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海當然明白汪慶的意思,這意思已經非常直白了。
為全省的高考生統一配筆,當然有利潤,利潤多少都是省教育廳說了算。比如說,統一用筆,就要統一收費,給學生配幾支筆合適,收多少錢,企業說了不算。
汪慶說這筆業務的收入不能由新華書店全得了,剩下的,當然得通過一定的渠道流到王清海的口袋裏。
“嗯,你的這個建議,我看很好!”王清海:“高考嘛,就得公平。這世界上存在著很多不公平,恐怕也就剩下高考這個還算相對公平的事情了,上大學憑著成績,不憑著關係。”
汪慶心裏小小地鄙視了一下王清海,上大學不憑關係,憑成績?太絕對了吧?
你王清海的兒子是怎麽上的清花大學?不就是早早就搞了一個國家一級運動員嗎?
王清海的兒子學習還不錯,但不至於牛到上清花大學,頂多也就是中流985。但是人家就是有國家一級運動員的證書,硬生生地給降了幾十分。
國家一級運動員怎麽拿到的?田徑、籃球、足球這些項目很難,但有不少偏門、冷門的非常容易,隻要在幾個全國性賽事中獲得冠軍就行了。
而全國性的賽事也簡單,隻要金錢到位,隻要關係到位,對手敗陣心甘情願,拿到冠軍易如反掌。
隻要有幾個冠軍加身,就是國家一級運動員!
王清海就是采用這種方式讓兒子上了清花大學。
王清海的侄子也不是憑著高考分數,也是憑著他的關係。他侄子平時也就是超過一本線十來分的水平,在省內上好一點的一本就很難。但人家有路子,可以曲線救國。
綠城大學的護理學專業,出來是當護士的,所以其分數極低,而臨床醫學專業的分數極高,兩者相差90分。
在王清海的運作之下,侄子報考了護理學專業,一年之後就轉到了臨床醫學專業,完全抹平了如此巨大的分差。
當然了,汪慶雖然感到不公平,但又覺得很正常,這世上哪兒有那麽多公平的事呢?
很多人都是這樣,別人找關係辦成了事,自己忿忿不平。而輪到自己辦事的時候,也是處心積慮地找關係。
很多人對那些秉公辦事的官員大加讚揚,而當自己有事想要私辦的時候,對這些官員卻是恨得牙癢,不管你采取什麽方法,油鹽不進,氣得人肝疼。
“王廳長,我覺得不僅僅是筆能作弊!其他的文具也完全有可能成為作弊工具。比如說三角板、尺子、橡皮、圓規、鉛筆、墊板、文具袋或者文件盒這些,都是防患於未然。”汪慶看到初步目的達成,又提出了額外的要求。
隻是統一配備水筆,未免太少了,其他的文具如果都統一配備,賺得就更多了。
王清海眉毛一挑:“對,你說得對!我們必須做到全麵防護,做到萬無一失,給廣大考生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誰也不能在這上麵作弊。”
“而且,統一配備高考文具,這是為廣大考生考慮的。為了保證文具質量,我們收費貴一點,廣大家長也是能夠理解的。”
汪慶馬上奉上了彩虹屁:“王廳長,我代表廣大考生向您表示感謝!家長和考生們一定是歡迎之至!全麵杜絕高考作弊,而且是從根子上杜絕!這麽做,我們就是全國第一家!咱們廳在教育部都能出名掛號!”
掛號?王清海心裏打了一個突突。
因為一想到掛號,就想到醫院,一想到醫院就想到生病,王清海總感到有一些晦氣。
心頭的一絲不快馬上被巨大的利潤和未來的榮譽給衝走了。
汪慶說得有道理,給考生統一配備文具,家長歡迎,社會認可,這是創造了一個經驗!教育部到時候會大力推廣!
