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入不夜城
春秋:內嫂勿怕,我來救你 作者:楓溪居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子文龍聽聞此言後,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漣漪,目光閃爍著若有所思的光芒。當兵參加齊軍也許是個不錯的契機。
原來,關於自己身世的真相,他家老爹早已悄悄地向他透露過。
這個秘密宛如一顆深埋心底的種子,如今終於開始萌芽生長。
他深知自己肩負著一項重大而艱巨的使命,這使命如同沉甸甸的擔子壓在肩頭,讓他無法逃避。
然而,這個秘密卻被嚴密地守護著,就連與他最為親近的老媽和阿姊也全然不知。
在這條漫長的複仇之路上,荊棘密布、險阻重重。每一步都可能濺起淋漓的鮮血,每一個轉角都隱藏著未知的危機。
正因如此,家中那些溫柔善良的女人們最好永遠不要知曉其中的真相。她們應該繼續生活在寧靜與安穩之中,遠離這片血腥與黑暗的旋渦。
父子倆齊心協力把一筐又一筐的魚從漁船上卸下來,整齊地擺放在沙灘上。
一旁的母親——子黃氏也趕忙過來幫忙,她熟練地拿起一把鋒利的小刀,開始宰殺這些新鮮的海魚。
隻見她手法嫻熟,動作利落,不一會兒功夫,一條條魚就被處理得幹幹淨淨。
接著,子黃氏按照經驗,挑出一些適合醃製的魚,均勻地撒上鹽巴,然後放入特製的容器中。
因為許多海魚一旦離開海水很快就會死亡,如果不及時用鹽醃製起來,很容易變質發臭。所以這道工序對於保存魚肉至關重要。
看著滿地的鮮魚和已經醃製好的部分,父子倆心裏盤算著:這麽多魚一家人肯定吃不完,不如拿去集市上賣掉一些,還能換些齊刀迴來補貼家用呢!
想到這裏,他們加快了手中的動作,希望能盡快收拾妥當,趕在集市熱鬧的時候到達那裏。
不一會兒,女兒文秀也迴來了,看見家中如此繁忙,她也上去幫母親一起收拾魚類。
夜晚,春風輕拂,仿佛在訴說著生命的秘密。抬頭仰望星空,點點繁星灑落,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觸手可及的柿樹,嫩綠的枝葉在夜色中顯得格外嬌嫩。空氣中夾帶著一股腥鹹的海水味。
在那破舊不堪的茅屋之中,僅有一盞微弱的燭火在風中輕輕搖曳著,仿佛隨時都會被黑暗吞噬一般。母女二人早已在隔壁的屋子裏沉沉睡去,整個房間都彌漫著一種寧靜而安詳的氛圍。
然而,就在這靜謐的夜晚裏,一個身影卻悄悄地出現在了堂屋之中。原來是子文龍躡手躡腳地走了進來,他的腳步輕得如同貓一般,生怕驚醒了熟睡中的家人。
此時的子喜貴正忙碌地收拾著魚叉和貝殼等工具,當他看到兒子這般神秘兮兮的模樣時,心中便已猜到幾分,知道這個小子必定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要來找自己商量,於是他停下了手中的活兒,靜靜地等待著兒子開口。
“阿父,明日可否容兒一道赴不夜城售魚乎?”子文龍席地坐在一張破舊矮幾邊問道。
子喜貴看著兒子的臉不說話,良久,似乎琢磨出了兒子的心思,沉聲道:“汝欲參軍?”
聞言,子文龍內心不由得吃了一驚,旋即正色道:“然也。明日兒欲隨阿父同赴不夜城集市一探究竟!夜長夢多,兒恐日久便忘卻滅國之恨矣!”
子喜貴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心中暗自思忖著兒子的想法確實不無道理。隨著時光的流逝,人們往往會逐漸淡忘那些曾經刻骨銘心的仇恨,它們就像風中的塵埃一般,最終消散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之中。
即便是在後世,那些令人痛心疾首的曆史事件,比如北宋時期的“靖康之恥”,清兵入關後的“揚州十日”以及“嘉定三屠”等等。
經過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風雨洗禮後,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銘記於心呢?即便有人還記得這些慘痛的過往,但他們的內心恐怕早已沒有了當初那般強烈的悲憤與痛楚之感。
自從萊子國被強大的齊國靈公所滅,至今已然過去了將近七十年之久。讓子喜貴感到欣慰的是,盡管時光荏苒,但兒子依然牢記著複國的神聖使命。
然而,每當想到兒子的兒子時,他的心頭便不禁湧起一絲憂慮——當這份仇恨傳承到下一代時,是否還能保持如初的熾熱與堅定?
