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迂迴關後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空軍首戰立功,吳起大喜過望,如此先進的作戰理念與方式,是他一生中不曾經曆過的。
公子信率領樓煩軍,端木伯禦率領朔方軍,迅速出管涔、入穀地,前往火場收拾殘局。
一場天火燒烤之後,西趙軍完全喪失了戰鬥意誌。戰鬥力下降因素倒在其次,主要是心理震恐太厲害了,他們認為這是天降神鳥,懲罰趙國!
樓煩軍和朔方軍不費吹灰之力,俘虜趙軍三萬餘人。大戰在即,亟需兵員,端木伯禦和公子信故技重施,迅速將這三萬趙人打亂、分散、摻沙子,按比例編入兩軍之中。
這是大型戰役的習慣做法,所以有些部隊是越打越多,越打越順,就是這個道理。
至此,西趙十萬大軍,燒死燒傷三分之一,被俘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一在太戊午的帶領下倉皇逃跑。
公子信還有點不過癮,一是沒打上大仗,二是收編的人數不多。因為要防範這些戰俘鬧事,就必須堅持比例分配原則。
總兵力兩萬的樓煩軍,隻收編了不過數千人,再多就怕控製不了。
公子信計劃派兵繼續追趕太戊午的殘軍,端木伯禦製止了他:“公子,別太貪吃,給鐵腳板留點吧。”
********
句注塞(後世稱之為雁門關),世稱:“三邊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
幾千年來,這裏發生了大大小小的戰役近2000次,是公認的戰事最頻繁的古關隘。
中原關隘,隻有在天下分裂時,才能發揮其軍事價值。
然而中國曆史上,大部分時間是大一統王朝。這個時候,中原關隘便是內關,軍事價值大大降低,比如函穀關、虎牢關、潼關、劍門關等,在大部分時間裏,泯然眾人。
而句注塞,則長期處於農耕文明和遊牧民族對抗的第一線,戰火難息,邊事頻仍,是古代中國北方最為堅固的一道邊防線,讓無數的遊牧騎兵望關興歎。
吳起對句注塞的重要作用相當了解。
漢王誌在天下,平定代郡之後,兵鋒南下晉陽、乃至直驅晉國舊都絳邑,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在整場戰役的規劃之中,控製句注塞,其實是首要任務。甚至在漢國空軍還沒有出發的時候,進攻句注塞的奇兵,已經率先出發。
打一場如此聲勢浩大的戰役,奪取地盤已經變為次要的,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方是首位。
既然如此,那麽牢牢紮緊口袋,不使敵人逃脫,便是戰役的應有之義。
而西趙軍在太戊午率領下進入代郡之前,就在句注塞留下了重兵,死死卡住了這一重要隘口。
攻克險關,誰最在行?
首推兒良!
漢王手下的一眾驍將中,大都有攻克險關的戰鬥經曆,比如章蟜血戰白水關,聶政巧取箭竹、巴峪二關,陳赤埋沒大散關、風破智取武關等。
但及關隘之險,奪取難度之高,非劍門莫屬。當年和蜀軍鬥智鬥勇,奪下劍門的,正是兒良!
吳起知人善任,兒良果敢擔當,立即發揮其“鐵腳板”的本色,率領兩萬奇兵,悄悄摸向句注塞。
兒良現在堪稱戰場“老司機”了,誠如後世的老司機一般,開車越久、越是謹慎。如今的兒良,非常注重戰前準備,往往強調後發製人。
句注塞(雁門關)位於山巔,位置相當險要。在真實曆史上阻擋了北方遊牧民族那麽多年,天下九塞,雁門居首,這絕對不是蓋的。
句注塞的地形和當年兒良攻陷的劍門隘有異曲同工之效,那就是,由北而南是仰攻,直接打非常困難。
反之,如果能摸到敵人的後方,由南向北攻,則地勢要平緩得多,也更容易得手。
兒良率先找到了樓煩的輿圖和沙盤,這些年公子信經營樓煩,早已將境內的山川河流摸了個清楚,並在墨匠的幫助下,建了樓煩周邊的局部沙盤。
通過沙盤的清晰顯示,兒良很快發現了一條穩妥的進攻路線。
這一條路線位於管涔山與雲中山兩山夾峙的山口間,桑幹河和汾河均起源於此。
桑幹河由此向東北而去,最終匯入了渤海;汾河自此向南而去,先是匯入黃河,經過漫長的旅途之後,最後也匯入了渤海。
源於同一座山頭的兩條河流,在同一片大海中再次擁抱,不得不說造物的奇妙。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外三關)示意圖 現在是戰國時代,兒良選中的這條路此時還沒有正式的名稱,因為此地由樓煩人控製,人們習慣稱此地為樓煩關。
而後世,這裏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寧武關!
