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漢奸者,三族盡滅!
大明:開局斷絕朱允炆帝王路 作者:金蟾入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日後,骷髏島...
“吳大人,這兩本便是這些年來,與山下姬和鬆下一淳暗中往來之人的名錄書冊!”
說到心裏,川下正雄又從懷中掏出一本名冊,目光頗有些躲閃的說道,“至於這本名冊,則是...是與...”
“沒事,本府明白,將名錄書冊擱下,你且先行退下,本府還有事情與眾人商談!”
或許是想起了什麽,麵前之人雖話語溫和,麵帶笑容,可卻讓川下正雄感到頭皮發麻,心驚肉跳!
“吳兄弟,此人如今已是無用之人,還留著它做甚?不如一刀宰了它們算了,免得看著礙眼!”
太平島二島主孟浩話音剛落,大島主梁天寶不由的低聲嗬斥道,
“二弟,你這急躁的脾氣什麽時候能改改?吳兄弟這般做,自然有這般做的道理,何須你在這咋乎?”
“不打緊,都是兄弟,有什麽說什麽,反倒自在!”,緩解了孟浩的尷尬,吳憂輕笑著搖了搖頭,
“留著這條倭狗,倒也沒什麽太大深意,一來是為了讓世人知曉,這天底下可不僅僅有漢奸,還有倭奸!
還有就是幾個月後,朝廷征伐倭國,可以利用這條狗,籠絡一批倭奸,讓它們狗咬狗,也能有助於瓦解倭國的士氣!”
“橫豎不過是一條狗,就不談它了!”,端起茶盞,吳憂話鋒一轉,
“肅清倭寇,張部陳部均立有大功,兄弟已將詳情筆錄成書,上呈聖上,想來不日既有迴音!
以聖上的胸襟,赦免大家那是肯定的,到那時,卻不知諸位兄長有何打算?”
“肅清倭寇,皆有賴於吳兄弟給了我等這個機會,這才立下了尺寸之功,能因此得以赦免!”
說著,梁天寶及孟浩焦作三人,端起酒碗,“梁某三人,代太平島部眾,謝吳大人再造之恩!”
端起酒碗,連碰了三下,一飲而盡,吳憂擦了擦嘴角,輕笑道,
“諸位兄長本就有功於社稷,又豈能因成敗,而落得賊寇之名?顯揚不過是做了力所能及之事罷了!”
這時,陳楓與趙雲蛟二人,對視了一眼,同時端起酒碗,起身說道,“吳兄弟,若不是你,張部或許用不了多久,便會遭受倭寇毒手,說是再造之恩,毫不為過!
今後但有用的著我等的地方,吳兄弟盡管遣人來信,但有所命,我張部上下必定赴湯蹈火,絕不推辭!”
倒滿酒,與陳楓趙雲蛟一飲而盡之後,吳憂突然皺起了眉頭,
“遣人來信?陳大哥與趙大哥的意思是...?”
擱下酒碗,陳楓擦了擦嘴角,凝視著堂外,幽幽的說道,
“不瞞吳兄弟,我等自當年敗於朱元璋之手,逃亡海外,尋得了這片棲息之所,如今已有十餘年,早已習慣了現在的生活!
況且北元早已亡命荒漠,社稷已定,如今也已經沒有了我等匹夫的用武之地,
再也說,如今的中原對我等來說,早已是物是人非,與其迴去徒增傷感,倒不如就在這海外紮根,倒也逍遙自在!
梁天寶也隨之點了點頭,“陳兄說的不錯,我等雖於華夏有功,卻於大明無益,與其重返故土,倒不如棲身海外,
海外雖地處荒僻,卻島嶼眾多,我等耕種打魚,足以自養!
況且,有我等紮根海外孤島,倒也免得今後被賊人所占,再生禍患!”
說到這裏,梁天寶拍了拍吳憂的肩膀,打趣道,“吳兄弟,要不你就別走了,梁某退位讓賢,奉你為大島主,如何?”
一旁的趙雲蛟聞言,發出一陣爽朗的大笑,“梁兄這個提議不錯,我趙雲蛟也願退位讓賢,奉吳兄弟為我望鄉島島主,陳兄,你意下如何?”
陳楓輕笑著擺了擺手,“隻要吳兄弟願意,我陳楓絕無二話,隻不過咱們廟小,恐難容下吳兄弟這尊真佛啊!”
眾人肆意的談笑了一番過後,隨著酒壇中再不剩下一滴酒,吳憂緩緩斂起嘴角笑意,
“諸事已畢,兄弟也該告辭了!張陳兩部人口近十萬,雖可耕種打魚自養,卻也免不了錢財消耗!”