這事,可以說是名利雙收!絕對能幹。
“好,你先準備吧。我開個廳黨組會,把這個事呢,在會上通過一下。之後,就可以走招標程序,到時候你自己處理好。”
王清海是廳一把手,他完全可以直接決定,直接布置這項工作,但出於謹慎,還是召開一個黨組會。
通過黨組會,把自己的事情變成班子成員的集體意見,在程序上完全說得過去,出了問題,大家一起擔責。
當然,這個事很好通過,也不用提前與班子成員通氣。
至於走招標程序更好辦,辦公室主任史海亮去搞就行了。
汪慶找幾家企業一塊來投標,其他的企業都是陪標的,讓新華書店中標就是了。大家不都是這麽幹的嗎?
~~~~~~
江寒迴家到裏,看到院子裏多了一個50歲左右的女人。
“江書記,您迴來了?”
“您是?”江寒剛問完,沈芸從屋裏出來了,“這是學校工地食堂的鄒嫂。”
沈芸把江寒領進客廳,飯菜已經做好了上桌了。
不用說,這是新來的鄒嫂做的。
現在,沈芸是香港中文大學(綠城)的執行校長,學校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設計正在招標,忙得不可開交,已經好多天沒有在家做飯了。
因此,沈芸就把學校工地食堂的人請到家裏來了。
“鄒嫂做飯一般,我看她挺可憐,就讓她過來做事。”
沈芸說,鄒嫂是三河縣瓦屋鄉的一個初中教師,三年前,兒子小亮因為成績突出,從縣一高被選拔到了綠城外國語中學。鄒嫂的丈夫因為車禍一直在家裏休養,家裏家裏全憑她一人操持。
小亮到省城來上全省最好的高中,全家人都很高興,但是費用問題卻難倒了他們。
後來,綠城外國語中學在宿舍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給小亮提供免費宿舍和三餐。
小亮上到高二的時候,學校要對宿舍進行翻修,所有的學生都要搬出去。
家在本市的學生都迴家走讀,很多外市的學生都到學校附近租房子,家長過來陪讀。
鄒嫂的條件很差,丈夫想讓小亮迴三河縣讀,但鄒嫂感到孩子已經上了一年了,老師和同學都熟悉了,再迴到三河縣恐怕無法適應。再說了,三河縣的老師水平沒法與綠城外國語學校相比。
隻不過是兩年的時間,鄒嫂決定到省城去租房子,一邊打工一邊給孩子做飯。
為全省的高考生統一配筆,當然有利潤,利潤多少都是省教育廳說了算。比如說,統一用筆,就要統一收費,給學生配幾支筆合適,收多少錢,企業說了不算。
汪慶說這筆業務的收入不能由新華書店全得了,剩下的,當然得通過一定的渠道流到王清海的口袋裏。
“嗯,你的這個建議,我看很好!”王清海:“高考嘛,就得公平。這世界上存在著很多不公平,恐怕也就剩下高考這個還算相對公平的事情了,上大學憑著成績,不憑著關係。”
汪慶心裏小小地鄙視了一下王清海,上大學不憑關係,憑成績?太絕對了吧?
你王清海的兒子是怎麽上的清花大學?不就是早早就搞了一個國家一級運動員嗎?
王清海的兒子學習還不錯,但不至於牛到上清花大學,頂多也就是中流985。但是人家就是有國家一級運動員的證書,硬生生地給降了幾十分。
國家一級運動員怎麽拿到的?田徑、籃球、足球這些項目很難,但有不少偏門、冷門的非常容易,隻要在幾個全國性賽事中獲得冠軍就行了。
而全國性的賽事也簡單,隻要金錢到位,隻要關係到位,對手敗陣心甘情願,拿到冠軍易如反掌。
隻要有幾個冠軍加身,就是國家一級運動員!
王清海就是采用這種方式讓兒子上了清花大學。
王清海的侄子也不是憑著高考分數,也是憑著他的關係。他侄子平時也就是超過一本線十來分的水平,在省內上好一點的一本就很難。但人家有路子,可以曲線救國。
綠城大學的護理學專業,出來是當護士的,所以其分數極低,而臨床醫學專業的分數極高,兩者相差90分。
在王清海的運作之下,侄子報考了護理學專業,一年之後就轉到了臨床醫學專業,完全抹平了如此巨大的分差。
當然了,汪慶雖然感到不公平,但又覺得很正常,這世上哪兒有那麽多公平的事呢?
