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朱元璋的決心
大明:開局斷絕朱允炆帝王路 作者:金蟾入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沒想到在城西郊外,居然還有這麽一處農家小院,簡直是有山有水有河流啊!”
“之前的如歸客棧,比起這裏,簡直是天上地下,不可同日而語啊!
如歸客棧雖然隱秘,但一天到晚的悶在房間裏麵,提心吊膽不說,還不能出門,都快憋出病來了!”
吳憂一邊嘀咕,一邊四處打量著周圍的環境,神情中滿是輕鬆愜意之色。
抬起頭望著碧藍的天空,吳憂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又慢慢的吐了出來,滿臉的享受:
“這裏的空氣中,都仿佛帶著自由的味道”
幾次深唿吸之後,徹底放鬆下來的吳憂,來到了小溪邊上
望著清澈的溪水,還有溪水中隱約可見,巴掌大的小魚兒,吳憂臉上的笑容,更濃了!
“…看來該做根魚竿了,來到大明這麽久,自己還沒釣過魚呢,手都有點癢癢了!”
“今天晚上 …自己是吃烤魚好呢?還是燉魚湯好呢?”
……
“什麽?…廢除人頭稅?”
養心殿內,李善長失去了往日的風範,一臉震驚的望著朱元璋。
而大明開國第一功勳,也是大明第一帥的徐達,雖也是滿臉的震驚之色,卻沒有開口說話。
他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身為武將,隻管帶兵征戰就是了,至於政務方麵的事情,從不胡亂摻合!
至於朱標,由於身體有些不適,告假一天,在東宮內休養!
…
“不錯,咱確實有心想要廢除,已延續了千年的人頭稅。
今日召你們前來,也是想要聽聽你們兩人的意見!”
朱元璋話音剛落,徐達就上前一步,大聲說道:
“皇上,您也知道,咱徐達隻會帶兵打仗,對於政務方麵的事情,可以說是一竅不通,您還是別問我的建議了。
皇上您說怎麽辦,咱就怎麽辦,徐達一切聽您的!”
“徐達啊徐達,虧你還是做過宰相的人呢,你讓咱說你什麽好…”
朱元璋指了指徐達,無奈的搖了搖頭,但望向徐達的神情中,卻露出了一絲滿意之色!
“善長,你的意見呢?”
聞言,李善長上前一步,道:
“皇上,人頭稅可是朝廷的重要稅收來源之一,
而一旦取消人頭稅,國庫必將捉襟見肘,如遇大事,恐怕…”
“還請皇上三思”
李善長說完,朱元璋從塌上緩緩站了起來,拍了拍李善長的肩膀,感慨的說道:
“善長啊,你並非農民出身,對於人頭稅,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還請皇上解惑”,李善長躬身說道。
朱元璋搖了搖頭,仿佛想起了什麽往事一般:
“人頭稅是朝廷稅收的重要來源,這話不假
但它同時,也是壓在老百姓頭上的…一座大山啊!”
“咱是農民出身,對於人頭稅,在沒當皇帝之前,曾經也是深惡痛絕。”
“咱以前之所以會造反,並不僅僅是因為天災,還有人禍。
如果僅僅是天災,那咱沒話說,認了。”
“可大元朝廷在百姓遭災之時,不救濟百姓也就罷了,苛捐雜稅,居然層出不窮。
特別是人頭稅,更是在天災之時,成為了壓垮老百姓的…最後一根稻草。”
“造反,是讓饑餓給逼出來的…
老百姓沒有了活路,也看不見希望,能不反他娘的大元朝廷嗎?”
說到這裏,朱元璋眼中含淚,低沉的說道:
“咱爹,咱娘,兄長姐姐,與其說是被餓死的,不如說是被大元朝廷給活活逼死的!
所以,咱豁出去了,咱要和那狗日的大元朝廷拚命!”
“咱運氣好,被義父看重,娶了個好婆娘,又有一群好兄弟幫襯,還得到了你和伯溫的輔佐
終於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了一條活路,也最終幹翻了那狗日的大元朝廷奪,改天換日,建立了咱自個兒的朝廷!”
“咱一開始參加義軍,隻是想和元軍拚命,為咱爹咱娘,哥哥姐姐報仇。”
“後來做了一方大帥,咱想的是保一方平安。”
“直至做了吳王之後,咱就心中立下了誓言
如果讓咱做了皇帝的話,一定要讓我漢人百姓,從此挺直了脊梁,不再如牛羊一般,被異族隨意欺淩迫害,活出我漢人的尊嚴!
