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世上真有這麽多的巧合?
大明:開局斷絕朱允炆帝王路 作者:金蟾入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想到追隨咱出生入死的顧二娃,今天卻說走就走了。”
朱元璋望著躺在地上的顧時,眼中不由的露出了一絲悲痛之色,但他知道,現在還不是悲痛的時候,這件事必須盡快給出個說法。
否則,過不了多久,必定謠言四起,人心惶惶…
想到這裏,朱元璋望著跪在一旁,戰戰兢兢的太醫,道:
“不論你們想什麽辦法,務必要在明天早朝之前,查清楚濟寧侯暴斃的死因!”
“遵旨…”
太醫聞言,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露出一絲複雜之色。
“這還用查嗎?明眼人一看顧時的死狀,就知道他是因驚懼而死!”
但這種話,他們是萬萬不敢說出口的,否則,天知道會麵臨什麽後果!
“二虎,把濟寧侯 …送迴去吧。”
說完,朱元璋衣袖一擺,迅速的離開了此地,他要靜一靜!
……
“靠,胡惟庸這是亡我之心不死啊…”
吳憂懷揣一百兩寶鈔,原本想要盡快出城,先逃離京城,等到胡惟庸倒台了之後再迴來。
沒想到在城門口,卻發現胡惟庸的家丁正守在那裏,手拿畫像,緊緊的盯著每一個出城的人。
如果僅僅隻是家丁盤查的話,吳憂想要蒙混過關,也並不是一件難事!
但城門口的軍士,居然也隨著家丁一起,盤查著每一個出城的人!
“胡惟庸啊胡惟庸,不就打了你一拳嘛?你這也太興師動眾了吧?!”
“看來這幾天想要出城,怕是沒什麽機會了,還是先找個地方避避風頭吧…”
“但去哪裏躲藏卻是個問題,得好好想一想。”
吳憂倚靠在牆角,微皺著眉頭,思考著到底藏在哪裏,才不容易被胡惟庸的人給找到!
“估計現在城內,越是偏僻的地方,盤查的越是嚴格,”
“而這個時候,越是危險的地方,反而越是安全。”
想到這裏,吳憂微微低頭,看了看現在自己的一身書生打扮,嘴角不由的露出了一絲笑容!
……
“重八,你今天怎麽了?怎麽看起來有些悶悶不樂?”
坤寧宮內,朱元璋的結發妻子,皇後馬秀英,望著早上還心情不錯的丈夫,現在卻陰沉著臉,不由的有些擔心!
從朱元璋還是馬夫時,就陪伴在朱元璋身旁的馬秀英,非常了解自己的丈夫!
一旦朱元璋陰沉著臉,那朝中文武,必定有人要倒黴。
而馬秀英又是個性格仁慈之人,常常在朱元璋心情不快,對某些大臣心懷殺機的時候,在一旁寬慰勸導,也因此救了不少文武大臣的性命。
因此,性格寬厚仁慈的馬皇後,也深受朝中大臣的尊敬和愛戴!
在民間,寬厚仁慈,賢良節儉,以身作則的馬皇後,更是深受百姓好評!
認為他們的馬皇後,絕對稱得上是古往今來…第一賢後!
“妹子,你說有人能夠未卜先知嗎?”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望著馬秀英說出了心底的疑問!
也隻有在坤寧宮,麵對自己的結發妻子時,朱元璋才會偶爾從皇帝的身份,轉變為一個丈夫的角色。
馬秀英聞言,先是愣了愣,而後表情有些怪異的道:
“重八,世上怎麽可能有人能未卜先知呢?
你莫不是今天微服出宮,叫算命先生給騙了吧?”
說到這裏,馬秀英的眼中透著些許笑意!
“不是算命先生騙咱,咱說的是一位少年!”
“…哦?居然是一位少年?”
見一向睿智的朱元璋,卻因為一個少年,出現了一副魂不守舍的狀態,馬秀英心中不由的泛起一絲好奇!
“重八,那少年到底跟你說什麽了?”
朱元璋來坤寧宮,本就想聽聽馬秀英對此事的看法,沉吟了片刻,整理了一些思緒,而後緩緩的對馬秀英說出了今天所發生的事!
“…由於咱見他是個讀書人,心性還算不錯,就給了他一百兩寶鈔。”
“但就在咱準備迴宮的時候,他居然告訴咱,胡惟庸即將倒台,活不了多久了,要咱小心,別受到胡惟庸的牽連!”
“他怕咱不相信,居然還預言說一個月內,濟寧侯將會暴病而亡…”
…
靜靜的聽完朱元璋的述說,馬秀英沉默了片刻,才開口說道:
“從這少年替老農偷迴錢袋之後,還偷偷的往老農的錢袋裏,塞了塊碎銀子來看,這少年應該是個心善之人!”
