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武安君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下來就是對主將的封賞。
俱酒清了清嗓門:“端木伯禦,聽封!”
伯禦大步上前:“王上指到哪兒,臣就打到哪兒,臣不要封賞,但願盡複晉土。”
這,就是晉國家臣的態度。
俱酒對端木伯禦的表現非常滿意,一邊微微頷首,一邊繼續道:
“端木伯禦西征有功,記特等功,封鎮北將軍、朔方郡守、郡尉之職,繼續負責統帥騎兵,北防林胡,南防義渠,經略河南地!”
端木伯禦撓撓頭:“王上,隻要讓臣帶兵就行了,經什麽略的,臣不懂啊!”
俱酒正色道:“伯禦啊,方今國家用人之際,汝當文武兼備,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不可偏廢。至於地方治理事宜,朕隨後會派墨家和農家相關人手前來,勿憂也!”
端木伯禦大聲奉令道:“臣謹奉王令!”
在平定巴蜀過程中,端木伯禦沒有搶得攻城略地的頭功,同時又是俱酒的近臣,是故封賞偏低。
這一次西征,幾乎每一仗都是端木伯禦在打頭陣,“禦軍”也充分發揮出尖兵的作用,確實居功至偉,是故一下子就從安北蹦到了鎮北。
端木伯禦目前是漢國“征、鎮、安、平”四級將軍中的第二級,在一線戰將中,僅次於開國“四征”。
沒辦法,“四征”所立戰功均是開國之功,彌足珍貴,必須重獎。
接著俱酒又對不在上郡的征北將軍章蟜,征南將軍淳於浩進行追加封賞。
吳耕迅速平定白馬之亂,使白馬氐國從此間接受到漢國控製,雖然沒有經曆過大的戰鬥,但功勞確實不小。
章蟜最先提出打開“秦嶺門”,後又親自坐鎮綿諸,確保了西戎諸地安穩和祁山道暢通,其功也不小。
但章蟜已經高居“開國四征”之首,在武將序列中,僅次於太尉的存在。現在七雄都還沒有開打,不宜封賞過高。
於是俱酒對章蟜記一等功一次,加封章蟜隴西郡守、郡尉,賜兵部尚書銜。賜銜這種東西,就是榮譽稱號,章蟜人還是在各地駐守,不用真的管部中事務。
吳耕則提拔為鎮西將軍,由“四安”進入“四鎮”行列,和端木伯禦兩人,成為目前僅有的兩位“四鎮”將軍,也是漢國軍事將領中第二梯隊人物。
同時負責協調白馬氐人的軍事防務,相當於是白馬氐國的軍事總負責。
最後,俱酒親切地叫吳起道:“太尉,聽封!”
吳起一愣,立即上前道:“臣之殘軀,王上所救也。今臣已經位極人臣,唯願為我王效死力而已,不敢有所求。”
此次西征,嚴格意義上講是吳起入漢之後指揮的第一場大規模戰役,且取得了開疆拓土的大好成績,不封顯然是說不過去的。
怎麽封呢?吳起已經是武官第一,封無可封了。
這個時候,就顯示出爵位製的優勢了。職務到頂了,可以封爵嘛。
俱酒以後是要稱帝的,就算不封異姓王,吳起這種級別的大神,至少應該封個公侯一類的。
但目前俱酒本身還隻是個“侯”,是故他隻能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進行分封。
俱酒想自己十三歲能被韓侯封君,可謂戰國無二;縱觀吳起,在魏國隻是個西河守,到了楚國雖然做到令尹,但也沒有被封過君。
目前漢國已有一個封君,那就是白馬國的介山恢,因為不願繼位稱王,被俱酒封為“白馬君”。
但白馬君是為了懷柔白馬氐人做出的製度性安排,因軍功被封的第一人,還當屬吳起。
俱酒清了清嗓子道:“太尉吳起,言能撫養軍士,戰可開疆拓土,文得百姓安集,武能臨鋒決敵。朕思:威強敵德者謂之武,安邦定國者謂之安,故封吳起為武安君,賜一縣之地。駐守膚施,總領西部軍政諸事。”
武安君,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封號,是戰國軍人心目中至高無上的榮譽。
縱觀整個戰國,列國共封賞四大武安君:分別為白起、蘇秦、李牧、項燕。
四大武安君中,除蘇秦軍功不彰外,其餘三人均稱得上是武德充沛。
俱酒一直覺得,曆史欠吳起一個“武安君”。
據說白起之所以名“起”,就是因為他非常崇拜吳起。以吳起的文治武功,完全當得起第一位“武安君”之封。
當然,武安君這個封號又如同一個詛咒,被封為這個封號的白起、蘇秦、李牧、項燕四人,最後均死於非命,下場非常慘烈。
是故,武安君這個封號此後鮮有人封。排除封君製落幕的原因,“武安”二字也令人避之不及,堪稱是被死神吻過的封號。
那麽俱酒為什麽還要堅持封吳起為“武安君”呢?
