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鬥而不破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俱酒在稷下學宮進行思想交鋒的時候,已經有更多的信息和人物匯聚臨淄,許多軍國大政等待著他做出決斷。
一是魏越關於安邑情況的飛鴿傳書;
二是已經擔任越國丞相的衛鞅,派出人馬前來迎接俱酒入蜀。
三是現任墨家钜子孟勝,也匆匆趕到臨淄,欲圖讓位俱酒。
四是武安君吳起,也輾轉送來了密劄,有重要軍情稟報。
五是楚、秦兩國唐社的情報人員,也發現了兩國異動,急急發出預警。
俱酒雖然人在臨淄,但仍牽一發而動全身,一舉一動,都左右著天下大勢。
俱酒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連夜開始了工作。
最緊急的事,就是自己四渡大河之戰中,暴露了行蹤,從而引得列國諸侯蠢蠢欲動。
早在南鄭時期,俱酒就依托唐社,建立了初步的情報網絡。說實話,情報網絡運行的尚還可以,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因為唐社情報網絡以洛邑為情報收集和處理中心,然後再擇其要者傳入成都。
在人類發展史上,從來繁華處,都是間諜都。
洛邑作為天下通衢,在情報的收集與處理上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但是,沒有建立君主直接掌控的情報網,始終是一個大問題。俱酒立國以來,一直戎馬倥傯,建立情報網絡之事,必須盡快提上議事日程。
今晚首要大事,就是唐社情報網搜集處理的諸侯動向,集中體現在秦、楚、齊三國。
秦、楚互相勾連,欲圖趁俱酒不在成都之際,發起偷襲。不過,目前雙方尚未達成統一意見,楚王熊良夫做出什麽樣的決定,將會決定下一步的戰國風向。
齊國方麵,則主要是田忌主導的對俱酒的大搜查。目前,齊國已經對所有近期入齊的陌生人都進行排查,搜捕的網絡越織越密了。
事關漢國安危,也嚴重威脅著俱酒本人的安全,俱酒不敢怠慢,立即召集眾人入內,秉燭夜議。
俱酒掃了一眼眾人,問道:“公尚師兄呢?”
孟勝恭謹地答道:“公尚過及齊墨等人,在外靜候,王不相召,不敢入內。”
公尚過知道自己無功於漢,更有愧於墨,故而保持了應有的距離感,不敢主動參與漢國這些軍政大事。
俱酒心中欲團結墨家,更不能讓公尚過產生邊界感,他略一思索道:“請公尚師兄入內議政,墨家‘兼字令’弟子在外室侯命,其餘眾人各迴各位,不必擁擠於此。”
公尚過進入場中,在一個角落裏坐下,旁聽眾人議政。
俱酒道:“秦楚有勾結之勢,田齊欲不利於朕,二三子請為我謀。”
懷木的血液裏流淌著保鏢的血液,曆代懷氏皆為晉國公乘,此時此刻,他想到的首先是俱酒的安全。
“王上,請連夜出齊而奔越,隻要王上安全,餘事皆可到琅琊之後再作計議。”
聶政行禮道:“王上,臣附議。”
懷木有這樣的心思,俱酒能夠理解。但聶政做為統軍大將,沒有提出更好的建議,俱酒則不滿意,射向聶政的眼光就有些嚴厲了。
他冷冷地道:“先議國事。”
聶政領會到了俱酒的意思,趕忙提出自己的建議:“王上,臣以為,此次邊釁若起,當以拒楚為重,拒楚當以封江為上,封江當以謹防白衣為要。”
俱酒聽到了聶政的建議,臉色緩和,這些年來,聶政的進步還是很大的。
偏偏孟勝好奇,他側身問聶政道:“何謂白衣?”
