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鄭太宰欣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前文講過,在得到叛軍聯合楚軍欲對陽翟城進行偷襲的情報之後,太子韓屯蒙緊急從雍氏、濁澤沿線調集兩萬韓軍,下令這支軍隊越過陽翟,直接迎擊進攻楚、叛聯軍,意圖將戰爭阻止在陽翟之外。
但雍氏、濁澤兩軍在當地久駐,沒有做好遠途奔襲的準備,拔營起寨、整頓行裝、安排糧草、征召民夫等一係列事情做下來,行軍的速度可想而知。
當他們一路急吼吼地斜插到陽翟城南側,欲尋楚軍時,戰爭的局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楚、叛聯軍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隻留下一地狼藉。
眼見眼前有大軍行動過的痕跡,斥侯還探查到附近兩座小邑遭遇血洗的消息,不知就裏的雍氏校尉與濁澤校尉心急如焚,一邊繼續四下派出斥侯探聽消息,一邊飛報陽翟,請求下一步行動指示。
正在此時,前軍急報:“報!兩位將軍,汾陘塞中大夫所部信使求見,稱有緊急軍情!”
二人對視一眼,雍氏校尉道:“讓他進來!”
汾陘信使一身征塵,入帳躬身行禮:“汾陘塞軍前信使見過兩位將軍。”
雍氏校尉道:“信使,何故求見?”
信使道:“兩位將軍,汾陘塞中剛剛平息盧鏟之亂,鄭軍突然出動數萬大軍逼近汾陘塞,某奉命向陽翟傳報軍情,因汾陘危矣,故緊急求見兩位將軍,請將軍速救汾陘。”
兩個校尉聽了大吃一驚,他們接到的命令是對付楚軍和盧鏟部叛軍,而現在卻出現了鄭軍軍情,情形變化之快,令其摸不著頭腦,一時麵麵相覷。
信使見二人陰晴不定,立即將隨中大夫夜探汾陘、奇襲襄城、設伏楚軍、智取汾陘、誅殺盧鏟等情況簡要稟報一遍,並再次請求兩位將軍速救汾陘。
雍氏、濁澤也處在對鄭戰鬥的前線,是韓軍滅鄭的重要布局。多年來,兩位校尉在對鄭作戰中積累了豐富經驗。
說實話,太子命其二人南下抗楚,二人一時還是有些緊張的,畢竟久在北部,沒有與楚軍交過手,心中難免忐忑。
今天一聽,敢情楚國的仗已經打完了,結果鄭國這個受氣包居然出來找事,主動來捊韓國的虎須,不由得氣極而笑。
濁澤校尉嗬嗬一笑:“鄭人此舉,不啻於飛蛾赴火、飛鳥投籠嗬,合該我二人有此一樁功勞。”
雍氏校尉也是心情大快,立即命令全軍,火速行軍,直撲汾陘。
鄭國這個國家,在春秋時期夾在晉、楚之間,就像風箱裏的老鼠——兩頭受氣。
楚國挑釁晉國,晉國打鄭國;晉國騷擾楚國,楚國打鄭國。鄭國則是在晉國、楚國之間叛服不定,楚強服楚、晉強服晉。
進入戰國階段,鄭國則成為了韓國的專屬沙包,三天兩頭被拿來出出氣。加上鄭國內部分裂嚴重,一時打鄭國成為韓軍的心理優勢,故而雍氏校尉和濁澤校尉吹著口哨唱著歌就出發了。
鄭國這些年衰退的厲害,除了外界打壓之外,最重要的是國內四分五裂,缺乏團結。當前的鄭國,國內勢力三分,分別聚集在負黍、陽城和鄭三地。
鄭公乙為名義上的鄭國國君,但其實一點實權也沒有,整個朝政大權全部被太宰欣所控製。太宰欣在外交上高度親楚,對楚國百依百順,試圖背靠楚國這個龐然大物來維護自己在國內的地位,來維持搖搖欲墜的鄭國。
早在昭數與盧鏟密謀攻擊陽翟的時候,就派人邀約太宰欣一起出兵。鄭國這些年被韓國欺負得太慘了,心裏老憋屈老憋屈了。
眼見楚國大大有令,且韓國那個死硬死硬的老骨頭俠累已死,韓侯生死不明,太子白麵弱雞,認為這是一個翻盤的好機會,於是太宰欣立即整頓軍馬,準備出兵。
但按昭數與盧鏟的計劃,一方麵時間特別緊急,兵馬調動不便;另一方麵,韓國對鄭國的軍隊幾乎是人盯人,鄭軍要想從鄭到陽翟,幾乎寸步難行。
故而太宰欣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抽調宋鄭邊界駐軍,連夜東進,先到汾陘塞,再北伐陽翟。
在行動的實始,太宰欣也是提心吊膽,生怕發生什麽意外,後來發現岸門、陽城等地的韓軍確實沒有發生異動,才放心推進計劃執行。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就在短短兩天的時間裏,韓楚邊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昭數被打得倉皇而逃,盧鏟也兵敗身死,而自己率領著宋鄭邊境的三萬鄭軍,誤打誤撞地給汾陘塞造成了新一輪軍事壓力。
當太宰欣親率鄭軍逼近汾陘塞時,塞中異常安靜,城上沒有旗幟,沒有守軍。
斥侯來報,汾陘塞兩側塞門洞開,街上空無一人。
太宰欣的神經頓時緊繃起來。昭數和盧鏟這是搞得什麽鬼?立即命人再探。
空氣仿佛凝滯起來,曠野之上隻能聽聞到馬匹的嘶鳴與戰旗的獵獵作響聲。
太宰欣命人上前喊話。
鄭軍斥侯飛馬直奔汾陘塞城下,高聲喝道:“城上聽著,鄭太宰途經此地,請盧鏟將軍相見。”
片刻之後,城上一個韓軍高聲迴應道:“盧將軍身染小疾,不能親迎,故大開塞門,早置肴席,恭請鄭太宰入城一敘!”
