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朱標:若想不為人所欺,江山萬年,唯有先下手為強!
大明:開局斷絕朱允炆帝王路 作者:金蟾入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小子也真是,既不比別人小,也不比別人少塊肉,當真就那麽丟人?
誰不是光著腚子從娘胎裏出來的?倒還給咱裝起病來了!”
“父皇,顯揚為剿滅倭寇,想來也是費盡心神,身心俱疲,也的確該好好歇上幾日了!”
“咱不是不準他歇,但這小子好歹也...算了,先不說他了!”,擺了擺手,朱元璋將目光轉向了一旁的朱棣,欣慰的點了點頭,
“老四,你隨藍玉一道前往浙江,一舉剿滅倭寇,不錯,沒給你爹丟人!”
聞言,朱棣輕笑著搖了搖頭,“說來也多虧了顯揚,不僅讓張陳殘部全力相助,更是說動了倭寇三首領川下正雄引為內應,
因提前偵知了倭寇的動向,定下守株待兔關門打狗之計,這才一舉蕩平倭寇!
兒臣也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所立尺寸之功,算不得什麽!”
“身為藩王,你能勇於任事,敢於直麵賊寇,爹很欣慰!”,拍了拍朱棣的肩膀,朱元璋話題一轉,
“對了老四,你觀人察事向來細致,不妨說說你對倭寇的看法!”
沉吟了片刻,朱棣擱下茶盞,神情肅然道,“不瞞父皇,以往兒臣對倭寇,一直不曾放在心上,雖說倭寇難剿,卻也不認為倭寇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但此次直麵倭寇之後,兒臣才驀然發覺,當初的不以為意,實在是太過小噓了倭寇!
以往兒臣隻道倭寇兇悍奸狡,但區區幾萬倭寇,又出自彈丸之地,即便是一時為患,也定然難以長存!
但此次浙江之行,兒臣不得不承認,以往遠遠低估了倭寇的狼子野心!
據與倭寇暗中往來的逆賊交代,他們不僅每年向倭寇上繳錢糧,還不止一次將繪製好的各省府州縣的地圖交由倭寇!
若僅僅是沿海四省的地形圖倒也罷了,可竟連遼東,南北直隸,包括應天府在內的地形圖,皆在倭寇索要之內!”
說到這裏,朱棣微微停頓了一下,眼中湧出了一縷思緒,沉吟了片刻,才繼續說道,
“它們不僅僅野心勃勃,兇悍奸狡,還極善隱忍,身臨絕境,能伸能屈,為求保命,視尊嚴如等閑,
臨危之際,即便是手無寸鐵,也絕不引頸待戮,更無一人臨陣脫逃,發起自殺式攻擊,竟能麵露狂熱之態,猶如癲狂!
因此,兒臣認為,倭寇所貪圖的...不僅僅是我大明的錢財,它們對我大明...還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正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若我大明永遠強大也就罷了,若有朝一日...”
“此地就你我父子三人,並無外人,有話盡管直言,不必學文人做那修飾之詞!”,朱元璋擺了擺手,目光冷冽,寒氣逼人!
“那請恕兒臣直言!”
拱了拱手,朱棣這才說出了心底最直觀的看法,“時過境遷,滄海桑田,自古便沒有永盛不衰的皇朝,一旦我大明江河日下,反之,倭國又驀然崛起的話,
...那麽, 以倭寇野心勃勃的貪婪秉性,勢必會將那不切實際的幻想...付諸於行動!
真到了那時,雖說我大明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卻也難免會為此遭受極大的創傷!”
朱棣說完,乾清宮內頓時便陷入寂靜之中,朱元璋手握玉如意,凝視著殿外,目光異常冰冷!
然太子朱標蘊含著一縷殺機的喃喃自語聲,緊跟著打破了乾清宮內的這份寂靜,
“如此說來,即便沒有那所謂的金山銀海,倭國也非滅不可,否則,豈不是給後世子孫,遺留了一個天大的禍害!”
身為兄長的太子朱標,深知朱棣的性格,英武過人,身懷傲骨,同時又眼高於頂,等閑之人等閑之事...絕入不了他的眼,
倭寇能讓堪稱心高氣傲的朱棣,視之為大明今後的巨大威脅,身為未來儲君,以江山社稷為己任的朱標,又豈會等閑視之?
“看來過了這些年的太平日子,的確將咱的戰意消磨了許多,便是警惕之心,也跟著鬆懈了許多!
