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督亢之戰10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代郡之戰中投降了漢國的原燕國上郡守鹿毛壽,當初歸降之時,確實有保存實力、以圖再起的想法。
但被吳起設計,在眾目睽睽之下,親自動手殺掉了將軍市被。這樣一來,就徹底失去了歸燕的可能性。
特別是名滿天下的漢王俱酒對他禮遇有加,暫時拜為大夫,更令鹿毛壽決心死心塌地地做一名漢臣。
但歸漢以來,鹿毛壽隻是打理地方事務,幫助安撫民眾、籌集糧草,始終沒有立過一樁功勞,這讓他感覺自己缺乏一條獻給漢王的“投名狀”。
漢軍打著“抗胡複燕”的大旗深入燕國境內,鹿毛壽就知道事情沒有那麽簡單,抗胡是真,複燕就不可能了。
同時,他對奸相子之不戰而降,甚至組織起十幾萬的偽軍為虎作倀、助紂為虐十分不滿。
於是,他決定在這些偽軍身上動動手腳,憑借著自己及家族在燕國的影響力,遊說部分偽軍歸降漢軍,既降低了漢軍征戰的烈度,又為自己掙一份功勞。
鹿毛壽是個懂政治的人,他沒有暗地裏行動,而是先向漢王匯報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他私下行動,哪怕是出於忠心,也必然遭到猜忌!
政治就是這麽迴事,必須按規則出牌,不能為所欲為。
漢軍對偽軍將領十分痛恨,校尉以上的幾乎是抓著就殺。鹿毛壽在奏劄中陳述了自己的不同意見,他認為這些中下層軍官,多是身不由己。
除了罪大惡極、身背血債的必須清算以外,大多數的偽軍中下層軍官還是應該以爭取為主。這樣可以消解他們的反抗意誌,也減少漢軍對抗強度,還可盡快將東胡人打敗。
在奏劄中,鹿毛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願意發揮餘熱,為漢王主動招降一些偽軍,為漢所用。
漢王俱酒也認識到了督亢之戰開打以來的難度和烈度,冬天、平原、騎兵、決戰,這些因素對漢軍、對漢王俱酒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他開始重新考慮自己之前下達的、略帶情緒化的“除惡務盡”的命令,以及對偽軍將領的必殺政策。這些,都可能會激起敵人更頑強的反抗,對己方士兵造成更大的傷亡。
鹿毛壽上書之後,漢王立即轉變思路,批準了鹿毛壽的行動。
鹿毛壽也不負君恩,通過其在燕國的故舊,成功聯係上了奸相子之麾下的兩名將領:姚駑和薑弗惶。
這兩名將領本是子之的親信,當初跟隨子之一起降了東胡,目睹了東胡人的殘暴與子之的倒行逆施之後,內心一直備受煎熬。
聞聽公子無樂在遼東即位,也暗自派人聯絡。但姚駑和薑弗惶作為子之的親信,始終無法得到燕公無樂的信任。
姚弩與薑弗惶聞信大失所望,更擔心將來燕公無樂一旦複國成功之後,對二人進行清算,遂開始隨波逐流。
正在此時,鹿毛壽的信到了,給二人一條新路選擇。
鹿毛壽在信中把漢王猛一頓吹噓:“王出自晉國,晉文之嫡係子孫也,英明神武,自得天縱;東胡入寇,燕山板蕩,天下諸侯,無一敢高聲語者。而王出兵抗胡,頗具昔日齊桓‘尊王攘夷’之功。英主既出,時機難得,二弟胡不早歸?”
歸附燕公無樂,不準;跟隨奸相子之,不甘!
在這種複雜情緒的作用下,姚弩與薑弗惶很快達成共識,暗中歸附了漢王。
漢王俱酒立即將消息通知武安君吳起,命令他在戰場中妥為安排,合理利用,打勝督亢之戰,鼎定燕國局勢,力爭在大年初一時到薊城過年!
基於這種戰場形勢的變化,吳起親率中軍,靠前指揮,與征東將軍聶政兵合一處,在野兕澤周邊布下了驚天大局,決心幹脆利索地吃掉紮入圈套中的東胡兩部及其附屬的偽軍,奠定燕國戰場的絕對勝局。
布爾山部和花澤部兩部大軍趕到野兕澤旁,禿不倫部族長加古撻親自上前迎接。
加古撻親自上前,下馬見禮。布爾山部族長大大喇喇地騎在馬上,並不還禮,傲慢地問道:“加古撻,爾言吳起被圍,有何憑證?”
這,顯然是並不相信加古撻。
既然吳起真的到了前軍,這些細節那就更豐富了,聶政早已做了準備。
加古撻將一支短匕奉上:“大族長,此乃吳賊慌亂之中遺失之匕,請過目!”
