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東區的管網早就已經成形了,就是按照國際化大都市的標準來規劃設計和施工的,對綠城東區的基礎設施進行更新改造,這不是扯嗎?”
江寒所說是實情,但是現在的領導哪裏會顧得上那麽多?
到綠城市的街頭走一走,隨便可見的就是:挖溝。
並不是說綠城沒有統一規劃,而是挖溝的背後是利益。這個利益太誘人。而且方方麵麵的人都靠著挖溝來“吃飯”。
民間早就有一種說法:扒扒挖挖,弄倆花花。
基礎設施建設就是一塊大肥肉,誰都想來啃一口。財政的錢嘛,就是通過這種方法裝到個人的口袋裏。
在市領導看來,基礎設施建設就是固定資產投資,每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也是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能多投就不少投,投得多了也是政績。最關鍵的是用財政的錢來投,還創造了大量的gdp。
下麵的部門每年也都要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想辦法,多包裝項目,多投入資金。
要想年年都搞基礎設施建設,那就不能一勞永逸,那就必須加快更新換代!
比如說人行道,上一年鋪的是青磚。今年就把青磚挖起來,鋪上大理石!青磚還可以賣錢,鋪大理石又是一個項目,又是一樁生意,更是一個賄上、飽己、潤下的好路子。
綠城市每條人行道每年都不一樣,有的鋪上大理石,冬天結冰容易滑,於是又換成紅磚,如此種種。
還有綠化,一年換一次。好好的樹,拔掉!換新的樹!
在這個過程中,領導、部門和企業都得到了實惠。
老百姓罵罵咧咧,也隻是罵罵咧咧,能有什麽辦法?
有個領導曾說過,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是財政的錢,是國家的錢,跟老百姓屁的關係?
對於財政資金的監督,老百姓根本監督不了,因為大多數人不懂財務,也沒有渠道監督。
其他的,比如說人大監督、審計監督等等,怎麽可能有效?人大的那些人,不都是當年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嗎?審計的人,也是體製內的,誰都知道是怎麽迴事,有誰會真正地去監督?
這個城市,腐敗如同海綿一般,孔都不大,但密密麻麻。如果匯聚起來,讓人頭皮發麻!
“我們要是不簽的話,對你可能十分不利。”奚誌強也知道這些情況,但一直以來都是如此,江寒想在這方麵做文章,恐怕會惹了眾怒。
“我們簽了,那就有利了嗎?我個人,真是無所謂。”
江寒說道:“李市長為啥不給我直接打呢?他再打,你就說,要簽,等到新班子確定之後吧。現在簽的話,那就是突擊花錢!”
奚誌強當然知道李市長為什麽不打給江寒,因為江寒不好說話,動不動就讓人下不來台,李市長不想在江寒這裏丟了麵子。
當然,江寒的這個理由倒是很合理,因為章澤林馬上要來當黨工委書記,班子肯定要進行大調整。在這個特殊時期,原則上是不能動幹部、花大錢的。
你把幹部都動了,把大項目都定了,下一任班子做什麽?
當然了,從市領導到章家都希望江寒趕快把綠城東區的基礎設施給定下來,這樣一來,江寒就是為章家做嫁衣。
章家吃肉喝湯,江寒背後挨嗆。江寒肯定不能幹這種事。
如果江寒不簽,到時候,章澤林也不知道將如何為難他。
兩人正在閑聊,江寒接到了一個電話,是固定電話,看區號是來自南粵。
“喂,您哪位?”