因為,俱酒覺得吳起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了,在真實的曆史上,吳起已經化為塵土了。隻不過因為穿越者的蝴蝶效應,才導致他的生命又一次延續。
死過一迴的人,百無禁忌!
吳起聞言大驚:“王上不可,不可,不可啊!”
俱酒起身道:“可!可!可!”
吳起急忙解釋道:“臣在楚國變法,除封君而還君權耳。封君太眾,必然會削弱君權,此治國之大忌也!臣之所以追隨君上入漢者,漢國無封君之弊也。”
吳起這一點十足的人間清醒。
吳起變法的目的,就是打擊形形色色的世襲封君,推動君主集權製。
按照戰國的封君製,一般是要賜予封地的。這樣一來,就又迴到了過去的世卿世祿製,於吳起而言,是一種曆史的倒退。
比之曆史上的商鞅,本身在變法,卻又坦然接受“商君”的封號,為其最後的身死埋下了伏筆。
俱酒其實也沒打算實封,而是遙封。遙封即使有封地,也不去封地居住,更不能控製封地,肯定不會是世襲製的封君。
其次武安君這個封號,本身就是一個榮譽稱號,而不以封地為號。俱酒當初封襄城君,都是以封地為號。而武安君顯然不是這樣的。
俱酒微笑著道:“太尉至誠之心,朕自知也。然欲王天下,賞罰不明,何以成事?請太尉再選一封地吧。”
吳起哪裏肯允,堅決要辭去封號,更不要封地。
俱酒道:“太尉如此忠心,也罷,朕就在上郡擇一縣,改名為吳起縣,武安君封號不變!”
至此,吳起縣也提前兩千多年出現在萬史長河中。
吳起萬般推托,俱酒隻是不允。
“戰事稍息,朕欲去參加端木將軍的大婚,太尉、諸位,去不去啊?”
“去!去!去!”
“善!把份子錢準備好!”
俱酒清了清嗓門:“端木伯禦,聽封!”
伯禦大步上前:“王上指到哪兒,臣就打到哪兒,臣不要封賞,但願盡複晉土。”
這,就是晉國家臣的態度。
俱酒對端木伯禦的表現非常滿意,一邊微微頷首,一邊繼續道:
“端木伯禦西征有功,記特等功,封鎮北將軍、朔方郡守、郡尉之職,繼續負責統帥騎兵,北防林胡,南防義渠,經略河南地!”
端木伯禦撓撓頭:“王上,隻要讓臣帶兵就行了,經什麽略的,臣不懂啊!”
俱酒正色道:“伯禦啊,方今國家用人之際,汝當文武兼備,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不可偏廢。至於地方治理事宜,朕隨後會派墨家和農家相關人手前來,勿憂也!”
端木伯禦大聲奉令道:“臣謹奉王令!”
在平定巴蜀過程中,端木伯禦沒有搶得攻城略地的頭功,同時又是俱酒的近臣,是故封賞偏低。
這一次西征,幾乎每一仗都是端木伯禦在打頭陣,“禦軍”也充分發揮出尖兵的作用,確實居功至偉,是故一下子就從安北蹦到了鎮北。
端木伯禦目前是漢國“征、鎮、安、平”四級將軍中的第二級,在一線戰將中,僅次於開國“四征”。
沒辦法,“四征”所立戰功均是開國之功,彌足珍貴,必須重獎。
接著俱酒又對不在上郡的征北將軍章蟜,征南將軍淳於浩進行追加封賞。
吳耕迅速平定白馬之亂,使白馬氐國從此間接受到漢國控製,雖然沒有經曆過大的戰鬥,但功勞確實不小。
章蟜最先提出打開“秦嶺門”,後又親自坐鎮綿諸,確保了西戎諸地安穩和祁山道暢通,其功也不小。
但章蟜已經高居“開國四征”之首,在武將序列中,僅次於太尉的存在。現在七雄都還沒有開打,不宜封賞過高。
於是俱酒對章蟜記一等功一次,加封章蟜隴西郡守、郡尉,賜兵部尚書銜。賜銜這種東西,就是榮譽稱號,章蟜人還是在各地駐守,不用真的管部中事務。
吳耕則提拔為鎮西將軍,由“四安”進入“四鎮”行列,和端木伯禦兩人,成為目前僅有的兩位“四鎮”將軍,也是漢國軍事將領中第二梯隊人物。
同時負責協調白馬氐人的軍事防務,相當於是白馬氐國的軍事總負責。
最後,俱酒親切地叫吳起道:“太尉,聽封!”