布爾山族長接過匕首一看,凝霜賽雪,寒芒四射,森光閃耀,奪人心魄,端得一把好劍。
劍身之上以錯金手法刻有字跡,他並不認得,於是順手遞給身邊的偽軍將領:“此字何意?”
“正麵陰刻:我武惟揚,安邦濟民。暗合‘武安’二字。”
“背麵陰刻:敕造,精忠之劍。大族長,應當為武安君吳起封君時,漢王所賜。”
布爾山族長興奮得哈哈大笑,他將劍收入自己懷中:“合該布爾山當居此功,來呀,環澤撒開兵馬,給老子圍死嘍!”
加古撻笑而不語,一臉的謙恭。花澤部族長卻麵露不悅之色,布爾山當居此功?你把我們花澤部當什麽了?
哼,待一會兒大單於來了,再做計較!
東胡人不善水性,現在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將野兕澤給圍死了,不給吳起逃跑的機會。
這,也正是吳起所願意看到的。
這麽多人聚在一塊,打起來必然是一場混戰。將這麽多人馬分散到一百多裏地的環湖線上,正好讓各部分割包圍,一段一段吃掉!
吳起和聶政,一人一架望遠鏡,在遠方的掩體中,將東胡人的戰術布局看得清清楚楚。
吳起放下望遠鏡:“傳令,全軍醜時造飯,寅時出擊,全殲此敵,不得走脫一人。”
“履遠將軍細標,汝部由大澤之南發起攻擊!”
“得令!”
“破虜將軍巴寧,汝部由大澤之北發起攻擊!”
“得令!”
“校尉苗冥,汝部從大澤之東發起攻擊!”
“得令!”
“校尉靖家孚,汝部從大澤之西發起攻擊!”
“得令!”
“諸部先攻馬廄,切割包圍,分而殲之,全殲頑敵,不得有誤!
眾人山唿穀應,齊聲奉令,分頭前去部署。
聶政沒有聽到自己的任務,但他毫不著急。以他對吳起的了解,自己雖然沒有攻打野兕澤的直接任務,但身上的擔子肯定不會輕了。
吳起最後下達命令:“聶征東,汝率本部軍馬居於野兕澤西北十裏處設伏,當防東胡大單於全軍來襲。無事還則罷了;若有事,聶征東務必頂住三個時辰!”
聶政恭敬的施禮受命:“保證完成任務!”
但被吳起設計,在眾目睽睽之下,親自動手殺掉了將軍市被。這樣一來,就徹底失去了歸燕的可能性。
特別是名滿天下的漢王俱酒對他禮遇有加,暫時拜為大夫,更令鹿毛壽決心死心塌地地做一名漢臣。
但歸漢以來,鹿毛壽隻是打理地方事務,幫助安撫民眾、籌集糧草,始終沒有立過一樁功勞,這讓他感覺自己缺乏一條獻給漢王的“投名狀”。
漢軍打著“抗胡複燕”的大旗深入燕國境內,鹿毛壽就知道事情沒有那麽簡單,抗胡是真,複燕就不可能了。
同時,他對奸相子之不戰而降,甚至組織起十幾萬的偽軍為虎作倀、助紂為虐十分不滿。
於是,他決定在這些偽軍身上動動手腳,憑借著自己及家族在燕國的影響力,遊說部分偽軍歸降漢軍,既降低了漢軍征戰的烈度,又為自己掙一份功勞。
鹿毛壽是個懂政治的人,他沒有暗地裏行動,而是先向漢王匯報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他私下行動,哪怕是出於忠心,也必然遭到猜忌!
