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越搜讓王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先抵達朝鮮半島的是寺區的信使,信使首先找到了寺思,並送上了寺區的密信。
寺區在密信中,按照既定的話術,講了一下國內的巨大變局,最後要求弟弟寺思,隻要能順利迎立王孫搜迴國,便是大功一件。
看了哥哥的信,寺思卻直皺眉頭,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這要從這對兄弟的關係說起。寺區雖然年長,但是庶出;寺思年少一些,但卻是嫡出。
作為吳地的貴族,本來寺區是沒有資格上位大夫的,但寺區早年被越王賞識,並有過數次對楚作戰的邊功,從而爬得比較快,成為朝中重臣。
而寺思身為嫡子,卻被掩蓋在了哥哥的光環之下。
本來迎立王孫搜這種“從龍之功”,是自己獨霸的。成功之後,自己將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但接到寺區的來信之後,從哥哥略帶得意的話語中,寺思感覺到自己又一次被壓人一頭。同時寺區某些語句也略帶生硬,以一種命令的口吻說話,更令寺思不爽。
寺思雖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但仍然不敢隱瞞這麽重大的消息,立即持信求見王孫搜,將國中的重大變故一一告知。
雖然王孫搜一心隻求長生,對爭權奪利沒有絲毫興趣,但最基本的親情還是在的,聽到祖父、叔祖父、父親、叔父不是橫死,就是失蹤,王孫搜被震驚到無以複加。
痛哭流涕之餘,王孫搜對王權的厭惡再一次達到了極點!生於王侯之家,毫無親情可言,隻有骨肉相殘。
對於寺區請求他迴國繼承王位的要求,王孫搜斷然拒絕。
但對於王室發生的這一係列慘案,是否真如寺區所言,是否有陰謀存在,他還是心存疑惑的。
王孫搜目前可用的兵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於是他將目光鎖定到了漢侯俱酒身上。
雖然他耽於長生之術,但對於漢侯快刀斬亂麻式的朝鮮之治,還是相當佩服的。並且漢越有同盟之約,有必要請漢侯出手相援,解救越國於危難之中。
於是,時間線撥迴正軌,就出現了王孫搜哭著求見漢侯俱酒,請求其對越國伸出援手的情節。
俱酒明白,史書上記載的越國三弑其君的故事,還是不可逆轉地發生了。
但自己作為穿越者,如何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作用,並且為自己將來一統天下形成幫助,俱酒卻暫時沒有好的思路。
他先是安慰了一下王孫搜,然後從寺區的信中了解到了越國發生事情原委,一時陷入了深思之中。
理論上講,諸侯國內生亂,並且有王室成員出麵求援,這是插手該國內部事務,並且施加 漢國影響的大好時機。
做得好了,可以控製一國;做得次一點,也可以收獲一個盟友。在這個基礎上,再推進自己的連橫之策,將楚、漢、越三國聯合起來,一同北伐,會容易得多。
但是,越國這件事不好做。主要原因有兩方麵:
一方麵是漢國與越國,國土並不接壤,中間隔著一個巨無霸——楚國。在這種地理條件下,調兵遣將是非常不切實際的。甚至都達不到易十七在鄭國的那種水平。
就算是目前朝鮮半島為漢國所控製,但大戰方休,百廢待興,也組織不起像樣的軍力,遠航至越國。
另一方麵,越國久處於中原化外之地,其政治、文化、軍事、習俗都不與中原同,在沒有強大軍事力量支撐下,硬融是融不進去的。
俱酒思慮再三,還是沒有答應王孫搜的請求,他不能因小失大,也不敢胃口過大。
俱酒婉拒道:“王孫,朕與越王確實一見如故,對貴國內亂頗為遺憾,但漢與越,相隔千山萬水,實在是有心無力啊!”
王孫搜痛哭流涕:“漢侯若能為祖父、父親報得冤仇,搜,願以國相讓,請漢侯為越國之主!”
王孫搜的這一番話語,將俱酒給嚇呆了。之前朝鮮國王箕勿國家快打沒了,人家也隻敢半國相許。
這位王孫倒是真不貪戀權力,幹脆就是以國相讓,漢侯,你來當越王吧!
說實話,對於急於統一天下,趕緊將這本書完結了的穿越者而言,這個誘惑力太大了!
