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朱元璋:嗯,顯揚這小子這事辦的,還算靠譜!
大明:開局斷絕朱允炆帝王路 作者:金蟾入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坤寧宮...
剛用完午膳,朱元璋正準備小恬片刻,可隨著二虎的稟報,雙目圓睜的朱元璋已無絲毫睡意...
“你說啥?”
“南朝覆滅,連倭國的那狗屁天皇,都給咱擒迴來了?”
“啟稟陛下,此事千真萬確!”
看似沉穩,但二虎剛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也同樣被震驚的瞠目結舌!
曾經的倭寇何等的奸險狡詐,三十幾萬大軍,耗時十一年也難以剿滅,
不曾想倭國本土,竟如此的不堪一擊!
包括來迴路途上所耽擱的時日在內,如今也還不足一月吧?
“傳旨,召開午朝,宣文武百官即刻入朝!”
“遵旨!”
如旋風一般迅速離去的二虎,眼中竟罕見的流露出一抹震驚之色!
倭國,爾等這彈丸之地該感到萬分榮幸才是!要知道自大明開國以來,即便是北元覆滅的捷報傳至京畿,陛下也尚未因此召開午朝啊!
陛下急召入宮,群臣哪敢有絲毫耽擱,不到半個時辰,便已齊聚奉天殿外!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本就精神奕奕,老當益壯的李善長,此刻得聞素來不成器的長子李琪,竟親自押解倭國天皇迴京獻捷,更是紅光滿麵,大感欣慰!
花花轎子人人抬,官場上雪中送炭者罕見,卻從不缺乏錦上添花之徒,
更何況,眾臣已然聽聞駙馬李琪進京之時,那可是押解著一眼望不到頭的大箱子!
以吳學士刮地三尺的能耐,堪稱當代財神爺的美名,其中裝的什麽,還用猜麽...
因此,紅光滿麵的李善長剛一現身,便瞬間淪為了眾人的焦點!
“韓國公,恭喜恭喜啊!”
“有道是母憑子貴,父以子榮,駙馬爺得建奇功,當真是虎父無犬子啊!”
“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百室兄有此麟兒,羨煞老夫也!”
知子莫若父,李善長雖老懷大慰,但對於自家兒子的能耐,早已了然於胸!
“承蒙諸位抬愛,老夫感激不盡!”
“但今日之大捷,皆因信國公、無憂伯二人指揮得當,以及眾將奮力搏殺於倭國,我兒不過是略盡綿薄,又豈敢言功?”
客套了一番之後,百感交集的李善長麵朝倭國方向,唏噓不已的眼中,流露出濃濃的感激之色,
顯揚啊顯揚,我兒爛鐵成鋼也就罷了,今日獻捷之恩,叫老夫何以為報...
“爹...”
一道極盡揚眉吐氣,且異常熟悉的唿喚,讓李善長忍不住眼角一跳,
望著身穿銀色戰甲,押解著一位矮矬子龍行虎步,意氣風發而來的長子,李善長沒好氣的嗬斥道,“皇宮禁地,豈容你在此大唿小叫!”
說罷,絕不會放過任何一次說教機會的李善長,語重心長的低聲道,“兒啊,須知越是得意之時,就越得低調,絕不能得意忘形!”
“記住,聖上素來不喜爭名奪利之人,但該是你的功勞,誰也搶不走!
待會兒聖上傳召,你表現的越是謙遜,越是不爭,聖上便越會看重於你,明白麽?”
“爹,孩兒明白!”
李善長還待交待什麽,雲奇那尖細的嗓音卻驀然響起,“陛下駕到,眾臣入朝!”
話音仍在迴蕩,然原本頗為散亂的群臣,頃刻間便已迅速歸位,有序入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朱元璋嘴角的弧度,以及鏗鏘有力的語調,毫不掩飾此時此刻的心情,直奔主題道,
“今日破例召開午朝的原因,想來諸位都已知曉,我大明首次遠征海外,一路所向披靡,...大捷!”
“肆虐我華夏沿海各省近百年,燒殺掠奪無惡不作的倭國,今時今日,終於為它們的狂妄無知,付出了代價!”
朱元璋話音未落,群臣頓時俯身齊賀,“天佑大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屁大點疆域,卻敢大言不慚的自稱為所謂的天皇,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
輕蔑一笑,濃眉高聳的朱元璋,盡顯帝王威儀,“咱倒要看看,膽敢淩駕於咱朱元璋之上的“天皇陛下”,到底他娘的有何過人之處!”
“宣...”
身為帝王近侍,雲奇當即會意,“陛下有旨,宣駙馬李琪、倭國偽皇入朝麵聖...”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從今往後,我將...不再是我...
穩住,一定要穩住,一定要淡定,一定要從容,李琪,你絕不能恃功而驕!
雖並非第一次上朝,但雙手緊握,極力調整著急促唿吸的李琪,卻從未有如此刻這般激動!
