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百年一諾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尺風請求漢王向中山國要人,點名讓狐哀直接前來燕國帶兵打仗,這樣狐哀既從中山脫身,更重新掌握了軍隊。
漢王想了想,認為不妥。如果自己主動向中山國君要人,恐怕適得其反,引起中山國君的懷疑。畢竟狐哀是晉國孤軍出身,而俱酒則是晉國公子,這關係很容易引起聯想。
漢王將這個任務交給了吳起,讓老吳去想辦法。同時請三尺風向狐哀暗通款曲,共同推進。
老吳大筆一揮,給中山國相司成熹寫了一封信:“貴國張登空有抗胡之誌,無有用兵之才,不聽調度,孤軍突進,以致貴軍幾近傾覆。幸我漢軍拚死出手,方得救迴殘兵若幹。”
“今者,抗胡複燕事如星火,非國相而不能救。起不才,願奉司馬國相為聯軍之主,以抗強胡。請國相速速移駕涿邑,雲雲!”
同時,命人找了一口上好棺木,將張登的遺骨裝殮了,一並運迴中山國靈壽。
司馬熹接信以後,傻了眼。沒想到張登這個家夥整天兵書、兵法不離口,真上陣了卻分分鍾被人給摩擦成一堆白骨。
張登不學無術,死就死了吧,折損了這麽多中山壯士,這打擊太大了。要知道司馬熹與孟軻剛剛聯手搞了一次戰國大裁軍,中山同無可用之兵。
打了敗仗,撤軍迴來便了。可恨吳起這家夥,把中山軍扣住不讓迴來,還寫封信來讓老夫親自前往前線送死,老夫是那樣的人嗎?
司馬熹找來客卿孟軻一起商量,孟軻發表了一通激情的演說,堅決認為抗擊東胡是“偉光正”的大事業,是比肩齊桓公“尊王攘夷”的不二功績。
孟軻認為,中山國必須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有利時機,承擔起大國諸侯應有的責任,在國內大舉征兵北上,不惜打光最後一個人,流盡最後一滴血!
孟軻還要向周天子上書,以天子之尊號令天下諸侯一起北上抗胡,最好來個天子親征!
司馬熹像看傻子一樣地看著孟軻,這位一身正氣的家夥,為何腦袋天真得像一盆漿糊。此時此刻,他甚至開始後悔,當初不該沽名釣譽,將這位所謂的“大儒”請進中山,還將其捧到了“客卿”的寶座上。
前線司馬熹是絕對不敢去的,但孟軻的天真想法也是一個字都不能聽的。
司馬熹想來想去,中山國知兵之人,無人能出將軍狐哀左右。無奈隻好請狐哀出山,親自前往燕國收拾殘局。
司馬熹也不是安的什麽好心,此次北伐東胡,中山軍損失慘重,而張登已死,得有一個人出來背鍋啊。
既然張登在兵強馬壯的情況下都戰死了,現在派出狐哀前往,自己再在後方不發糧草,狐哀必然也要吃敗仗。
等到狐哀兵敗歸來,便以損兵辱國為由,治他的罪,既成功甩了鍋,也除掉了一個政治對手。
這就是所謂的奸臣思維,和曆史上所有的奸臣一樣,他們不謀事,隻謀人;從來不從國家利益出發,隻想借機實現自己的私心。
狐哀早已從三尺風處得到了消息,暗自做好配合。目前他雖然擔著中山國將軍的名號,但卻被貶到左人守的位置上,被剝奪了兵權,實在是心有不甘。
司馬熹給狐哀寫信,要求狐哀迅速北上,前往燕國,接管張登死去後的權力真空,收攏軍隊,安撫士卒,並在接下來的抗胡複燕大業中打出水平。
狐哀也是演戲演全套,來了個稱病不出、難當大任,直接給迴絕了司馬熹。
司馬熹又以中山公厝的名義,頒下君令,先是給狐哀一通封賞,再命令他重返燕國前線。
狐哀勉為其難,一副不情不願的樣子,進入到了燕國境內。
武安君吳起親自出麵迎接狐哀:“狐將軍,久仰久仰。”
狐哀哪裏承得起吳起如此大禮:“不敢當,不敢啊,武安君折殺狐某了。”
吳起上前兩步,親切地與狐哀把臂同行,共同進入營帳之中。
吳起揮揮手,眾親兵隨即退下,吳起道:“狐將軍,有一人慕將軍之名久矣,特命吳某引薦,來來來,咱們後帳敘話。”
狐哀何等聰明,能讓吳起當介紹人的人,自然是貴不可言。除了昔日晉國公子,今日之漢王,更無他人。
不等吳起開口,狐哀立即向著內帳方向一個天揖深躬到地:“老仆狐哀,見過漢王!”
