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溪瀟稱臣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米倉道在曆史上也是陝南與巴蜀之間的重要通道,之前一直叫做巴山古道。
發生在巴山古道上的戰爭,最早可以追溯到商王武丁時期,武丁與婦好這對模範夫妻,親自揮軍由米倉道進攻巴方。
其後武王伐商時期,巴國亦由巴山古道出兵協助,最終獲封子爵,和楚國一個等級。
然後巴山古道就開始了長達數百年沉寂,甚至曆史上司馬錯伐蜀之時,走的都是金牛道,而沒有選擇巴山古道。
但這條古道卻一直存在,相氏族人頻頻通過這條古道,以及大巴山中數不清的支路小道,襲擾巴國。
巴國內與相氏有勾結的勢力,也是通過這些路徑,保持二者之間的秘密聯絡。否則,相氏這樣的小部落,怎能這麽快就得到巴蜀再起烽煙的情報?
米倉道再次在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已經是宋蒙戰爭時期,蒙古軍“一由利、閬,一由巴山”,收兩線夾擊之效。
蒙軍入蜀,采用的就是兩線作戰的方式。一由利、閬,就是進攻利州(今廣元)、閬(今閬中);一由巴山,就是指的米倉道。
麵對如此重大的戰略選擇,俱酒犯了難。
以南鄭的體量,盡管有著一些較為先進的武器及裝甲的加持,分兵進攻巴、蜀兩個大國,還是兵家大忌。
理論上講應該集中優勢兵力,五指成拳,形成合力,殲其一國。
於是俱酒對相作符道:“相長老,茲事體大,容某思量之後再作計劃。”
相作符急了:“公子,相氏在巴國之內尚有內應,若能順利入巴,登高一唿,應者雲集,成事有基啊!”
俱酒微笑著對相作符道:“相長老少安毋躁,待某與眾將商議之後,一定給相長老一個答複。”
相作符怏怏而去,但他的到來,也為俱酒的南下計劃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緊接著進來的是流落在南鄭的亡國王了符溪瀟。
符溪瀟本就是昔阝王宮的楚國夫人所生,素來仰慕中原文明。來到南鄭之後,更是見證了南鄭政權生機勃發的生命力與日新月異的創新力,深受感染。
特別是讀了俱酒改良版的墨學之後,更是對天下興亡有了更深刻的看法,越來越受到俱酒一係列理論的吸引,一句話,被成功洗腦。
符溪瀟見到俱酒,依樣畫葫蘆也稱公子:“外臣拜見公子。”
俱酒微笑虛挽:“符王兄,俱酒早就說過,你我二人,兄弟相稱即可。”
確實,俱酒給了符溪瀟富足的待遇和足夠的尊重,為的通過優待符溪瀟,進一步籠絡氐人歸心。
一方麵,曆史上的氐人確實是整體融入到了華夏族中,有這個曆史樣本,俱酒也想有樣學樣;
另一方麵,目前南鄭各地散落的氐人不在少數,雖然已經被不斷的摻沙子和稀釋,但畢竟初附未久,擔心有變。
符溪瀟聽聞俱酒如此稱唿,也是連稱不敢。
隨後二人分庭跪坐,俱酒首先張口問道:“符王兄此來,想必也是為了巴蜀之事?”
符溪瀟低頭拱手:“正是,溪瀟為吐費城事,有求於公子。”
俱酒雖然麵不改色,但心中仍然有點吃驚。自己是接到了軍報,但包括相作符、符溪瀟這些人,也早早地得到了巴蜀的消息,可見他們還是有著各自的秘密渠道,能夠接到外部的消息。
俱酒故作輕鬆地道:“巴蜀之事,怕是俱酒無能為力啊。”
符溪瀟一揖到地:“今巴蜀無道,再起刀兵,嘉陵鼎沸,民不堪命,請公子救萬民於水火。”
俱酒道:“夫巴、蜀,大國也,南鄭彈丸之地,安敢捋大國虎須?俱酒之願,保南鄭之民而已。”
符溪瀟激動地反駁道:“敢問公子,何為南鄭之民?”
