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適合到教育廳。”江寒說道:“因為我的能力不足以勝任。”
“你說你的能力不足以勝任?我沒有聽錯吧?江寒,你啥時候變得這麽謙虛了?”桑榆看向張雅文:“張市長,我看江寒現在真變了,這一變啊,不得了!”
張雅文不相信:“江寒要變的話,早變了,還用等到現在?”
“江寒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圓滑不足。其實,江寒不是不知道世故,知道老於世故,而是不屑於世故。年紀輕輕的,這是準備要仿效竹林七賢?準備退隱山林?”張雅文盯著江寒道:“你現在的情況,難道,沈芸不擔心嗎?”
“哈哈,我和沈芸都是大心髒,這世上,除了生死,其餘皆是擦傷。”
大笑之後,江寒一臉正色:“其實,不是能力不足,而是觀念不同。如果按我的理念來抓教育,非得翻天不可。所以呢,幹脆不幹。”
“那你說說,你的哪些教育觀念與眾不同?”張雅文說道:“比如說吧,現在的高考,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說來說去,沒有一個方法能比現行的高考更合理。”
“我不是對高考有什麽高見。但我對現在的教育內容、教育載體、教育形式有意見。我們的很多教育內容,教育出來的人,大都是偏狹的,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大都是片麵的。比如說,我們的真善美教育,沒有錯。但是內容錯了,真善美,首先有真,才有善,才有美。”
“沒有真,善和美都不存在!”
“那你說說,我們的教育內容,有哪些不真?”張雅文問道。
“就說中小學的教育內容吧。我們有太多失真的東西!有沒有發現,現在的中小學生包括高中生,尤其是那些出現在鏡頭上、報紙上的那些學生,滿口假話,但是人們都習以為常!”
“一個初三的學生在接受采訪時說,認真閱讀了區領導做的政府工作報告,非常激動,說區領導的政府工作報告講政治、講大局、站得高、看得遠、謀得實,勾畫了明年乃至今後一個時期全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藍圖,相信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全區的工作一定會再上台階。你覺得這個初三的學生,講的話是真的嗎?”
“每逢大會,都會讓一些黨政領導幹部唱讚歌。再後來,除了黨政領導幹部,又延伸到黨外幹部和無黨派人士。而現在,不少地方竟然拿學生來做文章了,采訪大學生、高中生,現在已經把采訪延伸到了初中生,下一步恐怕就是小學生了!”
“這個初三的學生,他所講的,就是學校老師寫好的稿子,讓他背的!但是,報道出來之後,大家都在讚揚這個學生有領導範兒,有思想境界!學校沒有反思,學生自己也覺得正常。”
“為什麽會這樣?因為學生從小學開始,就不知道什麽是真!比如說演講!看看現在的學生演講,口號滿天飛,動作和表情程式化、刻板化,無比浮誇,但是教育者和家長們卻都欣賞不已!那些講實話、說心裏話的演講者,最後卻拿不到獎!”
“有一次我問了一個小學的班主任,我問她對這個演講怎麽看,她說挺好的呀。學生們在演講過程中提升了口才,在準備演講的過程中提高了作文水平,到時候考試的時候很有可能就當範文來套,可以節省考試時間,得高分!”
“我問他,你不覺得這些演講稿,並非是學生自己心裏所想嗎?”
“她說,有啥想不想的?真要是學生所想的,到時候考試能得高分嗎?他們真要是說真話,比如說政治,比如說語文的作文,得扣多少分啊?作文零分,都有可能。”
“這就叫屁股決定腦袋,為了升學率,為了孩子的高分,真和假都不重要了!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從小就學會了假大空,寫作文的時候也是滿紙荒唐言,一把鱷魚淚!”
“看看我們的食品安全,再看看各種現象,這些是什麽導致的?從根本上說,就是我們的教育出問題了,從根子上就出問題了!”
“成人世界中的假大空,其實已經早早地在孩子的心中植下了種子!”