俱酒一身便服,滿臉含笑地從後帳迎了出來:“狐將軍,辛苦了!”邊說邊大步上前,雙手托住狐哀的雙臂,使出綿綿力道,將狐哀攙了起來。
狐哀抬起頭來,早已是滿臉淚痕。他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痕,急忙從懷中掏出一個紅絹包裹的東西,雙手捧過頭頂:“臣狐哀,繳令!”
俱酒接過來,一層一層打開,赫然是一枚銅鏽斑斑、包漿厚實的青銅虎符。
虎符的鑄造工藝古拙質樸,老虎的形狀憨態可掬、頑皮呆萌,像極了後世流傳於山西大地的“布老虎”,這或許是春秋遺風吧。
虎符上錯金刻著十個大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將”。錯金字符曆久彌新,熠熠生輝。
這,正是死忠於晉國公室的太行孤軍的虎符。當年,晉出公為三卿所逼,外出奔齊,不幸死在路上。
太行孤軍不見虎符,誓不投降三家,於是懷揣一點忠義,潛入山中,凡數十年。直到虎符在齊國後人呂進手中出現,虎符合一,狐哀才率軍協助呂進,潛入中山為諜。
從晉出公死亡算起,這件事已經過去了近百年,按古人結婚早、壽命短來計算,整整四五輩人過去了,當年出公親衛們的後人,仍然堅守著這一份忠貞,今日前來繳令,怎能不令人感慨萬千。
俱酒感覺自己的喉頭也有些哽咽了!
戰國,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禮崩樂壞,爾虞我詐,陰謀詭計,人心不古;同時,這又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傾肝瀝膽,抱誠守真,惇信明義,崇德耿忠。
他控製了一下自己的情緒,保持著王者的威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太行孤軍上下五輩,凡一百年間,耿耿孤忠不滅,堂堂大義永存。狐將軍,汝部大事已畢,功成甚偉,可繳令矣!”
狐哀涕泗橫流,泣不成聲,一字一頓地吼道:“臣,謹!遵!王!令!”
漢王想了想,認為不妥。如果自己主動向中山國君要人,恐怕適得其反,引起中山國君的懷疑。畢竟狐哀是晉國孤軍出身,而俱酒則是晉國公子,這關係很容易引起聯想。
漢王將這個任務交給了吳起,讓老吳去想辦法。同時請三尺風向狐哀暗通款曲,共同推進。
老吳大筆一揮,給中山國相司成熹寫了一封信:“貴國張登空有抗胡之誌,無有用兵之才,不聽調度,孤軍突進,以致貴軍幾近傾覆。幸我漢軍拚死出手,方得救迴殘兵若幹。”
“今者,抗胡複燕事如星火,非國相而不能救。起不才,願奉司馬國相為聯軍之主,以抗強胡。請國相速速移駕涿邑,雲雲!”
同時,命人找了一口上好棺木,將張登的遺骨裝殮了,一並運迴中山國靈壽。
司馬熹接信以後,傻了眼。沒想到張登這個家夥整天兵書、兵法不離口,真上陣了卻分分鍾被人給摩擦成一堆白骨。
張登不學無術,死就死了吧,折損了這麽多中山壯士,這打擊太大了。要知道司馬熹與孟軻剛剛聯手搞了一次戰國大裁軍,中山同無可用之兵。
打了敗仗,撤軍迴來便了。可恨吳起這家夥,把中山軍扣住不讓迴來,還寫封信來讓老夫親自前往前線送死,老夫是那樣的人嗎?
司馬熹找來客卿孟軻一起商量,孟軻發表了一通激情的演說,堅決認為抗擊東胡是“偉光正”的大事業,是比肩齊桓公“尊王攘夷”的不二功績。
孟軻認為,中山國必須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有利時機,承擔起大國諸侯應有的責任,在國內大舉征兵北上,不惜打光最後一個人,流盡最後一滴血!
孟軻還要向周天子上書,以天子之尊號令天下諸侯一起北上抗胡,最好來個天子親征!