畢竟孟勝現在還是墨家的钜子,聶政不得不向他解釋道:“白衣者,偽作商賈也。上次伐巴之戰中,淳於浩將軍偽作商賈,襲取閬中沿水之烽火,一舉取勝,人稱白衣渡江。”
孟勝讚許地點了點頭,當年在魯陽初識聶政時,還把他視作一位好勇鬥狠的死士。今日再次相逢,聶政的學識見地,已令孟勝刮目相看。
俱酒道:“淳於浩常駐越國之後,朕也常有水師之憂。羊圖雖忠,丁季亦勇,但戰略戰術過於保守,尚有進步空間。若楚國發難,魚複前線,首當其衝。聶政此議,頗有道理。”
俱酒迴頭道:“慶載,記下了。”然後迴頭再看著眾人。
江牟和慶載是鬼穀四友中的兩位縱橫派學者,他們上次將帶佗送入雲夢山中,拜師鬼穀之後,兩人已經趕到臨淄,此時正坐在俱酒的身後。
衛鞅此次派出了墨家鄧陵子與水師中軍司馬古用前來迎接漢侯。
鄧陵子是刑部侍郎管黔滶弟子,也是楚墨中的用劍高手;古用則是在上次淮泗之戰中湧現出來的新秀。
淮泗之戰中,古用臨危受命,一張利口,成功將楚國拖入戰團,化解了琅琊之圍,從而倍受俱酒青睞,將名不見經傳的古用提拔為舟師中軍司馬。
古用略一思索道:“臣以為,楚國非不可戰也,若戰必如獅子撲兔,必盡全力。今,王上不在國中,不是大打出手之良機。故對楚當以威懾為主,不戰而屈為上。”
俱酒道:“古用有何良策?”
古用道:“楚、漢、越有三國之盟,當勉力維持盟約,做到鬥而不破。”
“臣之策,以越製楚。楚國但有異動,越國必須做出反應,使楚有後顧之憂。楚、漢、越結盟,乃一字長蛇之勢。楚西顧則越應,東視則漢應。楚雖大國,亦不願步入兩線作戰之泥潭。”
俱酒點頭稱許:“慶載,記下了。”
此時,鬼穀四友中的江牟說話了:
“王上,適才古司馬說到不戰而屈人之兵,臣深以為是。不戰而人能屈者,蓋利害得以平衡也。楚強,以兵懾之,不足以平衡,故臣請以縱橫之術入楚,遊說楚王。”
江牟和慶載是鬼穀子縱橫之術的得意弟子,此次下山,特別想在列國諸侯之間露才揚己,是故提出了這個建議,準備親身入楚,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左右楚國之政。
俱酒點點頭:“慶載,記下了。”
一是魏越關於安邑情況的飛鴿傳書;
二是已經擔任越國丞相的衛鞅,派出人馬前來迎接俱酒入蜀。
三是現任墨家钜子孟勝,也匆匆趕到臨淄,欲圖讓位俱酒。
四是武安君吳起,也輾轉送來了密劄,有重要軍情稟報。
五是楚、秦兩國唐社的情報人員,也發現了兩國異動,急急發出預警。
俱酒雖然人在臨淄,但仍牽一發而動全身,一舉一動,都左右著天下大勢。
俱酒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連夜開始了工作。
最緊急的事,就是自己四渡大河之戰中,暴露了行蹤,從而引得列國諸侯蠢蠢欲動。
早在南鄭時期,俱酒就依托唐社,建立了初步的情報網絡。說實話,情報網絡運行的尚還可以,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因為唐社情報網絡以洛邑為情報收集和處理中心,然後再擇其要者傳入成都。
在人類發展史上,從來繁華處,都是間諜都。
洛邑作為天下通衢,在情報的收集與處理上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但是,沒有建立君主直接掌控的情報網,始終是一個大問題。俱酒立國以來,一直戎馬倥傯,建立情報網絡之事,必須盡快提上議事日程。
今晚首要大事,就是唐社情報網搜集處理的諸侯動向,集中體現在秦、楚、齊三國。
秦、楚互相勾連,欲圖趁俱酒不在成都之際,發起偷襲。不過,目前雙方尚未達成統一意見,楚王熊良夫做出什麽樣的決定,將會決定下一步的戰國風向。
齊國方麵,則主要是田忌主導的對俱酒的大搜查。目前,齊國已經對所有近期入齊的陌生人都進行排查,搜捕的網絡越織越密了。
事關漢國安危,也嚴重威脅著俱酒本人的安全,俱酒不敢怠慢,立即召集眾人入內,秉燭夜議。
俱酒掃了一眼眾人,問道:“公尚師兄呢?”