很多時候,子喜貴的內心都充滿了矛盾。一方麵,他實在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兒子背負著對齊國公室薑呂氏那沉重的仇恨,終日生活在複仇的陰影之下,隻為了一雪前恥並複興已經覆滅多年的萊子國;
但另一方麵,他又無法釋懷昔日那些為國捐軀的先祖們以及千千萬萬慘遭屠戮的萊子國子民,如果不能完成複國大業,怎能讓他們安息九泉之下?
如何對得起他們曾經付出的鮮血與生命?這種糾結與掙紮如同一團亂麻,緊緊纏繞在子喜貴的心間,讓他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爾可已思慮周詳?此乃不歸之路兮!”子喜貴神色凝重地問道。
“嗯,兒已明了,然吾雖死無怨無悔,唯恐先祖之血白流焉!”子文龍咬牙,目光堅定地點點頭道。
……
“不夜城”亦稱夜邑(戰國時稱),曆史記載曾為地名,《齊地記》雲:“古有日夜出,見於東萊,故萊子立此城,以不夜為名”。
次日清晨,陽光灑在了大地上,給人帶來了一絲溫暖和希望。父子二人早早地便忙碌起來,他們雇來了一輛略顯破舊的馬車,並小心翼翼地將裝滿新鮮魚兒的幾個大竹筐搬放到馬車上。
一切準備就緒後,車夫揚起手中那長長的鞭子,在空中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同時口中發出一聲清脆的吆喝:“駕!”隨著這聲號令,拉車的馬匹邁開蹄子,緩緩前行。
車輪滾動間,帶起一陣輕微的塵土飛揚。這輛馬車沿著蜿蜒曲折的道路一路疾馳,朝著傳說中的不夜城方向駛去。
路途之中,白日裏太陽逐漸升高,金色的光芒傾灑而下,照亮了大地的每一個角落;而到了夜晚,則是燭火通明,整座城市宛如白晝一般明亮,因此這座城市得了個“不夜城”的美名。
經過一段時間的奔波,終於抵達了目的地——不夜城。這是一座規模不大的小城邑,四周環繞著一圈用粗陋的石塊以及泥土混合堆砌而成的城牆。盡管看上去有些簡陋,但卻給人一種質樸而又堅實的感覺。
進入城內,可以看到街道兩旁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攤位,其中大部分都是漁民們在叫賣自家捕撈上來的各類海鮮。
原來,關於自己身世的真相,他家老爹早已悄悄地向他透露過。
這個秘密宛如一顆深埋心底的種子,如今終於開始萌芽生長。
他深知自己肩負著一項重大而艱巨的使命,這使命如同沉甸甸的擔子壓在肩頭,讓他無法逃避。
然而,這個秘密卻被嚴密地守護著,就連與他最為親近的老媽和阿姊也全然不知。
在這條漫長的複仇之路上,荊棘密布、險阻重重。每一步都可能濺起淋漓的鮮血,每一個轉角都隱藏著未知的危機。
正因如此,家中那些溫柔善良的女人們最好永遠不要知曉其中的真相。她們應該繼續生活在寧靜與安穩之中,遠離這片血腥與黑暗的旋渦。
父子倆齊心協力把一筐又一筐的魚從漁船上卸下來,整齊地擺放在沙灘上。
一旁的母親——子黃氏也趕忙過來幫忙,她熟練地拿起一把鋒利的小刀,開始宰殺這些新鮮的海魚。
隻見她手法嫻熟,動作利落,不一會兒功夫,一條條魚就被處理得幹幹淨淨。
接著,子黃氏按照經驗,挑出一些適合醃製的魚,均勻地撒上鹽巴,然後放入特製的容器中。
因為許多海魚一旦離開海水很快就會死亡,如果不及時用鹽醃製起來,很容易變質發臭。所以這道工序對於保存魚肉至關重要。
看著滿地的鮮魚和已經醃製好的部分,父子倆心裏盤算著:這麽多魚一家人肯定吃不完,不如拿去集市上賣掉一些,還能換些齊刀迴來補貼家用呢!