“抬進來!”
未過多久,堂中便堆滿了被軍士抬進來的箱子!
隨手拍了拍錢箱,吳憂對麵麵相覷的眾人輕笑著拱了拱手,“這裏是兩百萬兩,以籌張陳兩部之功!”
陳楓拍了拍吳憂的肩膀,沉聲道,“吳兄弟,未請示朝廷,私自籌功,可是為官者大忌,你迴去如何交待?”
梁天寶猶豫了一下,正待說話,吳憂卻是擺了擺手,是從懷中掏出一張明黃色布帛,“兄弟有這玩意在,大事或許做不了主,可區區銅臭之物,卻還能做的了主!”
“諸位兄長也無需多言,這些錢財不過是倭寇一半積蓄而已,剩下一半足夠交差!”
說到這裏,吳憂從懷裏掏出漢奸名錄書冊,冷笑道,“更何況,漢奸走狗大多是各地巨賈豪商,家中財富堆積如山,有了它們,又何愁沒有銀子交差?”
“那些個雜碎為虎作倀,背祖忘宗,現在,也該是他們“還債”的時候了!”
說完,吳憂對眾人拱手抱拳,深吸了口氣,“諸位兄長,今後抽空,不妨到京城一敘,顯揚先行告辭!”
聞言,陳楓等人也不在推辭,對視了一眼之後,同時抱拳行了一禮,“吳兄弟保重!”
…
隨著倭寇宣告覆滅,漢奸名錄落在了吳憂手中,沿海四省三十八府,頃刻間便刮起了一長風暴,共有九十六家豪商,三族盡數淪為階下囚,
於此同時,根據漢奸名錄記載,有十二名當地官員,被豪商收買,淪為倭寇走狗!
洪武十二年二月初四,被生擒的一萬五千餘眾倭寇,被軍士分別押送至四省三十八府,
並同那些漢奸走狗及老幼家小,在各府菜市口,當眾處以極刑,
一時間,各地觀刑的百姓摩肩接踵,菜市口人滿為患,他們要親眼見證,讓他們談之色變畏之如虎,也恨之入骨的倭寇,即將麵臨的殘酷結局!
同時,百姓對那些為虎作倀的漢奸走狗,無不紛紛咒罵,爛菜葉子,臭雞蛋,猶如雪花一般,隨著漢奸走狗一路走過,鋪滿了整個街道!
“吳大人,這兩本便是這些年來,與山下姬和鬆下一淳暗中往來之人的名錄書冊!”
說到心裏,川下正雄又從懷中掏出一本名冊,目光頗有些躲閃的說道,“至於這本名冊,則是...是與...”
“沒事,本府明白,將名錄書冊擱下,你且先行退下,本府還有事情與眾人商談!”
或許是想起了什麽,麵前之人雖話語溫和,麵帶笑容,可卻讓川下正雄感到頭皮發麻,心驚肉跳!
“吳兄弟,此人如今已是無用之人,還留著它做甚?不如一刀宰了它們算了,免得看著礙眼!”
太平島二島主孟浩話音剛落,大島主梁天寶不由的低聲嗬斥道,
“二弟,你這急躁的脾氣什麽時候能改改?吳兄弟這般做,自然有這般做的道理,何須你在這咋乎?”
“不打緊,都是兄弟,有什麽說什麽,反倒自在!”,緩解了孟浩的尷尬,吳憂輕笑著搖了搖頭,
“留著這條倭狗,倒也沒什麽太大深意,一來是為了讓世人知曉,這天底下可不僅僅有漢奸,還有倭奸!
還有就是幾個月後,朝廷征伐倭國,可以利用這條狗,籠絡一批倭奸,讓它們狗咬狗,也能有助於瓦解倭國的士氣!”
“橫豎不過是一條狗,就不談它了!”,端起茶盞,吳憂話鋒一轉,
“肅清倭寇,張部陳部均立有大功,兄弟已將詳情筆錄成書,上呈聖上,想來不日既有迴音!
以聖上的胸襟,赦免大家那是肯定的,到那時,卻不知諸位兄長有何打算?”
“肅清倭寇,皆有賴於吳兄弟給了我等這個機會,這才立下了尺寸之功,能因此得以赦免!”
說著,梁天寶及孟浩焦作三人,端起酒碗,“梁某三人,代太平島部眾,謝吳大人再造之恩!”
端起酒碗,連碰了三下,一飲而盡,吳憂擦了擦嘴角,輕笑道,
“諸位兄長本就有功於社稷,又豈能因成敗,而落得賊寇之名?顯揚不過是做了力所能及之事罷了!”