區區幾萬倭寇辱我大明,咱所思所想,不過是如何剿滅倭寇,或者是如何防禦倭寇,
即便是顯揚提出屠滅倭國,其重要原由也不過是衝著倭國內的銀山銀海,
幾乎從未靜下心來想過,野心勃勃的倭國,未來 ...對我大明所具備的威脅,以至於險些替後世子孫留下一個極大的禍害,實乃 ...朕之過也!”
“父皇,剛才的那番話,或許是兒臣太過高抬了倭國,您又何須...”
“高抬?”
“老四,你要牢牢記住,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高抬...總比掉以輕心,待到禍事降臨,悔之晚矣來的好!”
擺了擺手,朱元璋緩緩起身,拾起龍案上的玉如意,輕輕捶打著後背,極為感歎的說道,
“想當年,大金鐵騎百萬,視暴元前身...蒙古,猶如奴仆任意欺淩,鐵騎南下,更是一戰而滅北宋,擒徽欽二帝,兵鋒所指所向披靡,是何等的強盛!
但,擁鐵騎百萬,強大到不可一世的大金,最終卻敗亡在曾經的奴仆,論兵力..人口..疆域皆遠不如大金的蒙古手中,被取而代之,
所謂以史為鑒,這 ...便是血淋淋的前車之鑒!”
說到這裏,朱元璋嘴角緩緩勾起,泛起了一抹自嘲,“咱自驅逐暴元,創建大明之後,的確是有些誌得意滿妄自尊大,以至小噓了天下,
一心隻想著蕩平漠北殘元,也一直視殘元這頭早已老暮的猛虎,為我大明最大的威脅,
固執的認為隻要將殘元征剿殆盡,便可使我大明...安享百年太平!
也因此忽視了大明周邊的鬣狗,從未想過,待到有朝一日...有朝一日我大明江河日下,國力日漸衰竭,若四周鬣狗群起而攻之,我大明這頭...老暮的猛虎,是否還是...鬣狗的對手?”
“標兒 ...老四,你們認為,一頭猛虎,無論青壯或是老暮,該如何為之,才能不被鬣狗所欺?”
都是您的兒子,大哥是標兒,到我這就成了...老四!
心情頗有些低落的朱棣,凝視著朱標,想要看看大哥,麵對父皇的這個問題,會給出什麽樣的迴答!
隻見朱標眉頭微皺,沉吟了片刻之後,眼中泛起陣陣殺機,寒聲道,
“稟父皇,若想不被鬣狗所欺,猛虎唯有趁著最為健壯,戰力最強之際,
先下手為強,將四周的豺狼鬣狗,不論老幼...通通咬死!”
誰不是光著腚子從娘胎裏出來的?倒還給咱裝起病來了!”
“父皇,顯揚為剿滅倭寇,想來也是費盡心神,身心俱疲,也的確該好好歇上幾日了!”
“咱不是不準他歇,但這小子好歹也...算了,先不說他了!”,擺了擺手,朱元璋將目光轉向了一旁的朱棣,欣慰的點了點頭,
“老四,你隨藍玉一道前往浙江,一舉剿滅倭寇,不錯,沒給你爹丟人!”
聞言,朱棣輕笑著搖了搖頭,“說來也多虧了顯揚,不僅讓張陳殘部全力相助,更是說動了倭寇三首領川下正雄引為內應,
因提前偵知了倭寇的動向,定下守株待兔關門打狗之計,這才一舉蕩平倭寇!
兒臣也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所立尺寸之功,算不得什麽!”
“身為藩王,你能勇於任事,敢於直麵賊寇,爹很欣慰!”,拍了拍朱棣的肩膀,朱元璋話題一轉,
“對了老四,你觀人察事向來細致,不妨說說你對倭寇的看法!”
沉吟了片刻,朱棣擱下茶盞,神情肅然道,“不瞞父皇,以往兒臣對倭寇,一直不曾放在心上,雖說倭寇難剿,卻也不認為倭寇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但此次直麵倭寇之後,兒臣才驀然發覺,當初的不以為意,實在是太過小噓了倭寇!
以往兒臣隻道倭寇兇悍奸狡,但區區幾萬倭寇,又出自彈丸之地,即便是一時為患,也定然難以長存!
但此次浙江之行,兒臣不得不承認,以往遠遠低估了倭寇的狼子野心!
據與倭寇暗中往來的逆賊交代,他們不僅每年向倭寇上繳錢糧,還不止一次將繪製好的各省府州縣的地圖交由倭寇!
若僅僅是沿海四省的地形圖倒也罷了,可竟連遼東,南北直隸,包括應天府在內的地形圖,皆在倭寇索要之內!”