“而他拿個破碗,吹噓是你用過的,想要一百兩銀子賣給你,我想,應該是遇上什麽難事了,又看你穿著不俗,把你當肥羊了!”
“他說以後會報答你,以他之前的所為來說,這我相信!”
“但… 後麵說的話,未免有些信口開河了吧?”
“就不說胡惟庸了,因為他的命運掌握在你的手中。
就說濟寧侯顧時,現在才四十出頭,正值壯年,怎麽可能說暴斃就暴斃呢?”
不得不說,馬秀英不愧是一代賢後,簡簡單單的一番話,把吳憂性格和處境,分析了個八九不離十!
朱元璋端起茶碗,飲了口茶,而後神色複雜的道:“就在剛剛,顧二娃當著咱的麵,暴病身亡了…”
“並且,胡惟庸日漸跋扈,又結黨營私,排除異己,咱心中,確實已經在盤算著把他給除掉。”
“……什麽?”
“…啪”
馬秀英聞言,頓時大驚失色,愣在了原地。
朱元璋掃了一眼地上摔成碎片的茶碗,繼續道:
“咱想鏟除胡惟庸的想法,連你都猜不出來,可他卻仿佛早已知道了胡惟庸的結局一般”
“咱今天之所以召顧時前來,也是想要驗證他的預言,看看顧時的身體狀況,會不會如他所說,在一個月內暴病而亡”
“卻沒想到,顧二娃的身體早已油盡燈枯,今天居然當著咱的麵,突然就去了…”
馬秀英這時,已經從震驚中緩了過來,臉色有些凝重的望著朱元璋,道:
“重八,…這,這會不會隻是一個巧合?”
“…巧合?”
“這咱也想過,這一切或許隻是個巧合”
朱元璋搖了搖頭,繼續道:“從顧時走路時,都已經顫顫巍巍的狀態來看,確實是油盡燈枯之兆。
或許還可以說,那小子無意中見過顧時,從顧時的身體狀態中,推測出來的而已!”
“但胡惟庸之事呢?他又是如何得知的?”
“可以這麽說,滿朝文武,絕對沒有人能夠想到,咱已經有心想要鏟除胡惟庸了!”
“誰也不知道胡惟庸即將要倒台,他卻知道…”
“他說顧時一個月內即將暴斃,顧時今天就當著咱的麵暴斃而亡…”
說到這裏,朱元璋停頓了一下,飲了口茶,麵色複雜的道:
“妹子,……世上真有這麽巧合的事情嗎?”
朱元璋望著躺在地上的顧時,眼中不由的露出了一絲悲痛之色,但他知道,現在還不是悲痛的時候,這件事必須盡快給出個說法。
否則,過不了多久,必定謠言四起,人心惶惶…
想到這裏,朱元璋望著跪在一旁,戰戰兢兢的太醫,道:
“不論你們想什麽辦法,務必要在明天早朝之前,查清楚濟寧侯暴斃的死因!”
“遵旨…”
太醫聞言,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露出一絲複雜之色。
“這還用查嗎?明眼人一看顧時的死狀,就知道他是因驚懼而死!”
但這種話,他們是萬萬不敢說出口的,否則,天知道會麵臨什麽後果!
“二虎,把濟寧侯 …送迴去吧。”
說完,朱元璋衣袖一擺,迅速的離開了此地,他要靜一靜!
……
“靠,胡惟庸這是亡我之心不死啊…”
吳憂懷揣一百兩寶鈔,原本想要盡快出城,先逃離京城,等到胡惟庸倒台了之後再迴來。
沒想到在城門口,卻發現胡惟庸的家丁正守在那裏,手拿畫像,緊緊的盯著每一個出城的人。
如果僅僅隻是家丁盤查的話,吳憂想要蒙混過關,也並不是一件難事!
但城門口的軍士,居然也隨著家丁一起,盤查著每一個出城的人!
“胡惟庸啊胡惟庸,不就打了你一拳嘛?你這也太興師動眾了吧?!”
“看來這幾天想要出城,怕是沒什麽機會了,還是先找個地方避避風頭吧…”
“但去哪裏躲藏卻是個問題,得好好想一想。”
吳憂倚靠在牆角,微皺著眉頭,思考著到底藏在哪裏,才不容易被胡惟庸的人給找到!
“估計現在城內,越是偏僻的地方,盤查的越是嚴格,”
“而這個時候,越是危險的地方,反而越是安全。”
想到這裏,吳憂微微低頭,看了看現在自己的一身書生打扮,嘴角不由的露出了一絲笑容!
……
“重八,你今天怎麽了?怎麽看起來有些悶悶不樂?”
坤寧宮內,朱元璋的結發妻子,皇後馬秀英,望著早上還心情不錯的丈夫,現在卻陰沉著臉,不由的有些擔心!
