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隊,我已經進入大秦號,你讓他們再檢查一下對方的航行日誌。”
坐在椅子上的易雪突然開口說道。
易雪本身就是光腦,所有的入侵操作都在她的意識裏就能完成,並不像人類的計算機高手需要在電腦上一頓輸出才能侵入對方的主機,她的入侵是無聲無息的。
唐山按照易雪的要求對請求大秦號再次檢查對方的航行日誌,大秦號的工作人員對此雖然很不以為然,但還是照做了,被唐繡警告過的林加現在老實多了,不再搞什麽讓人迷惑的小動作。
隨著大秦號工作人員把讀取終端接入對方飛船,易雪很順利的進入了這艘飛船的儲存區,這個時候這艘飛船在易雪麵前已經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這艘飛船果然是來刺探aj-1031行星發展情報的,我在它儲存區發現了一個加密隱藏的文件夾,裏麵有大量的aj-1031行星掃描圖。
根據飛船最近一段時間對外聯係名單,我篩選了下關鍵字,有嫌疑的對象是西方軍區對外聯絡官,南方軍區對外聯絡官,北方軍區對外聯絡官,以及東方軍區首相辦公室。”
隨著易雪對於儲存區的讀取,一個個名字從她的口中被報了出來。
在場的眾人震驚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的工作竟然受到了整個聯盟的關注。
“阿雪,你把他們拍攝的掃描圖給刪了。”
易陽吩咐易雪,下看到易雪比劃出ok的手勢後,他又對唐山說道:“唐隊,可以讓大秦號放人了。”
大秦號上的工作人員雖然對剛剛才讀取航行日誌就被通知可以放人的操作很是不解,但是能少做一些工作他們還是非常樂意的。工作人員迅速收拾東西,在警告了船主一番後通知他們可以離開了。
飛船的船主心裏暗自得意,他飛船儲存區文件夾的加密隱藏技術是西方軍區提供的,這麽多年從來沒被人發現過,看樣子這次東方軍區也同樣沒發現。
不過當他的飛船遠離aj-1031行星後,他準備將拍攝的掃描圖發給雇主的時候才震驚的發現那個加密隱藏的文件夾竟然找不到了,冷汗瞬間就浸透了他後背的衣服……
“王博士,你們對熱電轉化技術的研究現在到了什麽地步?”
易陽聽了易雪報出來的名單也是深吸了一口氣,看樣子唐錦用複興號計劃做托詞還是沒有打消別人的懷疑,不過從他們隻找了一個民用飛船近距離掃描這個操作來看,aj-1031行星還沒有引起他們的特別重視。
是時候扔出去一點東西轉移一下他們的視線了。
王嘉琛一愣,隨即說道:“易隊你的意思……?”
易陽沒有和他打啞謎,直接了當的說道:“我聽唐總說你們一直試圖在分解熱電轉化技術,現在這種研究到了哪一步?能不能弄出來低效率版的熱電轉化?”
易陽這麽一問,王嘉琛秒懂易陽的打算,他開口迴答道:“這方麵我們確實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現在我們摸索出一套簡化圖,在特定的溫差電材料上刻畫,可以讓熱電轉化率從原先的20%提升到40%。
溫差材料是一種複合材料,這個簡化圖可以刻畫在其中任何一層的上麵,在我們的實驗中隻要把相對位置誤差控製在納米級,這個簡化圖拆分刻畫在多層組合在一起也能使用並不影響轉化效率。
如果沒有對我們的熱電轉化技術有一定的了解,其他人是別想弄明白同樣成分的材料為什麽會有相差一倍的轉化率。”
易陽看向了唐錦,這方麵的事情他曾經和唐錦談過,兩個人都認為時不時的扔一點減配的技術用來轉移視線是個很不錯的主意。
“王博士,你迴去後把相關的資料和樣品整理一份送給我。”
資料和樣品唐錦打算交給唐繡來處理,隻有唐繡才能讓利益最大化。
解決了這個小插曲後,這一次的會議正式結束了,眾人從座位上站起來依次離開會議室迴到各自的工作崗位。
易陽、唐山、唐錦和易雪四個人一同走迴宿舍,就在剛才唐山通知了特種大隊的成員在易陽的宿舍集合。
“咦?易雪,你怎麽跟著我們呢?你不是要激活二級主機的嗎?”