這時,陳楓與趙雲蛟二人,對視了一眼,同時端起酒碗,起身說道,“吳兄弟,若不是你,張部或許用不了多久,便會遭受倭寇毒手,說是再造之恩,毫不為過!
今後但有用的著我等的地方,吳兄弟盡管遣人來信,但有所命,我張部上下必定赴湯蹈火,絕不推辭!”
倒滿酒,與陳楓趙雲蛟一飲而盡之後,吳憂突然皺起了眉頭,
“遣人來信?陳大哥與趙大哥的意思是...?”
擱下酒碗,陳楓擦了擦嘴角,凝視著堂外,幽幽的說道,
“不瞞吳兄弟,我等自當年敗於朱元璋之手,逃亡海外,尋得了這片棲息之所,如今已有十餘年,早已習慣了現在的生活!
況且北元早已亡命荒漠,社稷已定,如今也已經沒有了我等匹夫的用武之地,
再也說,如今的中原對我等來說,早已是物是人非,與其迴去徒增傷感,倒不如就在這海外紮根,倒也逍遙自在!
梁天寶也隨之點了點頭,“陳兄說的不錯,我等雖於華夏有功,卻於大明無益,與其重返故土,倒不如棲身海外,
海外雖地處荒僻,卻島嶼眾多,我等耕種打魚,足以自養!
況且,有我等紮根海外孤島,倒也免得今後被賊人所占,再生禍患!”
說到這裏,梁天寶拍了拍吳憂的肩膀,打趣道,“吳兄弟,要不你就別走了,梁某退位讓賢,奉你為大島主,如何?”
一旁的趙雲蛟聞言,發出一陣爽朗的大笑,“梁兄這個提議不錯,我趙雲蛟也願退位讓賢,奉吳兄弟為我望鄉島島主,陳兄,你意下如何?”
陳楓輕笑著擺了擺手,“隻要吳兄弟願意,我陳楓絕無二話,隻不過咱們廟小,恐難容下吳兄弟這尊真佛啊!”
眾人肆意的談笑了一番過後,隨著酒壇中再不剩下一滴酒,吳憂緩緩斂起嘴角笑意,
“諸事已畢,兄弟也該告辭了!張陳兩部人口近十萬,雖可耕種打魚自養,卻也免不了錢財消耗!”
“抬進來!”
未過多久,堂中便堆滿了被軍士抬進來的箱子!
隨手拍了拍錢箱,吳憂對麵麵相覷的眾人輕笑著拱了拱手,“這裏是兩百萬兩,以籌張陳兩部之功!”
陳楓拍了拍吳憂的肩膀,沉聲道,“吳兄弟,未請示朝廷,私自籌功,可是為官者大忌,你迴去如何交待?”
梁天寶猶豫了一下,正待說話,吳憂卻是擺了擺手,是從懷中掏出一張明黃色布帛,“兄弟有這玩意在,大事或許做不了主,可區區銅臭之物,卻還能做的了主!”
“諸位兄長也無需多言,這些錢財不過是倭寇一半積蓄而已,剩下一半足夠交差!”
說到這裏,吳憂從懷裏掏出漢奸名錄書冊,冷笑道,“更何況,漢奸走狗大多是各地巨賈豪商,家中財富堆積如山,有了它們,又何愁沒有銀子交差?”
“那些個雜碎為虎作倀,背祖忘宗,現在,也該是他們“還債”的時候了!”
說完,吳憂對眾人拱手抱拳,深吸了口氣,“諸位兄長,今後抽空,不妨到京城一敘,顯揚先行告辭!”
聞言,陳楓等人也不在推辭,對視了一眼之後,同時抱拳行了一禮,“吳兄弟保重!”
…
隨著倭寇宣告覆滅,漢奸名錄落在了吳憂手中,沿海四省三十八府,頃刻間便刮起了一長風暴,共有九十六家豪商,三族盡數淪為階下囚,
於此同時,根據漢奸名錄記載,有十二名當地官員,被豪商收買,淪為倭寇走狗!
洪武十二年二月初四,被生擒的一萬五千餘眾倭寇,被軍士分別押送至四省三十八府,
並同那些漢奸走狗及老幼家小,在各府菜市口,當眾處以極刑,
一時間,各地觀刑的百姓摩肩接踵,菜市口人滿為患,他們要親眼見證,讓他們談之色變畏之如虎,也恨之入骨的倭寇,即將麵臨的殘酷結局!
同時,百姓對那些為虎作倀的漢奸走狗,無不紛紛咒罵,爛菜葉子,臭雞蛋,猶如雪花一般,隨著漢奸走狗一路走過,鋪滿了整個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