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得蜀望巴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棠邑之戰,消除了蜀國國內最後的釘子,奠定了俱酒對蜀國的穩定統治。
至此,北至劍門,南至九洞蠻,東至充國、西至冉駹的原蜀國地盤,在數月之間,江山易主,全部落入了縱目王俱酒的掌控之下。
既得蜀,複望巴!
永遠不要小富即安,小進則滿。
坐標巴蜀,目標天下!
俱酒人在棠邑,已經開始謀劃整個伐巴大局。
但目前蜀國尚有一個小尾巴,那就是滯留在充國境內的,號稱六萬之眾的、由風長丁率領的:伐巴大軍!
風長丁原任蜀國司馬,後在葭萌王時期,短暫被封為太尉。
前文講過,巴蜀兩國長期不對付,中間夾雜著一個巴國分裂出來的小國——充國。
巴國發兵欲圖吞並充國,於是老蜀王派出了風長丁率領蜀軍精銳,進入充國境內抗擊巴軍。
巴蜀兩國本著“不是自己的不心疼”的原則,在充國境內大打出手,最後形成了對峙膠著狀態。
這種狀態下,雙方都不敢輕易撤軍。就像兩支勢均力敵的拔河隊,任何一方草率鬆勁,結果都是災難性的。
當然風長丁也有投機心理。
當蜀王突然遇刺之後,蜀國江山缺乏一個足夠分量的人坐鎮。相國別元邦與王子葭萌明爭暗鬥,勢力此消彼長。
風長丁儼然成了葭萌和別元邦都爭相拉攏的獨立勢力,風長丁無論站隊哪一方,都能使天平出現明顯的傾斜。
在這種情況下,風長丁的投機心膨脹,他決心置身事外,坐觀成敗,然後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事情的發展遠遠出乎風長丁的預料,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號稱“縱目王”的外來勢力,以摧枯拉朽之勢滅掉了蜀國,殺死了葭萌,勸降了別元邦。
風長丁的如意算盤沒有實現,反而成了邊緣化的“異域孤軍”。
當初奉葭萌王之命、前來遊說風長丁的蜀國新相終垂典,也成了葭萌勢力的漏網之魚,滯留風長丁軍中不歸。
挾著棠邑戰勝之威,端木伯禦第一個提出,進攻風長丁率領的伐巴大軍,徹底滅掉蜀國複燃的星星之火。
第二個提出進攻風長丁建議的人,居然是新降的原蜀國重量級舊臣:別元邦。
別別元邦當初投降縱目王,條件之一就是要終垂典的腦袋。因為在別元邦眼中,終垂典是廢黜小蜀王、扶植葭萌篡位的幕後黑手,是蜀國亡國的頭號罪人,必殺之以謝先王!
端木伯禦與別元邦先後來見俱酒,並提出了趁熱打鐵、一鼓作氣消滅風長丁,消除隱患的主張。
俱酒微微一笑:“兩位,揚湯止沸,莫若去薪!”
別元邦老謀深算:“敢問我王,如何去薪?”
俱酒道:“斷糧、亂軍、遊說!”
別元邦心中憂慮,按照縱目王一貫的作風,降者不殺。如果遊說成功,終垂典這老小子一旦投降了,那麽自己就有可能殺不了他了。
別元邦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道:“王上,臣鬥膽提醒,臣曾與王上約三事,其一為終垂典必死……”
言畢,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俱酒根本沒心思摻和這些蜀國舊臣的陳芝麻爛穀子的破事,終垂典是誰他都不知道,幹嘛要饒他不死呢?