從朱元璋還是馬夫時,就陪伴在朱元璋身旁的馬秀英,非常了解自己的丈夫!
一旦朱元璋陰沉著臉,那朝中文武,必定有人要倒黴。
而馬秀英又是個性格仁慈之人,常常在朱元璋心情不快,對某些大臣心懷殺機的時候,在一旁寬慰勸導,也因此救了不少文武大臣的性命。
因此,性格寬厚仁慈的馬皇後,也深受朝中大臣的尊敬和愛戴!
在民間,寬厚仁慈,賢良節儉,以身作則的馬皇後,更是深受百姓好評!
認為他們的馬皇後,絕對稱得上是古往今來…第一賢後!
“妹子,你說有人能夠未卜先知嗎?”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望著馬秀英說出了心底的疑問!
也隻有在坤寧宮,麵對自己的結發妻子時,朱元璋才會偶爾從皇帝的身份,轉變為一個丈夫的角色。
馬秀英聞言,先是愣了愣,而後表情有些怪異的道:
“重八,世上怎麽可能有人能未卜先知呢?
你莫不是今天微服出宮,叫算命先生給騙了吧?”
說到這裏,馬秀英的眼中透著些許笑意!
“不是算命先生騙咱,咱說的是一位少年!”
“…哦?居然是一位少年?”
見一向睿智的朱元璋,卻因為一個少年,出現了一副魂不守舍的狀態,馬秀英心中不由的泛起一絲好奇!
“重八,那少年到底跟你說什麽了?”
朱元璋來坤寧宮,本就想聽聽馬秀英對此事的看法,沉吟了片刻,整理了一些思緒,而後緩緩的對馬秀英說出了今天所發生的事!
“…由於咱見他是個讀書人,心性還算不錯,就給了他一百兩寶鈔。”
“但就在咱準備迴宮的時候,他居然告訴咱,胡惟庸即將倒台,活不了多久了,要咱小心,別受到胡惟庸的牽連!”
“他怕咱不相信,居然還預言說一個月內,濟寧侯將會暴病而亡…”
…
靜靜的聽完朱元璋的述說,馬秀英沉默了片刻,才開口說道:
“從這少年替老農偷迴錢袋之後,還偷偷的往老農的錢袋裏,塞了塊碎銀子來看,這少年應該是個心善之人!”
“而他拿個破碗,吹噓是你用過的,想要一百兩銀子賣給你,我想,應該是遇上什麽難事了,又看你穿著不俗,把你當肥羊了!”
“他說以後會報答你,以他之前的所為來說,這我相信!”
“但… 後麵說的話,未免有些信口開河了吧?”
“就不說胡惟庸了,因為他的命運掌握在你的手中。
就說濟寧侯顧時,現在才四十出頭,正值壯年,怎麽可能說暴斃就暴斃呢?”
不得不說,馬秀英不愧是一代賢後,簡簡單單的一番話,把吳憂性格和處境,分析了個八九不離十!
朱元璋端起茶碗,飲了口茶,而後神色複雜的道:“就在剛剛,顧二娃當著咱的麵,暴病身亡了…”
“並且,胡惟庸日漸跋扈,又結黨營私,排除異己,咱心中,確實已經在盤算著把他給除掉。”
“……什麽?”
“…啪”
馬秀英聞言,頓時大驚失色,愣在了原地。
朱元璋掃了一眼地上摔成碎片的茶碗,繼續道:
“咱想鏟除胡惟庸的想法,連你都猜不出來,可他卻仿佛早已知道了胡惟庸的結局一般”
“咱今天之所以召顧時前來,也是想要驗證他的預言,看看顧時的身體狀況,會不會如他所說,在一個月內暴病而亡”
“卻沒想到,顧二娃的身體早已油盡燈枯,今天居然當著咱的麵,突然就去了…”
馬秀英這時,已經從震驚中緩了過來,臉色有些凝重的望著朱元璋,道:
“重八,…這,這會不會隻是一個巧合?”
“…巧合?”
“這咱也想過,這一切或許隻是個巧合”
朱元璋搖了搖頭,繼續道:“從顧時走路時,都已經顫顫巍巍的狀態來看,確實是油盡燈枯之兆。
或許還可以說,那小子無意中見過顧時,從顧時的身體狀態中,推測出來的而已!”
“但胡惟庸之事呢?他又是如何得知的?”
“可以這麽說,滿朝文武,絕對沒有人能夠想到,咱已經有心想要鏟除胡惟庸了!”
“誰也不知道胡惟庸即將要倒台,他卻知道…”
“他說顧時一個月內即將暴斃,顧時今天就當著咱的麵暴斃而亡…”
說到這裏,朱元璋停頓了一下,飲了口茶,麵色複雜的道:
“妹子,……世上真有這麽巧合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