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先除內賊,再剿外寇?
大明:開局斷絕朱允炆帝王路 作者:金蟾入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所言甚是,那些矮矬子不知天高地厚,如若不給他們個慘痛的教訓,將來必將更加放肆!”
剛起身,打仗向來悍勇,性格卻桀驁無比的藍玉,就閃身出列,朗聲道!
“...孔卿及悍將藍玉這一文一武都已經說話了,
眾卿也別藏著掖著了,都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大家暢所欲言,集思廣益,無論今日說了什麽,...咱,絕不怪罪!”
聞言,眾大臣微微轉動腦袋,四周觀望了一下,而後又陷入沉默,奉天殿再次陷入寂靜!
不過這一次雖同樣寂靜,氣氛卻已沒有剛才那般凝重!
眾大臣雖有心發言,為皇上分憂的同時,又可順勢表現自己,可無奈對於那些老鼠一般的倭寇,實在是想不出行之有效的辦法!
在大部分人看來,除了在沿海各省,布置衛所,加以戒備,已是別無他法了!
“...稟皇上,臣有話要說!”
沉默了一會兒,藍玉看了看四周,那些等待著別人率先發言的同僚,先是皺了皺眉,而後還是忍不住,想要將自己的想法稟明!
不得不說,藍玉的這種性格,說不上是好是壞,但不管如何,朱元璋此時望向他的眼神,卻有著一抹讚賞之色!
如若所有的大臣都穩如老狗,大搞明哲保身那套,或是不說不錯,少做少錯,那無疑會令朝堂死氣沉沉,毫無活力!
“...大家也都別沉默了,不管何種意見,盡管說就是,咱已經說過了,今日大家暢所欲言,一概無罪!
藍玉,那你就拋磚引玉,先做個表率吧!”
“...是!”
藍玉拱了拱手,而後朗聲道;
“...臣剛剛說過,如若被動防禦,放縱那群矮矬子繼續放肆,那未來他們必將更加猖狂,也必將咱大明視為無物!
因此,臣以為,與其被動防禦,不如主動出擊!
俗話說,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就算咱們在沿海各省,布置再多的衛所,調用再多的兵力,依舊會存在漏洞!
...畢竟,沿海各省的海岸線,實在太過漫長!”
藍玉話音剛落,禮部尚書王鈍,繼而出列詢問道:
“敢問永昌侯,據你所言,應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出擊!
可大海茫茫,倭寇神出鬼沒,殺人掠奪一番後,又迅速逃往大海,...如此,又該如何主動出擊?”
藍玉既已提出意見,心中自然已有一套自己的想法,麵對王鈍的質疑,不慌不忙的說道:
“...倭寇之所以能夠神出鬼沒,亡命大海,無非是借助了我大明周邊海域的海島,作為他們那群老鼠盤踞的老巢而已!
沿海諸省周邊的海島雖多,卻亦非無數,隻要咱們集結沿海諸省,各衛所的所有海船,率大軍一個個橫推過去,必能將那群躲在陰溝裏的老鼠剿滅殆盡!”
聞言,王鈍笑著搖了搖頭,而後肅然問道:
“...請問永昌侯,你可知沿海諸省海域,擁有多少海島?
又可知海域諸多島嶼上,共盤踞了多少倭寇!
還有沿海諸省,有多少人與倭寇暗通款曲,裏外勾結?
今日你率軍往西征剿,倭寇或許早已收到消息,率先逃往南麵海域了!
彼時,就會猶如捉老鼠一般,你從洞的這頭往裏挖,可老鼠卻早已從洞的另一頭,逃之夭夭,無影無蹤了!
就算永昌侯能夠封鎖消息,令倭寇原地不動,可沿海諸省海域中的海島,雖有定數,並非無窮無盡,
可永昌侯一個個橫推過去,又需花費多長的時間?...又需消耗多少錢糧?”
既是藍玉的前輩,又同為武將,見藍玉被王鈍的一番質問之後,麵色漲紅,一時之間啞口無言,湯和亦覺麵色無光,不由的麵向王鈍反駁道:
“...既然王尚書分析的頭頭是道,想來對於如何對付倭寇,必有獨到見解了!
