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摩擦楚軍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弓弩在冷兵器時代戰爭中究竟有多大的作用?毫不誇張地說,他就冷兵器時代的遠程打擊武器。
即使現代條件下作戰,戰前先來數波遠程火力覆蓋,最大限度地消除敵軍有生力量也是常規操作。
楚軍的反衝鋒吃盡了苦頭,因為盾牌所限,發起反衝鋒的人數有限,待他們前突至一定程度,就成為了韓軍的活靶子。
戰國初年,金屬製甲尚不普及,更多使用的是皮甲、劄甲和藤甲。在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現場,可以看到,即使到了戰國末期,普通秦軍的護甲尚非常簡陋。
一般的士卒,就是一個穿了一件牛皮馬甲,胳膊、雙腿全部不在有效防護範圍之內。頭盔更不用想了,你看一下兵馬俑,最多戴一頂皮冠,而且皮冠的作用主要束發,不具備任何護護作用。
當然中高級軍官的裝備還是可以,鐵胄、兜鍪、護心等都有配備。但由於受生產力所限,一直沒有普及到衝鋒作戰的軍卒身上,裝備齊全的盔甲更多的成為了高官身份的象征和武力炫耀的噱頭。
此時尚未登上曆史舞台、後世的大縱橫家蘇秦曾說過一句話:“天下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盡管縱橫家的言論過於誇張,但也側麵反映出韓國在兵器製備方麵的領先性。
韓國占有宜陽鐵山之利,在冶鐵這一塊一直走在戰國前列,故韓國在弓弩與箭矢方麵術有專攻,在諸侯國中拔得頭籌。這也是韓國作為當時實力最弱的國家,能夠躋身七雄的重要原因之一。
數次反衝鋒失敗,白白折了不少將士性命,情急之下,昭數再次下令,全軍後撤至汾陘塞。
孰料命令剛下未久,銜尾追殺而至的韓軍千人隊一波箭雨直接噴射而來,又將楚軍放倒了一大片。
至此楚軍已陷入了韓軍的三麵圍攻之中。在漆黑的夜色籠罩之下,楚軍一時被打得暈頭轉向,損失慘重。
更要命的是,韓軍的箭雨像是不要錢似的,一波接一波拚命地向著楚軍陣地傾瀉,沒完沒了、沒完沒了!
國與國,沒完沒了的恨與愛。
天與地,沒完沒了的暑和寒。
昭數經過觀察,終於發現正前方是沒有阻擊兵力的,於是他立即下令親兵正麵突圍,親兵用盾牌圍成一個小型防禦陣形,趁著夜色掩護,護送著昭數向襄城方向,強攻突圍。
正麵強攻突圍這種戰術,在中國軍事史上隻有兩個人使用過:一個是戰國時期的楚國襄城令昭數;另一個是抗日戰爭時期、蒼雲嶺戰鬥中的八路軍指揮官李雲龍。
正麵沒有設置防守兵力,也是戰前晉俱酒與韓弱共同商定的。因為彼時他們將盧鏟所部的兵力也計算在內,這樣的話,韓、楚兵力對比就是三比五,韓軍不占優勢。
所謂“圍三闕一”、“圍師必闕”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這一條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則之一。無論有沒有能力全殲敵軍,都要給敵軍留一條“生路”。
圍三闕一的原因就是給敵人以生的希望,瓦解其魚死網破的決心、渙散和動搖其全軍的鬥誌。
本來晉俱酒還想在後續路上繼續設伏,但韓弱的考慮更加老成持重,畢竟平原設伏確實難度相當大,再加上兵力有限,也怕襄城有失,故而為昭數網開一麵,使之逃出生天。
眼見箭矢消耗得差不多了,晉俱酒立即命令全軍準備攻擊。
這一大波箭雨足足持續了小半個時辰,有後世的四十分鍾之多。其實軍中弓弩手是專業的兵種,對兵卒的膂力、準頭等等都有相當嚴格的要求。
但今晚不用,一者箭矢管夠,盡管射,不限量,箭力全開!另一方麵,設伏部隊離楚軍距離不遠,大概在五十至一百米之間,正是弓弩的黃金射距。
而且隨著楚軍的慌亂,晉俱酒與韓弱不斷將隊伍向前壓,距離更加近了。這麽近的距離,隨隨便便扔塊石頭出去都會砸住楚軍,更不用談附加了強大的動能和勢能的弓弩了。
一陣鼓聲急促地響起,三側包抄的韓軍發一聲喊,齊齊向陣地中間的楚軍發起了攻擊。
晉俱酒的率領的老部隊行動不是很快,當他們趕到戰場中心的時候,韓軍與楚軍早已殺成一團。
幸虧戰前晉俱酒想到了這一點,下令全軍白麻綁臂,否則真還不容易辨別對手。
晉俱酒的部隊之所以行動不快,是因為當羊圖將整個曆邑武庫都搬過來時,發現皮甲帶得太多了。
因為韓數的南梁軍裝備本已精良,皮甲都做到了人人有份。
晉俱酒帶來的都城五百人,康邑三百人、曆邑五百人也都在曆邑的裝備庫裏武裝了個嚴嚴實實。
望著這些多餘的皮甲,晉俱酒忽然想起了魏武卒的裝備,魏武卒都是“衣三屬之甲”,意思是穿著三層護甲。魏武卒戰績彪炳天下,不僅僅依靠著戰鬥力強悍,更重要的是防護力更強呐!