與昂首闊步的李琪相反,被禁軍押解入內的長慶天皇,卻是目光空洞,恍如行屍走肉!
在禁軍古怪的目光中,一高一矮,氣質、情緒截然不同的兩道身影,片刻之間,便已出現在眾人麵前!
“臣奉命押解倭皇、連同白銀一千萬兩,及始皇三神器,八尺瓊勾玉,八尺鏡,草雉劍,迴京獻捷!”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言一出,雲奇尚來不及嗬斥長慶天皇行參拜大禮,奉天殿已是一片嘩然!
拋開典籍中所記載的始皇三神器暫且不提,共籌軍費的群臣做夢也想不到,這筆投資竟能如此迅速的迴本!
即便是一向溫潤如玉,性情內斂的太子朱標也是渾身一震,險些失態!
然而,要說此刻最為激動之人,非朱元璋莫屬!
南征貴廣川,北征漠北殘元,遠征倭國,更是連內帑中壓箱底的最後一點老本都給拿出來了!
天可憐見,因局勢所迫,又受吳憂極力“蠱惑”,朝廷步子邁的實在太大,國庫、太倉之中,空曠的幾乎已能跑馬!
洪武十二年,囊中羞澀的朱元璋,真可謂是操碎了心!
然身為帝王,貌似波瀾不驚的朱元璋,對情緒的操控早已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嗯,顯揚這小子辦事還算靠譜!”
“你也不錯,隨那小子在倭國走了一遭,也還算有所長進,待大軍迴朝,再一並封賞!”
“臣,多謝聖上...”
“咳咳...”
來自嶽父及聖上的讚賞雖僅僅隻是一筆帶過,但已足夠李琪為之欣喜若狂,
本想就此叩謝聖恩,李善長卻在此時輕咳了一聲,明顯有所長進的李琪當即心領神會,
“此行征倭,我軍之所以所向披靡,功在陛下氣衝霄漢,乾坤獨斷!
功在太子殿下,及眾大臣的戮力同心,眾誌成城!
功在無憂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功在景川侯、靖寧侯、鞏昌侯等眾將勇猛無雙,功在全體將士為揚我大明國威,奮勇殺敵!”
“與之相比,臣之功勞實在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就在這時,神情木納一語不發的長慶天皇,終於在此刻緩緩抬頭,直視朱元璋的目光雖有些躲閃,卻是色厲內荏的叫囂道,
“敢問大明皇帝陛下,大明派大軍前往,是為了征服我大和帝國?
還是準備冒天下之大不韙,欲將我大和民族,...亡國滅種?”
剛用完午膳,朱元璋正準備小恬片刻,可隨著二虎的稟報,雙目圓睜的朱元璋已無絲毫睡意...
“你說啥?”
“南朝覆滅,連倭國的那狗屁天皇,都給咱擒迴來了?”
“啟稟陛下,此事千真萬確!”
看似沉穩,但二虎剛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也同樣被震驚的瞠目結舌!
曾經的倭寇何等的奸險狡詐,三十幾萬大軍,耗時十一年也難以剿滅,
不曾想倭國本土,竟如此的不堪一擊!
包括來迴路途上所耽擱的時日在內,如今也還不足一月吧?
“傳旨,召開午朝,宣文武百官即刻入朝!”
“遵旨!”
如旋風一般迅速離去的二虎,眼中竟罕見的流露出一抹震驚之色!
倭國,爾等這彈丸之地該感到萬分榮幸才是!要知道自大明開國以來,即便是北元覆滅的捷報傳至京畿,陛下也尚未因此召開午朝啊!
陛下急召入宮,群臣哪敢有絲毫耽擱,不到半個時辰,便已齊聚奉天殿外!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本就精神奕奕,老當益壯的李善長,此刻得聞素來不成器的長子李琪,竟親自押解倭國天皇迴京獻捷,更是紅光滿麵,大感欣慰!
花花轎子人人抬,官場上雪中送炭者罕見,卻從不缺乏錦上添花之徒,
更何況,眾臣已然聽聞駙馬李琪進京之時,那可是押解著一眼望不到頭的大箱子!
以吳學士刮地三尺的能耐,堪稱當代財神爺的美名,其中裝的什麽,還用猜麽...
因此,紅光滿麵的李善長剛一現身,便瞬間淪為了眾人的焦點!
“韓國公,恭喜恭喜啊!”
“有道是母憑子貴,父以子榮,駙馬爺得建奇功,當真是虎父無犬子啊!”
“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百室兄有此麟兒,羨煞老夫也!”
知子莫若父,李善長雖老懷大慰,但對於自家兒子的能耐,早已了然於胸!
“承蒙諸位抬愛,老夫感激不盡!”
“但今日之大捷,皆因信國公、無憂伯二人指揮得當,以及眾將奮力搏殺於倭國,我兒不過是略盡綿薄,又豈敢言功?”