吳起一愣,立即上前道:“臣之殘軀,王上所救也。今臣已經位極人臣,唯願為我王效死力而已,不敢有所求。”
此次西征,嚴格意義上講是吳起入漢之後指揮的第一場大規模戰役,且取得了開疆拓土的大好成績,不封顯然是說不過去的。
怎麽封呢?吳起已經是武官第一,封無可封了。
這個時候,就顯示出爵位製的優勢了。職務到頂了,可以封爵嘛。
俱酒以後是要稱帝的,就算不封異姓王,吳起這種級別的大神,至少應該封個公侯一類的。
但目前俱酒本身還隻是個“侯”,是故他隻能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進行分封。
俱酒想自己十三歲能被韓侯封君,可謂戰國無二;縱觀吳起,在魏國隻是個西河守,到了楚國雖然做到令尹,但也沒有被封過君。
目前漢國已有一個封君,那就是白馬國的介山恢,因為不願繼位稱王,被俱酒封為“白馬君”。
但白馬君是為了懷柔白馬氐人做出的製度性安排,因軍功被封的第一人,還當屬吳起。
俱酒清了清嗓子道:“太尉吳起,言能撫養軍士,戰可開疆拓土,文得百姓安集,武能臨鋒決敵。朕思:威強敵德者謂之武,安邦定國者謂之安,故封吳起為武安君,賜一縣之地。駐守膚施,總領西部軍政諸事。”
武安君,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封號,是戰國軍人心目中至高無上的榮譽。
縱觀整個戰國,列國共封賞四大武安君:分別為白起、蘇秦、李牧、項燕。
四大武安君中,除蘇秦軍功不彰外,其餘三人均稱得上是武德充沛。
俱酒一直覺得,曆史欠吳起一個“武安君”。
據說白起之所以名“起”,就是因為他非常崇拜吳起。以吳起的文治武功,完全當得起第一位“武安君”之封。
當然,武安君這個封號又如同一個詛咒,被封為這個封號的白起、蘇秦、李牧、項燕四人,最後均死於非命,下場非常慘烈。
是故,武安君這個封號此後鮮有人封。排除封君製落幕的原因,“武安”二字也令人避之不及,堪稱是被死神吻過的封號。
那麽俱酒為什麽還要堅持封吳起為“武安君”呢?
因為,俱酒覺得吳起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了,在真實的曆史上,吳起已經化為塵土了。隻不過因為穿越者的蝴蝶效應,才導致他的生命又一次延續。
死過一迴的人,百無禁忌!
吳起聞言大驚:“王上不可,不可,不可啊!”
俱酒起身道:“可!可!可!”
吳起急忙解釋道:“臣在楚國變法,除封君而還君權耳。封君太眾,必然會削弱君權,此治國之大忌也!臣之所以追隨君上入漢者,漢國無封君之弊也。”
吳起這一點十足的人間清醒。
吳起變法的目的,就是打擊形形色色的世襲封君,推動君主集權製。
按照戰國的封君製,一般是要賜予封地的。這樣一來,就又迴到了過去的世卿世祿製,於吳起而言,是一種曆史的倒退。
比之曆史上的商鞅,本身在變法,卻又坦然接受“商君”的封號,為其最後的身死埋下了伏筆。
俱酒其實也沒打算實封,而是遙封。遙封即使有封地,也不去封地居住,更不能控製封地,肯定不會是世襲製的封君。
其次武安君這個封號,本身就是一個榮譽稱號,而不以封地為號。俱酒當初封襄城君,都是以封地為號。而武安君顯然不是這樣的。
俱酒微笑著道:“太尉至誠之心,朕自知也。然欲王天下,賞罰不明,何以成事?請太尉再選一封地吧。”
吳起哪裏肯允,堅決要辭去封號,更不要封地。
俱酒道:“太尉如此忠心,也罷,朕就在上郡擇一縣,改名為吳起縣,武安君封號不變!”
至此,吳起縣也提前兩千多年出現在萬史長河中。
吳起萬般推托,俱酒隻是不允。
“戰事稍息,朕欲去參加端木將軍的大婚,太尉、諸位,去不去啊?”
“去!去!去!”
“善!把份子錢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