咱也要讓我漢人百姓,家家有餘糧、有棉衣禦寒,過上安穩的日子!”
“…大哥”
聽到這裏,徐達早已是淚流滿麵,想要說些什麽,卻什麽都說不出來。
但一聲“大哥”,卻仿佛包含了一切!
李善長在此刻,也同樣濕潤了眼眶,恭恭敬敬的俯身行了一禮:
“…上位”
“今日請容臣放肆一迴,稱您一聲上位。”
“善長前半輩子,一直活的渾渾噩噩,猶如行屍走肉一般
時常感歎,不知何時,自己就會死於戰亂之中。”
“但至正十三年,卻讓善長有幸遇上了上位您,那時善長就知道,您…就是千年難得一遇的雄主。”
“善長這輩子,能夠跟隨在上位身邊,即是善長最大的榮幸,同時也讓善長深感驕傲。”
說到這裏,李善長抹去了眼角的淚水,肅容道:
“上位,您說吧,您想怎麽做,善長一定竭盡全力,鼎力支持!”
“善長您是咱的先生,徐達是咱的三弟,你二人,又是文臣武將之首,
咱要做的這件事,確實需要你們二人的支持…”
說完,朱元璋拍了拍兩人的肩膀,嚴肅無比的望著兩人:
“咱要廢除人頭稅,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
“什麽是攤丁入畝?”
李善長和徐達,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問了出來。
兩人的反應,早在朱元璋的預料之中,不由的微微一笑,道:
“攤丁入畝,顧名思義,就是由從前的按戶籍人丁多寡收稅,
改為按土地的多寡,來收取稅收,從而徹底的取締人丁稅!”
以李善長的老練和睿智,聽到這裏,瞬間明白了攤丁入畝的作用:
“上位,如果臣沒有理解錯的話,攤丁入畝推行之後,
大明從此以後,就不再是按照人口收稅,而是改為土地多的…多繳稅,土地少的…少繳稅,對否?”
朱元璋對李善長的反應能力,露出了一抹讚許之色,道:
“不錯,正是此意!”
“但咱清楚,事關千萬百姓的任何國策,都會有其弊端之處。
咱今天召你們前來,除了需要你二人的鼎力支持之外…
咱還想要聽聽,你們對攤丁入畝的看法,看看其中有著什麽樣的隱患。”
“大哥,咱徐達沒什麽好的建議,還是那句話,您說怎麽辦,咱就怎麽辦,絕無二話。”
能成為大明第一功臣,第一帥的徐達,又豈會是個頭腦簡單的武夫?
徐達心中其實非常清楚,攤丁入畝會給大明,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同時他也明白,攤丁入畝,又將會麵臨什麽樣的阻力。
但,徐達之所以能夠得以善終,不僅僅因為…他是朱元璋的結義兄弟,又對朱元璋忠心耿耿
…最關鍵的是,他懂得藏拙。
“上位,臣不得不說,攤丁入畝,不僅僅是一道奇謀良策,更是一個劃時代的創舉。
因為它必定會徹底取締,自秦漢以來,一直沿用至今的朝廷稅收體係。”
“臣也能夠想象的到,攤丁入畝之國策,一旦推行開來,最多二十餘載,我大明的人口,必將因此而暴增!”
“百姓貧苦的日子,也會迅速的得到改善,慢慢變得富足起來!”
說到這裏,李善長忽然停下了話語,那有些激動的臉龐,也轉變為凝重之色,道:
“以臣看來,攤丁入畝之策,雖然於國家,於百姓民生,…都大有益處。
但,卻很難推行下去,因為,它麵臨的阻力…太大了!”
“如果朝廷強行推行…攤丁入畝的話,那就相當於,和大明所有的地主士紳,豪強勳貴為敵!”
“因此,臣以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宜緩緩圖之,…萬不可操之過急啊!”
“否則,極有可能發生,不可言…不忍言之事!”
“不可言…不忍言之事?”
朱元璋微眯著眼睛,語氣冰冷的呢喃了一句,而後陷入了沉默。
隨著朱元璋的沉默,養心殿頓時陷入一片寂靜之中。
直到夕陽緩緩落下,養心殿內才隱隱傳出,既冷酷,又霸道無比的話語。
“攤丁入畝,勢在必行,誰敢阻攔,殺無赦。
…哪怕血流漂杵,人頭成山,天地失色,江山倒懸
朕 …也絕不退縮!”