“江書記好啊,我是章澤林。”
“章書記啊,你什麽時候來上班?我提前做好迎接。”江寒笑道。
“江書記,我啥時候去提前給你說,你好好準備準備。”章澤林道。
奚誌強感到這個章澤林說話怎麽陰陽怪氣的?喊江書記的時候挺客氣,迎接的事情倒是一點都不客氣。
江寒稍稍愣了一下。
“江書記,我不會去綠城東區的。上次打電話我就給你說,你留下來。並不是說讓你給我當副手,”章澤林道:“說我到綠城東區,這是家裏幾個人傳的,連我的意見都沒有征求。”
“多少人都盯著綠城東區呢,你來了,可以消除其他聲音。你不來,省領導恐怕頭都大了。”江寒笑道。
“我不去綠城東區,你就是唯一的人選,省領導一點都不頭大,”章澤林道:“綠城東區的發展全都是因為你,你打下的江山不能由我來坐,我這個人不想吃現成的。”
“江書記,如果我真當了綠城東區黨工委書記,這段經曆會成為我最大的遺憾和瑕疵。”
“你的意思是,綠城東區的發展還入不了你的眼嗎?”江寒知道章澤林的骨子裏透出一種高傲,沒想到他這麽高傲。
“我不是這個意思。綠城東區的發展非常好,我如果來了,我無法找出另外一條更好的路,那麽我就隻能按你的路來走。不管我取得多大的成績,大家都要把這些歸功於你。我不想活在任何一個人的陰影之下。”
“有時候我真羨慕你呀。你不管做什麽都能出成績,成績幾乎全是你的。我不管做出什麽成績,頂多給我算一半。”
江寒哂然一笑,大家族子弟真是矯情,家族強勢有人幫助,個人進步比其他快得多也順得多,但他們並不滿足,一方麵依賴家族,一方麵想擺脫家族。
“那,你不來綠城東區,去哪裏?”江寒問道。
“我準備去南粵。”
“家裏同意嗎?”
“不同意也得同意,這次,我要自己說了算。”
掛完電話,奚誌強道:“章澤林這是說瞎話,他給您打電話,主要是想先穩住您,防止您捅到天上去。等他當了黨工委書記,肯定是翻臉不認人了。”
奚誌強感到首屆全球政黨大會都指定在綠城東區開了,江寒在京城大佬那裏肯定還有影響力。隻要江寒往京城走動走動,甚至是打個電話,他就能輕鬆地擺脫困境。先不說能不能破格提拔正廳級,最少可以不待在章澤林的帳下聽命於人。
江寒所說是實情,但是現在的領導哪裏會顧得上那麽多?
到綠城市的街頭走一走,隨便可見的就是:挖溝。
並不是說綠城沒有統一規劃,而是挖溝的背後是利益。這個利益太誘人。而且方方麵麵的人都靠著挖溝來“吃飯”。
民間早就有一種說法:扒扒挖挖,弄倆花花。
基礎設施建設就是一塊大肥肉,誰都想來啃一口。財政的錢嘛,就是通過這種方法裝到個人的口袋裏。
在市領導看來,基礎設施建設就是固定資產投資,每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也是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能多投就不少投,投得多了也是政績。最關鍵的是用財政的錢來投,還創造了大量的gdp。
下麵的部門每年也都要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想辦法,多包裝項目,多投入資金。
要想年年都搞基礎設施建設,那就不能一勞永逸,那就必須加快更新換代!
比如說人行道,上一年鋪的是青磚。今年就把青磚挖起來,鋪上大理石!青磚還可以賣錢,鋪大理石又是一個項目,又是一樁生意,更是一個賄上、飽己、潤下的好路子。
綠城市每條人行道每年都不一樣,有的鋪上大理石,冬天結冰容易滑,於是又換成紅磚,如此種種。
還有綠化,一年換一次。好好的樹,拔掉!換新的樹!
在這個過程中,領導、部門和企業都得到了實惠。
老百姓罵罵咧咧,也隻是罵罵咧咧,能有什麽辦法?
有個領導曾說過,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是財政的錢,是國家的錢,跟老百姓屁的關係?
對於財政資金的監督,老百姓根本監督不了,因為大多數人不懂財務,也沒有渠道監督。
其他的,比如說人大監督、審計監督等等,怎麽可能有效?人大的那些人,不都是當年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嗎?審計的人,也是體製內的,誰都知道是怎麽迴事,有誰會真正地去監督?