晉俱酒利用戰前短暫的間隙,立即下令,自己所屬的軍隊及韓弱臨時調撥來的軍隊,全部穿三層皮甲,加強防護。
晉俱酒的老部隊經過襄城一役,對晉俱酒已經產生了迷之崇拜,說讓幹啥就幹啥!
韓數臨時調撥來的軍隊還有所猶豫,被晉俱酒一句威嚴的“軍法從事”給鎮了迴去。
當戰鬥進行到肉搏階段,所有身披三層皮甲的韓軍齊齊發出了感念中大夫的心聲。
因為太特麽好用了,敵人刺我一戈,身體一晃,沒事。最壞的情況,摔個屁股蹲;我刺敵人一戈,結束了!
尤其數人組成的作戰小隊,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勢不可擋。
晉俱酒身披一身將軍級別的金屬重甲,站在後方安全處觀察陣勢,不時命傳令兵下達調整攻勢的命令。
作為一個穿越者,作為一名軍事指揮官,此時此刻他必須站在自己的崗位之上,而不是像某些開掛的人一般,動輒身懷十級武功,親自上陣鬥將。
要知道即使是古代的名將,這種做法也是不存在的!
而另外的韓軍顯然沒有這麽好的運氣,在楚國兵卒的瘋狂反撲下,造成了一定的傷亡。
但戰鬥的大趨勢沒有改變,整場平原伏擊戰,韓軍以壓倒性的優勢將楚軍踩在地上摩擦摩擦、摩擦摩擦!
天色微曦之時,一場慘烈的戰鬥結束了,平原之上到處橫亙著屍體、兵器、軍資,點綴著尚未完全熄滅的火苗、縷縷飄拂的青煙。
此戰,除昭數及少部分親兵趁亂逃離外,殺敵三千餘人、俘數百人,可謂全殲楚軍。
即使現代條件下作戰,戰前先來數波遠程火力覆蓋,最大限度地消除敵軍有生力量也是常規操作。
楚軍的反衝鋒吃盡了苦頭,因為盾牌所限,發起反衝鋒的人數有限,待他們前突至一定程度,就成為了韓軍的活靶子。
戰國初年,金屬製甲尚不普及,更多使用的是皮甲、劄甲和藤甲。在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現場,可以看到,即使到了戰國末期,普通秦軍的護甲尚非常簡陋。
一般的士卒,就是一個穿了一件牛皮馬甲,胳膊、雙腿全部不在有效防護範圍之內。頭盔更不用想了,你看一下兵馬俑,最多戴一頂皮冠,而且皮冠的作用主要束發,不具備任何護護作用。
當然中高級軍官的裝備還是可以,鐵胄、兜鍪、護心等都有配備。但由於受生產力所限,一直沒有普及到衝鋒作戰的軍卒身上,裝備齊全的盔甲更多的成為了高官身份的象征和武力炫耀的噱頭。
此時尚未登上曆史舞台、後世的大縱橫家蘇秦曾說過一句話:“天下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盡管縱橫家的言論過於誇張,但也側麵反映出韓國在兵器製備方麵的領先性。
韓國占有宜陽鐵山之利,在冶鐵這一塊一直走在戰國前列,故韓國在弓弩與箭矢方麵術有專攻,在諸侯國中拔得頭籌。這也是韓國作為當時實力最弱的國家,能夠躋身七雄的重要原因之一。
數次反衝鋒失敗,白白折了不少將士性命,情急之下,昭數再次下令,全軍後撤至汾陘塞。
孰料命令剛下未久,銜尾追殺而至的韓軍千人隊一波箭雨直接噴射而來,又將楚軍放倒了一大片。
至此楚軍已陷入了韓軍的三麵圍攻之中。在漆黑的夜色籠罩之下,楚軍一時被打得暈頭轉向,損失慘重。
更要命的是,韓軍的箭雨像是不要錢似的,一波接一波拚命地向著楚軍陣地傾瀉,沒完沒了、沒完沒了!