我等一介武夫,洗耳恭聽王尚書的高見便是!”
不得不說,平時謹慎少言的湯和,不出口則矣,一出口則是連消帶打,既保全了藍玉的顏麵,又將難題甩給了對方!
...果然,剛剛還在侃侃而談的禮部尚書王鈍,聞言,瞬時皺起了眉頭!
...這,就是文臣與武將之間的區別...
或許武將思考問題並不全麵,遠不如文臣那般細致,
可武將亦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那就是敢於亮劍,敢於迎難而上,敢打敢拚!
而文臣卻正好相反,遇事雖冷靜,卻亦容易將問題複雜化,困難化!
這也是為何曆朝曆代,都講究文武平衡之道,...武強而文弱,則國家機器過於活躍,有失控之危,
文強而武弱,則國家機器容易鏽鈍,死氣沉沉,毫無活力!
沉默了片刻,王鈍眉頭微皺的說道:
“...老夫也隻是指出永昌侯所言之中,極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僅僅隻是就事論事,並無針對永昌侯之意!”
說著,王鈍向藍玉拱了拱手,而後沉聲道:
“...至於對付倭寇的辦法,老夫以為,先設法揪出沿海各省,隱藏在暗處的那些,與倭寇內外勾結的宵小之輩,
將那些宵小一一鏟除,令倭寇失去內應,成為睜眼瞎!
...如此,就算倭寇再有犯邊之舉,亦不至於令他們如此輕易得手!
隻要倭寇失去了內賊的策應,我沿海各省的衛所,必將發揮巨大作用..
絕不至於如同以前那般,麵對犯我大明邊疆,殺我大明百姓的倭寇,...追之不上,剿之落空!”
同為文臣,麵對王鈍言之有物,有理有據的分析,也感到與有榮焉,工部尚書朱瑛忍不住出言附和道:
“...王大人所言有理,麵對外敵,隻有先肅清己身的內部,才能調轉矛頭,給予外敵迎頭痛擊!”
猶如默契一般,工部尚書朱瑛話音剛落,刑部尚書周斌,隨之附和道:
“...不錯,外有賊寇,內有家賊,防守尚且漏洞百出,艱難無比,...又何以反攻?”
剛起身,打仗向來悍勇,性格卻桀驁無比的藍玉,就閃身出列,朗聲道!
“...孔卿及悍將藍玉這一文一武都已經說話了,
眾卿也別藏著掖著了,都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大家暢所欲言,集思廣益,無論今日說了什麽,...咱,絕不怪罪!”
聞言,眾大臣微微轉動腦袋,四周觀望了一下,而後又陷入沉默,奉天殿再次陷入寂靜!
不過這一次雖同樣寂靜,氣氛卻已沒有剛才那般凝重!
眾大臣雖有心發言,為皇上分憂的同時,又可順勢表現自己,可無奈對於那些老鼠一般的倭寇,實在是想不出行之有效的辦法!
在大部分人看來,除了在沿海各省,布置衛所,加以戒備,已是別無他法了!
“...稟皇上,臣有話要說!”
沉默了一會兒,藍玉看了看四周,那些等待著別人率先發言的同僚,先是皺了皺眉,而後還是忍不住,想要將自己的想法稟明!
不得不說,藍玉的這種性格,說不上是好是壞,但不管如何,朱元璋此時望向他的眼神,卻有著一抹讚賞之色!
如若所有的大臣都穩如老狗,大搞明哲保身那套,或是不說不錯,少做少錯,那無疑會令朝堂死氣沉沉,毫無活力!
“...大家也都別沉默了,不管何種意見,盡管說就是,咱已經說過了,今日大家暢所欲言,一概無罪!
藍玉,那你就拋磚引玉,先做個表率吧!”
“...是!”
藍玉拱了拱手,而後朗聲道;
“...臣剛剛說過,如若被動防禦,放縱那群矮矬子繼續放肆,那未來他們必將更加猖狂,也必將咱大明視為無物!
因此,臣以為,與其被動防禦,不如主動出擊!
俗話說,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就算咱們在沿海各省,布置再多的衛所,調用再多的兵力,依舊會存在漏洞!
