧的稅製改革,咱欲將推行整個大明,兩京十三省,…無有例外!”
趁眾同僚尚未迴神之際,心中早已有數的李善長已是撩起衣擺,跪地高唿!
“陛下聖明燭照,仁德無雙,實乃曆朝曆代帝王之楷模,臣,不勝欽服!”
“臣願誓死追隨陛下,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好你個老雜毛,你就不能給別人一點邀寵的機會?
盡管暗自腹誹李善長的邀寵之能,但若是換作他們自個兒,隻怕也不會給他人機會!
自身的反應慢,怨的了誰!
“臣等願誓死追隨陛下,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對於眼下的一幕,立於丹陛之上的太子朱標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四個大字!
言出法隨!!!
也難怪顯揚說,開創之帝王乃改革弊政的最佳人選!
朱元璋極為滿意的抬了抬手,竟難得的道出了一句貼心之言,“地上涼,寒氣重,起來說話吧!”
“謝陛下!”
有道是錢是男兒膽,如今戶部有錢了,且今後還將有源源不斷的進項!
以至於沈立本臉上那足以夾死蚊子,被歲月留下的溝壑,竟都好似抹平了幾分!
“啟奏陛下,遷徙百姓,永鎮漠北之事,臣以為應在秋後,層層遷徙!”
“臣建議,以江浙、兩湖四省的百姓為主,然南人北調,必難以適應漠北之寒!”
“因此,不妨將北方數省之民遷徙至漠北,再由江浙、兩湖之民填補北方數省!”
“此外,背井離鄉遠離故土,百姓定有怨言,臣以為朝廷應適當撫慰,以消百姓之怨!”
“看似大費周章,卻也是良苦用心!”,朱元璋點了點頭,當即拍板!
“此事,由太子及內閣會同戶部主辦,五天後,咱要看到行之有效的執行方案!”
“務必要詳詳細細的告知各省百姓,願耕種者,由朝廷替其開墾土地,提供糧種,免十年賦稅!
願放牧者,由朝廷劃分各自草場,免費提供牛羊馬匹等牲口!”
給出了大致方針之後,朱元璋虎目圓睜總結道,“總而言之,絕不能讓背井離鄉的百姓,受半點委屈!”
“更不能叫各省遷徙的百姓,背地裏戳朝廷、戳咱朱元璋的脊梁骨!”
“好你個曹二愣子,大家夥商量好的,作價七成售賣!”
“你可倒好,數千畝土地,竟他娘的作價五成賤賣!”
聽到這話,曹震大聲反駁道,“你也賣,我也賣,上上下下都在賣!”
“我他娘的倒是想七成賣出去,也得賣的出去,有人接手才行啊!!”
隸屬刑部的一文官聽到這話走了過來,苦笑道,“曹侯這話確是實情,所謂買賣買賣,有買才有賣!”
“吳學士欽差山西,推行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的稅製改革,眼下已是人盡皆知,
這場稅製改革,眼下雖未推行至整個大明,卻也是早晚的事兒!
舉國上下大肆拋售,這價錢自然也就隨之暴跌,曹侯作價五成看似賤賣,實乃明智之舉也!”
這該死的大實話,讓眼下小群體中的眾人,無不倍感揪心!
靖海侯吳禎反問道,“某觀周侍郎氣定神閑,莫非周侍郎你老家的土地,也盡數賣光了?”
刑部侍郎捋了捋花白的胡須,雲淡風輕道,“蒙祖上福蔭,五代積攢的一千多畝田地,已全都出手!
又因仕紳一體納糧的緣故,上至文武百官,下至舉人秀才盡數取消一切優待,家中佃農手中的土地,也已盡數歸還!”
另一位摻和進來的文臣聽到這話,一臉酸味道,“你出手倒是果斷,倒是舍得!”
“此言差矣!”,周侍郎搖了搖頭,笑嗬嗬的拱了拱手,“承蒙陛下加恩,今朝野上下官吏,無不以數倍俸祿發放!”
“且此前眾籌征倭,周某也湊了個數,借刑部的名義投了個一千兩!”
這不提及眾籌滅倭倒還好,一提及此事,文臣一脈除極少數的一些大臣,眼中無不閃現出,濃濃悔意!
“啪………”
人群中也不知是誰,情不自禁的扇了自個兒一耳光!
麵對眾同僚齊齊投來的目光,督察院的一位禦史訕訕一笑!
“這盛夏的蚊子,可真夠多的!”