看到易雪跟在大家身後,唐山十分驚奇地問道。
易雪翻了一個白眼,“二級主機已經上線運行了,連機器人分配都已經結束了,你現在才和我說激活的事情?”
wc,你們光腦的工作效率這麽高的麽?
唐山被噎了一下,有點不服氣地繼續問道:“那我們的通訊器什麽時候升級?”
“升什麽級?”
易雪一臉懵圈,自己什麽時候說話要給通訊器升級的話?
“哎?剛剛開會的時候你才說過的,你說機器人會給大家的通訊器安裝芯片的。”
唐山一臉驚訝,這光腦也太不靠譜了吧?自己才說過的話轉個臉就忘了?
“噢~這事啊……你們的不用,我已經改過內置程序了。我說的是那些大小姐帶來的工作人員,我懶得一個個去改他們通訊器的內置程序所以才寫了補丁芯片。”
易雪一臉恍然大悟,原來說的是這事啊……
眾人絕倒,一個光腦居然犯了懶癌,說出去誰信呀。
按照唐錦的指示,會議結束後生產車間就調整了產品生產的優先級,氫采集飛船在最短的時間上線生產。
與此同時第二顆人造太陽也進入了最後的準備階段,現有的兩艘氫采集飛船會在滿足第一顆人造太陽消耗的基礎上對第二顆人造太陽進行液態氫的灌注工作。
好在全自動化的生產和組裝車間都是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短短一周的時間兩艘氫采集飛船就通過最後的檢驗下線運行了。
有了第一顆人造太陽點火成功的經驗,第二顆人造太陽在氫燃料充足供應的情況下也順利被點燃。
經過精密的計算,第二顆人造太陽與第一顆人造太陽之間的間隔使光照範圍僅僅在邊緣弱光地帶部分重疊,這樣既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又補足了邊緣部分光照強度不足的問題。
兩顆人造太陽的運行不僅僅帶來的是光照時間的增加,同時也在緩慢提升行星地表的溫度。
坐在椅子上的易雪突然開口說道。
易雪本身就是光腦,所有的入侵操作都在她的意識裏就能完成,並不像人類的計算機高手需要在電腦上一頓輸出才能侵入對方的主機,她的入侵是無聲無息的。
唐山按照易雪的要求對請求大秦號再次檢查對方的航行日誌,大秦號的工作人員對此雖然很不以為然,但還是照做了,被唐繡警告過的林加現在老實多了,不再搞什麽讓人迷惑的小動作。
隨著大秦號工作人員把讀取終端接入對方飛船,易雪很順利的進入了這艘飛船的儲存區,這個時候這艘飛船在易雪麵前已經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這艘飛船果然是來刺探aj-1031行星發展情報的,我在它儲存區發現了一個加密隱藏的文件夾,裏麵有大量的aj-1031行星掃描圖。
根據飛船最近一段時間對外聯係名單,我篩選了下關鍵字,有嫌疑的對象是西方軍區對外聯絡官,南方軍區對外聯絡官,北方軍區對外聯絡官,以及東方軍區首相辦公室。”
隨著易雪對於儲存區的讀取,一個個名字從她的口中被報了出來。
在場的眾人震驚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的工作竟然受到了整個聯盟的關注。
“阿雪,你把他們拍攝的掃描圖給刪了。”
易陽吩咐易雪,下看到易雪比劃出ok的手勢後,他又對唐山說道:“唐隊,可以讓大秦號放人了。”
大秦號上的工作人員雖然對剛剛才讀取航行日誌就被通知可以放人的操作很是不解,但是能少做一些工作他們還是非常樂意的。工作人員迅速收拾東西,在警告了船主一番後通知他們可以離開了。
飛船的船主心裏暗自得意,他飛船儲存區文件夾的加密隱藏技術是西方軍區提供的,這麽多年從來沒被人發現過,看樣子這次東方軍區也同樣沒發現。
不過當他的飛船遠離aj-1031行星後,他準備將拍攝的掃描圖發給雇主的時候才震驚的發現那個加密隱藏的文件夾竟然找不到了,冷汗瞬間就浸透了他後背的衣服……
“王博士,你們對熱電轉化技術的研究現在到了什麽地步?”
