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三救俱酒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僅僅過了一天,就有三個人前來求見魏侯擊,為“都是酒”求情。
第一個前來為俱酒求情的人,也是魏侯擊萬萬沒想到的——居然是公子?,也就是曆史上的魏惠王、梁惠王。
一直以來,魏侯擊或許是覺得自己春秋正盛,或者是心有所思,反正魏國一直沒有冊封太子。
兩個較為年長的公子,魏?和魏緩暗中較勁,在君父麵前爭寵,在國中、軍中拉攏大臣,在天下廣攬人才,豢養門客,為早日奪得君位早做準備。
上次魏緩代表魏國出使,成功促成了魏、韓聯合伐趙大計,深得魏侯垂青,而魏?一段時間內沒有任何突出表現,頓時覺得在君父麵前失分不少。
魏?在做公子時期,和後期成為梁惠王還是有著本質差別的,特別是有魏緩這位競爭者的存在,魏?無時無刻不保持著警惕,對天下人才的延攬也是不遺餘力。
魏?在很長時間內關注著俱酒的傳奇經曆,但一方麵俱酒出身晉國,令魏?心有疑慮;另一方麵,魏緩與俱酒走得很近,特別是汾曲樓賦詩之後,傳統安邑政治圈都認為俱酒是魏緩的外援,故而魏?對俱酒敬而遠之。
在晉國立公子至為太子後,所有集中在俱酒身上的懷疑瞬間煙消雲散,魏?對其出身問題的擔憂自然解除。
在俱酒被君上盛怒之下投入天牢一整天之後,密切關注形勢發展的魏?發現,傳說中與俱酒關係密切的魏緩並沒有出頭,而且選擇默不發聲。這很出乎許多人的意料,所謂二人關係密切之說頓時不攻自破。
其實魏緩這個家夥有個毛病,那就是心理素質差、遇事先自保。上次在刺殺俠累過程中,他就慌得一批,表現得“始亂終懼”,一度惶惶不可終日。
這次俱酒入獄,魏緩老毛病又犯了,首先考慮的是會不會波及自己,怎樣與俱酒劃清界限。
但魏?及其背後的智囊謀士,卻通過對朝堂議事過程的複原,分析魏韓同盟的形勢所需,以及幾百年來諸侯鮮有對使臣用刑的傳統,敏銳地判斷出君父隻是一時之氣。
現在君父基本上怒氣已消,所需要的正是一個借坡下驢的台階。而自己一定要搶抓機遇,一方麵為君父提供台階;另一方麵,說不定還能對這位傳奇的小封君大加拉攏,為我所用!
所以說,凡是史冊留名的,都是人物。
基於這種判斷,魏?在第二天早早上朝,大膽實施自己的計劃。
魏?在參拜過魏侯後奏道:“君父,兒臣聽聞韓使觸忤君父,委實可惡,理當嚴懲!”
魏侯擊鼻子重重一哼,不置可否。
魏?繼續道:“兒臣聞此子已然心生悔意,在天牢之內戰戰惶惶,不可終日。兒臣思忖,我魏泱泱,周而不比,此子雖然年少輕狂,然畢竟是韓國使臣,為魏韓聯盟大計,不妨寬宥其過,以彰君父之寬仁,以顯我魏之氣度。”
魏侯擊確實想找個台階下,但也不是這麽簡單就把“都是酒”放出來,一定要讓他吃吃苦頭,然後再做出點讓步,否則以魏擊好大喜功的性格,肯定難以接受。
之前公叔痤匯報了與公子連再次接觸的經過:這個又臭又硬的公子連,寧願不要君位,也不願接受魏國擁立的立場,令魏侯擊怒氣盛極又束手無策。
既然魏?提出了寬赦俱酒的建議,且拿這個題目考考他,看看這個兒子有沒有處理複雜政事的能力。
魏侯擊道:“豎子無禮猶可恕,國事延宕不可誤。汝且去教諭此子,秦連西歸,魏必有利。”
魏?一聽眉頭緊鎖,君父還是在這件事上不能釋懷,但自己挖得坑含著淚也得填了,隻好低頭答道:“兒臣遵命。”
第二個前來為俱酒求情的人,是拖著兩條傷腿的趙國公子趙朝。趙朝本來寄希望於魏侯大軍一戰而下邯鄲,自己順順利利地登上君位。
目前雖然邯鄲之戰仍在膠著之中,但明眼人已經看出,雙方陷入拉鋸戰,沒有一方力量能夠迅速勝出,更談不上扶植趙朝上位這麽大的事情了。
世間事往往欲速則不達。邯鄲西門一場伏擊,猶如掀開天靈蓋澆上一盆雪水,徹底擊碎了他過於理想化的野心家夢想,也將趙朝拉迴到了清醒的狀態。