時至今日,群臣雲集的奉天殿外,在不知不覺中已出現了極為明顯的變化!
不知何時,原本涇渭分明的文武大臣,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且武將一脈,明顯在氣勢上碾壓了文臣一脈!
並且,今時今日的所展現出的氣氛充滿了無盡朝氣,再不似以往那般安於現狀,暮氣沉沉!
“李公,要說還得是您,高瞻遠矚啊!”
距離曹震等人不遠處,禮部尚書王鈍滿臉感歎,“不似我等這般庸人,一步慢,步步慢!”
大勢所趨之下,王鈍算是徹底看清楚了!
眼下的趨勢,已然驟變!
與其坐擁土地繳納重稅,倒不如盡早變現!
靜待下一場好似倭國這般的,饕餮盛宴!
屆時,他王鈍倘若再有一絲一毫的遲疑,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子孫後代!
“吳學士曾說過一句話,令老夫至今記憶猶新,機會,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李善長捋了捋胡須,一語雙關道,“滅倭,不過是開胃小菜,今日的這場朝會,才是一場真正的盛宴!
聽到這話,眼中一亮的王鈍正待追問,卻被三道響徹雲霄的鞭聲阻斷!
“早朝時辰到,眾臣入殿……”
太監唱罷,群臣依次排列有序進殿,朝拜聖駕!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身為帝王,喜怒不形於色原本是基本功,但今日的老朱卻是喜上眉梢,心情甚好!
“眾愛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
禮畢,做事雷厲風行朱元璋直接進入主題,“今日朝會,重點商定四件事!”
“一,遷徙百姓,永鎮漠北之事!”
“二,六部之外,咱想再創一部,名為商部!”
“三,今暴元伏誅,倭寇消亡,內外穩固,天下承平,咱,欲重開四海,與萬國通商!”
“四,放眼曆朝曆代,這天底下的農戶數千年如一日,幹著最累的活,卻過著最苦的日子!”
“世人皆知咱朱元璋的出身,曆代君王想必也沒有人能夠比咱,更知窮苦百姓之艱難!”
“因此,攤丁入畝,仕紳一體納糧的稅製改革,咱欲將推行整個大明,兩京十三省,…無有例外!”
趁眾同僚尚未迴神之際,心中早已有數的李善長已是撩起衣擺,跪地高唿!
“陛下聖明燭照,仁德無雙,實乃曆朝曆代帝王之楷模,臣,不勝欽服!”
“臣願誓死追隨陛下,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好你個老雜毛,你就不能給別人一點邀寵的機會?
盡管暗自腹誹李善長的邀寵之能,但若是換作他們自個兒,隻怕也不會給他人機會!
自身的反應慢,怨的了誰!
“臣等願誓死追隨陛下,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對於眼下的一幕,立於丹陛之上的太子朱標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四個大字!
言出法隨!!!
也難怪顯揚說,開創之帝王乃改革弊政的最佳人選!
朱元璋極為滿意的抬了抬手,竟難得的道出了一句貼心之言,“地上涼,寒氣重,起來說話吧!”
“謝陛下!”
有道是錢是男兒膽,如今戶部有錢了,且今後還將有源源不斷的進項!
以至於沈立本臉上那足以夾死蚊子,被歲月留下的溝壑,竟都好似抹平了幾分!
“啟奏陛下,遷徙百姓,永鎮漠北之事,臣以為應在秋後,層層遷徙!”
“臣建議,以江浙、兩湖四省的百姓為主,然南人北調,必難以適應漠北之寒!”
“因此,不妨將北方數省之民遷徙至漠北,再由江浙、兩湖之民填補北方數省!”
“此外,背井離鄉遠離故土,百姓定有怨言,臣以為朝廷應適當撫慰,以消百姓之怨!”
“看似大費周章,卻也是良苦用心!”,朱元璋點了點頭,當即拍板!
“此事,由太子及內閣會同戶部主辦,五天後,咱要看到行之有效的執行方案!”
“務必要詳詳細細的告知各省百姓,願耕種者,由朝廷替其開墾土地,提供糧種,免十年賦稅!
願放牧者,由朝廷劃分各自草場,免費提供牛羊馬匹等牲口!”
給出了大致方針之後,朱元璋虎目圓睜總結道,“總而言之,絕不能讓背井離鄉的百姓,受半點委屈!”
“更不能叫各省遷徙的百姓,背地裏戳朝廷、戳咱朱元璋的脊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