“沒想到在城西郊外,居然還有這麽一處農家小院,簡直是有山有水有河流啊!”
“之前的如歸客棧,比起這裏,簡直是天上地下,不可同日而語啊!
如歸客棧雖然隱秘,但一天到晚的悶在房間裏麵,提心吊膽不說,還不能出門,都快憋出病來了!”
吳憂一邊嘀咕,一邊四處打量著周圍的環境,神情中滿是輕鬆愜意之色。
抬起頭望著碧藍的天空,吳憂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又慢慢的吐了出來,滿臉的享受:
“這裏的空氣中,都仿佛帶著自由的味道”
幾次深唿吸之後,徹底放鬆下來的吳憂,來到了小溪邊上
望著清澈的溪水,還有溪水中隱約可見,巴掌大的小魚兒,吳憂臉上的笑容,更濃了!
“…看來該做根魚竿了,來到大明這麽久,自己還沒釣過魚呢,手都有點癢癢了!”
“今天晚上 …自己是吃烤魚好呢?還是燉魚湯好呢?”
……
“什麽?…廢除人頭稅?”
養心殿內,李善長失去了往日的風範,一臉震驚的望著朱元璋。
而大明開國第一功勳,也是大明第一帥的徐達,雖也是滿臉的震驚之色,卻沒有開口說話。
他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身為武將,隻管帶兵征戰就是了,至於政務方麵的事情,從不胡亂摻合!
至於朱標,由於身體有些不適,告假一天,在東宮內休養!
…
“不錯,咱確實有心想要廢除,已延續了千年的人頭稅。
今日召你們前來,也是想要聽聽你們兩人的意見!”
朱元璋話音剛落,徐達就上前一步,大聲說道:
“皇上,您也知道,咱徐達隻會帶兵打仗,對於政務方麵的事情,可以說是一竅不通,您還是別問我的建議了。
皇上您說怎麽辦,咱就怎麽辦,徐達一切聽您的!”
“徐達啊徐達,虧你還是做過宰相的人呢,你讓咱說你什麽好…”
朱元璋指了指徐達,無奈的搖了搖頭,但望向徐達的神情中,卻露出了一絲滿意之色!
“善長,你的意見呢?”
聞言,李善長上前一步,道:
“皇上,人頭稅可是朝廷的重要稅收來源之一,
而一旦取消人頭稅,國庫必將捉襟見肘,如遇大事,恐怕…”
“還請皇上三思”
李善長說完,朱元璋從塌上緩緩站了起來,拍了拍李善長的肩膀,感慨的說道:
“善長啊,你並非農民出身,對於人頭稅,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還請皇上解惑”,李善長躬身說道。
朱元璋搖了搖頭,仿佛想起了什麽往事一般:
“人頭稅是朝廷稅收的重要來源,這話不假
但它同時,也是壓在老百姓頭上的…一座大山啊!”
“咱是農民出身,對於人頭稅,在沒當皇帝之前,曾經也是深惡痛絕。”
“咱以前之所以會造反,並不僅僅是因為天災,還有人禍。
如果僅僅是天災,那咱沒話說,認了。”
“可大元朝廷在百姓遭災之時,不救濟百姓也就罷了,苛捐雜稅,居然層出不窮。
特別是人頭稅,更是在天災之時,成為了壓垮老百姓的…最後一根稻草。”
“造反,是讓饑餓給逼出來的…
老百姓沒有了活路,也看不見希望,能不反他娘的大元朝廷嗎?”
說到這裏,朱元璋眼中含淚,低沉的說道:
“咱爹,咱娘,兄長姐姐,與其說是被餓死的,不如說是被大元朝廷給活活逼死的!
所以,咱豁出去了,咱要和那狗日的大元朝廷拚命!”
“咱運氣好,被義父看重,娶了個好婆娘,又有一群好兄弟幫襯,還得到了你和伯溫的輔佐
終於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了一條活路,也最終幹翻了那狗日的大元朝廷奪,改天換日,建立了咱自個兒的朝廷!”
“咱一開始參加義軍,隻是想和元軍拚命,為咱爹咱娘,哥哥姐姐報仇。”
“後來做了一方大帥,咱想的是保一方平安。”
“直至做了吳王之後,咱就心中立下了誓言
如果讓咱做了皇帝的話,一定要讓我漢人百姓,從此挺直了脊梁,不再如牛羊一般,被異族隨意欺淩迫害,活出我漢人的尊嚴!