說到這裏,朱棣微微停頓了一下,眼中湧出了一縷思緒,沉吟了片刻,才繼續說道,
“它們不僅僅野心勃勃,兇悍奸狡,還極善隱忍,身臨絕境,能伸能屈,為求保命,視尊嚴如等閑,
臨危之際,即便是手無寸鐵,也絕不引頸待戮,更無一人臨陣脫逃,發起自殺式攻擊,竟能麵露狂熱之態,猶如癲狂!
因此,兒臣認為,倭寇所貪圖的...不僅僅是我大明的錢財,它們對我大明...還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正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若我大明永遠強大也就罷了,若有朝一日...”
“此地就你我父子三人,並無外人,有話盡管直言,不必學文人做那修飾之詞!”,朱元璋擺了擺手,目光冷冽,寒氣逼人!
“那請恕兒臣直言!”
拱了拱手,朱棣這才說出了心底最直觀的看法,“時過境遷,滄海桑田,自古便沒有永盛不衰的皇朝,一旦我大明江河日下,反之,倭國又驀然崛起的話,
...那麽, 以倭寇野心勃勃的貪婪秉性,勢必會將那不切實際的幻想...付諸於行動!
真到了那時,雖說我大明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卻也難免會為此遭受極大的創傷!”
朱棣說完,乾清宮內頓時便陷入寂靜之中,朱元璋手握玉如意,凝視著殿外,目光異常冰冷!
然太子朱標蘊含著一縷殺機的喃喃自語聲,緊跟著打破了乾清宮內的這份寂靜,
“如此說來,即便沒有那所謂的金山銀海,倭國也非滅不可,否則,豈不是給後世子孫,遺留了一個天大的禍害!”
身為兄長的太子朱標,深知朱棣的性格,英武過人,身懷傲骨,同時又眼高於頂,等閑之人等閑之事...絕入不了他的眼,
倭寇能讓堪稱心高氣傲的朱棣,視之為大明今後的巨大威脅,身為未來儲君,以江山社稷為己任的朱標,又豈會等閑視之?
“看來過了這些年的太平日子,的確將咱的戰意消磨了許多,便是警惕之心,也跟著鬆懈了許多!
區區幾萬倭寇辱我大明,咱所思所想,不過是如何剿滅倭寇,或者是如何防禦倭寇,
即便是顯揚提出屠滅倭國,其重要原由也不過是衝著倭國內的銀山銀海,
幾乎從未靜下心來想過,野心勃勃的倭國,未來 ...對我大明所具備的威脅,以至於險些替後世子孫留下一個極大的禍害,實乃 ...朕之過也!”
“父皇,剛才的那番話,或許是兒臣太過高抬了倭國,您又何須...”
“高抬?”
“老四,你要牢牢記住,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高抬...總比掉以輕心,待到禍事降臨,悔之晚矣來的好!”
擺了擺手,朱元璋緩緩起身,拾起龍案上的玉如意,輕輕捶打著後背,極為感歎的說道,
“想當年,大金鐵騎百萬,視暴元前身...蒙古,猶如奴仆任意欺淩,鐵騎南下,更是一戰而滅北宋,擒徽欽二帝,兵鋒所指所向披靡,是何等的強盛!
但,擁鐵騎百萬,強大到不可一世的大金,最終卻敗亡在曾經的奴仆,論兵力..人口..疆域皆遠不如大金的蒙古手中,被取而代之,
所謂以史為鑒,這 ...便是血淋淋的前車之鑒!”
說到這裏,朱元璋嘴角緩緩勾起,泛起了一抹自嘲,“咱自驅逐暴元,創建大明之後,的確是有些誌得意滿妄自尊大,以至小噓了天下,
一心隻想著蕩平漠北殘元,也一直視殘元這頭早已老暮的猛虎,為我大明最大的威脅,
固執的認為隻要將殘元征剿殆盡,便可使我大明...安享百年太平!
也因此忽視了大明周邊的鬣狗,從未想過,待到有朝一日...有朝一日我大明江河日下,國力日漸衰竭,若四周鬣狗群起而攻之,我大明這頭...老暮的猛虎,是否還是...鬣狗的對手?”
“標兒 ...老四,你們認為,一頭猛虎,無論青壯或是老暮,該如何為之,才能不被鬣狗所欺?”
都是您的兒子,大哥是標兒,到我這就成了...老四!
心情頗有些低落的朱棣,凝視著朱標,想要看看大哥,麵對父皇的這個問題,會給出什麽樣的迴答!
隻見朱標眉頭微皺,沉吟了片刻之後,眼中泛起陣陣殺機,寒聲道,
“稟父皇,若想不被鬣狗所欺,猛虎唯有趁著最為健壯,戰力最強之際,
先下手為強,將四周的豺狼鬣狗,不論老幼...通通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