但是,俱酒也清醒地認識到,這,基本是不可能的!就算王孫搜願意讓,底層的民眾也不一定能夠接受。
戰國時期的諸侯國,不像中世紀的歐洲,國王之間都有著或遠或近的血緣關係,一個人可以擔任兩個甚至三個國家的國王,成為“共王”。
比如威廉三世既是荷蘭國王又是英國國王,亨利六世是英、法兩國的“共王”。
中國古代講究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現象。
但麵對哭哭啼啼的王孫搜,俱酒隻能好言安慰,也沒把話說死,先勸其迴去休息,然後從長計議。
俱酒又把淳於浩、聶政、申不害、王廖等人找來,共同商議這件事。這種情況確實非常棘手,眾人商議半天,仍然堅持以謹慎為重,不能因小失大。
另一方麵,作為越王室唯一明確的成員,采采公主一路北上,得到了沿海官吏與居民的幫助,一些老資格的漁民與水手,自告奮勇當向導,幫助公主順利地將船隊駛入了箕子朝鮮的港口。
正在加大漢城灣港口建設的漢國水師,立即派人上前盤問。
采采公主看到旌旗上鬥大的“漢\"字,淚水模糊了眼睛。父王,你的遺令女兒做到了,馬上就可以見到漢侯了。
寺區在密信中,按照既定的話術,講了一下國內的巨大變局,最後要求弟弟寺思,隻要能順利迎立王孫搜迴國,便是大功一件。
看了哥哥的信,寺思卻直皺眉頭,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這要從這對兄弟的關係說起。寺區雖然年長,但是庶出;寺思年少一些,但卻是嫡出。
作為吳地的貴族,本來寺區是沒有資格上位大夫的,但寺區早年被越王賞識,並有過數次對楚作戰的邊功,從而爬得比較快,成為朝中重臣。
而寺思身為嫡子,卻被掩蓋在了哥哥的光環之下。
本來迎立王孫搜這種“從龍之功”,是自己獨霸的。成功之後,自己將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但接到寺區的來信之後,從哥哥略帶得意的話語中,寺思感覺到自己又一次被壓人一頭。同時寺區某些語句也略帶生硬,以一種命令的口吻說話,更令寺思不爽。
寺思雖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但仍然不敢隱瞞這麽重大的消息,立即持信求見王孫搜,將國中的重大變故一一告知。
雖然王孫搜一心隻求長生,對爭權奪利沒有絲毫興趣,但最基本的親情還是在的,聽到祖父、叔祖父、父親、叔父不是橫死,就是失蹤,王孫搜被震驚到無以複加。
痛哭流涕之餘,王孫搜對王權的厭惡再一次達到了極點!生於王侯之家,毫無親情可言,隻有骨肉相殘。
對於寺區請求他迴國繼承王位的要求,王孫搜斷然拒絕。
但對於王室發生的這一係列慘案,是否真如寺區所言,是否有陰謀存在,他還是心存疑惑的。
王孫搜目前可用的兵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於是他將目光鎖定到了漢侯俱酒身上。
雖然他耽於長生之術,但對於漢侯快刀斬亂麻式的朝鮮之治,還是相當佩服的。並且漢越有同盟之約,有必要請漢侯出手相援,解救越國於危難之中。
於是,時間線撥迴正軌,就出現了王孫搜哭著求見漢侯俱酒,請求其對越國伸出援手的情節。
俱酒明白,史書上記載的越國三弑其君的故事,還是不可逆轉地發生了。
但自己作為穿越者,如何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作用,並且為自己將來一統天下形成幫助,俱酒卻暫時沒有好的思路。
他先是安慰了一下王孫搜,然後從寺區的信中了解到了越國發生事情原委,一時陷入了深思之中。
理論上講,諸侯國內生亂,並且有王室成員出麵求援,這是插手該國內部事務,並且施加 漢國影響的大好時機。
做得好了,可以控製一國;做得次一點,也可以收獲一個盟友。在這個基礎上,再推進自己的連橫之策,將楚、漢、越三國聯合起來,一同北伐,會容易得多。
但是,越國這件事不好做。主要原因有兩方麵:
一方麵是漢國與越國,國土並不接壤,中間隔著一個巨無霸——楚國。在這種地理條件下,調兵遣將是非常不切實際的。甚至都達不到易十七在鄭國的那種水平。
就算是目前朝鮮半島為漢國所控製,但大戰方休,百廢待興,也組織不起像樣的軍力,遠航至越國。
另一方麵,越國久處於中原化外之地,其政治、文化、軍事、習俗都不與中原同,在沒有強大軍事力量支撐下,硬融是融不進去的。
俱酒思慮再三,還是沒有答應王孫搜的請求,他不能因小失大,也不敢胃口過大。
俱酒婉拒道:“王孫,朕與越王確實一見如故,對貴國內亂頗為遺憾,但漢與越,相隔千山萬水,實在是有心無力啊!”
王孫搜痛哭流涕:“漢侯若能為祖父、父親報得冤仇,搜,願以國相讓,請漢侯為越國之主!”
王孫搜的這一番話語,將俱酒給嚇呆了。之前朝鮮國王箕勿國家快打沒了,人家也隻敢半國相許。
這位王孫倒是真不貪戀權力,幹脆就是以國相讓,漢侯,你來當越王吧!
說實話,對於急於統一天下,趕緊將這本書完結了的穿越者而言,這個誘惑力太大了!
但是,俱酒也清醒地認識到,這,基本是不可能的!就算王孫搜願意讓,底層的民眾也不一定能夠接受。
戰國時期的諸侯國,不像中世紀的歐洲,國王之間都有著或遠或近的血緣關係,一個人可以擔任兩個甚至三個國家的國王,成為“共王”。
比如威廉三世既是荷蘭國王又是英國國王,亨利六世是英、法兩國的“共王”。
中國古代講究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現象。
但麵對哭哭啼啼的王孫搜,俱酒隻能好言安慰,也沒把話說死,先勸其迴去休息,然後從長計議。
俱酒又把淳於浩、聶政、申不害、王廖等人找來,共同商議這件事。這種情況確實非常棘手,眾人商議半天,仍然堅持以謹慎為重,不能因小失大。
另一方麵,作為越王室唯一明確的成員,采采公主一路北上,得到了沿海官吏與居民的幫助,一些老資格的漁民與水手,自告奮勇當向導,幫助公主順利地將船隊駛入了箕子朝鮮的港口。
正在加大漢城灣港口建設的漢國水師,立即派人上前盤問。
采采公主看到旌旗上鬥大的“漢\"字,淚水模糊了眼睛。父王,你的遺令女兒做到了,馬上就可以見到漢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