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本土很多全球知名軟件公司。印度的軟件業很發達,這又說明什麽?總不能說印度的碼農們都懶散吧?再看看美國互聯網公司吧,矽穀的兩大巨頭,穀歌和alphabet,首席執行官都是印度人。在美國的500強企業中,外籍ceo有75位,其中10位是印度裔。”
“除了上述兩家公司,摩托羅拉、百事可樂、諾基亞、軟銀、adobe、sandisk、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標準普爾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ceo級別的高管位置都被或者曾印度人收入囊中。印度人自己都說,印度向全球出產ceo。”
“除了ceo這一金字塔尖的人群,在一些互聯網巨頭的管理層和工程師中,印度人的占比也非常高。一份2005年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矽穀有三分之一的工程師是印度裔,高科技公司裏的中高層管理者中,印度人的比例更高。在穀歌董事會的13位高層中,就有4位都是印度裔。”
任晚飛這才放下心來,江寒的反擊非常犀利!自己怎麽沒想到用這個反擊張巍巍呢?
對於印度人在軟件方麵的成就,任晚飛也很了解,印度有很多軟件產業園,他還去考察過兩次。
張巍巍說印度接不到服裝、箱包、玩具等低端產業,是因為印度人的素質不行。江寒舉了印度軟件產業的例子,一下子就打臉了。
“再說說越南。越南的人口少,去年底的數據是,8834萬人。在托克維爾看來,越南人口少,沒有什麽發展前途。特別是對於人工需求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越南沒有優勢。”
“但是,越南人少,不代表今後人就少。隻要把產業放在那裏了,這裏就有大把大把的發展機會,全球各地的人都會去,包括我們中國。”
“托克維爾忽視了一個因素,那就是,人口是可以流動的。人口總是從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流動,因為那裏有機會,誰都想過上好的生活。哪個地方好,哪個地方差,人們會用腳來投票。”
“在改革開放之前,城鄉二元製,農民被死死地綁在土地上。改革開放之後,農村人往城市跑,於是廣大的空心村出現了。中西部的人往東南沿海跑,解決了當地各種作坊和企業的用工荒,也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當然也改善了廣大農民工的生活。”
“如果越南成為美歐國家的服裝、箱包等生產基地,那麽其他國家自然有很多企業和工人前往越南。越南政府隻要出台政策,歡迎各國的企業和工人前來發展,他們還會缺人嗎?”
張巍巍不說話了,因為江寒說的是對的,他反對的話,隻會丟更大的臉。
就算江寒說的不對,張巍巍也決定不反駁。對於一個背景深不可測的人,他不想去得罪。
“因此,中美貿易談判,說到底就是中美產業之間的協調,美國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搞低端,中高端的產業由他們來把持。就算是低科技含量的服裝產業,他們也要吃最肥的那塊肉。比如,衣服由中國生產,貼上耐克、阿迪、拉夫勞倫的牌子,就銷往美西歐。他們的目的,就是讓中國工人當美國人的奴隸。”
“我們現在跟美國談擴大服裝、箱包、玩具這些產業的出口,美國巴不得你這麽幹。這根本不會產生什麽貿易摩擦。”
“中國的產業必須是低、中、高端兼具,呈梯次配置。現在,我們正在向高端發起衝擊。如今,我們有很多像華威一樣的企業,正在向美國發起挑戰。在這個時候,國家有關部委應該對這些企業加以扶持,而不是置之不理。”
江寒的這些話,雖說是有道理,但是在會場的不少企業家,尤其是服裝、箱包、玩具等企業的代表心中十分不滿。
張巍巍其實還沒有講完,隻是被任晚飛和江寒給反駁了,尤其是江寒反駁了,張巍巍也就沒有繼續往下講。
政策法規司司長聶剛新看張巍巍沒有再發言的意思,馬上點了下一個。
話筒遞給了上服集團的老總施一禮。
“各位領導,各位老總,同誌們,我是上服集團的施一禮。我們上服集團呢,是全國曆史最為悠久的綜合性服裝集團。我們完成了中國第一單服裝出口貿易,製定了中國第一部服裝技術標準,組建了中國第一支職業服裝模特隊,第一次摘取巴黎時裝桂冠……”