俱酒詫異地道:“居南鄭之地,遵南鄭之法,繳南鄭之賦,享南鄭之安者,皆南鄭之民也。”
符溪瀟道:“非也非也!竊以為,仰慕南鄭之治,向往南鄭之地,懷有歸附之心,皆南鄭之民也。”
俱酒吃了一驚,我靠,符老三讀了幾天中原墨水,附會起來一套一套的。
按照符老三的說法,老子的眼界還是太狹隘了,不僅僅是對治下之民負責,更應該對所有心向南鄭的人負責。
如果天下眾望所歸,那麽老子就對治理天下義不容辭?!
這個好,世界觀一下子就打開了!
符溪瀟繼續搖唇鼓舌:“外臣居於南鄭,處處可見“兼愛”、“尚同”,兼愛者,愛天下人也;尚同者,同天下之域也,何獨南鄭乎?”
好嗎,這個符老三,學墨學比老子學得都徹底。
“是故公子之政,四海之內皆舉首而望之,欲以為君。公子天縱之子,焉可使四海失望?”
俱酒驚訝到難以言表,這這這,四海之內,皆欲以老子為君?
符老三口條咋這麽好!?
這還是進入南鄭之地之後才讀得諸子百家的書,要是從小就接受中原教育,那還了得?妥妥的一個大才啊!
不行,這樣的人,有用!得用!充分利用!
俱酒也不計劃跟符老三打啞謎了,於是直截了當地問道:“符王兄……”
符溪瀟又是個以頭搶地:“請公子以名稱溪瀟,否則外臣不敢再言。”
俱酒點頭微笑道:“溪瀟兄,請起!”
符溪瀟雖然還不滿意,但畢竟俱酒不再一口一個“王兄”稱唿了,於是緩緩抬頭:“臣遵公子命!”
俱酒心中雪亮,自己去掉“王”字,符溪瀟改稱為“臣”,歸附之意不要再明顯了。
俱酒也打開天窗說亮話了:“吾兄今日相求,莫非掛念吐費城氐人?”
你這點小九九,不是就是想要重迴吐費城、重迴昔阝國嗎?
符溪瀟道:“正是,巴、蜀、平周,不施仁政,魚肉生民,此暴政也。湯伐桀,武王伐紂,皆為誅暴。公子墨家少子,胡不以墨法行事?”
發生在巴山古道上的戰爭,最早可以追溯到商王武丁時期,武丁與婦好這對模範夫妻,親自揮軍由米倉道進攻巴方。
其後武王伐商時期,巴國亦由巴山古道出兵協助,最終獲封子爵,和楚國一個等級。
然後巴山古道就開始了長達數百年沉寂,甚至曆史上司馬錯伐蜀之時,走的都是金牛道,而沒有選擇巴山古道。
但這條古道卻一直存在,相氏族人頻頻通過這條古道,以及大巴山中數不清的支路小道,襲擾巴國。
巴國內與相氏有勾結的勢力,也是通過這些路徑,保持二者之間的秘密聯絡。否則,相氏這樣的小部落,怎能這麽快就得到巴蜀再起烽煙的情報?
米倉道再次在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已經是宋蒙戰爭時期,蒙古軍“一由利、閬,一由巴山”,收兩線夾擊之效。
蒙軍入蜀,采用的就是兩線作戰的方式。一由利、閬,就是進攻利州(今廣元)、閬(今閬中);一由巴山,就是指的米倉道。
麵對如此重大的戰略選擇,俱酒犯了難。
以南鄭的體量,盡管有著一些較為先進的武器及裝甲的加持,分兵進攻巴、蜀兩個大國,還是兵家大忌。
理論上講應該集中優勢兵力,五指成拳,形成合力,殲其一國。
於是俱酒對相作符道:“相長老,茲事體大,容某思量之後再作計劃。”
相作符急了:“公子,相氏在巴國之內尚有內應,若能順利入巴,登高一唿,應者雲集,成事有基啊!”