司馬熹像看傻子一樣地看著孟軻,這位一身正氣的家夥,為何腦袋天真得像一盆漿糊。此時此刻,他甚至開始後悔,當初不該沽名釣譽,將這位所謂的“大儒”請進中山,還將其捧到了“客卿”的寶座上。
前線司馬熹是絕對不敢去的,但孟軻的天真想法也是一個字都不能聽的。
司馬熹想來想去,中山國知兵之人,無人能出將軍狐哀左右。無奈隻好請狐哀出山,親自前往燕國收拾殘局。
司馬熹也不是安的什麽好心,此次北伐東胡,中山軍損失慘重,而張登已死,得有一個人出來背鍋啊。
既然張登在兵強馬壯的情況下都戰死了,現在派出狐哀前往,自己再在後方不發糧草,狐哀必然也要吃敗仗。
等到狐哀兵敗歸來,便以損兵辱國為由,治他的罪,既成功甩了鍋,也除掉了一個政治對手。
這就是所謂的奸臣思維,和曆史上所有的奸臣一樣,他們不謀事,隻謀人;從來不從國家利益出發,隻想借機實現自己的私心。
狐哀早已從三尺風處得到了消息,暗自做好配合。目前他雖然擔著中山國將軍的名號,但卻被貶到左人守的位置上,被剝奪了兵權,實在是心有不甘。
司馬熹給狐哀寫信,要求狐哀迅速北上,前往燕國,接管張登死去後的權力真空,收攏軍隊,安撫士卒,並在接下來的抗胡複燕大業中打出水平。
狐哀也是演戲演全套,來了個稱病不出、難當大任,直接給迴絕了司馬熹。
司馬熹又以中山公厝的名義,頒下君令,先是給狐哀一通封賞,再命令他重返燕國前線。
狐哀勉為其難,一副不情不願的樣子,進入到了燕國境內。
武安君吳起親自出麵迎接狐哀:“狐將軍,久仰久仰。”
狐哀哪裏承得起吳起如此大禮:“不敢當,不敢啊,武安君折殺狐某了。”
吳起上前兩步,親切地與狐哀把臂同行,共同進入營帳之中。
吳起揮揮手,眾親兵隨即退下,吳起道:“狐將軍,有一人慕將軍之名久矣,特命吳某引薦,來來來,咱們後帳敘話。”
狐哀何等聰明,能讓吳起當介紹人的人,自然是貴不可言。除了昔日晉國公子,今日之漢王,更無他人。
不等吳起開口,狐哀立即向著內帳方向一個天揖深躬到地:“老仆狐哀,見過漢王!”
俱酒一身便服,滿臉含笑地從後帳迎了出來:“狐將軍,辛苦了!”邊說邊大步上前,雙手托住狐哀的雙臂,使出綿綿力道,將狐哀攙了起來。
狐哀抬起頭來,早已是滿臉淚痕。他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痕,急忙從懷中掏出一個紅絹包裹的東西,雙手捧過頭頂:“臣狐哀,繳令!”
俱酒接過來,一層一層打開,赫然是一枚銅鏽斑斑、包漿厚實的青銅虎符。
虎符的鑄造工藝古拙質樸,老虎的形狀憨態可掬、頑皮呆萌,像極了後世流傳於山西大地的“布老虎”,這或許是春秋遺風吧。
虎符上錯金刻著十個大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將”。錯金字符曆久彌新,熠熠生輝。
這,正是死忠於晉國公室的太行孤軍的虎符。當年,晉出公為三卿所逼,外出奔齊,不幸死在路上。
太行孤軍不見虎符,誓不投降三家,於是懷揣一點忠義,潛入山中,凡數十年。直到虎符在齊國後人呂進手中出現,虎符合一,狐哀才率軍協助呂進,潛入中山為諜。
從晉出公死亡算起,這件事已經過去了近百年,按古人結婚早、壽命短來計算,整整四五輩人過去了,當年出公親衛們的後人,仍然堅守著這一份忠貞,今日前來繳令,怎能不令人感慨萬千。
俱酒感覺自己的喉頭也有些哽咽了!
戰國,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禮崩樂壞,爾虞我詐,陰謀詭計,人心不古;同時,這又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傾肝瀝膽,抱誠守真,惇信明義,崇德耿忠。
他控製了一下自己的情緒,保持著王者的威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太行孤軍上下五輩,凡一百年間,耿耿孤忠不滅,堂堂大義永存。狐將軍,汝部大事已畢,功成甚偉,可繳令矣!”
狐哀涕泗橫流,泣不成聲,一字一頓地吼道:“臣,謹!遵!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