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古一川領著小哥離開後易陽才開口說道:[基層警員的這種不作為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它不僅會讓違法亂紀分子猖狂,而且還會讓公眾不再信任警署。
縱觀曆史上的一些答案,最初的起因就是因為警察部門的這種不作為、無腦和稀泥的作風讓民眾失望了,不再相信警方,選擇自己動手報仇的結果。]
易陽這話不是瞎說的,在聯盟曆史上確實有不少的驚天大案的起因就是因為當事人不認為警察能夠幫到自己從而選擇自己報仇做下的。
不相信警察從某種層麵上來說就是不相信律法,對一個國家來說,民眾不相信律法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易陽環視著會議桌上的眾人,平日裏威風八麵的領導們這一刻沒人敢和他對視,更不要說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了。
對於這樣的場麵易陽是失望的。
他一直信奉的都是犯錯不可怕,能及時改正最重要。
可是現在來看,帝都警署的這幫人想的都是如何混過眼前這一關,並沒有去想今後如何避免類似的事情再發生。
果然,唐錦是對的……必須要設立用於監督的製約部門才行。
帝國建立初期,唐錦曾和易陽對帝國內基礎部門的設立進行過討論。
警察部門是維係日常社會治安的重要部門,也在兩人討論的範圍內。
當時唐錦就說應當建立一個監督部門監督警察部門的日常工作,製約警察部門手中的權力。
當時的易陽卻不這麽認為。
單方麵的監督發展到最後很容易演變成一個拖後腿的單位,變成為了監督而監督,為了整改而整改,嚴重影響警察部門的辦事效率。
辦案是一個與人鬥的過程,對手的狡猾就決定了辦案的流程不能太過死板要有一定了靈活性,隻要保證不越過最後的紅線,不製造冤假錯案,適當的一些小手段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如果有了監督部門,辦案人員的一些小手段勢必會受到限製。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完美製度的。
任何的製度都能找到其漏洞。
最惡心的是這些漏洞會被違法亂紀人員利用,變成為他們犯罪行為保駕護航的工具。
當年易陽在修真界所在門派內的執法堂也沒有什麽監督的機構來監督它的運轉,門派幾千年裏也沒有聽說有什麽冤假錯案的發生呐。
最終拗不過易陽的唐錦接受了他的意見沒有在帝國設立監督警察部門的機構。
這才幾年過去?
警署已經變成了這個樣子。
現實給了易陽響亮的一耳光。
思及此處,易陽當著所有人的麵聯係了通政使司。
【星皇陛下。】
通訊接通後,一個溫柔的女聲在會議室中響起。
這是夜玲瓏的聲音。
夜玲瓏,原唐氏集團秘書處秘書,帝國建立後第一批自願來到帝國追隨唐錦的元老級人物。
通政使司建立後夜玲瓏被調入通政使司再次從事自己的老本行。
【玲瓏,你擬定一個章程,讓司法部成立一個督查大隊督查帝國警察係統的工作……】
之前唐錦有說過督察機構的工作內容,易陽現在稍加修改後就說了出來。
督查大隊督查的範圍主要就包括三點,涵蓋了一個案件的整個過程。
一是民眾的報案警署有沒有及時受理立案。
關於這點易陽打算將各地警署的前台受理接單全部更換成機器人,受理的案件不管大小都進入警務係統流轉。
無論警署最後對案件作出什麽樣的處理都必須在警務係統內提交才能讓案件閉環歸檔。
機器人的受理可以保證所有的案件都能夠一件不落的上傳進警務係統,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會不會有警員在機器人受理案件之前幹預攔截。
而這就是督查大隊需要監督的事情了。
左思右想易陽覺得在這點上督察大隊應該是沒有辦法弄出什麽幺蛾子的。
民眾來警署無外乎報案或者不報案兩種結果。
督察大隊隻需要注意那些不報案的民眾,他們在作出選擇前有沒有警員的幹預,如果有督察將按照條例嚴肅處理涉事警員。
二是對案件的整個偵查過程進行督查。
當然了為了避免出現易陽最擔心的督察過度幹預案件偵查的情況,正在偵查中的案件督察是無權過問的。
督察能過問的是已經偵查結束的案件和那些超期未偵查結束的案件。
對於已經偵查結束的案件,督察主要是看警方提交的偵查過程、證據和結論有沒有明顯的邏輯問題,證據是否充分,結論是否合理。
一方麵是監督警方有沒有出現玩忽職守、瀆職的情況,另一方麵也是監督有沒有冤假錯案的發生。
要防止有案必接,接案必破的核心思想下,因為案件數量的過多導致警員偵查不夠嚴謹,甚至可能會出現人為製造證據的情況出現。
對於超期未偵查結束的案件,督查隊將進行主動過問超期的理由在電子檔案上進行備注上報司法部。
司法部將根據督查隊的反饋啟動內部調查判斷超期案件是繼續偵查還是終止偵查。
這裏麵如果有警員故意拖著不調查的案件,上報司法部之後整個警署怕是都不會好過的。
最後就是督查隊會對由警署進行處罰的案件進行督查。
拘留、罰款這類輕處罰是不需要經過帝國法院核準的,地方警署就有權定下,這裏麵可操作的空間大,如果不監督也容易留下隱患。
現在警署的處罰決定會自動上報到督察隊審核。
隻有在督察隊審核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才會進入到執行階段。
當然為了防止督查隊濫用權力,初步的處罰審核都是機器人完成了,隻有機器人判斷有問題的處罰才會進入人工審核的流程。
除了直接對案件進行督查外,督查隊另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督查警隊內部各項考核的合理性。
比如警署內部會有破案率指標的考核。
