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趙侯誅心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敬侯的使者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禮,十分謙卑地開口道:“趙侯駕下小行人拜見國相。”然後呈上代表自己身份的玉圭,這在禮節上稱為“執玉”。
“行人”是戰國時期使者的通稱,小行人既是區別於大行人的一種官職,也是一種謙稱。玉圭則是代表使者身份的證件。
嚴格來講,玉圭應向一國君主進獻,然後還有“辭玉”、“受玉”、“還玉”等一係列的禮節。類似於後世遞交國書儀式。
但趙使向俠累“執玉”,令俠累十分受用,這充分證明了他韓國實際控製人的身份和地位。
但起碼的禮節俠累還是懂的,他隻是抬眼輕輕地瞟了一眼趙使手中的玉圭,並未接下,而是輕輕一揮手,算是迴禮。然後淡淡地開口道:“貴使何來?”
趙使迴道:“為亂臣趙朝事,特來煩擾國相。”
俠累道:“貴國家事,豈韓可置喙?”
趙使道:“三晉同氣連枝,聲求氣應,風雨同舟,休戚與共,豈言家事耶?”
俠累不由得皺了皺眉頭,作為”三家分晉“的直接參與者與實施者,他其實很忌諱這個“晉”字,畢竟臣奪君位,這種以下犯上的不光彩事件不願再提。
但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韓出於晉”的事實也無法改變,“三晉”這一叫法不僅在戰國時就已流布天下,更是流傳了兩千多年。
今天山西還叫“三晉”大地,山西的簡稱還是“晉”,車牌開頭也是“晉”,而非韓、趙、魏。這恐怕是三家,以及俠累們沒想到。
即使放眼全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號成為各省簡稱的隻有“晉”“魯”兩國。可見晉國在當時、在後世影響力之深之遠。
俠累抑製住心中不快,說道:“趙侯何以教我?”
趙使道:“朝,趙之逆臣也,播亂於內,蠱惑於外,徒增趙韓之隙也。寡君患之久矣,聞朝今居於韓,願國相除此禍害,以修韓趙之好,寡君必銘國相之恩。”
俠累忍不住嗬嗬幹笑兩聲:“貴使,公子朝乃韓國上賓,貴使一言,便殺上賓,此趙待客之道耶?”
趙使不卑不亢地道:“趙之道,客來有酒,獸來有弩,有所為有所不為。”
俠累道:“趙謂之獸,韓稱曰客,何解?”
趙使道:“利害不同也。朝,亂內而惑外,韓待之以客,有百害而無一利,取禍之道也。”
俠累脫口而出道:“趙城十座,其利厚乎?”
俠累不由自主地把公子朝交談內容說了出去,有些小小的遺憾,但其不改權臣本色,表情稍縱即逝。同時也暗暗讚歎這趙使果然伶牙俐齒,令自己防不勝防。
趙使平靜地迴道:“韓趙交惡,其害輕乎?”
俠累不想再與趙使唇槍舌劍,遂轉移話題道:“公子朝,趙臣也,離韓之後,趙欲圖之,於韓無礙。今在韓,爾不得為所欲為。”
趙使歎了一口氣,說道:“國相,逆臣朝許韓城池十座,此空言也,朝尚流亡天下,身無長物,況堅城十座乎?”
俠累不言,趙使所言不無道理,公子朝所許厚贈,都是在助其奪位成功的基礎上。目前的趙朝,確實沒有這個能力。
趙使看火候差不多了,雙手捧出一個錦囊奉上:“國相,寡君有親筆之書致於國相。”
俠累接過錦囊,打開一看,內貯密封簡牘,紫色泥封,趙侯泥印,完好無損。
俠累打開泥封,展開簡牘,未讀兩句,突然唿吸急促,臉色大變。
簡牘確實是趙侯親書,鈐有趙侯璽印,上麵簡短寫著兩行朱筆字跡:“寡人欲盟於君,分庭抗禮,請執牛耳。”
趙侯廖廖數語,將俠累的老心髒震得怦怦直跳,幾欲破胸而出。兩條雪白的眉毛、一部雪白的胡須抖動不止。兩隻老眼突出眼眶,一動不動,死死地盯著每一個字,生怕自己看花了眼。
盟,會盟!
這可是諸侯之間才可以舉行的重大外交活動,曆史上“召陵之盟”、“葵丘之盟”、“踐土之盟”等等都是影響深遠的諸侯會盟。
寡人欲盟於君?