他肅然道:“本王與先生所約三事,事事作數,先生勿疑。不過本王也有言在先,為解先生心頭之恨,終垂典之事,當由先生親自操持。”
別元邦道:“故而臣請提軍北上,親自砍掉終賊首級。”
俱酒道:“待本王三策一一施行,若不奏效,自當請先生領軍北上。”
俱酒目前一直稱別元邦為“先生”,主要是目前自己雖然已經占據了蜀國領土,但還沒有建立起一個國家的架構,依然保持軍事體製框架。
現在別元邦已經沒有後路可退,且解決了九洞南蠻之變,還招來了許多蠻兵,是時候解決一下別元邦的名分了,也好讓他上戰場好好賣命。
目前南鄭方麵的軍政大權由端木仲敖一手操持;蜀國國內的內政事宜,全部交給墨家打理;軍事方麵則由俱酒一手把控。
蜀國北部由於社會改造政策推行得早,蜀人歸心速度很快,故而各軍都補充了不少蜀國兵源。
遠在吐費城的淳於浩,從南鄭方麵將楚國造船工匠接來大部分,在嘉陵水上浩浩蕩蕩地開始建造大船。
根據蜀地水道良好,利於行船的特點,按照新式造船法,新建大翼、翼、拍竿等船隻二百餘艘。
數艘大型的樓船也正在建造之中,隻不過頗費功夫,形成戰鬥力,尚需時日。
他還招募到熟悉水性、擅長操舟的水軍二千餘人。
同時根據戰國時期全民皆兵的理念,對沿江打魚、淘金、擺渡的大小船隻進行了登記造冊,建立了征用製度。
一旦戰時有需,可迅速征集起一支五百艘的船隊,可以保證後勤運輸和人員搶渡所需。
淳於浩沒能在伐蜀大業中分一杯羹,心中耿耿於懷,日夜操練水軍,等待新的戰機出現,目前“浩軍”已經形成了相當的水上戰鬥力。
章蟜的“蟜軍”、兒良的“良軍”全部達到了兩萬多人的規模。兩軍也根據俱酒的命令,逐漸向東蠶食,抵近巴國邊境,枕戈待旦,厲兵秣馬。
聶政的“瀟軍”在棠邑之戰後也進行了充分的補充。
南蠻九洞陸陸續續聚集起有近萬人的兵馬,除了普栗洞的四五十頭象兵及馴象人由俱酒親自統率,梁都洞的飛猱兵劃歸聶政統率外,其餘人馬一盤散沙。
每天人喊馬嘶,吃喝拉撒,必須有一個統一的管理。於是俱酒本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則,想起了別元邦。
於是俱酒道:“別先生,本王欲用先生領軍,待四方安靖之後,自然不吝封賞。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別元邦心中震驚,這位少年王上真可謂是胸有丘壑,腹有江河,對自己這樣一個新降之臣,居然敢以兵馬托付?
當下別元邦推辭道:“臣不善兵事,恐難勝任。”
俱酒道:“先生駐守雒城,毀我唐炮四架,阻我大軍數萬,怎可說不善兵事?”
別元邦汗都下來了,這點事兒就別提了:“王上,臣有罪……”
俱酒也不跟他囉唆,遂開口道:“本王欲以九洞人馬,外加新募蜀兵,組建一軍,按照我軍命名規則,以領軍之將名字命名。”
“本王決定,此軍由別元邦統領,名曰‘邦軍’!”
至此,北至劍門,南至九洞蠻,東至充國、西至冉駹的原蜀國地盤,在數月之間,江山易主,全部落入了縱目王俱酒的掌控之下。
既得蜀,複望巴!
永遠不要小富即安,小進則滿。
坐標巴蜀,目標天下!
俱酒人在棠邑,已經開始謀劃整個伐巴大局。
但目前蜀國尚有一個小尾巴,那就是滯留在充國境內的,號稱六萬之眾的、由風長丁率領的:伐巴大軍!
風長丁原任蜀國司馬,後在葭萌王時期,短暫被封為太尉。
前文講過,巴蜀兩國長期不對付,中間夾雜著一個巴國分裂出來的小國——充國。
巴國發兵欲圖吞並充國,於是老蜀王派出了風長丁率領蜀軍精銳,進入充國境內抗擊巴軍。
巴蜀兩國本著“不是自己的不心疼”的原則,在充國境內大打出手,最後形成了對峙膠著狀態。
這種狀態下,雙方都不敢輕易撤軍。就像兩支勢均力敵的拔河隊,任何一方草率鬆勁,結果都是災難性的。
當然風長丁也有投機心理。
當蜀王突然遇刺之後,蜀國江山缺乏一個足夠分量的人坐鎮。相國別元邦與王子葭萌明爭暗鬥,勢力此消彼長。
風長丁儼然成了葭萌和別元邦都爭相拉攏的獨立勢力,風長丁無論站隊哪一方,都能使天平出現明顯的傾斜。
在這種情況下,風長丁的投機心膨脹,他決心置身事外,坐觀成敗,然後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事情的發展遠遠出乎風長丁的預料,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號稱“縱目王”的外來勢力,以摧枯拉朽之勢滅掉了蜀國,殺死了葭萌,勸降了別元邦。
風長丁的如意算盤沒有實現,反而成了邊緣化的“異域孤軍”。
當初奉葭萌王之命、前來遊說風長丁的蜀國新相終垂典,也成了葭萌勢力的漏網之魚,滯留風長丁軍中不歸。
挾著棠邑戰勝之威,端木伯禦第一個提出,進攻風長丁率領的伐巴大軍,徹底滅掉蜀國複燃的星星之火。
第二個提出進攻風長丁建議的人,居然是新降的原蜀國重量級舊臣:別元邦。
別別元邦當初投降縱目王,條件之一就是要終垂典的腦袋。因為在別元邦眼中,終垂典是廢黜小蜀王、扶植葭萌篡位的幕後黑手,是蜀國亡國的頭號罪人,必殺之以謝先王!