政治就是這麽迴事,必須按規則出牌,不能為所欲為。
漢軍對偽軍將領十分痛恨,校尉以上的幾乎是抓著就殺。鹿毛壽在奏劄中陳述了自己的不同意見,他認為這些中下層軍官,多是身不由己。
除了罪大惡極、身背血債的必須清算以外,大多數的偽軍中下層軍官還是應該以爭取為主。這樣可以消解他們的反抗意誌,也減少漢軍對抗強度,還可盡快將東胡人打敗。
在奏劄中,鹿毛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願意發揮餘熱,為漢王主動招降一些偽軍,為漢所用。
漢王俱酒也認識到了督亢之戰開打以來的難度和烈度,冬天、平原、騎兵、決戰,這些因素對漢軍、對漢王俱酒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他開始重新考慮自己之前下達的、略帶情緒化的“除惡務盡”的命令,以及對偽軍將領的必殺政策。這些,都可能會激起敵人更頑強的反抗,對己方士兵造成更大的傷亡。
鹿毛壽上書之後,漢王立即轉變思路,批準了鹿毛壽的行動。
鹿毛壽也不負君恩,通過其在燕國的故舊,成功聯係上了奸相子之麾下的兩名將領:姚駑和薑弗惶。
這兩名將領本是子之的親信,當初跟隨子之一起降了東胡,目睹了東胡人的殘暴與子之的倒行逆施之後,內心一直備受煎熬。
聞聽公子無樂在遼東即位,也暗自派人聯絡。但姚駑和薑弗惶作為子之的親信,始終無法得到燕公無樂的信任。
姚弩與薑弗惶聞信大失所望,更擔心將來燕公無樂一旦複國成功之後,對二人進行清算,遂開始隨波逐流。
正在此時,鹿毛壽的信到了,給二人一條新路選擇。
鹿毛壽在信中把漢王猛一頓吹噓:“王出自晉國,晉文之嫡係子孫也,英明神武,自得天縱;東胡入寇,燕山板蕩,天下諸侯,無一敢高聲語者。而王出兵抗胡,頗具昔日齊桓‘尊王攘夷’之功。英主既出,時機難得,二弟胡不早歸?”
歸附燕公無樂,不準;跟隨奸相子之,不甘!
在這種複雜情緒的作用下,姚弩與薑弗惶很快達成共識,暗中歸附了漢王。
漢王俱酒立即將消息通知武安君吳起,命令他在戰場中妥為安排,合理利用,打勝督亢之戰,鼎定燕國局勢,力爭在大年初一時到薊城過年!
基於這種戰場形勢的變化,吳起親率中軍,靠前指揮,與征東將軍聶政兵合一處,在野兕澤周邊布下了驚天大局,決心幹脆利索地吃掉紮入圈套中的東胡兩部及其附屬的偽軍,奠定燕國戰場的絕對勝局。
布爾山部和花澤部兩部大軍趕到野兕澤旁,禿不倫部族長加古撻親自上前迎接。
加古撻親自上前,下馬見禮。布爾山部族長大大喇喇地騎在馬上,並不還禮,傲慢地問道:“加古撻,爾言吳起被圍,有何憑證?”
這,顯然是並不相信加古撻。
既然吳起真的到了前軍,這些細節那就更豐富了,聶政早已做了準備。
加古撻將一支短匕奉上:“大族長,此乃吳賊慌亂之中遺失之匕,請過目!”
布爾山族長接過匕首一看,凝霜賽雪,寒芒四射,森光閃耀,奪人心魄,端得一把好劍。
劍身之上以錯金手法刻有字跡,他並不認得,於是順手遞給身邊的偽軍將領:“此字何意?”
“正麵陰刻:我武惟揚,安邦濟民。暗合‘武安’二字。”
“背麵陰刻:敕造,精忠之劍。大族長,應當為武安君吳起封君時,漢王所賜。”
布爾山族長興奮得哈哈大笑,他將劍收入自己懷中:“合該布爾山當居此功,來呀,環澤撒開兵馬,給老子圍死嘍!”
加古撻笑而不語,一臉的謙恭。花澤部族長卻麵露不悅之色,布爾山當居此功?你把我們花澤部當什麽了?
哼,待一會兒大單於來了,再做計較!
東胡人不善水性,現在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將野兕澤給圍死了,不給吳起逃跑的機會。
這,也正是吳起所願意看到的。
這麽多人聚在一塊,打起來必然是一場混戰。將這麽多人馬分散到一百多裏地的環湖線上,正好讓各部分割包圍,一段一段吃掉!
吳起和聶政,一人一架望遠鏡,在遠方的掩體中,將東胡人的戰術布局看得清清楚楚。
吳起放下望遠鏡:“傳令,全軍醜時造飯,寅時出擊,全殲此敵,不得走脫一人。”
“履遠將軍細標,汝部由大澤之南發起攻擊!”
“得令!”
“破虜將軍巴寧,汝部由大澤之北發起攻擊!”
“得令!”
“校尉苗冥,汝部從大澤之東發起攻擊!”
“得令!”
“校尉靖家孚,汝部從大澤之西發起攻擊!”
“得令!”
“諸部先攻馬廄,切割包圍,分而殲之,全殲頑敵,不得有誤!
眾人山唿穀應,齊聲奉令,分頭前去部署。
聶政沒有聽到自己的任務,但他毫不著急。以他對吳起的了解,自己雖然沒有攻打野兕澤的直接任務,但身上的擔子肯定不會輕了。
吳起最後下達命令:“聶征東,汝率本部軍馬居於野兕澤西北十裏處設伏,當防東胡大單於全軍來襲。無事還則罷了;若有事,聶征東務必頂住三個時辰!”
聶政恭敬的施禮受命:“保證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