客套了一番之後,百感交集的李善長麵朝倭國方向,唏噓不已的眼中,流露出濃濃的感激之色,
顯揚啊顯揚,我兒爛鐵成鋼也就罷了,今日獻捷之恩,叫老夫何以為報...
“爹...”
一道極盡揚眉吐氣,且異常熟悉的唿喚,讓李善長忍不住眼角一跳,
望著身穿銀色戰甲,押解著一位矮矬子龍行虎步,意氣風發而來的長子,李善長沒好氣的嗬斥道,“皇宮禁地,豈容你在此大唿小叫!”
說罷,絕不會放過任何一次說教機會的李善長,語重心長的低聲道,“兒啊,須知越是得意之時,就越得低調,絕不能得意忘形!”
“記住,聖上素來不喜爭名奪利之人,但該是你的功勞,誰也搶不走!
待會兒聖上傳召,你表現的越是謙遜,越是不爭,聖上便越會看重於你,明白麽?”
“爹,孩兒明白!”
李善長還待交待什麽,雲奇那尖細的嗓音卻驀然響起,“陛下駕到,眾臣入朝!”
話音仍在迴蕩,然原本頗為散亂的群臣,頃刻間便已迅速歸位,有序入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朱元璋嘴角的弧度,以及鏗鏘有力的語調,毫不掩飾此時此刻的心情,直奔主題道,
“今日破例召開午朝的原因,想來諸位都已知曉,我大明首次遠征海外,一路所向披靡,...大捷!”
“肆虐我華夏沿海各省近百年,燒殺掠奪無惡不作的倭國,今時今日,終於為它們的狂妄無知,付出了代價!”
朱元璋話音未落,群臣頓時俯身齊賀,“天佑大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屁大點疆域,卻敢大言不慚的自稱為所謂的天皇,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
輕蔑一笑,濃眉高聳的朱元璋,盡顯帝王威儀,“咱倒要看看,膽敢淩駕於咱朱元璋之上的“天皇陛下”,到底他娘的有何過人之處!”
“宣...”
身為帝王近侍,雲奇當即會意,“陛下有旨,宣駙馬李琪、倭國偽皇入朝麵聖...”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從今往後,我將...不再是我...
穩住,一定要穩住,一定要淡定,一定要從容,李琪,你絕不能恃功而驕!
雖並非第一次上朝,但雙手緊握,極力調整著急促唿吸的李琪,卻從未有如此刻這般激動!
與昂首闊步的李琪相反,被禁軍押解入內的長慶天皇,卻是目光空洞,恍如行屍走肉!
在禁軍古怪的目光中,一高一矮,氣質、情緒截然不同的兩道身影,片刻之間,便已出現在眾人麵前!
“臣奉命押解倭皇、連同白銀一千萬兩,及始皇三神器,八尺瓊勾玉,八尺鏡,草雉劍,迴京獻捷!”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言一出,雲奇尚來不及嗬斥長慶天皇行參拜大禮,奉天殿已是一片嘩然!
拋開典籍中所記載的始皇三神器暫且不提,共籌軍費的群臣做夢也想不到,這筆投資竟能如此迅速的迴本!
即便是一向溫潤如玉,性情內斂的太子朱標也是渾身一震,險些失態!
然而,要說此刻最為激動之人,非朱元璋莫屬!
南征貴廣川,北征漠北殘元,遠征倭國,更是連內帑中壓箱底的最後一點老本都給拿出來了!
天可憐見,因局勢所迫,又受吳憂極力“蠱惑”,朝廷步子邁的實在太大,國庫、太倉之中,空曠的幾乎已能跑馬!
洪武十二年,囊中羞澀的朱元璋,真可謂是操碎了心!
然身為帝王,貌似波瀾不驚的朱元璋,對情緒的操控早已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嗯,顯揚這小子辦事還算靠譜!”
“你也不錯,隨那小子在倭國走了一遭,也還算有所長進,待大軍迴朝,再一並封賞!”
“臣,多謝聖上...”
“咳咳...”
來自嶽父及聖上的讚賞雖僅僅隻是一筆帶過,但已足夠李琪為之欣喜若狂,
本想就此叩謝聖恩,李善長卻在此時輕咳了一聲,明顯有所長進的李琪當即心領神會,
“此行征倭,我軍之所以所向披靡,功在陛下氣衝霄漢,乾坤獨斷!
功在太子殿下,及眾大臣的戮力同心,眾誌成城!
功在無憂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功在景川侯、靖寧侯、鞏昌侯等眾將勇猛無雙,功在全體將士為揚我大明國威,奮勇殺敵!”
“與之相比,臣之功勞實在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就在這時,神情木納一語不發的長慶天皇,終於在此刻緩緩抬頭,直視朱元璋的目光雖有些躲閃,卻是色厲內荏的叫囂道,
“敢問大明皇帝陛下,大明派大軍前往,是為了征服我大和帝國?
還是準備冒天下之大不韙,欲將我大和民族,...亡國滅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