“中國的服裝產業一向是全世界領先,我們的服裝產力具有曆史底蘊和技術積澱。從古代開始,我們向全世界輸出的主要有三樣東西:瓷器、茶和絲綢。絲綢代表的就是我們的服裝。”
“古代的絲綢之路,就是我們與全世界溝通交流的通道,是文明之路,是貿易之路。”
“因此,我不同意剛才那個叫什麽,哦,江書記的觀點。說服裝是低端產業,這是對我們傳統文化的一種否定,這是對我們廣大服裝企業、服裝產業工人的侮辱。”
施一禮顯然是向江寒發起了挑戰。
其實,剛才江寒並非是完全否定服裝產業,剛才他說了,中國的產業必須是低、中、高兼具。
施一禮說江寒否定傳統文化,侮辱服裝產業工人,實在是有戴帽子、揪辮子、打棍子之嫌。
什麽事情都往政治上扯,這是打壓人的有效手段,並且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屢試不爽。
“對於美國,我們不要慣著。他打壓什麽芯片就讓他打壓好了。別看他們這高科技那高科技,都是紙老虎!是個人,總得吃飯穿衣,對不對,這才是根本!擴大服裝貿易的策略不能變。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優勢,跟美國談。當然,我們要從加工向品牌轉變,我們也要向全世界推出我們的服裝品牌,尤其是奢侈品!”
施一禮話鋒一轉道:“當然,我也並不是說我們就不發展高科技。實踐證明不靠美國,我們自力更生也能搞出來,過去,我們那麽窮,兩彈一星不也搞出來了?”
“我經常聽張巍巍院長的課,我同意張院長的判斷,美國正在走下坡路,並且正在加速崩潰。什麽芯片卡脖子,我們不要怕。到時候,自然會有人卡美國的脖子。我們完全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江寒一怔,施一禮竟然說有人卡美國的脖子!江寒真沒聽說過,有哪個國家能卡住美國的脖子!英法德等國家不會,那麽,會有誰?
俄羅斯?朝鮮?伊朗?古巴?
“除了上述兩家公司,摩托羅拉、百事可樂、諾基亞、軟銀、adobe、sandisk、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標準普爾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ceo級別的高管位置都被或者曾印度人收入囊中。印度人自己都說,印度向全球出產ceo。”
“除了ceo這一金字塔尖的人群,在一些互聯網巨頭的管理層和工程師中,印度人的占比也非常高。一份2005年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矽穀有三分之一的工程師是印度裔,高科技公司裏的中高層管理者中,印度人的比例更高。在穀歌董事會的13位高層中,就有4位都是印度裔。”
任晚飛這才放下心來,江寒的反擊非常犀利!自己怎麽沒想到用這個反擊張巍巍呢?
對於印度人在軟件方麵的成就,任晚飛也很了解,印度有很多軟件產業園,他還去考察過兩次。
張巍巍說印度接不到服裝、箱包、玩具等低端產業,是因為印度人的素質不行。江寒舉了印度軟件產業的例子,一下子就打臉了。
“再說說越南。越南的人口少,去年底的數據是,8834萬人。在托克維爾看來,越南人口少,沒有什麽發展前途。特別是對於人工需求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越南沒有優勢。”
“但是,越南人少,不代表今後人就少。隻要把產業放在那裏了,這裏就有大把大把的發展機會,全球各地的人都會去,包括我們中國。”
“托克維爾忽視了一個因素,那就是,人口是可以流動的。人口總是從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流動,因為那裏有機會,誰都想過上好的生活。哪個地方好,哪個地方差,人們會用腳來投票。”
“在改革開放之前,城鄉二元製,農民被死死地綁在土地上。改革開放之後,農村人往城市跑,於是廣大的空心村出現了。中西部的人往東南沿海跑,解決了當地各種作坊和企業的用工荒,也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當然也改善了廣大農民工的生活。”
“如果越南成為美歐國家的服裝、箱包等生產基地,那麽其他國家自然有很多企業和工人前往越南。越南政府隻要出台政策,歡迎各國的企業和工人前來發展,他們還會缺人嗎?”