趙朝在鄴城養了一段時間傷,經過這一段痛定思痛的思考,他充分認識到了畢其功於一役的不確實際,做好了長期鬥爭的準備。
在這種情況下,他開始認真考慮割據一方之策,特別是那位十三歲的小封君提出的“兩分趙國”之策,故傷勢稍好就匆匆返迴安邑,意圖放低身段,向這位傳奇小封君討教。
但趙朝剛剛進入安邑,就被當頭一記棒喝,端氏君俱酒被魏侯下了天牢。
趙朝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魏緩,畢竟兩人在韓都陽翟共同策劃過謀殺一國之相的大事件,兄弟嘛,一起扛過槍、一起撒過謊、一起刺過相、一起分過贓……
但是魏緩一聽要見俱酒,心裏一陣慌,此刻劃清界限還來不及呢,怎麽可能幫你幹這事?於是顧左右而言他,將趙朝晾了起來。
趙朝無奈隻好求見魏侯,但魏侯擊被邯鄲戰事所煩,加之對趙朝冒險進攻導致戰鬥失利的不滿,選擇了拒見。
趙朝無奈,隻好上了一簡奏劄,劄中將俱酒當年的計策重新包裝了一下,提出趁趙國集中兵力保衛邯鄲之際,揮軍一部北上攻取晉陽,然後徐圖邯鄲。
當然,邯鄲之戰不僅僅創傷了趙朝的身體,更挫傷了他的自信。麵對端氏君首議的計策,他根本沒有實施好的信心。所以在劄中委婉地提出了釋放端氏君,令其戴罪立功的請求。
魏侯擊當年有多喜歡趙朝,現在就有多煩他。但趙朝奏劄的內容,此刻也令魏擊陷入了沉思,別老在一棵樹上吊死,換棵樹耽誤不了多大的功夫。邯鄲不亮或許晉陽亮,晉陽不亮代郡亮嘛。
第三個前來為俱酒求情的人,就是哭成淚人的景福公主了。嘉明公主病情再次轉危,景福公主首先想到的是找公叔痤拿到俱酒續的詩句。
但沒想到,公叔痤居然沒辦成這事,續詩沒有著落。而且關鍵人物端氏君還被魏侯下了大獄!
景福公主本來是逼著公叔痤前去魏侯處求情,沒想到公叔痤知道其中的難處,於是悄沒聲的躲了出去。
景福公主救妹心切,直接來到魏侯處哭訴求情。
第一個前來為俱酒求情的人,也是魏侯擊萬萬沒想到的——居然是公子?,也就是曆史上的魏惠王、梁惠王。
一直以來,魏侯擊或許是覺得自己春秋正盛,或者是心有所思,反正魏國一直沒有冊封太子。
兩個較為年長的公子,魏?和魏緩暗中較勁,在君父麵前爭寵,在國中、軍中拉攏大臣,在天下廣攬人才,豢養門客,為早日奪得君位早做準備。
上次魏緩代表魏國出使,成功促成了魏、韓聯合伐趙大計,深得魏侯垂青,而魏?一段時間內沒有任何突出表現,頓時覺得在君父麵前失分不少。
魏?在做公子時期,和後期成為梁惠王還是有著本質差別的,特別是有魏緩這位競爭者的存在,魏?無時無刻不保持著警惕,對天下人才的延攬也是不遺餘力。
魏?在很長時間內關注著俱酒的傳奇經曆,但一方麵俱酒出身晉國,令魏?心有疑慮;另一方麵,魏緩與俱酒走得很近,特別是汾曲樓賦詩之後,傳統安邑政治圈都認為俱酒是魏緩的外援,故而魏?對俱酒敬而遠之。
在晉國立公子至為太子後,所有集中在俱酒身上的懷疑瞬間煙消雲散,魏?對其出身問題的擔憂自然解除。
在俱酒被君上盛怒之下投入天牢一整天之後,密切關注形勢發展的魏?發現,傳說中與俱酒關係密切的魏緩並沒有出頭,而且選擇默不發聲。這很出乎許多人的意料,所謂二人關係密切之說頓時不攻自破。
其實魏緩這個家夥有個毛病,那就是心理素質差、遇事先自保。上次在刺殺俠累過程中,他就慌得一批,表現得“始亂終懼”,一度惶惶不可終日。
這次俱酒入獄,魏緩老毛病又犯了,首先考慮的是會不會波及自己,怎樣與俱酒劃清界限。
但魏?及其背後的智囊謀士,卻通過對朝堂議事過程的複原,分析魏韓同盟的形勢所需,以及幾百年來諸侯鮮有對使臣用刑的傳統,敏銳地判斷出君父隻是一時之氣。
現在君父基本上怒氣已消,所需要的正是一個借坡下驢的台階。而自己一定要搶抓機遇,一方麵為君父提供台階;另一方麵,說不定還能對這位傳奇的小封君大加拉攏,為我所用!