寧武關與雁門關、偏頭關,號稱長城的外三關,此三關一旦攻破,便意味著國門被打開了。在楊家將故事中出現頻率很高的“三關”就是指這三座關隘。
而內三關,則是指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這三關拱衛著北京的安全,此三關若是被攻破,則意味著國都要陷落。
當然,內、外三關都是後話,而戰國時代都沒有這些名稱。內三關,外三關示意圖 由代郡(今大同盆地)南下,最快也最近的道路就是通過句注塞進入,後世稱之為雁門關路。
但這也並非唯一的道路,還有另一條著名的道路,便是兒良找到的這條道路,後世稱之為寧武關路。
順便講一嘴偏頭關,他位於黃河沿岸,主要防禦方向是西麵河南地和北麵的蒙古高原。
精通山地戰的兒良,帶領兩萬餘精卒,跋山涉水,披荊斬棘,悄悄摸向句注塞的後方。
經曆了諸多戰事磨煉的兒良,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赤腳衝鋒的少年,而是一位老謀深算的戰國名將。
全軍突出穀口之後,兒良立即將全軍分作三隊,一隊負責正麵衝鋒,一隊負責側翼掩護。
兒良自己親率一隊,作為總預備隊,不動如山。
總預備隊的存在,既可防範後方來敵,又可穩定全局戰事,更重要的是在關鍵時刻迅速投入戰鬥,配合前線部隊,短時間內改變敵我力量對比,大幅增強作戰力量,從而鼎定戰局。
戰事進行得很順利,西趙守軍萬萬想不到,在大後方居然冒出這麽多敵人來,被打了一個猝不及防。
本來是防守句注塞,為前線部隊留一個可能以安全撤離的出口。這下倒好,除了被殲滅的外,剩餘殘兵敗將全部從北口逃亡而去。
兒良並不追趕,控製句注塞,已經達成了此戰的目標。接下來,他還要加固關城,防範被北麵的西趙殘軍和南麵的晉陽援軍兩麵夾擊。
公子信率領樓煩軍,端木伯禦率領朔方軍,迅速出管涔、入穀地,前往火場收拾殘局。
一場天火燒烤之後,西趙軍完全喪失了戰鬥意誌。戰鬥力下降因素倒在其次,主要是心理震恐太厲害了,他們認為這是天降神鳥,懲罰趙國!
樓煩軍和朔方軍不費吹灰之力,俘虜趙軍三萬餘人。大戰在即,亟需兵員,端木伯禦和公子信故技重施,迅速將這三萬趙人打亂、分散、摻沙子,按比例編入兩軍之中。
這是大型戰役的習慣做法,所以有些部隊是越打越多,越打越順,就是這個道理。
至此,西趙十萬大軍,燒死燒傷三分之一,被俘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一在太戊午的帶領下倉皇逃跑。
公子信還有點不過癮,一是沒打上大仗,二是收編的人數不多。因為要防範這些戰俘鬧事,就必須堅持比例分配原則。
總兵力兩萬的樓煩軍,隻收編了不過數千人,再多就怕控製不了。
公子信計劃派兵繼續追趕太戊午的殘軍,端木伯禦製止了他:“公子,別太貪吃,給鐵腳板留點吧。”
********
句注塞(後世稱之為雁門關),世稱:“三邊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
幾千年來,這裏發生了大大小小的戰役近2000次,是公認的戰事最頻繁的古關隘。
中原關隘,隻有在天下分裂時,才能發揮其軍事價值。
然而中國曆史上,大部分時間是大一統王朝。這個時候,中原關隘便是內關,軍事價值大大降低,比如函穀關、虎牢關、潼關、劍門關等,在大部分時間裏,泯然眾人。
而句注塞,則長期處於農耕文明和遊牧民族對抗的第一線,戰火難息,邊事頻仍,是古代中國北方最為堅固的一道邊防線,讓無數的遊牧騎兵望關興歎。
吳起對句注塞的重要作用相當了解。
漢王誌在天下,平定代郡之後,兵鋒南下晉陽、乃至直驅晉國舊都絳邑,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在整場戰役的規劃之中,控製句注塞,其實是首要任務。甚至在漢國空軍還沒有出發的時候,進攻句注塞的奇兵,已經率先出發。
打一場如此聲勢浩大的戰役,奪取地盤已經變為次要的,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方是首位。
既然如此,那麽牢牢紮緊口袋,不使敵人逃脫,便是戰役的應有之義。
而西趙軍在太戊午率領下進入代郡之前,就在句注塞留下了重兵,死死卡住了這一重要隘口。
攻克險關,誰最在行?
