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有些事情終究是無法永遠隱瞞下去的。盡管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守護著那個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他清楚地知道,該來的總歸會到來。


    迴想起當初那個偶然的瞬間,當他無意間揭開了那個隱藏已久的真相時,內心所受到的震撼至今仍曆曆在目。


    話說這一家人啊,其真實身份可不簡單!原來,他們乃是萊子國的嫡係後裔呢!想當年,那可是一個輝煌無比的國度。然而,命運卻總是充滿了戲劇性和波折。


    就在 70 年前,一場驚心動魄、規模浩大的戰爭爆發了——齊萊之戰。這場戰爭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雙方都投入了巨大的兵力和資源,廝殺得昏天黑地。


    而這家人,則成為了那場殘酷戰爭中的“漏網之魚”。或許是上天眷顧,又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他們竟奇跡般地逃脫了戰火的吞噬,躲過了一劫。


    從此之後,他們隱姓埋名,過上了低調而平靜的生活。但那段血與火交織的曆史,始終深深地烙印在他們家族的記憶深處,難以磨滅。


    子喜貴每每迴憶起那段往事時,心中總是感慨萬千。那還是他年幼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到了爺爺講述他們家族曾經輝煌而又曲折的曆史。


    原來,他竟是萊國昔年國君萊共公的嫡次子!想當年,萊國也是一方強國,但隨著局勢的動蕩和各國之間的紛爭不斷加劇,一場大戰即將來臨。


    當時的國君浮柔憂心忡忡,麵對強大敵人帶來的巨大壓力,他整日茶飯不思、夜不能寐。


    眼看著國家可能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國君深知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為了給萊子國留下一絲血脈傳承,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讓自己的次子子瑋提前逃離這個是非之地。


    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子瑋帶著親信們登上了一艘早已準備好的船隻,趁著夜色悄悄地從東海出發,向著未知的遠方駛去。


    公子子瑋實際上並未真正遠離萊子國,他隻是悄然藏身於距離萊子國不遠處的一座偏僻小島之上,以暫時避開可能降臨的風險和風波。


    由於諸多限製因素,他既缺乏足夠的資源和條件去遠行,又因心中對齊萊那場關鍵戰役的最終結局滿懷牽掛與擔憂而不敢貿然離開太遠。


    這座小島麵積不大,但卻有著茂密的植被覆蓋,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隱蔽性。公子子瑋選擇在這裏棲身,每日隻能依靠簡單的食物和水源維持生計。然而,盡管生活環境艱苦,他內心深處對齊萊之戰的惦念從未有過片刻停歇。


    每當夜幕降臨,繁星點點閃爍於天際之時,公子子瑋便會獨自佇立在海邊,遙望著萊子國的方向,思緒萬千。他預料萊子國這次必然是兇多吉少,但還是期待能有奇跡出現。


    時光匆匆,約莫過去了大半年之久。在這段漫長的日子裏,子瑋經曆了無數次的輾轉反側和深思熟慮後,終於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喬裝打扮成一名樸實無華的農夫。


    為了徹底掩蓋自己的真實身份,子瑋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外貌和穿著,還毅然決然地將自己原本尊貴的姓氏舍棄掉,改換成了極為普通常見的王姓。


    就這樣,經過精心的偽裝,他踏上了一艘陳舊的船隻,緩緩地向著家鄉萊地駛去。


    當那熟悉的海岸線逐漸映入眼簾時,子瑋的心情愈發沉重起來。因為此時的萊地已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曾經繁榮昌盛的景象已不複存在。


    經過多方打聽,子瑋得到了一個令他痛心疾首的噩耗:強大的齊國竟然一舉滅掉了萊子國!從此之後,這片生養他的土地就被納入了齊國龐大的版圖之中。


    而且更令人悲憤的是,兇殘的齊軍還在這裏修築起了固若金湯的不夜城,並派遣大量精兵強將駐守此地。


    最讓子瑋擔憂不已的,還是他父親萊共公的命運。據說,萊共公不幸在戰爭中被俘獲,至於其如今是生是死,卻是無人知曉。


    與此同時,那些可憐的萊國子民們也都被迫背井離鄉,遷徙到了遙遠的齊國郎地,過上了寄人籬下、顛沛流離的生活。


    ……


    子姓並非普通姓氏,它起源於商朝的開國君主成湯的祖先偰(契)。?偰(契)就是子姓的始祖。


    ?據《古今姓氏書辯證》和《通誌·氏族略》等史書記載,偰(契)是帝嚳之子,生母為簡狄。


    相傳簡狄吞玄鳥之卵而生下偰,偰在堯帝時受封為玄王,並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封在商地並賜姓為“子”。


    它即是商朝的國姓,也是上古時期的一個重要姓氏,且在商朝的發展過程中,子姓派生出了許多同姓方國。諸如:殷氏、來氏、宋氏。


    此外,子姓後人在春秋戰國時期也形成了許多分支姓氏,如殷、依、燕、穎、祖、武、苑、鄧、侯、郝、彭、丁、湯、沃、庚、乙、瞿、稚、蕭等。


    宋國的國姓也是子姓,它和萊子國同屬於商朝後裔。而齊國與萊子國(萊國)有著很深的恩怨情仇,最終導致了萊子國的滅亡。


    萊子國與齊國的恩怨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曆史時期。萊子國是東夷族的一支,而東夷族與商朝之間存在複雜的政治和經濟關係。


    而齊國的始祖是周朝的開國功臣薑子牙(呂尚),他是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謀主,在牧野之戰中立下首功。戰後因功受封於齊,都於營丘,成為齊國始祖。


    《爾雅》載:“水出其前, 丘;水出其後,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營丘;此以水在丘之前、後、左、右名之也。”


    顯然這個營丘除了是盜賊出沒之地,還是個風水極好的地方,否則如薑子牙如此的大師級人物,也不可能選擇此地作為齊國立國的所在。


    有山有水,物產豐富,風景獨好,萊子國自然不能讓這樣的好地方落到周人的手中。


    西周初年,萊國的實力已經相當強大,甚至對齊國構成了威脅,終齊國數百年,直到戰國時代開啟,萊子國才被齊國滅掉。


    《史記·齊世家》中提到,薑太公在齊國建都時,曾與萊國爭奪營丘。萊國的兵鋒直指彌河邊上,對齊國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公元前582年,齊頃公死,其子薑環繼位,即齊靈公。齊靈公窮兵黷武,好大喜功。


    公元前571年春天,齊靈公發動了對萊國(今煙台、威海一帶)的戰爭,萊國派大夫輿正子買通了齊靈公的寵臣夙沙衛,請求講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內嫂勿怕,我來救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溪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溪居士並收藏春秋:內嫂勿怕,我來救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