孟勝恭謹地答道:“公尚過及齊墨等人,在外靜候,王不相召,不敢入內。”
公尚過知道自己無功於漢,更有愧於墨,故而保持了應有的距離感,不敢主動參與漢國這些軍政大事。
俱酒心中欲團結墨家,更不能讓公尚過產生邊界感,他略一思索道:“請公尚師兄入內議政,墨家‘兼字令’弟子在外室侯命,其餘眾人各迴各位,不必擁擠於此。”
公尚過進入場中,在一個角落裏坐下,旁聽眾人議政。
俱酒道:“秦楚有勾結之勢,田齊欲不利於朕,二三子請為我謀。”
懷木的血液裏流淌著保鏢的血液,曆代懷氏皆為晉國公乘,此時此刻,他想到的首先是俱酒的安全。
“王上,請連夜出齊而奔越,隻要王上安全,餘事皆可到琅琊之後再作計議。”
聶政行禮道:“王上,臣附議。”
懷木有這樣的心思,俱酒能夠理解。但聶政做為統軍大將,沒有提出更好的建議,俱酒則不滿意,射向聶政的眼光就有些嚴厲了。
他冷冷地道:“先議國事。”
聶政領會到了俱酒的意思,趕忙提出自己的建議:“王上,臣以為,此次邊釁若起,當以拒楚為重,拒楚當以封江為上,封江當以謹防白衣為要。”
俱酒聽到了聶政的建議,臉色緩和,這些年來,聶政的進步還是很大的。
偏偏孟勝好奇,他側身問聶政道:“何謂白衣?”
畢竟孟勝現在還是墨家的钜子,聶政不得不向他解釋道:“白衣者,偽作商賈也。上次伐巴之戰中,淳於浩將軍偽作商賈,襲取閬中沿水之烽火,一舉取勝,人稱白衣渡江。”
孟勝讚許地點了點頭,當年在魯陽初識聶政時,還把他視作一位好勇鬥狠的死士。今日再次相逢,聶政的學識見地,已令孟勝刮目相看。
俱酒道:“淳於浩常駐越國之後,朕也常有水師之憂。羊圖雖忠,丁季亦勇,但戰略戰術過於保守,尚有進步空間。若楚國發難,魚複前線,首當其衝。聶政此議,頗有道理。”
俱酒迴頭道:“慶載,記下了。”然後迴頭再看著眾人。
江牟和慶載是鬼穀四友中的兩位縱橫派學者,他們上次將帶佗送入雲夢山中,拜師鬼穀之後,兩人已經趕到臨淄,此時正坐在俱酒的身後。
衛鞅此次派出了墨家鄧陵子與水師中軍司馬古用前來迎接漢侯。
鄧陵子是刑部侍郎管黔滶弟子,也是楚墨中的用劍高手;古用則是在上次淮泗之戰中湧現出來的新秀。
淮泗之戰中,古用臨危受命,一張利口,成功將楚國拖入戰團,化解了琅琊之圍,從而倍受俱酒青睞,將名不見經傳的古用提拔為舟師中軍司馬。
古用略一思索道:“臣以為,楚國非不可戰也,若戰必如獅子撲兔,必盡全力。今,王上不在國中,不是大打出手之良機。故對楚當以威懾為主,不戰而屈為上。”
俱酒道:“古用有何良策?”
古用道:“楚、漢、越有三國之盟,當勉力維持盟約,做到鬥而不破。”
“臣之策,以越製楚。楚國但有異動,越國必須做出反應,使楚有後顧之憂。楚、漢、越結盟,乃一字長蛇之勢。楚西顧則越應,東視則漢應。楚雖大國,亦不願步入兩線作戰之泥潭。”
俱酒點頭稱許:“慶載,記下了。”
此時,鬼穀四友中的江牟說話了:
“王上,適才古司馬說到不戰而屈人之兵,臣深以為是。不戰而人能屈者,蓋利害得以平衡也。楚強,以兵懾之,不足以平衡,故臣請以縱橫之術入楚,遊說楚王。”
江牟和慶載是鬼穀子縱橫之術的得意弟子,此次下山,特別想在列國諸侯之間露才揚己,是故提出了這個建議,準備親身入楚,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左右楚國之政。
俱酒點點頭:“慶載,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