“為什麽我們的教育是撕裂的?因為小時候我們教育孩子要善良要真實,孩子真要講真求善了,他走向社會就發現,世界根本不是這麽迴事!所以,很多父母怎麽做?在孩子高考之前說一套,高考之後立馬告訴孩子,以前教你的就是應付考試的!今後,你可千萬別傻!什麽真善美,都扯蛋!見人隻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話到嘴邊留半句,事到臨頭讓三分;飽經世故少開口,看破人情但點頭!”
“我們的教育就是以高考為界限的!”
說到此,張雅文和桑榆不說話了,江寒說的這些他們也都是考慮過,但從來沒有深究。現實,的確如此!
“今年我在街上閑逛,看到一個孩子在哭。我問她為什麽哭,放學了為什麽不迴家。原來她的家就在這裏,但就是不想迴家,原因是她沒有當上少先隊員!”
“她說她很羨慕那些戴一道杠、兩道杠的同學,她沒有當上少先隊員,同學們就會取笑她,老師們也會嫌棄她。我說,有多少人沒有當上?她說,班裏還有十幾個沒有當上,她們都是壞孩子。”
“我說,不當少先隊員,你也是好孩子。”
“但,小女孩說,大家都說是壞孩子,所以,她想離家出走,想跳樓!但是又怕媽媽傷心,所以她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張雅文的神情嚴肅起來,這小女孩竟然這麽想?
那麽,其他的沒有當上少先隊員的小學生怎麽想?
“最後呢?”桑榆連忙問道,因為桑榆要孩子比較晚,他的女兒也剛剛上一年級,也遇到了入少先隊的問題。
“我等到了她母親到來,我告訴她母親的情況,她母親說,沒有入少先隊,不是壞孩子,而是差孩子!她當著我麵告訴小女孩,你不僅要學習好,還要跟你們的鄭老師處好關係,老師說什麽,你不要強嘴!這樣你就能入少先隊!”
“我問他,入少先隊到底有什麽好處?你這麽希望她早點入少先隊?她說,入少先隊,就能參加各種活動,配合老師組織各種活動,從小鍛煉他們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呀。”
“這位媽媽的話,讓我一時啞口無言!”
“你說你的能力不足以勝任?我沒有聽錯吧?江寒,你啥時候變得這麽謙虛了?”桑榆看向張雅文:“張市長,我看江寒現在真變了,這一變啊,不得了!”
張雅文不相信:“江寒要變的話,早變了,還用等到現在?”
“江寒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圓滑不足。其實,江寒不是不知道世故,知道老於世故,而是不屑於世故。年紀輕輕的,這是準備要仿效竹林七賢?準備退隱山林?”張雅文盯著江寒道:“你現在的情況,難道,沈芸不擔心嗎?”
“哈哈,我和沈芸都是大心髒,這世上,除了生死,其餘皆是擦傷。”
大笑之後,江寒一臉正色:“其實,不是能力不足,而是觀念不同。如果按我的理念來抓教育,非得翻天不可。所以呢,幹脆不幹。”
“那你說說,你的哪些教育觀念與眾不同?”張雅文說道:“比如說吧,現在的高考,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說來說去,沒有一個方法能比現行的高考更合理。”
“我不是對高考有什麽高見。但我對現在的教育內容、教育載體、教育形式有意見。我們的很多教育內容,教育出來的人,大都是偏狹的,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大都是片麵的。比如說,我們的真善美教育,沒有錯。但是內容錯了,真善美,首先有真,才有善,才有美。”
“沒有真,善和美都不存在!”
“那你說說,我們的教育內容,有哪些不真?”張雅文問道。
“就說中小學的教育內容吧。我們有太多失真的東西!有沒有發現,現在的中小學生包括高中生,尤其是那些出現在鏡頭上、報紙上的那些學生,滿口假話,但是人們都習以為常!”
“一個初三的學生在接受采訪時說,認真閱讀了區領導做的政府工作報告,非常激動,說區領導的政府工作報告講政治、講大局、站得高、看得遠、謀得實,勾畫了明年乃至今後一個時期全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藍圖,相信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全區的工作一定會再上台階。你覺得這個初三的學生,講的話是真的嗎?”