俱酒微笑著對相作符道:“相長老少安毋躁,待某與眾將商議之後,一定給相長老一個答複。”
相作符怏怏而去,但他的到來,也為俱酒的南下計劃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緊接著進來的是流落在南鄭的亡國王了符溪瀟。
符溪瀟本就是昔阝王宮的楚國夫人所生,素來仰慕中原文明。來到南鄭之後,更是見證了南鄭政權生機勃發的生命力與日新月異的創新力,深受感染。
特別是讀了俱酒改良版的墨學之後,更是對天下興亡有了更深刻的看法,越來越受到俱酒一係列理論的吸引,一句話,被成功洗腦。
符溪瀟見到俱酒,依樣畫葫蘆也稱公子:“外臣拜見公子。”
俱酒微笑虛挽:“符王兄,俱酒早就說過,你我二人,兄弟相稱即可。”
確實,俱酒給了符溪瀟富足的待遇和足夠的尊重,為的通過優待符溪瀟,進一步籠絡氐人歸心。
一方麵,曆史上的氐人確實是整體融入到了華夏族中,有這個曆史樣本,俱酒也想有樣學樣;
另一方麵,目前南鄭各地散落的氐人不在少數,雖然已經被不斷的摻沙子和稀釋,但畢竟初附未久,擔心有變。
符溪瀟聽聞俱酒如此稱唿,也是連稱不敢。
隨後二人分庭跪坐,俱酒首先張口問道:“符王兄此來,想必也是為了巴蜀之事?”
符溪瀟低頭拱手:“正是,溪瀟為吐費城事,有求於公子。”
俱酒雖然麵不改色,但心中仍然有點吃驚。自己是接到了軍報,但包括相作符、符溪瀟這些人,也早早地得到了巴蜀的消息,可見他們還是有著各自的秘密渠道,能夠接到外部的消息。
俱酒故作輕鬆地道:“巴蜀之事,怕是俱酒無能為力啊。”
符溪瀟一揖到地:“今巴蜀無道,再起刀兵,嘉陵鼎沸,民不堪命,請公子救萬民於水火。”
俱酒道:“夫巴、蜀,大國也,南鄭彈丸之地,安敢捋大國虎須?俱酒之願,保南鄭之民而已。”
符溪瀟激動地反駁道:“敢問公子,何為南鄭之民?”
俱酒詫異地道:“居南鄭之地,遵南鄭之法,繳南鄭之賦,享南鄭之安者,皆南鄭之民也。”
符溪瀟道:“非也非也!竊以為,仰慕南鄭之治,向往南鄭之地,懷有歸附之心,皆南鄭之民也。”
俱酒吃了一驚,我靠,符老三讀了幾天中原墨水,附會起來一套一套的。
按照符老三的說法,老子的眼界還是太狹隘了,不僅僅是對治下之民負責,更應該對所有心向南鄭的人負責。
如果天下眾望所歸,那麽老子就對治理天下義不容辭?!
這個好,世界觀一下子就打開了!
符溪瀟繼續搖唇鼓舌:“外臣居於南鄭,處處可見“兼愛”、“尚同”,兼愛者,愛天下人也;尚同者,同天下之域也,何獨南鄭乎?”
好嗎,這個符老三,學墨學比老子學得都徹底。
“是故公子之政,四海之內皆舉首而望之,欲以為君。公子天縱之子,焉可使四海失望?”
俱酒驚訝到難以言表,這這這,四海之內,皆欲以老子為君?
符老三口條咋這麽好!?
這還是進入南鄭之地之後才讀得諸子百家的書,要是從小就接受中原教育,那還了得?妥妥的一個大才啊!
不行,這樣的人,有用!得用!充分利用!
俱酒也不計劃跟符老三打啞謎了,於是直截了當地問道:“符王兄……”
符溪瀟又是個以頭搶地:“請公子以名稱溪瀟,否則外臣不敢再言。”
俱酒點頭微笑道:“溪瀟兄,請起!”
符溪瀟雖然還不滿意,但畢竟俱酒不再一口一個“王兄”稱唿了,於是緩緩抬頭:“臣遵公子命!”
俱酒心中雪亮,自己去掉“王”字,符溪瀟改稱為“臣”,歸附之意不要再明顯了。
俱酒也打開天窗說亮話了:“吾兄今日相求,莫非掛念吐費城氐人?”
你這點小九九,不是就是想要重迴吐費城、重迴昔阝國嗎?
符溪瀟道:“正是,巴、蜀、平周,不施仁政,魚肉生民,此暴政也。湯伐桀,武王伐紂,皆為誅暴。公子墨家少子,胡不以墨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