趙侯貴為一國君主,想要與他韓傀會盟?這顯然是直接把韓國現任君主視同無物,直接把他俠累當成了韓國君主啊!
分庭抗禮?!
抗,對等的意思。這個詞在古代的原義是,客人與主人分立在庭院的兩側,以平等的地位相對行禮。但在後世這個詞用著用著就成了中性詞,甚至有些貶義的意思,成了互相對抗的意思。但最初這個詞體現的就是“平等”的意味。
請執牛耳?!
這更是不得了!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之間經常開展會盟,其中最重要的儀式就是“歃血”,“歃血為盟”這個成語就是這麽來的。歃血的儀式,割牛耳,以敦盛血,以珠盤盛牛耳,由主盟國執盤,使與盟者以血塗口,以示誠信不渝,故稱主盟國為“執牛耳”。後世遂用“執牛耳”一詞稱頌某人在某方麵居於領導地位。
從身份講,趙侯貴為一國諸侯,俠累隻是一國國相;從實力講,當世趙國實力明顯在韓之上。而趙侯居然謙卑地請他韓傀韓俠累“執牛耳”!這妥妥的是把他放到了尊位啊!
這封簡牘的意思很明確,趙侯欲與他俠累會盟,平起平坐地施行對等的禮儀,直接把他俠累當作韓國的實際主人。而且在韓趙會盟時還要讓他當主盟人!
狠!真狠!非常狠!
什麽叫非常狠?趙侯這一招那是相當的狠!直接擊中了俠累心中的小九九。寥寥數語,力道千鈞。這,相當於默認了俠累上位的可能。
俠累:叫我怎麽不震撼,叫我怎麽不激動!叫我怎麽不想它?
以今日俠累權傾朝野的實力,輕取韓侯而代之,易如反掌。
韓侯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對這位權臣、叔祖父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這位老爺子一時不爽,將自己的小命給弄沒了。但空有君主之位而無實權的他,隻能在靜夜時祈禱上天趕快將這個老家夥給收了。
太子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韓屯蒙時時刻刻都在防範著這位權奸,無是無刻不想著將韓國權柄奪迴,未來做一任掌握實權的君主,並且已著手實施推進一些措施。但目前,他必須老老實實地在俠累麵前當曾孫子,笑眯眯地當好曾孫子。
“行人”是戰國時期使者的通稱,小行人既是區別於大行人的一種官職,也是一種謙稱。玉圭則是代表使者身份的證件。
嚴格來講,玉圭應向一國君主進獻,然後還有“辭玉”、“受玉”、“還玉”等一係列的禮節。類似於後世遞交國書儀式。
但趙使向俠累“執玉”,令俠累十分受用,這充分證明了他韓國實際控製人的身份和地位。
但起碼的禮節俠累還是懂的,他隻是抬眼輕輕地瞟了一眼趙使手中的玉圭,並未接下,而是輕輕一揮手,算是迴禮。然後淡淡地開口道:“貴使何來?”
趙使迴道:“為亂臣趙朝事,特來煩擾國相。”
俠累道:“貴國家事,豈韓可置喙?”
趙使道:“三晉同氣連枝,聲求氣應,風雨同舟,休戚與共,豈言家事耶?”
俠累不由得皺了皺眉頭,作為”三家分晉“的直接參與者與實施者,他其實很忌諱這個“晉”字,畢竟臣奪君位,這種以下犯上的不光彩事件不願再提。
但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韓出於晉”的事實也無法改變,“三晉”這一叫法不僅在戰國時就已流布天下,更是流傳了兩千多年。
今天山西還叫“三晉”大地,山西的簡稱還是“晉”,車牌開頭也是“晉”,而非韓、趙、魏。這恐怕是三家,以及俠累們沒想到。
即使放眼全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號成為各省簡稱的隻有“晉”“魯”兩國。可見晉國在當時、在後世影響力之深之遠。
俠累抑製住心中不快,說道:“趙侯何以教我?”
趙使道:“朝,趙之逆臣也,播亂於內,蠱惑於外,徒增趙韓之隙也。寡君患之久矣,聞朝今居於韓,願國相除此禍害,以修韓趙之好,寡君必銘國相之恩。”
俠累忍不住嗬嗬幹笑兩聲:“貴使,公子朝乃韓國上賓,貴使一言,便殺上賓,此趙待客之道耶?”