首推兒良!
漢王手下的一眾驍將中,大都有攻克險關的戰鬥經曆,比如章蟜血戰白水關,聶政巧取箭竹、巴峪二關,陳赤埋沒大散關、風破智取武關等。
但及關隘之險,奪取難度之高,非劍門莫屬。當年和蜀軍鬥智鬥勇,奪下劍門的,正是兒良!
吳起知人善任,兒良果敢擔當,立即發揮其“鐵腳板”的本色,率領兩萬奇兵,悄悄摸向句注塞。
兒良現在堪稱戰場“老司機”了,誠如後世的老司機一般,開車越久、越是謹慎。如今的兒良,非常注重戰前準備,往往強調後發製人。
句注塞(雁門關)位於山巔,位置相當險要。在真實曆史上阻擋了北方遊牧民族那麽多年,天下九塞,雁門居首,這絕對不是蓋的。
句注塞的地形和當年兒良攻陷的劍門隘有異曲同工之效,那就是,由北而南是仰攻,直接打非常困難。
反之,如果能摸到敵人的後方,由南向北攻,則地勢要平緩得多,也更容易得手。
兒良率先找到了樓煩的輿圖和沙盤,這些年公子信經營樓煩,早已將境內的山川河流摸了個清楚,並在墨匠的幫助下,建了樓煩周邊的局部沙盤。
通過沙盤的清晰顯示,兒良很快發現了一條穩妥的進攻路線。
這一條路線位於管涔山與雲中山兩山夾峙的山口間,桑幹河和汾河均起源於此。
桑幹河由此向東北而去,最終匯入了渤海;汾河自此向南而去,先是匯入黃河,經過漫長的旅途之後,最後也匯入了渤海。
源於同一座山頭的兩條河流,在同一片大海中再次擁抱,不得不說造物的奇妙。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外三關)示意圖 現在是戰國時代,兒良選中的這條路此時還沒有正式的名稱,因為此地由樓煩人控製,人們習慣稱此地為樓煩關。
而後世,這裏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寧武關!
寧武關與雁門關、偏頭關,號稱長城的外三關,此三關一旦攻破,便意味著國門被打開了。在楊家將故事中出現頻率很高的“三關”就是指這三座關隘。
而內三關,則是指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這三關拱衛著北京的安全,此三關若是被攻破,則意味著國都要陷落。
當然,內、外三關都是後話,而戰國時代都沒有這些名稱。內三關,外三關示意圖 由代郡(今大同盆地)南下,最快也最近的道路就是通過句注塞進入,後世稱之為雁門關路。
但這也並非唯一的道路,還有另一條著名的道路,便是兒良找到的這條道路,後世稱之為寧武關路。
順便講一嘴偏頭關,他位於黃河沿岸,主要防禦方向是西麵河南地和北麵的蒙古高原。
精通山地戰的兒良,帶領兩萬餘精卒,跋山涉水,披荊斬棘,悄悄摸向句注塞的後方。
經曆了諸多戰事磨煉的兒良,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赤腳衝鋒的少年,而是一位老謀深算的戰國名將。
全軍突出穀口之後,兒良立即將全軍分作三隊,一隊負責正麵衝鋒,一隊負責側翼掩護。
兒良自己親率一隊,作為總預備隊,不動如山。
總預備隊的存在,既可防範後方來敵,又可穩定全局戰事,更重要的是在關鍵時刻迅速投入戰鬥,配合前線部隊,短時間內改變敵我力量對比,大幅增強作戰力量,從而鼎定戰局。
戰事進行得很順利,西趙守軍萬萬想不到,在大後方居然冒出這麽多敵人來,被打了一個猝不及防。
本來是防守句注塞,為前線部隊留一個可能以安全撤離的出口。這下倒好,除了被殲滅的外,剩餘殘兵敗將全部從北口逃亡而去。
兒良並不追趕,控製句注塞,已經達成了此戰的目標。接下來,他還要加固關城,防範被北麵的西趙殘軍和南麵的晉陽援軍兩麵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