“每逢大會,都會讓一些黨政領導幹部唱讚歌。再後來,除了黨政領導幹部,又延伸到黨外幹部和無黨派人士。而現在,不少地方竟然拿學生來做文章了,采訪大學生、高中生,現在已經把采訪延伸到了初中生,下一步恐怕就是小學生了!”
“這個初三的學生,他所講的,就是學校老師寫好的稿子,讓他背的!但是,報道出來之後,大家都在讚揚這個學生有領導範兒,有思想境界!學校沒有反思,學生自己也覺得正常。”
“為什麽會這樣?因為學生從小學開始,就不知道什麽是真!比如說演講!看看現在的學生演講,口號滿天飛,動作和表情程式化、刻板化,無比浮誇,但是教育者和家長們卻都欣賞不已!那些講實話、說心裏話的演講者,最後卻拿不到獎!”
“有一次我問了一個小學的班主任,我問她對這個演講怎麽看,她說挺好的呀。學生們在演講過程中提升了口才,在準備演講的過程中提高了作文水平,到時候考試的時候很有可能就當範文來套,可以節省考試時間,得高分!”
“我問他,你不覺得這些演講稿,並非是學生自己心裏所想嗎?”
“她說,有啥想不想的?真要是學生所想的,到時候考試能得高分嗎?他們真要是說真話,比如說政治,比如說語文的作文,得扣多少分啊?作文零分,都有可能。”
“這就叫屁股決定腦袋,為了升學率,為了孩子的高分,真和假都不重要了!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從小就學會了假大空,寫作文的時候也是滿紙荒唐言,一把鱷魚淚!”
“看看我們的食品安全,再看看各種現象,這些是什麽導致的?從根本上說,就是我們的教育出問題了,從根子上就出問題了!”
“成人世界中的假大空,其實已經早早地在孩子的心中植下了種子!”
“為什麽我們的教育是撕裂的?因為小時候我們教育孩子要善良要真實,孩子真要講真求善了,他走向社會就發現,世界根本不是這麽迴事!所以,很多父母怎麽做?在孩子高考之前說一套,高考之後立馬告訴孩子,以前教你的就是應付考試的!今後,你可千萬別傻!什麽真善美,都扯蛋!見人隻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話到嘴邊留半句,事到臨頭讓三分;飽經世故少開口,看破人情但點頭!”
“我們的教育就是以高考為界限的!”
說到此,張雅文和桑榆不說話了,江寒說的這些他們也都是考慮過,但從來沒有深究。現實,的確如此!
“今年我在街上閑逛,看到一個孩子在哭。我問她為什麽哭,放學了為什麽不迴家。原來她的家就在這裏,但就是不想迴家,原因是她沒有當上少先隊員!”
“她說她很羨慕那些戴一道杠、兩道杠的同學,她沒有當上少先隊員,同學們就會取笑她,老師們也會嫌棄她。我說,有多少人沒有當上?她說,班裏還有十幾個沒有當上,她們都是壞孩子。”
“我說,不當少先隊員,你也是好孩子。”
“但,小女孩說,大家都說是壞孩子,所以,她想離家出走,想跳樓!但是又怕媽媽傷心,所以她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張雅文的神情嚴肅起來,這小女孩竟然這麽想?
那麽,其他的沒有當上少先隊員的小學生怎麽想?
“最後呢?”桑榆連忙問道,因為桑榆要孩子比較晚,他的女兒也剛剛上一年級,也遇到了入少先隊的問題。
“我等到了她母親到來,我告訴她母親的情況,她母親說,沒有入少先隊,不是壞孩子,而是差孩子!她當著我麵告訴小女孩,你不僅要學習好,還要跟你們的鄭老師處好關係,老師說什麽,你不要強嘴!這樣你就能入少先隊!”
“我問他,入少先隊到底有什麽好處?你這麽希望她早點入少先隊?她說,入少先隊,就能參加各種活動,配合老師組織各種活動,從小鍛煉他們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呀。”
“這位媽媽的話,讓我一時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