太宰欣更加狐疑:今我至而彼不動,必有密圖。
但又不忍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反盤機會,畢竟還有楚國老大哥在後麵做靠山嘛!
當下再次派人喊話:“請昭縣公答話!”
汾陘塞上則是再無迴話,整個局麵又陷入一僵局之中。
其實城中的晉俱酒也是慌的一批,畢竟空城計這種東西需要多種條件的共同配合才能成行。
首先是雙方信息不對等,這個應該是成立的,對方應該不清楚塞中的實情。但自己清楚啊,幾千對幾萬,這個仗不好打啊!
其次,對方將領高度謹慎、高度疑心。如果攤上個二百五,這事妥妥得弄不成了。
第三,曆史上第一個使用空城計的,就是春秋時期的鄭國大臣叔詹。早在公元前666年,楚國伐鄭,叔詹使出了空城計,令楚軍狐疑不敢進攻。在鄭國人麵前玩空城計,這就是典型的班門弄斧啊,鄭軍會不會不吃這套呢?
第四,最好有外援即至,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拖延時間。如果時間拖延到了,而援軍不至,那麽下場會更慘。
空城計實際上是一場心理戰,雙方比的是定力、比的是技巧。
但雍氏、濁澤兩軍在當地久駐,沒有做好遠途奔襲的準備,拔營起寨、整頓行裝、安排糧草、征召民夫等一係列事情做下來,行軍的速度可想而知。
當他們一路急吼吼地斜插到陽翟城南側,欲尋楚軍時,戰爭的局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楚、叛聯軍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隻留下一地狼藉。
眼見眼前有大軍行動過的痕跡,斥侯還探查到附近兩座小邑遭遇血洗的消息,不知就裏的雍氏校尉與濁澤校尉心急如焚,一邊繼續四下派出斥侯探聽消息,一邊飛報陽翟,請求下一步行動指示。
正在此時,前軍急報:“報!兩位將軍,汾陘塞中大夫所部信使求見,稱有緊急軍情!”
二人對視一眼,雍氏校尉道:“讓他進來!”
汾陘信使一身征塵,入帳躬身行禮:“汾陘塞軍前信使見過兩位將軍。”
雍氏校尉道:“信使,何故求見?”