端木伯禦與別元邦先後來見俱酒,並提出了趁熱打鐵、一鼓作氣消滅風長丁,消除隱患的主張。
俱酒微微一笑:“兩位,揚湯止沸,莫若去薪!”
別元邦老謀深算:“敢問我王,如何去薪?”
俱酒道:“斷糧、亂軍、遊說!”
別元邦心中憂慮,按照縱目王一貫的作風,降者不殺。如果遊說成功,終垂典這老小子一旦投降了,那麽自己就有可能殺不了他了。
別元邦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道:“王上,臣鬥膽提醒,臣曾與王上約三事,其一為終垂典必死……”
言畢,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俱酒根本沒心思摻和這些蜀國舊臣的陳芝麻爛穀子的破事,終垂典是誰他都不知道,幹嘛要饒他不死呢?
他肅然道:“本王與先生所約三事,事事作數,先生勿疑。不過本王也有言在先,為解先生心頭之恨,終垂典之事,當由先生親自操持。”
別元邦道:“故而臣請提軍北上,親自砍掉終賊首級。”
俱酒道:“待本王三策一一施行,若不奏效,自當請先生領軍北上。”
俱酒目前一直稱別元邦為“先生”,主要是目前自己雖然已經占據了蜀國領土,但還沒有建立起一個國家的架構,依然保持軍事體製框架。
現在別元邦已經沒有後路可退,且解決了九洞南蠻之變,還招來了許多蠻兵,是時候解決一下別元邦的名分了,也好讓他上戰場好好賣命。
目前南鄭方麵的軍政大權由端木仲敖一手操持;蜀國國內的內政事宜,全部交給墨家打理;軍事方麵則由俱酒一手把控。
蜀國北部由於社會改造政策推行得早,蜀人歸心速度很快,故而各軍都補充了不少蜀國兵源。
遠在吐費城的淳於浩,從南鄭方麵將楚國造船工匠接來大部分,在嘉陵水上浩浩蕩蕩地開始建造大船。
根據蜀地水道良好,利於行船的特點,按照新式造船法,新建大翼、翼、拍竿等船隻二百餘艘。
數艘大型的樓船也正在建造之中,隻不過頗費功夫,形成戰鬥力,尚需時日。
他還招募到熟悉水性、擅長操舟的水軍二千餘人。
同時根據戰國時期全民皆兵的理念,對沿江打魚、淘金、擺渡的大小船隻進行了登記造冊,建立了征用製度。
一旦戰時有需,可迅速征集起一支五百艘的船隊,可以保證後勤運輸和人員搶渡所需。
淳於浩沒能在伐蜀大業中分一杯羹,心中耿耿於懷,日夜操練水軍,等待新的戰機出現,目前“浩軍”已經形成了相當的水上戰鬥力。
章蟜的“蟜軍”、兒良的“良軍”全部達到了兩萬多人的規模。兩軍也根據俱酒的命令,逐漸向東蠶食,抵近巴國邊境,枕戈待旦,厲兵秣馬。
聶政的“瀟軍”在棠邑之戰後也進行了充分的補充。
南蠻九洞陸陸續續聚集起有近萬人的兵馬,除了普栗洞的四五十頭象兵及馴象人由俱酒親自統率,梁都洞的飛猱兵劃歸聶政統率外,其餘人馬一盤散沙。
每天人喊馬嘶,吃喝拉撒,必須有一個統一的管理。於是俱酒本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則,想起了別元邦。
於是俱酒道:“別先生,本王欲用先生領軍,待四方安靖之後,自然不吝封賞。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別元邦心中震驚,這位少年王上真可謂是胸有丘壑,腹有江河,對自己這樣一個新降之臣,居然敢以兵馬托付?
當下別元邦推辭道:“臣不善兵事,恐難勝任。”
俱酒道:“先生駐守雒城,毀我唐炮四架,阻我大軍數萬,怎可說不善兵事?”
別元邦汗都下來了,這點事兒就別提了:“王上,臣有罪……”
俱酒也不跟他囉唆,遂開口道:“本王欲以九洞人馬,外加新募蜀兵,組建一軍,按照我軍命名規則,以領軍之將名字命名。”
“本王決定,此軍由別元邦統領,名曰‘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