很多人都是這樣,別人找關係辦成了事,自己忿忿不平。而輪到自己辦事的時候,也是處心積慮地找關係。
很多人對那些秉公辦事的官員大加讚揚,而當自己有事想要私辦的時候,對這些官員卻是恨得牙癢,不管你采取什麽方法,油鹽不進,氣得人肝疼。
“王廳長,我覺得不僅僅是筆能作弊!其他的文具也完全有可能成為作弊工具。比如說三角板、尺子、橡皮、圓規、鉛筆、墊板、文具袋或者文件盒這些,都是防患於未然。”汪慶看到初步目的達成,又提出了額外的要求。
隻是統一配備水筆,未免太少了,其他的文具如果都統一配備,賺得就更多了。
王清海眉毛一挑:“對,你說得對!我們必須做到全麵防護,做到萬無一失,給廣大考生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誰也不能在這上麵作弊。”
“而且,統一配備高考文具,這是為廣大考生考慮的。為了保證文具質量,我們收費貴一點,廣大家長也是能夠理解的。”
汪慶馬上奉上了彩虹屁:“王廳長,我代表廣大考生向您表示感謝!家長和考生們一定是歡迎之至!全麵杜絕高考作弊,而且是從根子上杜絕!這麽做,我們就是全國第一家!咱們廳在教育部都能出名掛號!”
掛號?王清海心裏打了一個突突。
因為一想到掛號,就想到醫院,一想到醫院就想到生病,王清海總感到有一些晦氣。
心頭的一絲不快馬上被巨大的利潤和未來的榮譽給衝走了。
汪慶說得有道理,給考生統一配備文具,家長歡迎,社會認可,這是創造了一個經驗!教育部到時候會大力推廣!
這事,可以說是名利雙收!絕對能幹。
“好,你先準備吧。我開個廳黨組會,把這個事呢,在會上通過一下。之後,就可以走招標程序,到時候你自己處理好。”
王清海是廳一把手,他完全可以直接決定,直接布置這項工作,但出於謹慎,還是召開一個黨組會。
通過黨組會,把自己的事情變成班子成員的集體意見,在程序上完全說得過去,出了問題,大家一起擔責。
當然,這個事很好通過,也不用提前與班子成員通氣。
至於走招標程序更好辦,辦公室主任史海亮去搞就行了。
汪慶找幾家企業一塊來投標,其他的企業都是陪標的,讓新華書店中標就是了。大家不都是這麽幹的嗎?
~~~~~~
江寒迴家到裏,看到院子裏多了一個50歲左右的女人。
“江書記,您迴來了?”
“您是?”江寒剛問完,沈芸從屋裏出來了,“這是學校工地食堂的鄒嫂。”
沈芸把江寒領進客廳,飯菜已經做好了上桌了。
不用說,這是新來的鄒嫂做的。
現在,沈芸是香港中文大學(綠城)的執行校長,學校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設計正在招標,忙得不可開交,已經好多天沒有在家做飯了。
因此,沈芸就把學校工地食堂的人請到家裏來了。
“鄒嫂做飯一般,我看她挺可憐,就讓她過來做事。”
沈芸說,鄒嫂是三河縣瓦屋鄉的一個初中教師,三年前,兒子小亮因為成績突出,從縣一高被選拔到了綠城外國語中學。鄒嫂的丈夫因為車禍一直在家裏休養,家裏家裏全憑她一人操持。
小亮到省城來上全省最好的高中,全家人都很高興,但是費用問題卻難倒了他們。
後來,綠城外國語中學在宿舍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給小亮提供免費宿舍和三餐。
小亮上到高二的時候,學校要對宿舍進行翻修,所有的學生都要搬出去。
家在本市的學生都迴家走讀,很多外市的學生都到學校附近租房子,家長過來陪讀。
鄒嫂的條件很差,丈夫想讓小亮迴三河縣讀,但鄒嫂感到孩子已經上了一年了,老師和同學都熟悉了,再迴到三河縣恐怕無法適應。再說了,三河縣的老師水平沒法與綠城外國語學校相比。
隻不過是兩年的時間,鄒嫂決定到省城去租房子,一邊打工一邊給孩子做飯。