易陽聽了易雪報出來的名單也是深吸了一口氣,看樣子唐錦用複興號計劃做托詞還是沒有打消別人的懷疑,不過從他們隻找了一個民用飛船近距離掃描這個操作來看,aj-1031行星還沒有引起他們的特別重視。
是時候扔出去一點東西轉移一下他們的視線了。
王嘉琛一愣,隨即說道:“易隊你的意思……?”
易陽沒有和他打啞謎,直接了當的說道:“我聽唐總說你們一直試圖在分解熱電轉化技術,現在這種研究到了哪一步?能不能弄出來低效率版的熱電轉化?”
易陽這麽一問,王嘉琛秒懂易陽的打算,他開口迴答道:“這方麵我們確實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現在我們摸索出一套簡化圖,在特定的溫差電材料上刻畫,可以讓熱電轉化率從原先的20%提升到40%。
溫差材料是一種複合材料,這個簡化圖可以刻畫在其中任何一層的上麵,在我們的實驗中隻要把相對位置誤差控製在納米級,這個簡化圖拆分刻畫在多層組合在一起也能使用並不影響轉化效率。
如果沒有對我們的熱電轉化技術有一定的了解,其他人是別想弄明白同樣成分的材料為什麽會有相差一倍的轉化率。”
易陽看向了唐錦,這方麵的事情他曾經和唐錦談過,兩個人都認為時不時的扔一點減配的技術用來轉移視線是個很不錯的主意。
“王博士,你迴去後把相關的資料和樣品整理一份送給我。”
資料和樣品唐錦打算交給唐繡來處理,隻有唐繡才能讓利益最大化。
解決了這個小插曲後,這一次的會議正式結束了,眾人從座位上站起來依次離開會議室迴到各自的工作崗位。
易陽、唐山、唐錦和易雪四個人一同走迴宿舍,就在剛才唐山通知了特種大隊的成員在易陽的宿舍集合。
“咦?易雪,你怎麽跟著我們呢?你不是要激活二級主機的嗎?”
看到易雪跟在大家身後,唐山十分驚奇地問道。
易雪翻了一個白眼,“二級主機已經上線運行了,連機器人分配都已經結束了,你現在才和我說激活的事情?”
wc,你們光腦的工作效率這麽高的麽?
唐山被噎了一下,有點不服氣地繼續問道:“那我們的通訊器什麽時候升級?”
“升什麽級?”
易雪一臉懵圈,自己什麽時候說話要給通訊器升級的話?
“哎?剛剛開會的時候你才說過的,你說機器人會給大家的通訊器安裝芯片的。”
唐山一臉驚訝,這光腦也太不靠譜了吧?自己才說過的話轉個臉就忘了?
“噢~這事啊……你們的不用,我已經改過內置程序了。我說的是那些大小姐帶來的工作人員,我懶得一個個去改他們通訊器的內置程序所以才寫了補丁芯片。”
易雪一臉恍然大悟,原來說的是這事啊……
眾人絕倒,一個光腦居然犯了懶癌,說出去誰信呀。
按照唐錦的指示,會議結束後生產車間就調整了產品生產的優先級,氫采集飛船在最短的時間上線生產。
與此同時第二顆人造太陽也進入了最後的準備階段,現有的兩艘氫采集飛船會在滿足第一顆人造太陽消耗的基礎上對第二顆人造太陽進行液態氫的灌注工作。
好在全自動化的生產和組裝車間都是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短短一周的時間兩艘氫采集飛船就通過最後的檢驗下線運行了。
有了第一顆人造太陽點火成功的經驗,第二顆人造太陽在氫燃料充足供應的情況下也順利被點燃。
經過精密的計算,第二顆人造太陽與第一顆人造太陽之間的間隔使光照範圍僅僅在邊緣弱光地帶部分重疊,這樣既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又補足了邊緣部分光照強度不足的問題。
兩顆人造太陽的運行不僅僅帶來的是光照時間的增加,同時也在緩慢提升行星地表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