信使道:“兩位將軍,汾陘塞中剛剛平息盧鏟之亂,鄭軍突然出動數萬大軍逼近汾陘塞,某奉命向陽翟傳報軍情,因汾陘危矣,故緊急求見兩位將軍,請將軍速救汾陘。”
兩個校尉聽了大吃一驚,他們接到的命令是對付楚軍和盧鏟部叛軍,而現在卻出現了鄭軍軍情,情形變化之快,令其摸不著頭腦,一時麵麵相覷。
信使見二人陰晴不定,立即將隨中大夫夜探汾陘、奇襲襄城、設伏楚軍、智取汾陘、誅殺盧鏟等情況簡要稟報一遍,並再次請求兩位將軍速救汾陘。
雍氏、濁澤也處在對鄭戰鬥的前線,是韓軍滅鄭的重要布局。多年來,兩位校尉在對鄭作戰中積累了豐富經驗。
說實話,太子命其二人南下抗楚,二人一時還是有些緊張的,畢竟久在北部,沒有與楚軍交過手,心中難免忐忑。
今天一聽,敢情楚國的仗已經打完了,結果鄭國這個受氣包居然出來找事,主動來捊韓國的虎須,不由得氣極而笑。
濁澤校尉嗬嗬一笑:“鄭人此舉,不啻於飛蛾赴火、飛鳥投籠嗬,合該我二人有此一樁功勞。”
雍氏校尉也是心情大快,立即命令全軍,火速行軍,直撲汾陘。
鄭國這個國家,在春秋時期夾在晉、楚之間,就像風箱裏的老鼠——兩頭受氣。
楚國挑釁晉國,晉國打鄭國;晉國騷擾楚國,楚國打鄭國。鄭國則是在晉國、楚國之間叛服不定,楚強服楚、晉強服晉。
進入戰國階段,鄭國則成為了韓國的專屬沙包,三天兩頭被拿來出出氣。加上鄭國內部分裂嚴重,一時打鄭國成為韓軍的心理優勢,故而雍氏校尉和濁澤校尉吹著口哨唱著歌就出發了。
鄭國這些年衰退的厲害,除了外界打壓之外,最重要的是國內四分五裂,缺乏團結。當前的鄭國,國內勢力三分,分別聚集在負黍、陽城和鄭三地。
鄭公乙為名義上的鄭國國君,但其實一點實權也沒有,整個朝政大權全部被太宰欣所控製。太宰欣在外交上高度親楚,對楚國百依百順,試圖背靠楚國這個龐然大物來維護自己在國內的地位,來維持搖搖欲墜的鄭國。
早在昭數與盧鏟密謀攻擊陽翟的時候,就派人邀約太宰欣一起出兵。鄭國這些年被韓國欺負得太慘了,心裏老憋屈老憋屈了。
眼見楚國大大有令,且韓國那個死硬死硬的老骨頭俠累已死,韓侯生死不明,太子白麵弱雞,認為這是一個翻盤的好機會,於是太宰欣立即整頓軍馬,準備出兵。
但按昭數與盧鏟的計劃,一方麵時間特別緊急,兵馬調動不便;另一方麵,韓國對鄭國的軍隊幾乎是人盯人,鄭軍要想從鄭到陽翟,幾乎寸步難行。
故而太宰欣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抽調宋鄭邊界駐軍,連夜東進,先到汾陘塞,再北伐陽翟。
在行動的實始,太宰欣也是提心吊膽,生怕發生什麽意外,後來發現岸門、陽城等地的韓軍確實沒有發生異動,才放心推進計劃執行。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就在短短兩天的時間裏,韓楚邊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昭數被打得倉皇而逃,盧鏟也兵敗身死,而自己率領著宋鄭邊境的三萬鄭軍,誤打誤撞地給汾陘塞造成了新一輪軍事壓力。
當太宰欣親率鄭軍逼近汾陘塞時,塞中異常安靜,城上沒有旗幟,沒有守軍。
斥侯來報,汾陘塞兩側塞門洞開,街上空無一人。
太宰欣的神經頓時緊繃起來。昭數和盧鏟這是搞得什麽鬼?立即命人再探。
空氣仿佛凝滯起來,曠野之上隻能聽聞到馬匹的嘶鳴與戰旗的獵獵作響聲。
太宰欣命人上前喊話。
鄭軍斥侯飛馬直奔汾陘塞城下,高聲喝道:“城上聽著,鄭太宰途經此地,請盧鏟將軍相見。”
片刻之後,城上一個韓軍高聲迴應道:“盧將軍身染小疾,不能親迎,故大開塞門,早置肴席,恭請鄭太宰入城一敘!”
太宰欣更加狐疑:今我至而彼不動,必有密圖。
但又不忍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反盤機會,畢竟還有楚國老大哥在後麵做靠山嘛!
當下再次派人喊話:“請昭縣公答話!”
汾陘塞上則是再無迴話,整個局麵又陷入一僵局之中。
其實城中的晉俱酒也是慌的一批,畢竟空城計這種東西需要多種條件的共同配合才能成行。
首先是雙方信息不對等,這個應該是成立的,對方應該不清楚塞中的實情。但自己清楚啊,幾千對幾萬,這個仗不好打啊!
其次,對方將領高度謹慎、高度疑心。如果攤上個二百五,這事妥妥得弄不成了。
第三,曆史上第一個使用空城計的,就是春秋時期的鄭國大臣叔詹。早在公元前666年,楚國伐鄭,叔詹使出了空城計,令楚軍狐疑不敢進攻。在鄭國人麵前玩空城計,這就是典型的班門弄斧啊,鄭軍會不會不吃這套呢?
第四,最好有外援即至,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拖延時間。如果時間拖延到了,而援軍不至,那麽下場會更慘。
空城計實際上是一場心理戰,雙方比的是定力、比的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