咱也要讓我漢人百姓,家家有餘糧、有棉衣禦寒,過上安穩的日子!”
“…大哥”
聽到這裏,徐達早已是淚流滿麵,想要說些什麽,卻什麽都說不出來。
但一聲“大哥”,卻仿佛包含了一切!
李善長在此刻,也同樣濕潤了眼眶,恭恭敬敬的俯身行了一禮:
“…上位”
“今日請容臣放肆一迴,稱您一聲上位。”
“善長前半輩子,一直活的渾渾噩噩,猶如行屍走肉一般
時常感歎,不知何時,自己就會死於戰亂之中。”
“但至正十三年,卻讓善長有幸遇上了上位您,那時善長就知道,您…就是千年難得一遇的雄主。”
“善長這輩子,能夠跟隨在上位身邊,即是善長最大的榮幸,同時也讓善長深感驕傲。”
說到這裏,李善長抹去了眼角的淚水,肅容道:
“上位,您說吧,您想怎麽做,善長一定竭盡全力,鼎力支持!”
“善長您是咱的先生,徐達是咱的三弟,你二人,又是文臣武將之首,
咱要做的這件事,確實需要你們二人的支持…”
說完,朱元璋拍了拍兩人的肩膀,嚴肅無比的望著兩人:
“咱要廢除人頭稅,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
“什麽是攤丁入畝?”
李善長和徐達,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問了出來。
兩人的反應,早在朱元璋的預料之中,不由的微微一笑,道:
“攤丁入畝,顧名思義,就是由從前的按戶籍人丁多寡收稅,
改為按土地的多寡,來收取稅收,從而徹底的取締人丁稅!”
以李善長的老練和睿智,聽到這裏,瞬間明白了攤丁入畝的作用:
“上位,如果臣沒有理解錯的話,攤丁入畝推行之後,
大明從此以後,就不再是按照人口收稅,而是改為土地多的…多繳稅,土地少的…少繳稅,對否?”
朱元璋對李善長的反應能力,露出了一抹讚許之色,道:
“不錯,正是此意!”
“但咱清楚,事關千萬百姓的任何國策,都會有其弊端之處。
咱今天召你們前來,除了需要你二人的鼎力支持之外…
咱還想要聽聽,你們對攤丁入畝的看法,看看其中有著什麽樣的隱患。”
“大哥,咱徐達沒什麽好的建議,還是那句話,您說怎麽辦,咱就怎麽辦,絕無二話。”
能成為大明第一功臣,第一帥的徐達,又豈會是個頭腦簡單的武夫?
徐達心中其實非常清楚,攤丁入畝會給大明,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同時他也明白,攤丁入畝,又將會麵臨什麽樣的阻力。
但,徐達之所以能夠得以善終,不僅僅因為…他是朱元璋的結義兄弟,又對朱元璋忠心耿耿
…最關鍵的是,他懂得藏拙。
“上位,臣不得不說,攤丁入畝,不僅僅是一道奇謀良策,更是一個劃時代的創舉。
因為它必定會徹底取締,自秦漢以來,一直沿用至今的朝廷稅收體係。”
“臣也能夠想象的到,攤丁入畝之國策,一旦推行開來,最多二十餘載,我大明的人口,必將因此而暴增!”
“百姓貧苦的日子,也會迅速的得到改善,慢慢變得富足起來!”
說到這裏,李善長忽然停下了話語,那有些激動的臉龐,也轉變為凝重之色,道:
“以臣看來,攤丁入畝之策,雖然於國家,於百姓民生,…都大有益處。
但,卻很難推行下去,因為,它麵臨的阻力…太大了!”
“如果朝廷強行推行…攤丁入畝的話,那就相當於,和大明所有的地主士紳,豪強勳貴為敵!”
“因此,臣以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宜緩緩圖之,…萬不可操之過急啊!”
“否則,極有可能發生,不可言…不忍言之事!”
“不可言…不忍言之事?”
朱元璋微眯著眼睛,語氣冰冷的呢喃了一句,而後陷入了沉默。
隨著朱元璋的沉默,養心殿頓時陷入一片寂靜之中。
直到夕陽緩緩落下,養心殿內才隱隱傳出,既冷酷,又霸道無比的話語。
“攤丁入畝,勢在必行,誰敢阻攔,殺無赦。
…哪怕血流漂杵,人頭成山,天地失色,江山倒懸
朕 …也絕不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