所以說,凡是史冊留名的,都是人物。
基於這種判斷,魏?在第二天早早上朝,大膽實施自己的計劃。
魏?在參拜過魏侯後奏道:“君父,兒臣聽聞韓使觸忤君父,委實可惡,理當嚴懲!”
魏侯擊鼻子重重一哼,不置可否。
魏?繼續道:“兒臣聞此子已然心生悔意,在天牢之內戰戰惶惶,不可終日。兒臣思忖,我魏泱泱,周而不比,此子雖然年少輕狂,然畢竟是韓國使臣,為魏韓聯盟大計,不妨寬宥其過,以彰君父之寬仁,以顯我魏之氣度。”
魏侯擊確實想找個台階下,但也不是這麽簡單就把“都是酒”放出來,一定要讓他吃吃苦頭,然後再做出點讓步,否則以魏擊好大喜功的性格,肯定難以接受。
之前公叔痤匯報了與公子連再次接觸的經過:這個又臭又硬的公子連,寧願不要君位,也不願接受魏國擁立的立場,令魏侯擊怒氣盛極又束手無策。
既然魏?提出了寬赦俱酒的建議,且拿這個題目考考他,看看這個兒子有沒有處理複雜政事的能力。
魏侯擊道:“豎子無禮猶可恕,國事延宕不可誤。汝且去教諭此子,秦連西歸,魏必有利。”
魏?一聽眉頭緊鎖,君父還是在這件事上不能釋懷,但自己挖得坑含著淚也得填了,隻好低頭答道:“兒臣遵命。”
第二個前來為俱酒求情的人,是拖著兩條傷腿的趙國公子趙朝。趙朝本來寄希望於魏侯大軍一戰而下邯鄲,自己順順利利地登上君位。
目前雖然邯鄲之戰仍在膠著之中,但明眼人已經看出,雙方陷入拉鋸戰,沒有一方力量能夠迅速勝出,更談不上扶植趙朝上位這麽大的事情了。
世間事往往欲速則不達。邯鄲西門一場伏擊,猶如掀開天靈蓋澆上一盆雪水,徹底擊碎了他過於理想化的野心家夢想,也將趙朝拉迴到了清醒的狀態。
趙朝在鄴城養了一段時間傷,經過這一段痛定思痛的思考,他充分認識到了畢其功於一役的不確實際,做好了長期鬥爭的準備。
在這種情況下,他開始認真考慮割據一方之策,特別是那位十三歲的小封君提出的“兩分趙國”之策,故傷勢稍好就匆匆返迴安邑,意圖放低身段,向這位傳奇小封君討教。
但趙朝剛剛進入安邑,就被當頭一記棒喝,端氏君俱酒被魏侯下了天牢。
趙朝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魏緩,畢竟兩人在韓都陽翟共同策劃過謀殺一國之相的大事件,兄弟嘛,一起扛過槍、一起撒過謊、一起刺過相、一起分過贓……
但是魏緩一聽要見俱酒,心裏一陣慌,此刻劃清界限還來不及呢,怎麽可能幫你幹這事?於是顧左右而言他,將趙朝晾了起來。
趙朝無奈隻好求見魏侯,但魏侯擊被邯鄲戰事所煩,加之對趙朝冒險進攻導致戰鬥失利的不滿,選擇了拒見。
趙朝無奈,隻好上了一簡奏劄,劄中將俱酒當年的計策重新包裝了一下,提出趁趙國集中兵力保衛邯鄲之際,揮軍一部北上攻取晉陽,然後徐圖邯鄲。
當然,邯鄲之戰不僅僅創傷了趙朝的身體,更挫傷了他的自信。麵對端氏君首議的計策,他根本沒有實施好的信心。所以在劄中委婉地提出了釋放端氏君,令其戴罪立功的請求。
魏侯擊當年有多喜歡趙朝,現在就有多煩他。但趙朝奏劄的內容,此刻也令魏擊陷入了沉思,別老在一棵樹上吊死,換棵樹耽誤不了多大的功夫。邯鄲不亮或許晉陽亮,晉陽不亮代郡亮嘛。
第三個前來為俱酒求情的人,就是哭成淚人的景福公主了。嘉明公主病情再次轉危,景福公主首先想到的是找公叔痤拿到俱酒續的詩句。
但沒想到,公叔痤居然沒辦成這事,續詩沒有著落。而且關鍵人物端氏君還被魏侯下了大獄!
景福公主本來是逼著公叔痤前去魏侯處求情,沒想到公叔痤知道其中的難處,於是悄沒聲的躲了出去。
景福公主救妹心切,直接來到魏侯處哭訴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