想到這裏,他們加快了手中的動作,希望能盡快收拾妥當,趕在集市熱鬧的時候到達那裏。
不一會兒,女兒文秀也迴來了,看見家中如此繁忙,她也上去幫母親一起收拾魚類。
夜晚,春風輕拂,仿佛在訴說著生命的秘密。抬頭仰望星空,點點繁星灑落,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觸手可及的柿樹,嫩綠的枝葉在夜色中顯得格外嬌嫩。空氣中夾帶著一股腥鹹的海水味。
在那破舊不堪的茅屋之中,僅有一盞微弱的燭火在風中輕輕搖曳著,仿佛隨時都會被黑暗吞噬一般。母女二人早已在隔壁的屋子裏沉沉睡去,整個房間都彌漫著一種寧靜而安詳的氛圍。
然而,就在這靜謐的夜晚裏,一個身影卻悄悄地出現在了堂屋之中。原來是子文龍躡手躡腳地走了進來,他的腳步輕得如同貓一般,生怕驚醒了熟睡中的家人。
此時的子喜貴正忙碌地收拾著魚叉和貝殼等工具,當他看到兒子這般神秘兮兮的模樣時,心中便已猜到幾分,知道這個小子必定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要來找自己商量,於是他停下了手中的活兒,靜靜地等待著兒子開口。
“阿父,明日可否容兒一道赴不夜城售魚乎?”子文龍席地坐在一張破舊矮幾邊問道。
子喜貴看著兒子的臉不說話,良久,似乎琢磨出了兒子的心思,沉聲道:“汝欲參軍?”
聞言,子文龍內心不由得吃了一驚,旋即正色道:“然也。明日兒欲隨阿父同赴不夜城集市一探究竟!夜長夢多,兒恐日久便忘卻滅國之恨矣!”
子喜貴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心中暗自思忖著兒子的想法確實不無道理。隨著時光的流逝,人們往往會逐漸淡忘那些曾經刻骨銘心的仇恨,它們就像風中的塵埃一般,最終消散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之中。
即便是在後世,那些令人痛心疾首的曆史事件,比如北宋時期的“靖康之恥”,清兵入關後的“揚州十日”以及“嘉定三屠”等等。
經過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風雨洗禮後,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銘記於心呢?即便有人還記得這些慘痛的過往,但他們的內心恐怕早已沒有了當初那般強烈的悲憤與痛楚之感。
自從萊子國被強大的齊國靈公所滅,至今已然過去了將近七十年之久。讓子喜貴感到欣慰的是,盡管時光荏苒,但兒子依然牢記著複國的神聖使命。
然而,每當想到兒子的兒子時,他的心頭便不禁湧起一絲憂慮——當這份仇恨傳承到下一代時,是否還能保持如初的熾熱與堅定?
很多時候,子喜貴的內心都充滿了矛盾。一方麵,他實在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兒子背負著對齊國公室薑呂氏那沉重的仇恨,終日生活在複仇的陰影之下,隻為了一雪前恥並複興已經覆滅多年的萊子國;
但另一方麵,他又無法釋懷昔日那些為國捐軀的先祖們以及千千萬萬慘遭屠戮的萊子國子民,如果不能完成複國大業,怎能讓他們安息九泉之下?
如何對得起他們曾經付出的鮮血與生命?這種糾結與掙紮如同一團亂麻,緊緊纏繞在子喜貴的心間,讓他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爾可已思慮周詳?此乃不歸之路兮!”子喜貴神色凝重地問道。
“嗯,兒已明了,然吾雖死無怨無悔,唯恐先祖之血白流焉!”子文龍咬牙,目光堅定地點點頭道。
……
“不夜城”亦稱夜邑(戰國時稱),曆史記載曾為地名,《齊地記》雲:“古有日夜出,見於東萊,故萊子立此城,以不夜為名”。
次日清晨,陽光灑在了大地上,給人帶來了一絲溫暖和希望。父子二人早早地便忙碌起來,他們雇來了一輛略顯破舊的馬車,並小心翼翼地將裝滿新鮮魚兒的幾個大竹筐搬放到馬車上。
一切準備就緒後,車夫揚起手中那長長的鞭子,在空中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同時口中發出一聲清脆的吆喝:“駕!”隨著這聲號令,拉車的馬匹邁開蹄子,緩緩前行。
車輪滾動間,帶起一陣輕微的塵土飛揚。這輛馬車沿著蜿蜒曲折的道路一路疾馳,朝著傳說中的不夜城方向駛去。
路途之中,白日裏太陽逐漸升高,金色的光芒傾灑而下,照亮了大地的每一個角落;而到了夜晚,則是燭火通明,整座城市宛如白晝一般明亮,因此這座城市得了個“不夜城”的美名。
經過一段時間的奔波,終於抵達了目的地——不夜城。這是一座規模不大的小城邑,四周環繞著一圈用粗陋的石塊以及泥土混合堆砌而成的城牆。盡管看上去有些簡陋,但卻給人一種質樸而又堅實的感覺。
進入城內,可以看到街道兩旁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攤位,其中大部分都是漁民們在叫賣自家捕撈上來的各類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