趙使不卑不亢地道:“趙之道,客來有酒,獸來有弩,有所為有所不為。”
俠累道:“趙謂之獸,韓稱曰客,何解?”
趙使道:“利害不同也。朝,亂內而惑外,韓待之以客,有百害而無一利,取禍之道也。”
俠累脫口而出道:“趙城十座,其利厚乎?”
俠累不由自主地把公子朝交談內容說了出去,有些小小的遺憾,但其不改權臣本色,表情稍縱即逝。同時也暗暗讚歎這趙使果然伶牙俐齒,令自己防不勝防。
趙使平靜地迴道:“韓趙交惡,其害輕乎?”
俠累不想再與趙使唇槍舌劍,遂轉移話題道:“公子朝,趙臣也,離韓之後,趙欲圖之,於韓無礙。今在韓,爾不得為所欲為。”
趙使歎了一口氣,說道:“國相,逆臣朝許韓城池十座,此空言也,朝尚流亡天下,身無長物,況堅城十座乎?”
俠累不言,趙使所言不無道理,公子朝所許厚贈,都是在助其奪位成功的基礎上。目前的趙朝,確實沒有這個能力。
趙使看火候差不多了,雙手捧出一個錦囊奉上:“國相,寡君有親筆之書致於國相。”
俠累接過錦囊,打開一看,內貯密封簡牘,紫色泥封,趙侯泥印,完好無損。
俠累打開泥封,展開簡牘,未讀兩句,突然唿吸急促,臉色大變。
簡牘確實是趙侯親書,鈐有趙侯璽印,上麵簡短寫著兩行朱筆字跡:“寡人欲盟於君,分庭抗禮,請執牛耳。”
趙侯廖廖數語,將俠累的老心髒震得怦怦直跳,幾欲破胸而出。兩條雪白的眉毛、一部雪白的胡須抖動不止。兩隻老眼突出眼眶,一動不動,死死地盯著每一個字,生怕自己看花了眼。
盟,會盟!
這可是諸侯之間才可以舉行的重大外交活動,曆史上“召陵之盟”、“葵丘之盟”、“踐土之盟”等等都是影響深遠的諸侯會盟。
寡人欲盟於君?
趙侯貴為一國君主,想要與他韓傀會盟?這顯然是直接把韓國現任君主視同無物,直接把他俠累當成了韓國君主啊!
分庭抗禮?!
抗,對等的意思。這個詞在古代的原義是,客人與主人分立在庭院的兩側,以平等的地位相對行禮。但在後世這個詞用著用著就成了中性詞,甚至有些貶義的意思,成了互相對抗的意思。但最初這個詞體現的就是“平等”的意味。
請執牛耳?!
這更是不得了!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之間經常開展會盟,其中最重要的儀式就是“歃血”,“歃血為盟”這個成語就是這麽來的。歃血的儀式,割牛耳,以敦盛血,以珠盤盛牛耳,由主盟國執盤,使與盟者以血塗口,以示誠信不渝,故稱主盟國為“執牛耳”。後世遂用“執牛耳”一詞稱頌某人在某方麵居於領導地位。
從身份講,趙侯貴為一國諸侯,俠累隻是一國國相;從實力講,當世趙國實力明顯在韓之上。而趙侯居然謙卑地請他韓傀韓俠累“執牛耳”!這妥妥的是把他放到了尊位啊!
這封簡牘的意思很明確,趙侯欲與他俠累會盟,平起平坐地施行對等的禮儀,直接把他俠累當作韓國的實際主人。而且在韓趙會盟時還要讓他當主盟人!
狠!真狠!非常狠!
什麽叫非常狠?趙侯這一招那是相當的狠!直接擊中了俠累心中的小九九。寥寥數語,力道千鈞。這,相當於默認了俠累上位的可能。
俠累:叫我怎麽不震撼,叫我怎麽不激動!叫我怎麽不想它?
以今日俠累權傾朝野的實力,輕取韓侯而代之,易如反掌。
韓侯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對這位權臣、叔祖父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這位老爺子一時不爽,將自己的小命給弄沒了。但空有君主之位而無實權的他,隻能在靜夜時祈禱上天趕快將這個老家夥給收了。
太子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韓屯蒙時時刻刻都在防範著這位權奸,無是無刻不想著將韓國權柄奪迴,未來做一任掌握實權的君主,並且已著手實施推進一些措施。但目前,他必須老老實實地在俠累麵前當曾孫子,笑眯眯地當好曾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