張巍巍不說話了,因為江寒說的是對的,他反對的話,隻會丟更大的臉。
就算江寒說的不對,張巍巍也決定不反駁。對於一個背景深不可測的人,他不想去得罪。
“因此,中美貿易談判,說到底就是中美產業之間的協調,美國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搞低端,中高端的產業由他們來把持。就算是低科技含量的服裝產業,他們也要吃最肥的那塊肉。比如,衣服由中國生產,貼上耐克、阿迪、拉夫勞倫的牌子,就銷往美西歐。他們的目的,就是讓中國工人當美國人的奴隸。”
“我們現在跟美國談擴大服裝、箱包、玩具這些產業的出口,美國巴不得你這麽幹。這根本不會產生什麽貿易摩擦。”
“中國的產業必須是低、中、高端兼具,呈梯次配置。現在,我們正在向高端發起衝擊。如今,我們有很多像華威一樣的企業,正在向美國發起挑戰。在這個時候,國家有關部委應該對這些企業加以扶持,而不是置之不理。”
江寒的這些話,雖說是有道理,但是在會場的不少企業家,尤其是服裝、箱包、玩具等企業的代表心中十分不滿。
張巍巍其實還沒有講完,隻是被任晚飛和江寒給反駁了,尤其是江寒反駁了,張巍巍也就沒有繼續往下講。
政策法規司司長聶剛新看張巍巍沒有再發言的意思,馬上點了下一個。
話筒遞給了上服集團的老總施一禮。
“各位領導,各位老總,同誌們,我是上服集團的施一禮。我們上服集團呢,是全國曆史最為悠久的綜合性服裝集團。我們完成了中國第一單服裝出口貿易,製定了中國第一部服裝技術標準,組建了中國第一支職業服裝模特隊,第一次摘取巴黎時裝桂冠……”
“中國的服裝產業一向是全世界領先,我們的服裝產力具有曆史底蘊和技術積澱。從古代開始,我們向全世界輸出的主要有三樣東西:瓷器、茶和絲綢。絲綢代表的就是我們的服裝。”
“古代的絲綢之路,就是我們與全世界溝通交流的通道,是文明之路,是貿易之路。”
“因此,我不同意剛才那個叫什麽,哦,江書記的觀點。說服裝是低端產業,這是對我們傳統文化的一種否定,這是對我們廣大服裝企業、服裝產業工人的侮辱。”
施一禮顯然是向江寒發起了挑戰。
其實,剛才江寒並非是完全否定服裝產業,剛才他說了,中國的產業必須是低、中、高兼具。
施一禮說江寒否定傳統文化,侮辱服裝產業工人,實在是有戴帽子、揪辮子、打棍子之嫌。
什麽事情都往政治上扯,這是打壓人的有效手段,並且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屢試不爽。
“對於美國,我們不要慣著。他打壓什麽芯片就讓他打壓好了。別看他們這高科技那高科技,都是紙老虎!是個人,總得吃飯穿衣,對不對,這才是根本!擴大服裝貿易的策略不能變。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優勢,跟美國談。當然,我們要從加工向品牌轉變,我們也要向全世界推出我們的服裝品牌,尤其是奢侈品!”
施一禮話鋒一轉道:“當然,我也並不是說我們就不發展高科技。實踐證明不靠美國,我們自力更生也能搞出來,過去,我們那麽窮,兩彈一星不也搞出來了?”
“我經常聽張巍巍院長的課,我同意張院長的判斷,美國正在走下坡路,並且正在加速崩潰。什麽芯片卡脖子,我們不要怕。到時候,自然會有人卡美國的脖子。我們完全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江寒一怔,施一禮竟然說有人卡美國的脖子!江寒真沒聽說過,有哪個國家能卡住美國的脖子!英法德等國家不會,那麽,會有誰?
俄羅斯?朝鮮?伊朗?古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