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談到關於智庫建設的問題,張巍巍其實是在作一種試探。


    關於智庫是不是要保持中立,曆來爭議都很大。


    張巍巍在年輕的時候,一個老師告訴他,智庫很難做到政治中立、利益中立和運作中立,因為智庫要為出資人負責。但是,智庫必須做到一點:尊重事實。也就是說,必須用真實的數據、嚴密的邏輯推斷出一個客觀的結論。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智庫的工作不是推斷,而是論證。也就是說,甲方先有了結論,智庫調用一切手段來證明這個結論的正確。


    如何證明結論的正確?凡是對於結論不利的數據,全部過濾。


    其實,對於有些結論,專家們自己都覺得荒謬,但是沒有辦法,你還得硬著頭皮來論證。


    張巍巍發現,用大量數據和現實來推出結論的人,往往不受待見。


    老師告訴張巍巍:“那些探求真相的,就是不識相。那些強調正道的,就是不上道。”


    這些識相、上道的專家,往往是名利雙收,活得異常滋潤。


    張巍巍感到江寒一定會就這個問題與他辯論一番,誰知道江寒並沒有反駁。


    看來,江寒經過了現實的毒打,看清了生活的真相。


    那麽,今天的講課,應該不會發生那種尷尬的局麵了。


    聊了一會之後,時間到了,幾個人步入會場。


    左占國和張巍巍坐上了主席台,左占國向大家介紹了張巍巍,台下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中間居然還有幾個學生發出尖叫:“張院長,我愛你!張院長,我愛你!”


    不用說,今天來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張巍巍的擁躉。


    張巍巍很是滿意今天的氛圍,站起來向大家鞠了一躬,而後開始授課。


    “今天的課是國學課。我們的國學,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為什麽要學國學?如何學國學?這是我今天需要與大家交流的。”


    “我們每一個人,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都要讀一點經典,這是總書記說的。為了落實這個指示,中宣部實施了‘典耀中華’的主題讀書行動。”


    “那麽,何為經典?在中華傳統文明的語境中,‘經,織也’。‘經’是直線,上下貫穿,這個字不知不覺就有了‘曆史長河’的意味。再加緯線,就可以‘織線成麵’。所以,中文的‘經’既意味著時間的可長可久,也意味著空間的可寬可宏。”


    “經和典,其實是兩個詞。經就是經書,典就是典籍。經就是五經:易經、詩經、尚書、禮記、春秋。”


    “而五經當中的《易經》則是群經之首。《易經》是中華文明的起源,是中華智慧的來源。”


    “《易經》是中國古典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經典,主要講述了陰陽變化的哲學思想和占卜預測的方法。《易經》分為《經》和《傳》兩部分,《經》是由伏羲氏和周文王所創,包含了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和爻辭,《傳》是由孔子及其後學所作,對《經》的卦辭和爻辭進行了解釋和發揮。《易經》的影響不僅涉及到哲學、宗教、政治、文學、藝術等領域,還與中醫、算術、天文、地理等方麵有著密切的聯係。”


    “所以,學經典必須學《易經》。《孔子世家》中說:孔子晚而讀易,韋編三絕。就是說,孔子晚年讀《易經》,不知道翻了多少遍,把連接竹簡的牛皮繩都給搞斷了。孔子還說過,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有不少人包括黨員領導幹部對於《易經》有極大的誤解,認為它就是封建迷信,就是算命的書,把《易經》當中的智慧給忽略了。還有不少人,包括高級幹部和高級知識分子,對國外的東西趨之若鶩、奉若神明,對我們的國學棄如敝履!”


    “我就舉個例子:計算機!”


    張巍巍指了指麵前的筆記本電腦說道:“計算機的基礎是什麽,當然是計算!計算機的核心是什麽?是二進製!隻有0和1,兩個數,表示開和關、對和錯等等。很多人說,我們是十進製,數太多,所以,我們隻發明了算盤,而發明不了計算機。”


    “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實是,二進製,就是源於中國!再準確一點說,西方那個萊布尼茨,他提出了二進製,就是從我們的《易經》裏抄襲來的!”


    會場裏響起了吸氣的聲音,因為張巍巍的這個說法,非常新鮮!


    江寒不禁搖了搖頭,哪怕你說萊布尼茨借鑒也可以啊,怎麽能用抄襲二字呢?


    “大家知道《易經》的八卦,八卦就是用陰爻(--)和陽爻(—)來表示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和變化,如天地、水火、風雷等。二進製呢?就是用0和1來表示數字和信息的狀態和變化,如開關、真假、位移等。”


    “萊布尼茨是德國人,他之所以提出二進製,是因為一個跑到中國的傳教士白晉給他提供了《易經》的奧秘。白晉給萊布尼茨提供了伏羲六十四爻排列的木版圖。萊布尼茨研究之後,向法國科學院提交了一篇論文,這就是二進製。”


    話說完,下麵的掌聲響起。


    大家都十分興奮,尤其是學生們,天啊,原來這麽先進的東西,竟然是我們的老祖宗發明的!真是太讓人自豪了!


    江寒沒有鼓掌,因為他知道,張巍巍是在事實中夾雜了很多東西,或者說他是把事實給顛倒了。


    真實的曆史是:萊布尼茨發現和提出二進製在先,他看到《易經》六十四卦在後。


    萊布尼茨在論文中說:“1與0,一切數字的神奇淵源。這是造物的秘密美妙的典範。可以斷言:二進製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邏輯語言。”


    論文之後,設計了一台可以完成數碼計算的機器。


    於是,萊布尼茨的名聲大噪。


    這時,遠在中國傳教的白晉聯係上了萊布尼茨,給萊布尼茨寫了一封信告訴他:中國的“伏羲六爻”的排列,與他提出的二進製記數法的順序是相同的。


    萊布尼茨肯定了這種排列。


    這樣一段曆史竟然被張巍巍這麽解讀了!他把時間的先後順序倒一下,就把發明計算機的功勞全算到了老祖宗頭上。


    這叫文化自信嗎?不,這是一種嚴重的文化自卑!


    這種建立在虛假基礎上的自豪,不是有益的激勵,而是有害的激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欲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照並收藏官欲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