國與國,沒完沒了的恨與愛。
天與地,沒完沒了的暑和寒。
昭數經過觀察,終於發現正前方是沒有阻擊兵力的,於是他立即下令親兵正麵突圍,親兵用盾牌圍成一個小型防禦陣形,趁著夜色掩護,護送著昭數向襄城方向,強攻突圍。
正麵強攻突圍這種戰術,在中國軍事史上隻有兩個人使用過:一個是戰國時期的楚國襄城令昭數;另一個是抗日戰爭時期、蒼雲嶺戰鬥中的八路軍指揮官李雲龍。
正麵沒有設置防守兵力,也是戰前晉俱酒與韓弱共同商定的。因為彼時他們將盧鏟所部的兵力也計算在內,這樣的話,韓、楚兵力對比就是三比五,韓軍不占優勢。
所謂“圍三闕一”、“圍師必闕”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這一條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則之一。無論有沒有能力全殲敵軍,都要給敵軍留一條“生路”。
圍三闕一的原因就是給敵人以生的希望,瓦解其魚死網破的決心、渙散和動搖其全軍的鬥誌。
本來晉俱酒還想在後續路上繼續設伏,但韓弱的考慮更加老成持重,畢竟平原設伏確實難度相當大,再加上兵力有限,也怕襄城有失,故而為昭數網開一麵,使之逃出生天。
眼見箭矢消耗得差不多了,晉俱酒立即命令全軍準備攻擊。
這一大波箭雨足足持續了小半個時辰,有後世的四十分鍾之多。其實軍中弓弩手是專業的兵種,對兵卒的膂力、準頭等等都有相當嚴格的要求。
但今晚不用,一者箭矢管夠,盡管射,不限量,箭力全開!另一方麵,設伏部隊離楚軍距離不遠,大概在五十至一百米之間,正是弓弩的黃金射距。
而且隨著楚軍的慌亂,晉俱酒與韓弱不斷將隊伍向前壓,距離更加近了。這麽近的距離,隨隨便便扔塊石頭出去都會砸住楚軍,更不用談附加了強大的動能和勢能的弓弩了。
一陣鼓聲急促地響起,三側包抄的韓軍發一聲喊,齊齊向陣地中間的楚軍發起了攻擊。
晉俱酒的率領的老部隊行動不是很快,當他們趕到戰場中心的時候,韓軍與楚軍早已殺成一團。
幸虧戰前晉俱酒想到了這一點,下令全軍白麻綁臂,否則真還不容易辨別對手。
晉俱酒的部隊之所以行動不快,是因為當羊圖將整個曆邑武庫都搬過來時,發現皮甲帶得太多了。
因為韓數的南梁軍裝備本已精良,皮甲都做到了人人有份。
晉俱酒帶來的都城五百人,康邑三百人、曆邑五百人也都在曆邑的裝備庫裏武裝了個嚴嚴實實。
望著這些多餘的皮甲,晉俱酒忽然想起了魏武卒的裝備,魏武卒都是“衣三屬之甲”,意思是穿著三層護甲。魏武卒戰績彪炳天下,不僅僅依靠著戰鬥力強悍,更重要的是防護力更強呐!
晉俱酒利用戰前短暫的間隙,立即下令,自己所屬的軍隊及韓弱臨時調撥來的軍隊,全部穿三層皮甲,加強防護。
晉俱酒的老部隊經過襄城一役,對晉俱酒已經產生了迷之崇拜,說讓幹啥就幹啥!
韓數臨時調撥來的軍隊還有所猶豫,被晉俱酒一句威嚴的“軍法從事”給鎮了迴去。
當戰鬥進行到肉搏階段,所有身披三層皮甲的韓軍齊齊發出了感念中大夫的心聲。
因為太特麽好用了,敵人刺我一戈,身體一晃,沒事。最壞的情況,摔個屁股蹲;我刺敵人一戈,結束了!
尤其數人組成的作戰小隊,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勢不可擋。
晉俱酒身披一身將軍級別的金屬重甲,站在後方安全處觀察陣勢,不時命傳令兵下達調整攻勢的命令。
作為一個穿越者,作為一名軍事指揮官,此時此刻他必須站在自己的崗位之上,而不是像某些開掛的人一般,動輒身懷十級武功,親自上陣鬥將。
要知道即使是古代的名將,這種做法也是不存在的!
而另外的韓軍顯然沒有這麽好的運氣,在楚國兵卒的瘋狂反撲下,造成了一定的傷亡。
但戰鬥的大趨勢沒有改變,整場平原伏擊戰,韓軍以壓倒性的優勢將楚軍踩在地上摩擦摩擦、摩擦摩擦!
天色微曦之時,一場慘烈的戰鬥結束了,平原之上到處橫亙著屍體、兵器、軍資,點綴著尚未完全熄滅的火苗、縷縷飄拂的青煙。
此戰,除昭數及少部分親兵趁亂逃離外,殺敵三千餘人、俘數百人,可謂全殲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