這也是給所有警員上一個緊箍咒,督促大家盡心盡力去破案的指標。
可是現實中一刀切的考核方法讓這個指標成為很多警員深惡痛絕的指標之一。
縱觀曆史上的一些答案,最初的起因就是因為警察部門的這種不作為、無腦和稀泥的作風讓民眾失望了,不再相信警方,選擇自己動手報仇的結果。]
易陽這話不是瞎說的,在聯盟曆史上確實有不少的驚天大案的起因就是因為當事人不認為警察能夠幫到自己從而選擇自己報仇做下的。
不相信警察從某種層麵上來說就是不相信律法,對一個國家來說,民眾不相信律法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易陽環視著會議桌上的眾人,平日裏威風八麵的領導們這一刻沒人敢和他對視,更不要說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了。
對於這樣的場麵易陽是失望的。
他一直信奉的都是犯錯不可怕,能及時改正最重要。
可是現在來看,帝都警署的這幫人想的都是如何混過眼前這一關,並沒有去想今後如何避免類似的事情再發生。
果然,唐錦是對的……必須要設立用於監督的製約部門才行。
帝國建立初期,唐錦曾和易陽對帝國內基礎部門的設立進行過討論。
警察部門是維係日常社會治安的重要部門,也在兩人討論的範圍內。
當時唐錦就說應當建立一個監督部門監督警察部門的日常工作,製約警察部門手中的權力。
當時的易陽卻不這麽認為。
單方麵的監督發展到最後很容易演變成一個拖後腿的單位,變成為了監督而監督,為了整改而整改,嚴重影響警察部門的辦事效率。
辦案是一個與人鬥的過程,對手的狡猾就決定了辦案的流程不能太過死板要有一定了靈活性,隻要保證不越過最後的紅線,不製造冤假錯案,適當的一些小手段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如果有了監督部門,辦案人員的一些小手段勢必會受到限製。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完美製度的。
任何的製度都能找到其漏洞。
最惡心的是這些漏洞會被違法亂紀人員利用,變成為他們犯罪行為保駕護航的工具。
當年易陽在修真界所在門派內的執法堂也沒有什麽監督的機構來監督它的運轉,門派幾千年裏也沒有聽說有什麽冤假錯案的發生呐。
最終拗不過易陽的唐錦接受了他的意見沒有在帝國設立監督警察部門的機構。
這才幾年過去?
警署已經變成了這個樣子。
現實給了易陽響亮的一耳光。
思及此處,易陽當著所有人的麵聯係了通政使司。
【星皇陛下。】
通訊接通後,一個溫柔的女聲在會議室中響起。
這是夜玲瓏的聲音。
夜玲瓏,原唐氏集團秘書處秘書,帝國建立後第一批自願來到帝國追隨唐錦的元老級人物。
通政使司建立後夜玲瓏被調入通政使司再次從事自己的老本行。
【玲瓏,你擬定一個章程,讓司法部成立一個督查大隊督查帝國警察係統的工作……】
之前唐錦有說過督察機構的工作內容,易陽現在稍加修改後就說了出來。
督查大隊督查的範圍主要就包括三點,涵蓋了一個案件的整個過程。
一是民眾的報案警署有沒有及時受理立案。
關於這點易陽打算將各地警署的前台受理接單全部更換成機器人,受理的案件不管大小都進入警務係統流轉。
無論警署最後對案件作出什麽樣的處理都必須在警務係統內提交才能讓案件閉環歸檔。
機器人的受理可以保證所有的案件都能夠一件不落的上傳進警務係統,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會不會有警員在機器人受理案件之前幹預攔截。
而這就是督查大隊需要監督的事情了。
左思右想易陽覺得在這點上督察大隊應該是沒有辦法弄出什麽幺蛾子的。
民眾來警署無外乎報案或者不報案兩種結果。
督察大隊隻需要注意那些不報案的民眾,他們在作出選擇前有沒有警員的幹預,如果有督察將按照條例嚴肅處理涉事警員。
二是對案件的整個偵查過程進行督查。
當然了為了避免出現易陽最擔心的督察過度幹預案件偵查的情況,正在偵查中的案件督察是無權過問的。
督察能過問的是已經偵查結束的案件和那些超期未偵查結束的案件。
對於已經偵查結束的案件,督察主要是看警方提交的偵查過程、證據和結論有沒有明顯的邏輯問題,證據是否充分,結論是否合理。
一方麵是監督警方有沒有出現玩忽職守、瀆職的情況,另一方麵也是監督有沒有冤假錯案的發生。
要防止有案必接,接案必破的核心思想下,因為案件數量的過多導致警員偵查不夠嚴謹,甚至可能會出現人為製造證據的情況出現。
對於超期未偵查結束的案件,督查隊將進行主動過問超期的理由在電子檔案上進行備注上報司法部。
司法部將根據督查隊的反饋啟動內部調查判斷超期案件是繼續偵查還是終止偵查。
這裏麵如果有警員故意拖著不調查的案件,上報司法部之後整個警署怕是都不會好過的。
最後就是督查隊會對由警署進行處罰的案件進行督查。
拘留、罰款這類輕處罰是不需要經過帝國法院核準的,地方警署就有權定下,這裏麵可操作的空間大,如果不監督也容易留下隱患。
現在警署的處罰決定會自動上報到督察隊審核。
隻有在督察隊審核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才會進入到執行階段。
當然為了防止督查隊濫用權力,初步的處罰審核都是機器人完成了,隻有機器人判斷有問題的處罰才會進入人工審核的流程。
除了直接對案件進行督查外,督查隊另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督查警隊內部各項考核的合理性。
比如警署內部會有破案率指標的考核。
這也是給所有警員上一個緊箍咒,督促大家盡心盡力去破案的指標。
可是現實中一刀切的考核方法讓這個指標成為很多警員深惡痛絕的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