...畢竟,沿海各省的海岸線,實在太過漫長!”
藍玉話音剛落,禮部尚書王鈍,繼而出列詢問道:
“敢問永昌侯,據你所言,應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出擊!
可大海茫茫,倭寇神出鬼沒,殺人掠奪一番後,又迅速逃往大海,...如此,又該如何主動出擊?”
藍玉既已提出意見,心中自然已有一套自己的想法,麵對王鈍的質疑,不慌不忙的說道:
“...倭寇之所以能夠神出鬼沒,亡命大海,無非是借助了我大明周邊海域的海島,作為他們那群老鼠盤踞的老巢而已!
沿海諸省周邊的海島雖多,卻亦非無數,隻要咱們集結沿海諸省,各衛所的所有海船,率大軍一個個橫推過去,必能將那群躲在陰溝裏的老鼠剿滅殆盡!”
聞言,王鈍笑著搖了搖頭,而後肅然問道:
“...請問永昌侯,你可知沿海諸省海域,擁有多少海島?
又可知海域諸多島嶼上,共盤踞了多少倭寇!
還有沿海諸省,有多少人與倭寇暗通款曲,裏外勾結?
今日你率軍往西征剿,倭寇或許早已收到消息,率先逃往南麵海域了!
彼時,就會猶如捉老鼠一般,你從洞的這頭往裏挖,可老鼠卻早已從洞的另一頭,逃之夭夭,無影無蹤了!
就算永昌侯能夠封鎖消息,令倭寇原地不動,可沿海諸省海域中的海島,雖有定數,並非無窮無盡,
可永昌侯一個個橫推過去,又需花費多長的時間?...又需消耗多少錢糧?”
既是藍玉的前輩,又同為武將,見藍玉被王鈍的一番質問之後,麵色漲紅,一時之間啞口無言,湯和亦覺麵色無光,不由的麵向王鈍反駁道:
“...既然王尚書分析的頭頭是道,想來對於如何對付倭寇,必有獨到見解了!
我等一介武夫,洗耳恭聽王尚書的高見便是!”
不得不說,平時謹慎少言的湯和,不出口則矣,一出口則是連消帶打,既保全了藍玉的顏麵,又將難題甩給了對方!
...果然,剛剛還在侃侃而談的禮部尚書王鈍,聞言,瞬時皺起了眉頭!
...這,就是文臣與武將之間的區別...
或許武將思考問題並不全麵,遠不如文臣那般細致,
可武將亦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那就是敢於亮劍,敢於迎難而上,敢打敢拚!
而文臣卻正好相反,遇事雖冷靜,卻亦容易將問題複雜化,困難化!
這也是為何曆朝曆代,都講究文武平衡之道,...武強而文弱,則國家機器過於活躍,有失控之危,
文強而武弱,則國家機器容易鏽鈍,死氣沉沉,毫無活力!
沉默了片刻,王鈍眉頭微皺的說道:
“...老夫也隻是指出永昌侯所言之中,極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僅僅隻是就事論事,並無針對永昌侯之意!”
說著,王鈍向藍玉拱了拱手,而後沉聲道:
“...至於對付倭寇的辦法,老夫以為,先設法揪出沿海各省,隱藏在暗處的那些,與倭寇內外勾結的宵小之輩,
將那些宵小一一鏟除,令倭寇失去內應,成為睜眼瞎!
...如此,就算倭寇再有犯邊之舉,亦不至於令他們如此輕易得手!
隻要倭寇失去了內賊的策應,我沿海各省的衛所,必將發揮巨大作用..
絕不至於如同以前那般,麵對犯我大明邊疆,殺我大明百姓的倭寇,...追之不上,剿之落空!”
同為文臣,麵對王鈍言之有物,有理有據的分析,也感到與有榮焉,工部尚書朱瑛忍不住出言附和道:
“...王大人所言有理,麵對外敵,隻有先肅清己身的內部,才能調轉矛頭,給予外敵迎頭痛擊!”
猶如默契一般,工部尚書朱瑛話音剛落,刑部尚書周斌,隨之附和道:
“...不錯,外有賊寇,內有家賊,防守尚且漏洞百出,艱難無比,...又何以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