這個城市,腐敗如同海綿一般,孔都不大,但密密麻麻。如果匯聚起來,讓人頭皮發麻!
“我們要是不簽的話,對你可能十分不利。”奚誌強也知道這些情況,但一直以來都是如此,江寒想在這方麵做文章,恐怕會惹了眾怒。
“我們簽了,那就有利了嗎?我個人,真是無所謂。”
江寒說道:“李市長為啥不給我直接打呢?他再打,你就說,要簽,等到新班子確定之後吧。現在簽的話,那就是突擊花錢!”
奚誌強當然知道李市長為什麽不打給江寒,因為江寒不好說話,動不動就讓人下不來台,李市長不想在江寒這裏丟了麵子。
當然,江寒的這個理由倒是很合理,因為章澤林馬上要來當黨工委書記,班子肯定要進行大調整。在這個特殊時期,原則上是不能動幹部、花大錢的。
你把幹部都動了,把大項目都定了,下一任班子做什麽?
當然了,從市領導到章家都希望江寒趕快把綠城東區的基礎設施給定下來,這樣一來,江寒就是為章家做嫁衣。
章家吃肉喝湯,江寒背後挨嗆。江寒肯定不能幹這種事。
如果江寒不簽,到時候,章澤林也不知道將如何為難他。
兩人正在閑聊,江寒接到了一個電話,是固定電話,看區號是來自南粵。
“喂,您哪位?”
“江書記好啊,我是章澤林。”
“章書記啊,你什麽時候來上班?我提前做好迎接。”江寒笑道。
“江書記,我啥時候去提前給你說,你好好準備準備。”章澤林道。
奚誌強感到這個章澤林說話怎麽陰陽怪氣的?喊江書記的時候挺客氣,迎接的事情倒是一點都不客氣。
江寒稍稍愣了一下。
“江書記,我不會去綠城東區的。上次打電話我就給你說,你留下來。並不是說讓你給我當副手,”章澤林道:“說我到綠城東區,這是家裏幾個人傳的,連我的意見都沒有征求。”
“多少人都盯著綠城東區呢,你來了,可以消除其他聲音。你不來,省領導恐怕頭都大了。”江寒笑道。
“我不去綠城東區,你就是唯一的人選,省領導一點都不頭大,”章澤林道:“綠城東區的發展全都是因為你,你打下的江山不能由我來坐,我這個人不想吃現成的。”
“江書記,如果我真當了綠城東區黨工委書記,這段經曆會成為我最大的遺憾和瑕疵。”
“你的意思是,綠城東區的發展還入不了你的眼嗎?”江寒知道章澤林的骨子裏透出一種高傲,沒想到他這麽高傲。
“我不是這個意思。綠城東區的發展非常好,我如果來了,我無法找出另外一條更好的路,那麽我就隻能按你的路來走。不管我取得多大的成績,大家都要把這些歸功於你。我不想活在任何一個人的陰影之下。”
“有時候我真羨慕你呀。你不管做什麽都能出成績,成績幾乎全是你的。我不管做出什麽成績,頂多給我算一半。”
江寒哂然一笑,大家族子弟真是矯情,家族強勢有人幫助,個人進步比其他快得多也順得多,但他們並不滿足,一方麵依賴家族,一方麵想擺脫家族。
“那,你不來綠城東區,去哪裏?”江寒問道。
“我準備去南粵。”
“家裏同意嗎?”
“不同意也得同意,這次,我要自己說了算。”
掛完電話,奚誌強道:“章澤林這是說瞎話,他給您打電話,主要是想先穩住您,防止您捅到天上去。等他當了黨工委書記,肯定是翻臉不認人了。”
奚誌強感到首屆全球政黨大會都指定在綠城東區開了,江寒在京城大佬那裏肯定還有影響力。隻要江寒往京城走動走動,甚至是打個電話,他就能輕鬆地擺脫困境。先不說能不能破格提拔正廳級,最少可以不待在章澤林的帳下聽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